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重庆西南大学附中2025届高三12月一诊模拟考试-生物(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10245310 上传时间:2025-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西南大学附中2025届高三12月一诊模拟考试-生物(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西南大学附中2025届高三12月一诊模拟考试-生物(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页 , 共 10页 - 第 2页 , 共 10页 第 3页 , 共 10页 第 4页 , 共 10页 第 5页 , 共 10页 第 6页 , 共 10页 第 7页 , 共 10页 第 8页 , 共 10页 - 第 9页 , 共 10页 第 10页 , 共 10页 【 详解】A、据题干信息可知,三体合子(2n+1)有可能是常染色体三体的女性,“三体 自救”后,可表现为 UPD,A 错误;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生物一诊模拟题参考答案 B、图中所示二体精子是由于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B 错误 C、三体合子有丝分裂时随机丢失其中一条,可得 3 种类型的细胞,只有一种为 UPD,所以 三体形成 UPD 的概率是 1/3,C 正确; D、据题干信息可知,三体自救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 错 误。 1 .【答案】D 【解析】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 送站” 2.【答案】C 【解析】A、据图可知,该植物生长对甲元素的浓度需求小于乙元素,但不能说明甲元素一 7.【答案】A 【详解】A. 正确。二倍体 OT 百合是通过自然杂交过程产生的,非人为直接创造的新物种。 定是该植物细胞中的微量元素,乙元素一定是大量元素, A 错误; B、合理施肥时,甲乙的最佳施用浓度分别为植物生长速率最快时对应的元素浓度,即 A、 C 与 D 之间,B 错误。 C、使用超过 D 浓度的乙元素,外界浓度过高,植物细胞会过度失水,导致生长速率下降, C 正确。 B. 错误。题目中仅提及四倍体 OT 百合的获得涉及染色体数目的变异(通过诱导二倍体形 成四倍体),未提及结构变异。 C. 错误。有性多倍化和倍性间杂交产生的三倍体 OT 百合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均为三倍 体。 D. 错误。通常情况下,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主要导致遗传物质的组合,而非基因重组(基因 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若乙为 N 元素,随着施肥强的进行,植物的光合速率先增加后减弱,D 错误。 3.【答案】A 【解析】A、LDL 与 LDL 受体结合不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8.【答案】B 【详解】A、玉树管鼻蝠可能是由于该环境与周围环境形成地理隔离最终导致生殖隔离而形 B、神经递质的分泌方式为胞吐,所以网格蛋白可能参与神经递质的分泌,B 正确; C、LDL 受体缺陷会导致细胞摄取 LDL 受阻,而胆固醇通过与磷脂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低密度 脂蛋白(LDL)颗粒进行运输,所以血液中 LDL 含量增加,可能会导致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 积,造成血管堵塞,C 正确。 成的新物种,A 正确; B、突变和迁入与迁出会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但自然选择会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 错误; C、若种群中 XGXG 约占 18%,由于雌雄比例相当,雌性中 XGXG=18%×2=36%,则雌性个 体 XG 的基因频率为 60%,雄性中的该基因频率与雌性中的该基因频率相当,雄性中 XGY=60%,雌雄比例相当,所以种群中 XGY 占 30%,C 正确; D、仅考虑 D/d 控制的性状,若种群中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数量相同,设显性个体(DD、 Dd)和隐性个体(dd)各占 50%。假设 d 的基因频率为 p,D 的基因频率为 1-p,则 dd 的基因 型频率为 p²,因为 dd 占 50%,所以 p²=0.5,解得 p≈0.707>0.5,D 正确。 D、胞吞作用需要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D 正确 4.【答案】B 【详解】A、秋水仙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不是着丝粒分裂,A 错误。 B、去除血清培养细胞一段时间后,细胞会同步在同一个时期,再加入血清能使细胞同步至 S 期,B 正确。 C、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血清浓度降低,S 期细胞数量减少,G0~G1 细胞的数量增多,可 推测缺乏血清主要抑制 S 期 DNA 的复制,C 错误。 D、图中数据显示,随着血清浓度的增加,基态细胞所占比例减少,据此可推测采用血清 饥饿法培养细胞可为体外培养大量“基态”细胞提供依据,D 错误。 9 【 .【答案】B 详解】AB、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无论是正交 6:2:3:5,还是反交 3:5:3:5,均是 9: :3:1 的变式,故可判断红腹锦鸡的眼色至少由两对基因控制,但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 3 说明其中一对基因位于 Z 染色体上,A 正确,B 错误; 5.【答案】D 【详解】A、据题意可知,高浓度柠檬酸可促进脂肪酸的合成代谢,所以柠檬酸水平与脂肪 C、依据正交结果,F2 中金黄眼:橙眼=9:7,说明金黄眼性状为双显性个体,橙眼为单显 性或双隐性个体,红腹锦鸡为 ZW 型性别决定,在雄性个体中,金黄眼为 6/8=3/4×1,在 雌性个体中,金黄眼为 3/8=3/4×1/2,故可推知,F1 中的基因型为 AaZBZb、AaZBW,表型 均为金黄色,亲本为纯系,其基因型为 aaZBZB(父本)、AAZbW(母本),C 正确; D、正交亲本的基因型为 aaZBZB 和 AAZbW,F1 的基因型为 AaZBZb、AaZBW,F2 的金黄眼 雌锦鸡基因型为 A-ZBW,反交的基因型为 aaZBW 和 AAZbZb,F1 的基因型为 AaZBZb、AaZbW, F2 的金黄眼雄锦鸡基因型为 A-ZBZb,二者杂交,将两对等位基因分开研究,aa 的概率为 生成呈正相关,在食物中添加柠檬酸能直接提高柠檬酸水平,能有效治疗脂肪营养不良,A 正确。 B、据题意可知,三羧酸循环属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会产生还原型辅酶Ⅰ,B 正确。 C、Seipin 表达产物会导致线粒体中 Ca2+不足,所以 Seipin 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能是线粒体膜 上运输 Ca2+的载体蛋白,C 正确。 D、乙酰辅酶 A 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属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体基质中,D 错误。 1 /3×1/3=1/9,A-的概率占 1-1/9=8/9,ZbZb 占 1/4,ZB-占 3/4,所以后代金黄眼红腹锦鸡 的概率为 8/9×3/4=2/3,橙眼红腹锦鸡占 1-2/3=1/3,D 正确。 0.【答案】B 6 .【答案】C 1 - - - 【 详解】A、整个 DNA 分子中 GC 碱基对占比 58%,则整个 DNA 中的 AT 碱基对占比是 42%, 14.【答案】C 所以整个 DNA 中 A=T 占比是 21%,A 正确; 【详解】C 选项中的实验描述存在逻辑错误。若第一次将神经蛇毒 X 放置于 C 点并刺激 A 点,腓肠肌不收缩,这只能说明神经冲动在 C 点之前被阻断;而第二次将神经蛇毒 X 放置 于 D 点并刺激 B 点,腓肠肌收缩,并不能直接说明神经蛇毒 X 未阻断神经肌肉接点的兴奋 传递,因为可能是神经蛇毒 X 在 D 点的放置并未影响到 B 点到 D 点之间的神经冲动传递。 正确的实验设计应该是对比神经蛇毒 X 放置在同一位置(如 D 点),但刺激点不同(一次 在 B 点,一次在 A 点或其他上游位置)时,腓肠肌的收缩情况。若上游刺激无反应而下游 刺激有反应,才能说明神经蛇毒 X 阻断了神经冲动在上游到 D 点之间的传递,而未影响 D 点及以后的传递过程。但在此题中,由于 C 选项的描述方式,我们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 因此 C 选项是错误的。 B、该 DNA 分子中共有碱基对 5.5x106 个,即 1.1x107 个碱基,DNA 中腺嘌呤占 21%,所以 有腺嘌呤 1.1x107x21%=2.31x106 个,碱基突变之前,该 DNA 片段复制 3 次,共需要消耗游 离的腺嘌呤(23-1)×2.31x106=8.085x106 个,B 错误; C、DNA 分子中 A 与 T 之间有 2 个氢键,G 与 C 之间有 3 个氢键,一个 DNA 分子的一条链 中碱基 A 突变为碱基 G,突变后的 DNA 分子热稳定性增强,C 正确; D、一个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 A 突变为碱基 G,即出错后的 DNA 片段一条链发生了变 化,另一条链并未发生变化,所以复制 n 次,变化的 DNA 和未改变的 DNA 各占一半,, 突变位点为 G-C 的 DNA 占 1/2,D 正确。 11.【答案】B 【详解】 A、题目中说明修饰后的 eIF5A 对淋巴瘤增殖有影响,而此修饰过程需酶 DHPS 15.【答案】B 【详解】A 选项:胃蛋白酶在 pH 为 1.5-5.0 时具有最强的活性,当胃内的 pH 值升高时,胃 蛋白酶的活性会降低甚至失活。然而,当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导致胃内 pH 值升高时,这 种变化可能会反馈性地抑制胃蛋白酶的进一步分泌或活性,从而维持胃内的酸度。因此,A 选项正确。 参与。但并未明确指出 DHPS 基因突变会如何影响淋巴瘤的增殖,基因突变可能导致酶失活 或活性改变,其影响是未知的,不能直接推断为会促进增殖。因此,A 选项错误。 B、题目中提到修饰后的 eIF5A 对 DNA 复制很重要,而 DNA 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S 期。因此,可以合理推断修饰后的 eIF5A 可能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的 S 期。B 选项正确。 C、题目中并未提供淋巴瘤细胞和普通淋巴细胞在细胞周期长度上的直接比较,无法得出此 结论。因此,C 选项错误。 B 选项:胃蛋白酶在 pH 值为 1.5-5.0 时活性最强,将溶液的 pH 值从 7 调至 1.5,实际上是 将环境变得更加适合胃蛋白酶的作用,因此酶活性应该会上升而不是下降。所以,B 选项 错误。 D、MYC 蛋白的活性变化或异常可能导致淋巴瘤,但题目中并未提及 MYC 蛋白基因甲基化会 导致遗传给下一代的情况。通常,只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如基因突变)才有可能遗传给下 一代,而 MYC 蛋白的活性变化或异常更多是通过环境影响或信号通路的调节产生的,不属 于遗传改变。因此,D 选项错误。 C 选项: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是保护胃黏膜细胞免受胃酸侵蚀的重要机制。如果这一屏障 受到损伤,如过量饮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物质的作用,那么胃酸就可能直接接触到黏 膜细胞,从而造成损伤。因此,C 选项正确。 D 选项: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胃液不属于人体内体液,二者所 处环境不同。所以,D 选项正确。 12.【答案】A 【详解】 16.(11 分)【答案】(1)①③④(2 分) 、高于 (2 分) A. 根据纤溶过程的生理机制,当纤溶酶与纤维蛋白结合时,其活性会增强,A 选项的叙述 是错误的。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1 分) 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几乎 作用于所有的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度,增加产热量。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 度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维持其 含量的相对稳定。(2 分) B. 纤溶酶的作用过强确实可能导致伤口难以愈合,因为它可能会降解掉过多的纤维蛋白, 包括那些对于伤口愈合至关重要的纤维蛋白。B 选项正确。 C. 纤溶酶抑制物的存在对机体并非完全有害。相反,它在调节纤溶酶活性方面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能够防止纤溶酶在不需要时过度激活,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C 选项正确。 D. 纤维蛋白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当它被纤溶酶分解后,会产生一些小分子物质,这些小分 子物质会增加内环境的溶质浓度,从而导致局部渗透压上升。D 选项正确。 (3)小于(1 分) 神经-体液调节(1 分) 体内的水分通过汗液大量排出, 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为了维持渗透压的平衡,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会促使垂体释 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2 分) 17.(11 分)【答案】(1)CO2 的固定(1 分),三碳化合物的还原(1 分) 13.【答案】C 【详解】根据题目描述,向野生型和 R 基因敲除小鼠注射葡萄糖后,两者血液中胰岛素水 (2)类囊体薄膜(1 分) (3)化感物质阻断电子传递给 NADP+,使 NADPH 的合成量减少,C3 还原受阻,暗反应速 ATP,NADPH(还原型辅酶Ⅱ)(2 分) 平的增加量相似,这说明雌激素对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没有直接影响(排除 A 和 B 选项)。 率降低,从而使光合作用速率降低。(2 分) 然而,当向两种小鼠注射等量胰岛素 5 分钟后,检测骨骼肌组织中胰岛素含量发现差异, (4)低温条件下,过强光照对 PSI 的抑制效果大于 PSII,光照越强对 PSII 的光抑制越强, 这提示我们雌激素可能在胰岛素的运输和摄取过程中发挥作用。由于 R 基因敲除小鼠缺乏 雌激素受体,它们可能无法对雌激素作出正常反应,导致胰岛素在骨骼肌组织中的运输和 摄取减少。因此,从胰岛素合成和运输的角度分析,这一结果说明雌激素能促进胰岛素在 骨骼肌组织中的运输和摄取(C 选项正确),而不是抑制胰岛素的降解(D 选项错误)。 对 PSI 的光抑制初始阶段随光照增强而增加,后来基本不变。(2 分) 升高大棚内的温度或在光照强的时间段进行遮光处理以降低光照强度等措施降低光抑制(2 分) 【解析】(1)植物化感作用是不同生物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 信息传递功能,利用信息传递的防治方式属于生物防治。 2)通过图示可知高能电子中的能量随后转化为 ATP,NADPH 中的能量。图中消耗高能电 子的过程属于光反应,发生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3)根据题目分析水生植物化感物质能抑制藻类光合作用的具体原因是化感物质阻断电子 基的变化是 A→T 或 G→T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 ' -TGA- 3 ' 序列所对应的反密码子 为 5’-UGA-3’。 ( ( 传递给 NADP+,使 NADPH 的合成量减少,C3 还原受阻,暗反应速率降低,从而使光合作 用速率降低。 ( 4)分析数据,可以看出低温条件下,过强光照对 PSI 的抑制效果大于 PSII,光照越强对 PSII 的光抑制越强,对 PSI 的光抑制初始阶段随光照增强而增加,后来基本不变。由于低温 条件植物对光照的利用率低,容易发生光抑制现象,因此可以采取升高大棚内的温度或在 光照强的时间段进行遮光处理以降低光照强度等措施降低光抑制。 1 8.(11 分)【答案】 (1) 外正内负(1 分) (2) 低于(1 分) K+外流(1 分) 外向(2 分) (3) 确保膜片钳玻璃微吸管吸取的细胞区域中有钾离子通道(2 分) (4) 促进作用(1 分) 升高(1 分) 抑制作用(1 分) 9.(10 分)【答案】(1)脂肪提供能量;皮下脂肪保温,抵御寒冷,缓冲冲击,保护脏 降低(1 分) 1 器如肾脏;脂肪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至关重要。(2 分) (2)监视(2 分) 防御、自稳(2 分) (3)高脂饮食诱导 NASH 小鼠模型成功,且 NASH 的发生与 T 细胞有关(2 分) (4)A、B。(2 分) 20.(12 分)【答案】(1) 分)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1 分) 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2 (2) ①异常 (1 分) 6 号个体患 PKU,含两个异常的 PAH 基因,这两个基因分别来 ② 0(2 分) 5’-UGA-3’(2 分) 详解】(1)分析图 1 可知:II5 为患病女孩,而其父母正常,明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 自于 3 号和 4 号个体的 23kb 的片段(2 分) A→T 或 G→T (2 分) 【 ③ 体隐性遗传病。预防遗传病的主要手段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2)①根据题意和图丙电泳 DNA 条带分布情况可知,3 号个体体内含有两条 23Kb 的 DNA 条带,一条含有正常 PH 基因, 一条含有异常隐性 PH 基因;6 号个体体内含有两条 23Kb 的 DNA 条带,都是异常隐性 PH 基因;一条来自 3 号个体,一条来自 4 号个体;4、7 号个体体内含有一条 23Kb 的 DNA 条 带,一条 19Kb 的 DNA 条带。由于 4 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Aa,因此可知,4 号个体体内含有 的 23Kb 的 DNA 条带一定含有异常隐性 PH 基因,则 19Kb 的 DNA 条带就含有正常 PH 基因。 ② 7 号个体体内含有的 23Kb 的 DNA 条带应该来自 3 号个体,所以可能含有异常隐性 PH 基 因,也可能含有正常 pH 基因,19Kb 的 DNA 条带来自 4 号个体,就含有正常 PH 基因,所 以 7 号个体可为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患病概率为 0。 (3)已知半胱氨酸的密码子是 UGU/UGC,终止密码子是 UAA/UAG/UGA。由于表达蛋白质 从某个半胱氨酸及后序所有氨基酸全部丢失,说明突变后的密码子变成了终止密码子。 半 胱氨酸密码子 UGU/UGC 突变成终止密码子 UGA,只需要一个碱基的改变。因此,突变碱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