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B )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
A.事故控制
B.风险管控
C.隐患排查
D.安全培训
2.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级,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B)级,其中( )级最危险。
A.5、 1
B.4、 1
C.5、 5
D.4、 4
3.风险级别中( A )级别最高?
A.红色
B.橙色
C.黄色
D.蓝色
4.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将( C )确定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的管控主体。
A.公司、车间、班组、岗位
B.公司、部门、车间、班组
C.公司、专业、车间、岗位
5.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 B )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A.精神损害
B.健康损害
C.身心损害
D.心理损害
6.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 C )和管理因素四类。
A.个体行为
B.人为因素
C.环境因素
D.光线因素
7.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 A )的组合。
A.严重性
B.适应性
C.必要性
D.有限性
8.( C )是风险管控的基础。
A.风险分析
B.风险评价
C.排查风险点
D.风险分级
9.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A )。
A.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B.必要性、实用性、安全性
C.安全性、必要性、可靠性
D.经济性、安全性、实用性
10.各企业的风险评价准则具体内容应( D )。
A.应统一
B.同行业应统一
C.由各部门自己确定,无需统一
D.与企业实际情况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有关
11.( A )承担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
A.企业
B.中介机构
C.安监部门
D.主要负责人
12.企业应建立以( A )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A.主要负责人
B.分管安全负责人
C.安全机构负责人
13.风险信息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和( C )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A.基层单位、责任人
B.所在单位、责任人
C.责任单位、责任人
D.各级单位、责任人
14.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四个阶段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级、风险控制和( B )。
A.效果验证
B.效果验证与更新
C.效果评价
D.效果验证与评价
15.风险分级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 C )划分等级。
A.风险评价
B.评价结论
C.评价结果
D.风险评估
16.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 A )。
A.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B.风险越小,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C.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低;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D.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下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上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17.企业应在各岗位悬挂安全风险告知牌板,标明风险点名称及等级、危险源名称及等级、事故类别或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及( B )等内容。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对风险等级进行标识。
A.应急预案
B.应急电话
C.联系方式
18.企业应对( A )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
A.一级风险点
B.二级风险点
C.三级风险点
19.对确定为重大风险的,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尽可能地采取( A )的风险控制方法,并多级控制。
A.较高级
B.相匹配
C.同级别
20.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教育制度应明确岗位员工熟知( B )的学习义务。
A.本岗位风险点及危险源
B.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措施
C.本岗位危险源及相应管控级别
2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部署实施阶段包括宣传发动、法律法规学习、( B )、落实分工四个步骤。
A.考试
B.培训
C.教育
22.危险源分级,遵循( A )的原则,对每一个危险源进行分级。
A.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B.定量计算
C.定性分析
23.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落实分工阶段,企业要根据各职能部门、班组、岗位的职责,按照本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排查风险点、辨识危险源、制定管控措施、( B )的任务。
A.制定风险管控责任制
B.编制风险管控清单
C.编制风险点管控计划
24.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培训内容应包括各层级人员体系建设职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运行制度、相关概念、( C )等。
A.风险点排查方法
B.危险源排查方法
C.风险排查辨识方法
25.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专业组负责本专业风险点划分、( C )、风险分级及管控措施编制。
A.危险源分级
B.危险源排查
C.危险源辨识
26.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包括( C )等4个步骤。
A.隐患辨识、隐患汇总、隐患治理、治理验收
B.隐患排查、隐患汇总、隐患治理、治理验收
C.隐患排查、隐患分级、隐患治理、治理验收
27.综合性隐患排查应由公司级至少( C )组织一次;车间结合岗位责任制排查,至少( )组织一次。
A.每月、每周
B.每月、每日
C.每季度、每月
D.每季度、每周
28.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制度包括( B )。
A.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B.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C.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教育制度、运行管理考核制度
29.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组职责:一是负责本工作组范围内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编制;二是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具体工作,确保能够将所属范围的风险点全覆盖辨识,及时向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三是( B )。
A.制订所有各岗位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告知排查标准,并组织员工培训、贯彻落实
B.制订分管范围内各岗位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告知排查标准,并组织员工培训、贯彻落实
C.制订分管范围内各岗位及作业场所的风险告知排查表,并组织员工培训、贯彻落实
3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使企业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
B.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
C.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D.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实现零风险、零事故。
31.地下开采矿山提升系统风险点包括( A )、液压制动、润滑、电控、操作、信号、保护装置、罐笼、井架、井筒、配电、停电检修、电焊作业、机房作业、环境因素、斜井提升、竖井装卸载系统等风险点。
A.提升机主机
B.提升机
C.提示机滚筒
32.地下开采矿山运输系统风险点包括( B )、井口地面运输、平巷人车、斜井人车(猴车)等风险点。
A.平巷运输
B.大巷运输
C.斜井运输
33.地下开采矿山爆破系统风险点包括( C )、炸药库等风险点。
A.爆破起爆
B.爆破布线
C.爆破作业
34.地下开采矿山通风系统风险点包括主扇、( A )及防尘、风门、风路、操作等风险点。
A.局扇
B.风筒
C.风管
35.地下开采矿山供电系统风险点包括供电线路、( A )、停电检修、应急处置等风险点。
A.变电站
B.变压器
C.电气接地
36.地下开采矿山供水系统风险点包括供水作业、( B )等风险点。
A.供水阀门
B.供水管路
C.供水水源
37.地下开采矿山排水系统风险点包括泵体、电机、管路、保护装置、( B )、泵房配电、水仓清淤、检修等风险点。
A.排水记录
B.排水操作
C.排水工艺
38.地下开采矿山压风系统风险点包括( A )、用电作业等风险点。
A.空压机操作
B.空压机启动
C.空压机值守
39.地下开采矿山采掘系统风险点包括采矿工作面凿岩作业、掘进工作面凿岩作业、( A )、采场耙矿、掘进出渣、锚网支护、喷砼支护等风险点。
A.采场支护作业
B.采场浮石处理
C.采场支柱
40.地下开采矿山辅助系统风险点包括一般仓库、( C )等风险点。
A.危化品库
B.炸药库
C.氧气乙炔库
41.企业应将防治水系统存在的水害风险列为矿山生产的系统风险,按( C )进行管控。
A.一般风险
B.较大风险
C.重大风险
42.企业应将采空区、采掘作业存在的顶板大面积垮塌风险列为矿山生产的系统风险,按( C )进行管控。
A.一般风险
B.较大风险
C.重大风险
43.企业应将通风系统存在的中毒和窒息风险列为矿山生产的系统风险,按( C )进行管控。
A.一般风险
B.较大风险
C.重大风险
44.企业应将矿山生产中用于提升人员的提升系统存在的坠罐风险列为矿山生产的系统风险,按( C )进行管控。
A.一般风险
B.较大风险
C.重大风险
45.井下炸药库为1级风险点,其中:“爆破器材超量存放”危险源的管控措施是( C )。
A.炸药量不得超过三昼夜
B.雷管及其它器材量不得超过10昼夜
C.以上都是
46.“采矿工作面凿岩作业”风险点,其中:“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超标”危险源的管控措施是( C )。
A.作业前通风至少15min
B.配备有害气体检测仪,作业前班组长检测有害气体浓度,合格后职工才能进入工作面
C.以上都是
47.“采场耙矿”风险点中,危险源“顶板淋水出现淋水等异常情况”属于( A )级危险源。
A.1
B.2
C.3
48.风险点“供电线路检修”的危险源“检修时未设警戒”的管控措施为( C )。
A.拉线警戒
B.设人站岗
C.拉线警戒,设人站岗,闲杂人员不得入内
49.风险点“井筒”的危险源“钢丝绳直径缩小超标,断丝超标”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为( B )。
A.物体打击
B.高处坠落
C.机械伤害
50.风险点“井筒”的危险源“防坠器或松绳保护装置失效”的管控措施包括( C )。
A.每天检查并空罐试验一次,及时修复
B.每半年一次防坠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C.以上都包括
51.风险点“通风操作”的危险源“风机未检验检测”风险分级为( C )。
A.红
B.橙
C.黄
52.风险点“通风操作”的危险源“风机未检验检测”管控措施包括( A )。
A.发现问题后停止生产并汇报车间
B.发现问题后立即处理
C.发现问题后立即停风
53.风险点“通风操作”的危险源“湿手操作主扇风机按钮”管控措施是( B )。
A.擦干手后操作
B.戴绝缘手套操作
C.以上都可
54.风险点“通风操作”的危险源“湿手操作主扇风机按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是( A )。
A.触电
B.火灾
C.其它伤害
55.风险点“通风操作”的危险源“噪声大”的管控措施是( C )。
A.远离设备
B.安装噪声检测仪
C.佩戴耳塞
56.对风险点“主扇”,检查主风机操作的标准是“主扇风机正常运行”,风险分级为( C )。
A.红
B.橙
C.黄
57.对风险点“主扇”,检查主风机操作的标准是“主扇风机正常运行”,不符合标准的后果是( A )。
A.中毒和窒息
B.触电
C.火灾
58.对风险点“主扇”,检查接地的标准是“主扇电机接地符合要求”,不符合标准的后果是( B )。
A.中毒和窒息
B.触电
C.火灾
59.对风险点“主扇”,检查接地的标准是“主扇电机接地符合要求”,管控措施是( C )。
A.检查接地情况
B.发现不良及时汇报处理
C.以上都是
60.对风险点“主扇”,检查环境的标准是( A )。
A.主扇风机周围无杂物或者易燃物
B.主扇风机周围无人员作业
C.主扇风机周围无明火
61.对风险点“局扇”,检查标准为“局扇停放位置合理”,管控措施之一是抽出式通风局扇距迎头不超过( A )m,风筒无漏风。
A.5
B.8
C.10
62.对风险点“风门”,检查标准为“风门关启及时”,管控措施是( B )检查,及时关启”。
A.每班
B.每天
C.每周
63.风险点“竖井提升机操作”的危险源“紧急停车按钮失效”风险分级为( C )。
A.红
B.黄
C.蓝
64.风险点“竖井提升机操作”的危险源“紧急停车按钮失效”风险分级为( B )。
A.红
B.黄
C.蓝
65.风险点“竖井提升机操作”的危险源“听不清信号盲目开车”的管控措施包括( B )。
A.看视频自己判断
B.信号不明不得开车
C.询问副司机
66.风险点“竖井提升机操作”的危险源“过卷开关动作不灵敏”的管控措施包括( C )。
A.每班提升前做一次实验
B.发现问题汇报车间
C.以上都是
67.风险点“竖井提升机机房作业”的危险源“设备运行时,调试或擦洗设备”易发事故类型是( B )。
A.触电
B.机械伤害
C.物体打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