资源描述
1、吸气过滤器
功能:吸气过滤器安装在压缩机吸气口处,主要用于过滤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气体中的微小杂质、金属颗粒、水分以及其它可能损害压缩机的污染物。
作用:有效防止这些杂质进入压缩机内部,避免造成气缸、轴承等部件的磨损,减少故障发生,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2、干燥过滤器
功能:干燥过滤器不仅能过滤制冷剂中的固体杂质,还能吸附制冷剂中的水分和酸性物质。它内部通常填充有干燥剂,如分子筛等。
作用:去除水分可防止水分在低温下结冰堵塞毛细管或膨胀阀,避免冰堵现象;去除酸性物质可防止其对系统部件产生腐蚀,提高系统的制冷效率和稳定性。
3、油过滤器
功能:油过滤器用于过滤压缩机润滑油中的杂质,如金属磨屑、碳粒等。其过滤精度较高,能有效拦截微小颗粒。
作用:保持润滑油的清洁度,确保润滑油在压缩机内部能够正常发挥润滑、冷却和密封作用,减少运动部件的磨损,降低摩擦功耗,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4、油分离器
功能:油分离器安装在压缩机排气口和冷凝器之间,利用离心力、重力或惯性力等原理,将制冷剂气体中携带的润滑油分离出来。
作用:使大部分润滑油返回压缩机曲轴箱,保证压缩机有足够的润滑油进行润滑,同时减少制冷剂中的含油量,提高制冷剂的流动性和换热效率,降低系统的能耗。
5、气液分离器
功能:气液分离器主要用于分离蒸发器出口处的制冷剂蒸气和液体,防止液态制冷剂直接进入压缩机。它通常具有一定的储液功能,可暂时储存多余的液态制冷剂。
作用:避免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造成液击,确保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同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中间冷却器
功能:在二级压缩制冷系统中,中间冷却器用于冷却低压级压缩机排出的过热蒸气,使其部分液化,降低进入高压级压缩机的制冷剂温度。
作用:减少高压级压缩机的吸气比容,降低压缩机的功耗,提高整个制冷系统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压缩机的润滑条件。
7、过冷器
功能:对冷媒进行二次降温,使其达到更“冷”状态。
作用:提升制冷效率,减少闪发气体,增加单位制冷量。降低噪音,提高系统稳定性,避免换热不均和液流声,适应复杂安装环境,确保长距离输送的制冷效果。
8、高低压开关
功能:高低压开关是一种压力保护装置,分别监测制冷系统的高压侧和低压侧压力。当压力超出设定的安全范围时,开关会动作。
作用:高压开关在压力过高时切断电源,防止系统因压力过高而发生爆炸等危险;低压开关在压力过低时切断电源,避免压缩机因缺氟等原因造成损坏,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9、高低压循环桶
功能:高低压循环桶在制冷系统中起到储存和调节制冷剂的作用。它可以根据系统的负荷变化,平衡高低压侧的制冷剂流量,保证系统压力的稳定。
作用:在制冷量需求较大时,向蒸发器提供更多的制冷剂;在制冷量需求较小时,储存多余的制冷剂,避免制冷剂在系统中过度循环,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10、视液镜
功能:视液镜安装在制冷系统的液体管路上,通过观察视液镜内制冷剂的状态,如液位、气泡、颜色等,可以判断系统的运行状况。
作用:为维修人员提供直观的诊断依据,帮助及时发现系统中的问题,如制冷剂泄漏、制冷剂充注量不足或过多、系统堵塞等,便于及时采取维修措施。
11、储液器
功能:储液器主要用于储存制冷系统中的液态制冷剂,保证系统有足够的制冷剂供应。它可以缓冲制冷剂的流量波动,起到稳定系统压力的作用。
作用:在系统负荷变化时,储液器能够释放或储存制冷剂,使蒸发器始终保持适当的制冷剂供应量,提高系统的制冷效果和稳定性。
12、储油器
功能:储油器用于储存压缩机润滑油,当压缩机需要补充润滑油时,可通过相关管路将润滑油输送至压缩机。
作用:确保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始终有足够的润滑油进行润滑,特别是在系统长时间运行或润滑油出现泄漏等情况下,储油器能够为压缩机提供及时的润滑油补充,保护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13、电磁阀
功能:电磁阀是一种通过电磁力控制制冷剂流通或切断的阀门。它通常由电磁线圈和阀体组成,当电磁线圈通电时,阀门打开;断电时,阀门关闭。
作用:实现制冷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可根据系统的运行需求精确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流向,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14、电子膨胀阀
功能:电子膨胀阀根据系统的控制信号,精确调节制冷剂的流量。它通过电子驱动器控制阀针的开启度,实现对制冷剂流量的无级调节。
作用:能够根据系统的负荷变化快速、准确地调整制冷剂的流量,使蒸发器始终保持最佳的换热效率,提高系统的制冷性能和节能效果。
15、热力膨胀阀
功能:热力膨胀阀利用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蒸气的过热度,通过热力平衡原理自动调节阀门的开启度,从而控制制冷剂的流量。
作用:保持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蒸气具有一定的过热度,确保蒸发器内的制冷剂完全蒸发,提高蒸发器的换热效率,同时防止压缩机吸入液体制冷剂。
16、孔板节流阀
功能:孔板节流阀是一种固定孔径的节流装置,通过孔板上的小孔限制制冷剂的流量。
作用: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一些对流量控制要求不高的小型制冷系统,起到降压和调节流量的作用。
17、四通阀
功能:四通阀用于改变制冷剂的流向,实现制冷和制热模式的切换。它由先导阀和主阀组成,通过电磁力或热力驱动先导阀,从而控制主阀的换向。
作用:使空调系统在夏季实现制冷功能,冬季实现制热功能,提高了系统的适用性和使用效率。
18、温控器
功能:温控器用于监测冷库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与设定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当冷库温度偏离设定值时,温控器发出控制信号,打开制冷电磁阀。
作用:保持冷库温度在设定的舒适范围内。
19、线控器
功能:线控器负责通过按键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通过其液晶屏显示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负责与系统控制主控板进行通讯。
作用:提供便捷的操作方式,可在室内的任意位置对系统进行控制,提高了系统的使用便利性。
20、油压差控制器
功能:油压差控制器用于监测压缩机进出口的油压差。当油压差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发出警报信号或切断压缩机的电源。
作用:保证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有足够的润滑油压力,防止因缺油导致压缩机部件的磨损和损坏,确保压缩机的安全运行。
21、蒸发压力调节阀
功能:蒸发压力调节阀根据系统的需求调节蒸发器的压力,使蒸发器内的制冷剂在合适的蒸发温度下工作。它可以通过改变制冷剂的流量或旁通一部分制冷剂来实现压力调节。
作用:保持蒸发器内压力稳定,提高蒸发器的换热效率,防止蒸发器结冰或过热,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2、冷凝压力调节阀
功能:冷凝压力调节阀用于调节冷凝器的压力,使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在合适的冷凝温度下工作。它可以通过控制冷却水的流量或旁通一部分制冷剂来调节冷凝压力。
作用:保证冷凝器的高效换热,防止冷凝压力过高导致压缩机功耗增加或系统安全阀开启,同时避免冷凝压力过低影响制冷剂的冷凝效果。
23、球阀
功能:球阀通过旋转球体来控制制冷剂的流通或切断。球体上有一个与管道直径相同的通孔,当球体旋转使通孔与管道对齐时,制冷剂流通;当球体旋转使通孔与管道垂直时,制冷剂切断。
作用:具有快速开关和流量调节功能,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广泛应用于制冷系统的管道中,用于控制制冷剂的流动。
24、泄压阀
功能:泄压阀是一种安全保护装置,当系统压力超过设定值时,阀门自动开启,释放多余的压力,防止系统压力过高造成设备损坏。
作用:保护制冷系统免受过高压力的损害,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避免因压力过高引发爆炸等严重事故。
25、截止阀
功能:截止阀用于手动或自动地切断或开通制冷剂的流通。它通常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能够承受系统的压力。
作用:在系统检修、维护或紧急情况下,可通过关闭截止阀切断制冷剂的流动,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也便于对系统进行维修和调试。
26、单向阀
功能:单向阀只允许制冷剂在一个方向上流通,而在另一个方向上截止。它内部有一个阀芯,在制冷剂流动的作用下自动开启或关闭。
作用:防止制冷剂逆流,保证制冷剂的流向正确,确保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制冷剂逆流导致系统故障。
27、温度传感器
功能: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制冷系统中的温度参数,如蒸发器温度、冷凝器温度、压缩机排气温度等。它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如电阻、电压等),传输给系统的控制器。
作用:为系统的控制提供准确的温度信息,控制器根据温度信号调节系统的运行参数,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28、压力传感器
功能: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制冷系统中的压力参数,如蒸发压力、冷凝压力、吸气压力、排气压力等。它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系统的控制器。
作用:为系统的控制提供准确的压力信息,控制器根据压力信号调节系统的运行,如控制压缩机的启停、调节膨胀阀的开度等,保证系统的压力在安全范围内运行。
29、排气温度传感器
功能:排气温度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监控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输给空调控制系统。
作用:在于通过检测排气温度,控制压缩机的运转速率,从而确保压缩机不会因过热而损坏。
30、压缩机加热带
功能:压缩机加热带安装在压缩机底部或周围,在压缩机停机时通电发热,加热压缩机内部的润滑油和制冷剂。
作用:防止在低温环境下,压缩机启动时内的润滑油温度太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