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园林设计初步2,第二章 园林素材的表现,1,一、,植物的表现方法,二、,山石的表现方法,三、,地形的表现方法,四、水体的表现方法,五、其它素材的表现方法,五、钢笔画表现技法,本章主要内容:,2,植物的种类很多,各种类型产生的效果各不相同,表示时应加以区别,分别表现出其特征。,一.植物的表现,3,1、树木平面的表示方法,树木的平面表示可先以树干位置为圆心、树冠平均半径为半径作出圆,再加以表现,其表现手法非常多,表现风格变化很大。,4,树木平面表示的四种类型,1)轮廓型,:,树木平面只用线条勾勒出轮廓,线条可粗可细,轮廓可光滑,也可带有缺口或尖突。,2)分枝型,:,在树木平面中只用线条的组合表示树枝或枝干的分叉。,5,轮廓型,分枝型,阔叶树,针叶树,树群,6,树木平面表示的四种类型(续),3)质感型,:,在树木平面中只用线条的组合或排列表示树冠的质感。,4)枝叶型,:,在树木平面中既表示分枝、又表示冠叶,树冠可用轮廓表示,也可用质感表示。这种类型可以看作是其他几种类型的组合。,7,枝叶型,质感型,8,树木平面表现参考,尽管树木的种类可用名录详细说明,但常常仍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示不同类别的树木。,如,用分枝型表示落叶阔叶树,用加上斜线的轮廓型表示常绿树等。,以下为不同类型的树木平面突,有些树木平面具有装饰图案的特点,作图时可参考。,9,分枝型树木平面图例,10,质感和枝叶型树木平面图例,11,其他树木,平面图例,12,树木平面表现参考(续),当表示,几株相连,的相同树木的平面时,应互相避让,使图面形成整体。,当表示成群树木的平面时可练成一片。,当表示,成林树木,的平面时可只勾勒林缘线。,13,几株相连树木的组合画法,14,大片树木的平面表示方法,15,2、树冠的避让,为了使图面简洁清楚、避免遮挡,基地现状资料图、详图或施工图中的树木平面可用简单的轮廓线表示,有时甚至只用小圆圈标出树干的位置。,在设计图中,当树冠下有花台、花坛、花镜或水面、石块和竹丛等较低矮的设计内容时,树木平面不应过于复杂,要注意避让,不要挡住下面的内容。,16,17,树冠避让(一),18,在设计图中,若只是为了表示整个树木群体的平面布置,则可以不考虑树冠的避让,应以强调树冠平面为主。,19,树木,平面,的,强调,与,避让,20,3、树木的平面落影,树木的落影是平面树木重要的表现方法,它可以增加图面的对比效果,使图面明快、有生气。,树木的地面落影与树冠的形状、光线的角度和地面条件有关,在园林图中常用落影圆表示,有时也可根据树形稍稍作些变化。,21,加绘阴影的平面图,22,树冠落影,23,几种落影形式,24,作树木落影的具体方法,1)选定平面光线的方向,定出落影量,以等圆作树冠圆和落影圆;,2)擦去树冠下的落影,将其余的落影涂黑,并加以表现;,另:对不同质感的地面可采用不同的树冠落影表现方法。,25,26,27,树木平面落影的表现图,28,不同地面条件的,落影质感表现,29,4、树木的立面表示方法,自然界中的树木千姿百态,有的颀长秀丽,有的伟岸挺拔,各具特色。,观察树木的形态、特征及各部分的关系,了解树木的外轮廓形状,掌握冬态落叶树的枝干结构,对于树木的立面及效果绘制是很有帮助的。,30,自然界中各种姿态的树,31,初学者可从临摹各种形态的树木图例开始,在临摹过程中要做到,手到、眼到、心到,,,学习和揣摩别人在树形概括、质感表现和光线处理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并将已学到的手法应用到临摹树木图片、照片或写生中去,,通过反复实践学会自己进行合理地取舍、概括和处理,。,32,临摹和写生树木的一般步骤为:,1)确定树木的高宽比,画出四边形外框;,2)略去所有细节,只将整株树木作为一个简洁的平面图形,抓住主要特征修改轮廓,明确树木的枝干结构;,3)分析树木的受光情况;,4)最后,选用合适的线条去体现树冠的质感和体积感,主干的质感和明暗,并用不同的笔法去表现远、中、近景中的树木。,33,34,1)树木的画法枝干,画树应先画枝干,枝干是构成整株树木的框架。,画枝干应注重枝和干的分枝习性。,枝,的分枝应讲究粗枝的安排、细枝的疏密以及整体的均衡;,主干,应讲究主次干和粗枝的布局安排,力求重心稳定,开合曲直得当,添加小枝后可使树木的形态栩栩如生。,35,36,37,1)树木的画法枝干(续),树干较粗时,可选用适当的线条表现其质感和明暗。质感的表现一般应根据树皮的裂纹而定,如白桦横纹、柿树小块状,悬铃木大片状等;,树皮粗糙的线条要粗纺、光滑的要纤细。,树干表面的节结、裂纹也可用来表现树干的质感。,另:还应考虑树干的受光情况,把握明暗分布规律,将树干背光部分、大致在主干上产生的落影以及树冠产生的光板都表现出来。,38,39,40,41,42,2)树木的画法树冠(叶丛),树冠的质感可用短线排列、叶形组合或乱线组合法表现。常用于表现阔叶树。,其中,短线法常用于表现松柏之类的针叶树,也可表现近景树木和叶形相对规整的树木。,树木的分枝习性和叶的多少决定了树冠的形状和质感。当小枝稀疏、叶较小时,树冠整体感差;当小枝密集、叶繁茂时,树冠的团块体积感强,小枝通常不易见到。,43,短线排列表现叶丛,44,叶形组合法表现叶丛,45,乱线组合,表现叶丛,46,3)树木的立面画法总说,树木的立面表示也可分成,轮廓,、,分枝,和,质感,等几大类型,但有时并不十分严格。,树木的立面表现形式有写实的,也有图案化的或稍加变形的,其风格应与树木平面和整个图面相一致。,47,树木立面表示的几种类型,48,树木立面质感,画法图例,49,5、树木平、立面的统一,树木在平、立(剖)面图中的,表示方法应相同,,,表现手法,和,风格应一致,,并保证树木的平面冠径与立面冠幅相等、平面与立面对应、树干的位置应处于树冠圆的圆心。,这样作出的平面、立(剖)面图才和谐。,50,树木平、立面图的一致,51,树木平、立面表现手法的一致,52,树木平、立面表现风格的一致,53,6、灌木和地被植物的表现方法,灌木:,平面表示方法与树木类似,通常修建的规整灌木可用轮廓、分枝或枝叶型表示;不规则形状的灌木采用轮廓型和质感型表示。,地被物:,宜采用轮廓勾勒和质感表现的形式。作图时应以地被栽植的范围线为依据,用不规则的细线勾勒出地被的范围轮廓,。,54,灌木和地被物的画法,55,绿篱的种类,56,绿篱的平面,立面画法,57,绿篱的透视画法,58,修剪绿篱及灌木的画法,59,7、草坪和草地的画法,1),打点法,:,点的大小应基本一致,无论疏密,点都要打地相对均匀。,2)小短线法,:,将小短线排列成行,每行之间地间距相近,排列整齐地可用来表示草坪,,,排列不规整地可用来表示草地或管理粗纺地草坪,。,60,打点法,排列整齐的短线,排列不整齐的短线,61,3)线段排列法:,比较常用,要求线段排列整齐,行间有,断断续续的重叠,,也可,稍许留些空白,或,行间留白,。另外,也可用斜线排列表示草坪,,排列方式可规则,,,也可随意,。,草坪和草地的表示方法除了上述,还可采用,乱线法,或,m型线条排列法,。,62,63,规则排列的斜线,随意排列的斜线,乱线法,m,型线条法,64,线段排列法的具体画法,用小短线或线段排列法等表示草坪时,应先用淡铅在图上作平行稿线,根据草坪的范围可选用2_6mm间距的平行线组。若有地形等高线时,也可按上述的间距标准,依地形的曲折方向勾绘稿线,并使得相邻等高线间的稿线均匀分布。最后,用小短线或线段排列起来即可。,65,66,67,附:植物表现的绘制练习,园林植物绘图基本笔画之一,68,园林植物绘图,基本笔画之二,69,针叶树的平面画法,70,阔叶树的平面画法,71,阔叶树的平面画法,72,部分树木的立面图画法,73,树木的透视画法层次分析及明暗分析,74,树木的透视画法实例,75,树木三种画法之间的关系,76,常见树形的平面图和透视图的对比,77,78,群体植物的表现,79,近景树、中景树及远景树的画法,80,二、山石的表现方法,平面、立面图中的石块通常只用线条勾勒轮廓,很少采用光线、质感的表现方法,以免失之零乱。,用线条勾勒时,轮廓线要粗些,石块面、纹理可用较细较浅的线条稍加勾绘,以体现石块的体积感。,不同的石块,其纹理不同,有的浑圆、有的棱角分明,在表现时应采用不同的 笔触和线条。,剖面上的石块,轮廓线应用剖断线,石块剖面上还可加上斜纹线。,81,平面石块的画法,82,立面石块的画法,83,剖面石块的画法,84,假山与置石,假山和置石中常用的石材有湖石、黄石、青石、石笋、卵石等。由于山石材料的质地、纹理等不同,其表现方法也不同。,湖石,:太湖石,石灰岩风化溶蚀而成,太湖石面上多有沟、逢、洞、穴等,因而形态玲珑剔透,,画湖石时多用曲线表现出其外形的自然曲折,并刻画其内部纹理的起伏变化及洞穴,。,黄石,:细砂岩受气候风化逐渐分裂而成,故其体形敦厚,棱角分明,纹理平直,,画时多用直线和折线表现其外轮廓,内部纹理应以平直为主,。,85,青石:,青灰色片状的细砂岩,其纹理多为相互交叉的斜纹,,画时多用直线和折线表现。,石笋:,外形修长如竹笋类的山石,,画时应以表现其垂直纹理为主,可用直线,也可用曲线,。,卵石:,形态圆润,表面光滑,,画时多以曲线表现其外轮廓,再在其内部用少量曲线稍加修饰即可,。,86,87,山石平面画法,88,山石画法,89,山石画法,90,山石画法,91,山石画法,92,山石画法,93,94,三、地形的表现方法,地形的平面表示主要采用,图示,和,标注,的方法。,等高线法,是地形最基本的图示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可获得地形的其他直观表示法。,标注法则主要用来标注地形上某些特殊点的高程。,95,1、等高线法,等高线法是以某个参照水平面为依据,用一系列等距离假想的水平面切割地形后所获得的交线的水平正投影图表示地形的方法。,96,地形标,高投影,97,等高线法的几个术语,等高距,:两相邻等高线切面(L)之间的垂直距离h.,等高线平距,:水平投影图中两相邻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其与所选位置有关,是个变值。,地形等高线图上只有标注比例尺和等高距后才能解释地形。,首曲线与计曲线,:,一般的地形图中只用两种等高线,一种是基本等高线,称,为首曲线,,常用细实线表示;另一种是每隔4根首曲线加粗一根并注上高程的等高线,称为,计曲线,。,有时为了避免混淆,原地形等高线用虚线,设计等高线用实线。,98,首曲线和计曲线,99,2、坡级法,在地形图上,,用坡度等级表示地形,的陡缓和分布的方法称作,坡级法,。这种图示方法较直观,便于了解和分析地形,常用于基地现状和坡度分析图中。,坡度等级根据等高距的大小、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各种活动内容对坡度的要求进行划分。,100,地形坡级图的做法,1)定出坡度等级。即根据拟定的坡度值范围,用坡度公式a=(h/l)100,算出临界平距5%、10%和20%等,划分出等高线平距范围。,2)用硬纸片做的标有临界平距的坡度尺,或者用直尺去量,找相邻等高线间的所有临界平距位置。,3)根据平距范围确定出不同坡度范围内的坡面,并用线条或色彩加以区别,常用的区别方法有影线法和单色或复色渲染法。,101,102,103,影线坡级图,104,3、分布法,分布法是地形的另一种直观表示法,将整个地形的高程划分成间距相等的几个等级,并用单色加以渲染,各高度等级的色度随着高程从低到高的变化也逐渐由浅变深。,地形分布图主要用于表现基地范围内地形变化的程度、地形的分布和走向。,105,地形等高线图,106,地形分布图,107,4、高程标注法,当需表示地形图中某些特殊的地形点时,可用十字或圆点标记这些点,并在标记旁注上该点到参照面的高程,高程常注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这些点常处于等高线之间,,这种地形表示法称为高程标注法。,高程标注法适用于标注,建筑物的转角,、,墙体,和,坡面等顶面和底面的,高程,以及地形图中最高和最低等,特殊点,的高程。,因此,,场地平整,、,场地规划,等施工图中常用高程标注法。,108,地形的,高程,标注,109,5、地形剖面图的做法,作地形剖面图先根据选定的比例结合地形平面作出地形剖断线,然后绘出地形轮廓线,并加以表现,便可得到较完整的地形剖面图。,110,1)地形剖断线的做法,首先在描图纸上按比例画出间距等于地形等高距的平行线组,并将其覆盖到地形平面图上,使平行线组与剖且位置线相吻合;,然后,借助丁字尺和三角板作出等高线与剖且位置线的交点;,最后,用光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并加粗加深。,111,112,113,地形外轮廓线及剖面图,114,不做轮廓线的地形剖面图,115,四.水体的表现,、水体的平面表现,线条法:用工具或徒手排列平行线条,可均匀布满,也可以局部留白,或只画局部线条。线条可采用波纹线、水纹线、直线或曲线,。,等深线法:依岸线的曲折作类似闭合等高线的二三根曲线,多用于形状不规则的水面。,平涂法:用水彩或墨水平涂。,添景物法:利用水生植物、水上活动工具、码头和驳岸、露出水面的石块、水纹线等表示水面。,116,117,水面的表示方法,118,119,120,121,122,用三根曲线表示等深线的画法,123,用均涂黑的方法表示水面,124,用添水中之景物的方法表现水面,125,水的平面表现实例,126,、水体的立面及透视画法,线条法:用细实线或虚线勾画水体造型,注意线条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外轮廓线活泼生动。,127,用线条法表现水体扬程和形态的画法实例,128,用线条法还能表示水体的剖(立)面图。,建筑与树木的组合景点立面图,129,双亭景点立面图,130,留白法:将水体背景或配景画暗衬托水景。适用于要表现水体的洁白与光亮或水体的鸟瞰效果。,131,光影法:用线条和色块综合表现。,132,添景物法:,133,水体表现实例,134,水体立面表现实例,135,水体的透视表现,136,水的色彩及倒影表现,137,3、水体驳岸的画法,1)自然式静水驳岸的画法,138,自然式静水驳岸的透视画法,139,2)整齐式静水驳岸的平面、透视画法,140,4、瀑布、喷泉的画法,141,瀑布的平面图画法,142,瀑布的立面、透视图画法,143,常见喷泉水姿的画法,144,群体组合喷泉的平、立面图画法,145,水池、花坛、喷泉的平面图画法,146,水池、花坛、喷泉,的立面图、透视图画法,147,五、其它要素的表现方法,1、道路与硬质地面,道路的平面表现,148,149,透视图中道路的表现方法,150,(2)硬质地面(铺装的画法),151,152,透视图中道路铺装的表现,153,透视图中铺装的画法,154,(3)桥与汀步,155,透视图中的拱桥,156,2、人,(,用于表现图中,以简洁为好,活跃画面气氛。),157,158,3.车,159,160,161,4.天空,钢笔线条表现天空,162,天空的钢笔淡彩表现,163,天空的钢笔淡彩表现,164,参考书目:,建筑配景画图集东南大学出版社,建筑画环境表现与技法钟训正 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园林环境艺术与小品表现图王志伟 李亚利等 天津大学出版社,165,五、园林风景钢笔画,由于风景园林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空间设计艺术,它要求主题创作构思与其它多种艺术语言相结合。,因此,熟练地掌握钢笔画技能,同时辅以其它绘画技巧,对于风景园林设计表现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166,(一)钢笔徒手画的特点,鲜明、强烈、生动有力、简练、概括是钢笔画的主要特点和表现手段。,167,钢笔画的局限性:,1)不能表现色彩,只能靠线条表现明暗;,2)不能大面积作画,只能以小幅画取胜。,钢笔画的优点:,1)用途广泛:,搜集资料、构恩方案,又能用其写生、记录参观、创作。,2)工具简便:,钢笔携带和使用方便。一笔在握,驰骋四方,成为平时心迹物化的载体,因而颇受欢迎。,3)易于保存:,复制、印刷不易失真,168,(二)钢笔画的用途,:,收集素材、探讨方案、推敲方案,169,初学者要想作出漂亮的徒手线条,就应尽可能地利用每天的闲暇时间进行大量练习。只有通过这种所谓的,“练手”,才能熟练掌握手中的笔,做到运用自如。,鲜明、强烈、生动有力、简练、概括是钢笔画的主要特点和表现手段。,钢笔画的练习:,1)线条,2)明暗与质感,170,(三)钢笔线条的练习,1、线条(练手),直线线条的练习,171,波形线和微微抖动直线,各种曲线线条,172,各种乱线组合画法,不同图形的徒手练习,173,相同图形的变换练习,174,附:练手的注意事项,175,2、,通过线条组合表现光影和材料质感,176,线条的排列组合表现不同的物体质感,用钢笔线条表现不同材料的质感:表面光滑或粗糙、形体厚重或松软、纹理稀疏或稠密等等,仍是选择不同的线条、变化不同的方向和组合形式。,177,178,钢笔线条质感表现实例,179,钢笔线条的明暗表现,180,钢笔线条表现,光影变化退晕,181,3、钢笔画表现植物,(写实画法、图案式画法、抽象变形画法),1)写实画法:,尊重树木的自然形态和枝干结构、冠叶质感刻画细致,显得逼真。,182,183,2)图案式画法,(程式化画法),:,重视树木的某些特征,如树形、分枝等,并加以概括以突出图案的效果。因此,有时并不需要参照自然树木的形态而可以很大程度地发挥。,184,3)抽象变形画法:,也较程式化,但加进了大量抽象、扭曲和变形的手法,使画面别具一格。,185,树干的几种表现方法,186,钢笔画表现地被与草坪,187,(四)钢笔画的不同画法(单线白描、写实),1)白描法,白描式画法在用线之疏密穿插表现建筑的同时,也展现出线本身的韵味。,188,2)写实法,3)程式化画法,189,3)钢笔画案例欣赏,寥寥数笔的速写画法,以简练的线条概括出江南小镇的基本特征,强调明暗光影的空间描绘,使画面构图厚重丰富,190,线面结合以线为主的表现,重在建筑形体的勾勒描绘。,线面结合以面为主的表现,意在城市气氛的渲染。,191,方整的粗笔宽线,强烈的黑白反差,显示力的强度,透着版画的意趣。,192,钢笔淡彩,钢笔淡彩是集钢笔线描和色彩表现组成的画面,简言之,即在完成的钢笔画上敷色而成,常以画面简洁明快,清丽洒脱见长,既展示线的功力、又蕴涵水色之趣。,水彩、彩铅、马克笔、透明水色等,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08,附:某电脑表现图,209,(六)总平面图钢笔淡彩表现,基本步骤:,钢笔线,:,要求线条等级分明、层次清晰、符合制图规范。表达内容的线条等级顺序为:构筑物、道路、植物外轮廓、材料划分线等。,2.上色:,确定主色调,分清黑、白、灰。可用水彩、彩色铅笔等 着色。,建筑总平面图主要着眼于表现建筑物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园林总平面图也与其相同。,210,真实的事物是立体的,实物之间有距离、有深度、有空间,而画面是二度空间的平面作业,良好的平面绘制作品要使人看起来具有长、宽、高度的三度空间,才能将观赏者带人想像的画面空间中。至于深度的感觉必须运用绘图技巧,使得观赏者发生错觉产生立体效果。,使画面产生深度感的方法可分为质感表现法(色调或线条法)和阴影表现法。,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可以借色调的对比而突出主体要素,,这种方法一般适合于用水墨、水彩渲染的方法来表现的总平面图。例如在以浅灰的色调为基调的总平面图中,如果使主体建筑呈极深的色调(如黑),或在以深灰的色调为基调的总平面图中使主体建筑呈及浅的色调(如白),既使不画出建筑物的阴影,仅借色调的强烈对比,也可以有效地突出主体建筑。,3.深度感表现,211,图面评价标准:,1.层次清楚;,2.主从分明;,3.画面中形成焦点。,212,213,214,215,216,217,参考书目:,1.建筑绘画及表现图,,彭一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园,林环境艺术与小品表现图,王志伟等,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3.建,筑平面表现图解,蔡红翻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景观十年,,何肪等,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5.中国园林、城市规划、建筑学报、,规划师、建筑画等杂志及ABBS、,景观中国等网站。,218,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