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西汉全图,东汉疆域,西域都护府,长安,1,一、政治制度,两汉基本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汉朝在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对这些制度有所损益变化。,承袭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苛法、重赋、繁役,监察、选官、赋役,2,1.,中央集权的巩固,(,1,)郡国并行制,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分封诸侯王,3,汉武帝,汉高祖刘邦,郡国并行制,削藩,平定“七国之乱”,推恩令,置刺史,“,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国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加强。还颁布限制藩王的“,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召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诸侯王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中央集权大大加强。支脉疏远的王侯与一般富室无异。,4,(,2,)汉武帝“推恩令”,(,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12,)“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D,分封制的巩固,【,考点,】,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西汉解决王国问题),C,5,【典型例题】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治安策”主要体现为(),A采纳董仲舒建议,B实行郡国并行制 C颁行推恩令 D设立刺史官职,C,6,(,3,)刺史制度,西汉:,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刺史,级别不高,但巡查时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还设置,司隶校尉。,东汉,:,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东汉末年,:州成为郡的上级机构,刺史改名为,州牧,,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地方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汉刺史乘传周行郡国,无适所治。中兴所治有定处。旧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初岁尽诣京师奏事。中兴但因计支,不复自诣京师。,通典,职官,7,2.,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汉武帝建立中朝和外朝,中朝,:,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是,决策机构,。尚书令权力日显重要。加强对中央的控制。,外朝,;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布衣为相,是,执行机构,成立新机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8,首,二、两汉时期的经济,(,1)耕作工具的进步:,西汉时的耦犁,(,二牛抬杠、,西汉赵过)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2)耕作技术的进步:,西汉赵过推行的代田法(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3)耕作制度:,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4)水利工程:,汉朝建有,六辅渠、,漕渠、白渠、龙首渠,;坎儿井,第一年,第二年,郑,国,渠,六辅渠,白渠,漕,渠,龙首渠,东汉时期出现更为灵活方便的一牛挽犁牛耕法,9,东汉:,王景治河,黄河安流近,800,年,坎儿井:,新疆一带的灌溉工程。暗流,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创举,适合土质松软、不易修渠的农田灌溉。,10,【高考真题】(2011年山东省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B,11,【高考真题】(2011年福建省文综14)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在汉代就已出现,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 B C D,C,12,(,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4,题)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A,战国,B,秦,C,西汉,D,东汉,D,13,手工业,西汉武帝以后,,盐铁官营,统一铸钱。,冶铸技术:,汉代冶炼业中开始用煤作为燃料;,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制瓷业:,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丝织业:,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马王堆素禅衣,制漆业:发展迅速,官营手工业的发展,14,提花机,15,“,赛里丝”,据史书记载,,古罗马人,十分喜爱中国的丝织品,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袍出现在剧场曾轰动一时。,那时期,身穿中国丝织品衣服,成为罗马社会上层的风尚。,西方称中国“,赛里丝,”(,丝国,),长期以来,丝绸之路,绵绵不绝。,16,商业的初步发展,(,1)政策:,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的难发展,表现:,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一入市籍贯不得为官,表明商人社会地位较低,。,盐铁官营。,17,学习思考:,汉书,中记录了这样的说法:“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原因:,(,1,)中国古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造成商人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不可避免地致富了,这是历史的必然;,(,2,)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依存于土地的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而地主是靠剥削农民来生存的,农民虽然名义上政治地位被“抬高”,事实上处于社会的底层,极其贫困。,18,(,2)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特点:,设置在县治以上的城市;,市、坊严格分开;,官府设市长和市令管理;,有严格的时间、地点限制,(,3)对外贸易,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19,敦煌,河西走廊,西 亚,欧 洲,今新疆地区,阳关,中 亚,长安,玉门关,大秦,丝绸之路,凿空,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20,大秦,21,西 方,东 方,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药材、珠宝、音乐、舞蹈、宗教(佛教),-,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冶铁技术、蚕种和养蚕技术,-,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友 谊 之 路,注意:海上丝路,22,公元前,60,年,,汉宣帝时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这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西域都护府,23,【典型例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诗中的名句。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农耕文化的发达,C旅游业的发展,D战略位置的重要,A,24,2012,年上海历史,,10,)右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该王朝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唐朝,【,考点,】,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汉代中央集权,的措施),C,25,(,1,)汉初的治国思想,黄老之说,实行原因,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儒家、法家都是“有为”政治,不能适应休养生息需要。,影响,汉初黄老政治的实施,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了元气,经六、七十年的努力,国力渐渐增强(文景之治)。,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三、两汉时期的文化,1.,思想的发展,政策:,休养生息,措施:,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免除一定赋税徭役,实质是一种“积极的无为”,26,黄老之学对西汉社会的影响,1.,作用,使汉初的社会迅速地恢复了元气,国力日盛,2.,弊端,政治,:地方势力的发展,严重地威胁了西汉的中央集权,经济,:土地兼并严重,民族,:匈奴威胁西汉政权,27,(,2,)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有为而治),背景,现实需要:,武帝时王国问题继续威胁中央政权,需要一种符合实际的统治思想以巩固政权。,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适应经济恢复发展后的变化。,2.,个人发挥:,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吸收法家、道家和阴阳家的学说对儒学进行改造,,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8,内容,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材料二,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材料三、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于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四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观点。,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天人感应”,的观点。(仁政),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大一统),从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国家“大一统”的需要,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以思想的大一统巩固政治的大一统),实质:,外儒内法,思想专制,带有神学倾向,“,道,”,就是指,“,三纲五常,”,的道德信条,这些道德是 做为,“,百神之君,”,的,“,天,”,安排给人世间的,只要是,“,天意,”,不变,它就永远不能改变,董仲舒的思想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权、君权、神权、父权、夫权、族权的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针对为人处世的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屈民而仲君,,屈君而伸天,”,29,措施,:,(,3,)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汉武帝的有为),政治:,起用儒者参政;,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尊儒:,(2),倡儒:,教育:,兴办,太学,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兴办,郡县学,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汉武帝时期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30,【高考真题】(2010天津文综2)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D,31,【典型题例】汉代贾谊新书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属,士庶各爱其家。失爱不仁,过爱不义。故礼者,所以守尊卑之经,强弱之称也。”材料表明(),孔子的“仁爱”思想,“仁爱”只能是天子和诸侯的施恩,“仁爱”是有界限的,贾谊倡导尊卑有序的“仁爱”,A.B.C.D.,B,32,【典型题例】我国自古以来重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创新,下列举措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首创意义的有(),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 汉武帝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洋务派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思想,A B C D,A,33,积极,消极,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1,、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2,、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3,、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4,)评价,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启示:,思想上的统一是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的,思想文化要与社会政治经济相适应。,34,三、两汉时期的文化,2.,科技文化的发展,(1)造纸术,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35,我国,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纸地图,是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纸。,西汉纸,36,东汉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植物纤维纸逐渐取代竹木简成为古代中国的主要书写材料。,37,原料:,树皮、破渔网、麻头,制造工艺:,制浆,制纸晾干,蔡伦改进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便于书写的植物纤维纸,取代了竹木简和帛,成为古代中国的主要书写材料。为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38,造纸术的外传,公元,4,世纪,39,(,2,),天文学,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动仪,地动仪,水运浑象仪,40,成书年代:,东汉,,特点:,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地位:,这些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数学,九章算术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41,【典型题例】(2010衡阳高中联考一)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均输、方程、勾股等九章。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数学(),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 注重理论研究 以计算为核心的古代数学已形成完整的体系,A,B,C D,D,42,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写出了集大成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沦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他被称作“医圣”。,华佗:,麻沸散和五禽戏,(,4,),医学,43,44,45,3.,文学:,特点:,辞藻华丽,气势恢宏,原因:,汉政治大一统,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司马相如,子虚赋,;班固,两都赋,汉赋,4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