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历史课堂上怎样利用多媒体和传统教学伎俩,郑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1/41,研讨内容,什么是教学伎俩?,传统教学伎俩与多媒体有何区分?,怎样利用多媒体与传统教学伎俩?,2/41,一、,什么是教学伎俩?,教学伎俩是教学中师生相互传递信息工具、媒体或设备。,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辞典,3/41,课堂教学中有哪些教学伎俩?,口头语言讲授;,印刷教材和其它文字资料;,黑板、粉笔;,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幻灯、录放机、电视机等电子视听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网络技术。,4/41,什么是传统教学伎俩?,5/41,教学伎俩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口头语言,第二阶段:文字和书籍,第三阶段:印刷教材,第四阶段:电子视听设备,第五阶段:多媒体网络技术。,6/41,什么是传统教学伎俩?,历史上形成、流传至今仍在使用教学伎俩。,7/41,传统教学伎俩,口头语言讲述;,印刷教材和其它文字资料;,(黑板、粉笔?),当代教学伎俩,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网络投影等组成设备。,8/41,二、传统教学伎俩与多媒体有何区分?,什么是多媒体?,9/41,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各种媒体经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加工处理、存放和传输技术。,10/41,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特点:,能使各种信息建立逻辑联络,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含有交互性。,11/41,传统伎俩与多媒体技术区分,传统教学伎俩,单一,单位时间信息量小,传输速度慢,多媒体,复合,单位时间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12/41,研讨,传统伎俩与多媒体技术哪种教学效果好?,2.教学伎俩在历史学习中作用,3.两种教学伎俩配合使用,4.多媒体利用中要注意问题,5.案例分析,14/41,1.教学伎俩基本功效,展现、传递历史信息,15/41,展现、传递信息形式,视觉信息,文字,图片,实物,视频,听觉信息,口头语言,音频,视觉信息载体,书籍、黑板、多媒体,印刷品、多媒体,文物、模型等,多媒体,听觉信息载体,教师、学生,多媒体,16/41,2.教学伎俩在历史学习中作用,中学生学习历史过程,感知史实,形成历史表象;,提炼本质,形成历史概念;,思维活动,构建概念体系。,17/41,什么是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从详细史实中抽象出来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最本质认识。,18/41,概念形成示例,历史事件、现象、人物,生活在距今一万多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域原始人类。体质特征、生活情况,唐太宗统治早期繁荣政治经济局面,历史概念,北京人,贞观之治,19/41,历史概念体系,纵向概念系列和横向概念系列组成概念网络。,20/41,纵向概念系列,反应历史先后递进时序联络和继承发展逻辑联络概念系列。,朝代更替:夏、商、周,社会阶级改变:氏族贵族、奴隶主、地主、资产阶级。氏族平民、奴隶、农民、无产阶级。,地方制度演变:分封制、郡县制、州府制、行省制。,21/41,横向概念系列,较大类概念包含一系列较小种概念。,比如资产阶级革命作为类概念,包含着中国和世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种概念。,22/41,同一国家、同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含有因果联络概念。,比如“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塘沽协定”、“抗日民主运动兴起”、“一二九运动”、“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等。,23/41,教学伎俩在历史学习中作用,教学过程,需要信息类,使用伎俩,形成历史表象,文字、图片、实物、音像,讲授、印刷品直观教具、多媒体,形成历史概念,口头或书面语言,讲授、板书,构建概念体系,口头或书面语言,讲授、板书,24/41,讲授,叙述历史过程;,描绘历史细节;,讲解典章制度;,分析原因、影响;,引导学生思维。,25/41,印刷材料,展现历史资料片断。,26/41,板书,控制教学进度;,展示教学进程和知识结构。,27/41,多媒体,控制教学进度;,展示教学进程和知识结构;,展现生动形象史实;,展现历史资料片断。,28/41,3.两种伎俩配合使用,以板书为主设计,以多媒体为主设计,多媒体与讲授关系,29/41,以板书为主设计,板书,控制教学进度;,展示教学进程和知识结构。,多媒体,展现生动形象史实;,展现历史资料片断。,不展现一节课知识结构,30/41,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后在洛阳建,白马寺弘扬佛法。,31/41,民族主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国家,敢有为石敬瑭、吴三桂之所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全集第一卷,民权主义,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组成之。制订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孙中山全集第一卷,民生主义,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全部;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中国同盟会革命策略,32/41,以多媒体为主设计,多媒体,展示教学进程和知识结构;,展现生动形象史实;,展现历史资料片断。,板书,讲述过程中出现一些特殊字、词,专门术语,不展现一节课知识结构,33/41,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一、加强对西藏管辖,二、设置台湾府,三、三征噶尔丹和平定回部叛乱,四、清朝前期疆域,34/41,多媒体与讲授关系,多媒体,展示教学进程和知识结构;,展现生动形象史实;,展现历史资料片断。,讲授,讲清楚历史知识间关系,讲出图片、音像背后故事,提炼资料中信息,35/41,中国民主革命历程,1894年,建立兴中会,1905年,成立同盟会,19051911年,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振兴中华,黄花岗烈士陵园,英勇不屈黄花岗起义战士,秋瑾 林觉民,36/41,多媒体展现信息需要用讲授阐释,37/41,4.多媒体利用中要注意问题,一张页面信息量,文字量、图片数量,38/41,图片教学意义,处理哪个历史教学问题?,39/41,视频、音频有效性和播放长度,要处理什么问题?播放多长时间?,40/41,教学案例分析,人教版历史必修2,发达古代农业,41/4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