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L∕T 2025.1-2019 电站阀门检修导则 第1部分 总则(电力).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02158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PDF 页数:50 大小:1.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L∕T 2025.1-2019 电站阀门检修导则 第1部分 总则(电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DL∕T 2025.1-2019 电站阀门检修导则 第1部分 总则(电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DL∕T 2025.1-2019 电站阀门检修导则 第1部分 总则(电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DL∕T 2025.1-2019 电站阀门检修导则 第1部分 总则(电力).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DL∕T 2025.1-2019 电站阀门检修导则 第1部分 总则(电力).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27.040 F 23 备案号:63143-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 / T 2025.1 2019 电站阀门检修导则 第 1 部分:总则 Guide of the Maintenance for Power Plant Valve - Part 1: General Provisions 2019-06-04发布 2019-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DL / T 2025.1 2019 I目 次 前言.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检修间隔与范围.2 5 阀门检修流程.2 6 检修准备.3 6.1 一般要求.3 6.2

2、施工单位要求.3 6.3 人员要求.3 6.4 安全要求.4 6.5 场地要求.4 6.6 工器具和检测器具的要求.4 6.7 阀门检修条件.5 7 检修工艺要求.5 7.1 表面修磨.5 7.2 密封面研磨.7 7.3 焊补.9 8 阀门更换.11 8.1 阀门更换原则.11 8.2 零部件更换.11 8.3 驱动装置更换原则.11 8.4 新阀门的检查.11 8.5 阀门安装.12 9 阀门调试.12 9.1 调试组织.12 9.2 调试条件.12 9.3 调试项目.12 10 质量控制与验收.13 10.1 质量控制.13 10.2 阀门的验收.13 10.3 技术资料管理.14 附录

3、A (规范性附录) 电站阀门检修风险预控措施 .16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阀门检修资料附表 .19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离线阀门密封试验方法 .25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阀门检修过程质量管理附表 .28 DL / T 2025.1 2019 II 前言 本电站阀门检修导则是一个系列标准,分为以下 9 部分: 第 1 部分:总则 第 2 部分:蝶阀 第 3 部分:止回阀 第 4 部分:球阀 第 5 部分:闸阀、截止阀 第 6 部分:安全阀 第 7 部分:调节阀 第 8 部分:电站专用阀门 第 9 部分:驱动装置 本部分是第 1 部分:总则。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

4、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电力行业电站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检修工程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宇达电站辅机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哈电集团哈尔滨电站阀门有限公司、深能(香港)国际有限公司、武汉锅炉集团阀门有限责任公司、陕西亿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予生、李永康、戴朗才、张涛、刘正强、万胜军、贾荣品、庞国新、 张作栋、冯燕、郑黎峰、刘建民、孙丽丽、常城、韩文旗、吴永宏、张

5、晓、翟启武。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DL / T 2025.1 2019 1电站阀门检修导则 第 1 部分 总则 1 范围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站汽(气)水、油等系统阀门检修的组织、程序、质量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主要为发电厂、阀门检修单位技术人员组织开展相关阀门检修时的技术管理、质量控制提供指导。 本部分适用于电站汽(气)水、油等系统的阀门及其驱动装置的检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

6、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0.4 压力容器 第 4 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GB/T 21465 阀门 术语 GB/T 22652 阀门密封面堆焊工艺评定 GB26164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GB/T 26480 阀门的检验和试验 GB/T 5796.4 梯形螺栓 第四部分:公差 DL/T 838 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DL/T 869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DL/T 5210.1-2012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 1 部分土建工程 DL/T 5210.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 5 部

7、分:管道及系统 DL/T 5210.7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 第 7 部分:焊接 NB/T 47014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NB/T 47015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NB/T 47018.1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第 1 部分:采购通则 NB/T 47044 电站阀门 JB/T 6438 阀门密封面等离子弧堆焊技术要求 TSGD3001-2009 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 GB26164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3 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GB/T 21465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L/T 838中定义的术语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DL / T 2

8、025.1 2019 2 检验 inspection 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测量、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3.2 成品保护 finished product protection 成品保护是指在施工或搬运过程中对业主已有的设备、装置、部套和零件进行的保护,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一些已完的分部、分项工程或部位采取妥善措施以避免因其他部位施工而造成损伤的工作。 3.3 旁站 side station 旁站是指验收人员对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的全过程现场跟班监督活动。 4 检修间隔与范围检修间隔与范围 4.1 电站阀门检修间隔可跟随

9、主机设备的检修间隔进行。 4.2 机组在进行 A 级检修的过程中主蒸汽系统、主给水系统、冷热再系统、循环水系统、凝结水系统的阀门应进行检修。 4.3 其余等级检修应根据阀门的特点、技术状况、部件寿命周期、反事故措施计划及各项监测信息,确定阀门的检修项目,年定检阀门应安排检验。 4.4 检修间隔可根据阀门技术状况,在规定的检修间隔基础上合理延长。阀门的技术状况不允许继续工作时,应安排检修,并做好防止事故措施。 5 阀门检修流程阀门检修流程 阀门检修应按照检修流程进行,检修流程如图 1 所示。 图1 阀门检修流程 DL / T 2025.1 2019 3 6 检修准备检修准备 6.1 一般要求一般

10、要求 6.1.1 阀门检修前应首先进行技术诊断,检查阀门内漏、外漏,确定阀门存在的基本问题。 6.1.2 阀门检修前应准备必要的备品备件。 6.1.3 施工单位在检修施工前应完成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并报审核批准。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 1)明确检修项目的组织管理体系、安健环监督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2)明确各体系中人员的职责。 3)检修项目人力资源计划。 4)特种或专用机械与设备使用计划。 5)应编制机组检修实施计划,绘制检修进度网络图和控制表。 6)检修应绘制检修现场定置管理图,检修过程中应按照定置图进行管理。 6.1.4 阀门检修前应编制阀门检修作业卡(参见附录 A1),重要阀门应编制作业

11、指导书,特殊检修项目应编制专项技术方案。 6.2 施工单位要求施工单位要求 6.2.1 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 6.2.2 施工单位应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6.2.3 施工单位应在 TSGD 3001-2009 规定的相应资质范围从事压力管道安装。 6.3 人员要求人员要求 6.3.1 检修人员应熟悉系统和设备的构造、性能和原理,熟悉设备的检修工艺、工序、调试方法和质量标准,熟悉安全工作规程。 DL / T 2025.1 2019 4 6.3.2 检修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符合现场工作要求。 6.3.3 检修人员进场前应进行安全培训和考

12、试合格,特种区域检修作业应按照相关规定和业主要求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进行检修作业。 6.4 安全要求安全要求 6.4.1 检修工作应遵照安全管理相关要求,确保检修过程中的人员与设备安全。 6.4.2 检修工作前应检查验证设备停运、降压、排放介质情况。 6.4.3 阀门检修场地处于易燃易爆场所、有毒有害场所、受限空间时,必须按照相应规定做好防护措施。 6.4.4 检修工作开始前应对使用的工作区域进行检查,确认符合相关规定。 6.4.5 阀门检修施工所拆除的阀门保温材料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具有再利用价值的材料应有效堆放管理,保证检修环境整洁有序。 6.4.6 检修人员应熟知检修区域的安全风险

13、和对应的安全措施(参见附录 A)。 6.5 场地要求场地要求 5.5.1 检修场地设置: 1)阀门检修区域应与其他设备和阀门进行有效安全隔离,施工单位在检修区域内按照要求进行场地布置并验收合格后方允许使用。 2)阀门检修场地应考虑其承载能力,阀门放置位置不应大于该区域的承载。 3)检修区域地面应做好防护,并进行检修功能模块划分(工具放置区、量具放置区、起重设备放置区、备品存放区、检修区、垃圾存放区等)。 4)检修区域应进行有效隔离(上空设置防交叉作业坠物网)。 5)检修区域应设立安全警示标识。 6)检修区域设置信息板,信息板内容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7)检修区域地面应做好成品保护。 5.5

14、.2 检修场地恢复: 1)检修结束后应对检修场地进行清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2)检修后设备物见本色,标志齐全,防护设施完整,达到安全文明生产要求。 6.6 工器具和检测器具的要求工器具和检测器具的要求 6.6.1 检修前根据检修阀门内容编制检修工器具列表。 6.6.2 检修过程中使用的工器具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检验合格。 6.6.3 检修过程中使用的量具、检测仪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按期检验合格。 6.6.4 检修过程中使用的特种设备应符合国家特种设备制造、使用规定,并经具有检验资质单位检验合格,合格证在有效期内。 DL / T 2025.1 2019 56.7 阀门检修条件阀门检修

15、条件 6.7.1 所在系统已经停运或者阀门已经与系统解列。 6.7.2 系统底部排放阀和顶部放空阀应处于开启状态。 6.7.3 将阀门处于适用检修的开关状态。 6.7.4 阀门内部降压至零(表压)。 6.7.5 阀门前、后连接系统内部不存在残余介质。对共用母管制系统的阀门检修以监视母管底部介质泄漏检查阀不出现连续成线或不大于每分钟 15 滴的介质泄漏,对母管顶部排气阀以阀门开启后流道不出现介质排放为参考依据。 6.7.6 高温高压阀门阀体温度降至 200以下,可对阀门进行保温拆除。 7 检修工艺要求检修工艺要求 7.1 表面修磨表面修磨 7.1.1 阀门表面修磨主要是对阀门零部件表面的锈蚀、毛

16、刺、局部变形、轻微凹槽和局部凸点进行处理。 7.1.2 打磨零部件主要包含阀体装配部位、阀盖、阀杆、阀杆螺母、阀板/阀瓣、上密封配合处、自密封阀四合环(六合环)、压环、支架轴承室和紧固件等。 7.1.3 可根据零部件及缺陷的情况使用以下修磨方法: 1) 机械加工修磨,如在机械设备上进行的车削、镗削、磨削等。 2) 现场便携式机械修磨,如手提式砂轮机打磨抛光。 3) 手工修磨,如锉削、研刮、专用工具研磨、配合研磨等。 4) 砂布打磨。 7.1.4 阀门零部件表面修磨部位、修磨方法和质量要求见表 。阀门阀杆、阀体、紧固件、紧固螺丝常用材料参见附录 B。 表 1 修磨方法及质量标准 部件名称 修磨位

17、置 修磨方法 质量标准 阀杆与填料密封面 机械磨削、研刮、砂布打磨或专用工具研磨 上密封面 机械磨削、研刮、砂布打磨、阀杆上密封和阀盖密封面配合研磨 表面无毛刺、凹坑、凸点、锈蚀、机械性划痕,几何尺寸符合制造厂设计要求,粗糙度 Ra不大于 0.8m。超临界阀门的阀杆表面粗糙度 Ra 应不低于0.4m.有上密封结构的阀杆,密封处的粗糙度 Ra 为 1.6m0.4m。 阀杆 阀杆与阀板/阀瓣连接处 砂轮修磨、锉削、砂布打磨 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粗糙度 Ra 不大于 3.2m,T 型槽结构连接可靠。 DL / T 2025.1 2019 6 部件名称 修磨位置 修磨方法 质量标准 阀杆螺纹 锉削、

18、阀杆螺纹与阀杆螺母密封面配合研磨 螺纹 锉削、研刮和砂布打磨 螺纹不变形、配合面无毛刺,与螺母配合灵活,配合间隙满足 GB/T 5796.4 要求,粗糙度Ra 不大于 3.2m。 与推力轴承配合处 研刮和砂布打磨 表面无毛刺、与轴承配合满足设计要求,粗糙度 Ra 不大于1.6m。 阀杆螺母 与驱动装置传动配合处 锉削和砂布打磨 无变形、无机械性损伤,配合满足 H11/d11,粗糙度 Ra 不大于 25m。 阀体与阀盖密封面 机械抛光、锉削、研刮和砂布打磨 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粗糙度 Ra 不大于 0.8m。 连接法兰密封面 机械修磨、研刮、砂布打磨 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粗糙度 Ra 不大于

19、 3.2m。 阀体与四合环(六合环)配合凹槽 锉削、研刮和砂布打磨 凹槽配合面无毛刺、凸点、变形,配合尺寸满足设计要求或满足 H11/d11,粗糙度 Ra 不大于 6.3m。 阀座密封面 锉削、研刮、砂布打磨和研磨 表面满足设计要求,吻合度大于 80%, 粗糙度 Ra 不大于 0.20m。锥形密封面的表面粗糙度 Ra 应不低于 1.6m。 阀体 阀体内外表面 机械修磨、锉削、研刮和砂布打磨 阀体修磨量按照非加工阀体表面修磨标准进行,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阀盖与阀体密封面 机械抛光、研刮和砂布打磨 表面无毛刺、锈蚀、凸点、凹坑,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粗糙度 Ra 不大于 0

20、.8m。 填料函内表面 刮削、砂布打磨 表面无毛刺、气孔、裂纹、沟槽,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粗糙度 Ra 不大于 6.3m。 阀盖 填料压盖内外圆柱面 锉削、研刮和砂布打磨 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外圆柱面粗糙度Ra不大于3.2m,内圆柱面 Ra 不大于 6.3m。自密封阀四合环 (六合环) 四合环(六合环)与阀体凹槽配合平面 便携机械打磨、锉削、研刮和砂布打磨 配合表面无变形、毛刺、凸点,配合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或满足H11/d11, 粗糙度 Ra 不大于 6.3m。 密封环压环 (自密封阀) 密封环压环与密封环和四合环(六合环)配合平面 锉削、机械打磨和砂布打磨 无变形、毛刺、沟槽、凸点、凹坑,

21、 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粗糙度 Ra 不大于 3.2m。 支架轴承室 内表面 锉削、研刮和砂布打磨 无毛刺、裂纹、气孔,配合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粗糙度 Ra不大于 3.2m。 DL / T 2025.1 2019 7部件名称 修磨位置 修磨方法 质量标准 阀板/阀瓣 阀板/阀瓣与阀座密封面 机械研磨、研刮、砂布打磨 表面无毛刺、裂纹、凹坑、凸点、 划痕, 吻合度不大于 80%,粗糙度 Ra 不大于 0.20m。 锥形密封面的表面粗糙度 Ra 应不低于 1.6m。 螺栓螺纹 锉削和砂布打磨 紧固件 螺母螺纹 锉削和砂布打磨 螺纹无变形、毛刺、配合无卡涩,配合满足设计要求,粗糙度 Ra 不大于 3.

22、2m。 7.2 密封面研磨密封面研磨 7.2.1 阀座研磨可采用电动研磨机或手动机具的方法进行。 阀板/阀瓣可采用手工平板研磨和电动研磨机进行,缺陷沟槽过深可采用机床修车加研磨方法进行。 7.2.2 根据阀门结构和类型选择研磨机具和方法,DN50mm 的阀门可以采用手动机具进行研磨,DN50mm 的阀门可以采用电动机具进行研磨。 7.2.3 研磨分粗、中、细和精研磨,密封面缺陷有麻坑、擦伤、冲蚀沟槽等,可根据缺陷情况选择。 1) 缺陷深度小于 0.40mm 时可以选择研磨机具进行研磨处理。 2) 缺陷深度大于 0.10mm 或小于 0.40mm 可采用粗研磨。 3) 缺陷深度小于 0.10mm

23、 或大于 0.03mm 可采用中研磨。 4) 缺陷深度小于 0.03mm 可采用细研磨,精研一般用以提高密封面表面粗糙度和精度。 5) 缺陷深度大于 0.40mm 时, 条件允许的情况, 可以在机床进行修车, 使缺陷深度小于 0.40mm,然后用研磨工具研磨,无机床修车的条件,可以直接选择粗研磨至中、细研磨。 7.2.4 研磨速度、压力要求如下: 1) 采用手工研磨时,运动速度控制在 8 m/min15m/min。 2) 采用手工与机具相配合的研磨,阀瓣直径小于 80mm 时,研磨速度控制在 100r/min,直径大于 100mm 时研磨速度控制在 50r/min。 3) 研磨时施以研磨机具的

24、压力不宜太大,一般以单位压力不超过 150kPa1200kPa。 7.2.5 可根据阀座、阀板/阀瓣的尺寸、角度配制研磨头和研磨座,在对锥形截止阀密封面研磨时,应配置与之相同角度的阀座研磨胎具。 7.2.6 对阀座、阀板/阀瓣装配研磨机具时,应保证机具与阀座、阀板/阀瓣的对中性和垂直度,避免研偏。 7.2.7 研磨过程应保持研磨机具与阀座、阀板/阀瓣的对中性和垂直度,并经常检查调整,防止研偏。 7.2.8 阀门阀座与阀瓣密封面研磨应满足设计吻合度要求,楔式单阀板闸阀的阀板密封面应有足够宽度,车削、研磨时应考虑最小磨损行程,阀板密封面不低于阀座密封面中心。 7.2.9 研磨材料有研磨膏(凡尔砂)

25、、金刚石砂布、金刚石粉、矿物油(机油)和动物油等,其选用要求如DL / T 2025.1 2019 8 下: 1) 选用手动机具研磨,可根据机具情况选择合适研磨材料进行。 2) 细研磨可以采用细研磨材料、250 目300 目砂纸研磨,精研磨可以选用 400 目砂纸添加矿物油和动物油添加 400 目金刚石粉进行研磨。 3) 选用电动机具研磨,一般选择金刚石纱布和专用研磨头研磨,机具配有专用胎具时可以选用研磨膏进行研磨。 4) 研磨过程注意研磨材料使用,不宜混用,进行粗、中、细、精研磨转换时,应将密封面上研磨材料清除、擦拭干净。 5) 在进行细研磨和精研磨时禁止使用粗、中研磨材料。 7.2.10

26、使用研磨膏研磨要求 1) 粗研磨是指用粗研磨材料,使用研磨工具去除缺陷深度较大的麻点、沟槽等。 2) 中研磨是用较细的研磨材料,使用研磨工具去除细微沟槽,使密封面缺陷基本消除,密封面达到光亮。 3) 细研磨是用微细研磨材料进行的工艺,一般应手工研磨进行。阀板/阀瓣在平板上研磨应以同方向进行,不宜反复顺、逆向研磨,阀座研磨可采用机具或专用胎具进行。研磨材料可使用微细研磨粉加动物油或矿物油调和的研磨材料,研磨过程应以研磨工具自重加以旋转力即可,不宜施加重力,研磨至需要表面粗糙度即可转入精研磨程序。 4) 精研磨是研磨的最后工序, 是以提高阀座、 阀板/阀瓣密封面表面精度和粗糙度的研磨方法,截止阀精

27、研一般采用阀座与阀瓣配合相对研磨,可使用矿物油作为研磨剂进行。 7.2.11 使用金刚砂布研磨要求 1) 阀座、阀板/阀瓣的麻坑、沟槽,有机加工设备时,可用机床对缺陷进行修车,然后用抛光砂布抛光,或用抛光砂布放到机具研磨座上进行研磨。若缺陷深度修车后不满足阀座与阀板/阀瓣装配条件时,应先对缺陷进行焊补,再进行修车。 2) 对麻坑、沟槽使用 80 目粗砂纸进行粗研磨,按缺陷研磨消除情况再选用 100 目250 目砂纸进行研磨,缺陷基本消除可选用 300 目以上砂纸对密封面进行抛光处理,表面粗糙度可达到 0.80.05m,最细可达到 0.006m,尺寸精度可达到 0.001 mm0.005mm。

28、3) 砂布研磨阀板/阀瓣时,粗研磨可采用 8 字形研磨法,提高研磨速度。在进行中、细研磨时,要按同方向研磨,不应顺、逆向交替研磨。研磨过程要勤于检查,避免磨偏,缺陷基本消失,可选用较细目数的砂纸继续研磨。 4) 砂布研磨阀座时,研磨过程应保证机具对阀座的对中性和垂直度。截止阀研磨工具和阀体间隙要保持在 0.20mm 左右,间隙不宜过大或过小,避免研偏或损坏机具。 5) 使用电动或气动机具研磨时,用力要求应均匀,避免砂布皱叠,影响研磨质量。 7.2.12 研磨工作结束后,应将阀板/阀瓣、阀座和阀体流道内部的研磨材料清除干净,必要时可使用DL / T 2025.1 2019 9煤油清洗。 7.2.

29、13 密封面研磨的验收标准参见表 1。 7.3 焊补焊补 7.3.1 阀门零部件的缺陷超出验收合格标准,应对缺陷进行清除,当缺陷清除导致尺寸小于设计允许值时,应进行焊补修复。 7.3.2 焊补前,施焊单位应找出原因,制定可行的方案。 7.3.3 阀门焊补应由取得相应考试合格证的焊工按焊补工艺规范进行。 7.3.4 阀门焊补应按以下规范要求进行: 1) 阀体承压件的焊补应符合 GB 150.4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规定。 2) 密封面等离子弧堆焊应符合 JB/T 6438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规定。 3) 焊接工艺评定应按 NB/T 47014 的规定

30、,密封面的堆焊工艺评定应符合 GB/T 2265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规定,或按阀门制造厂焊接技术要求进行。 4) 阀门焊补技术要求应符合 NB/T 47044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要求。 5) 阀门焊补材料应符合 NB/T 47018.1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要求。 7.3.5 铸件应按缺陷级别确定焊补方案,不合格者应予报废。缺陷级别规定如下: 1) 微缺陷。缺陷去除后壁厚大于图样壁厚的最小值,只需将缺陷表面打磨平滑,不用焊补; 2) 轻缺陷。 介于微缺陷和重缺陷之间的缺陷, 缺陷深度大于 5mm 时, 在缺陷清除后进行焊补;

31、 3) 重缺陷。水压试验中阀体出现渗漏者,或缺陷清除后其凹坑深度超过壁厚 20%或 25mm(二者取小值),或焊补面积大于 65cm2; 4) 重大缺陷。缺陷平均深度超过壁厚 1/3 或面积超过 100cm2时,由制造单位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制定专项焊补工艺进行焊补,否则判废。 7.3.6 锻造阀门表面缺陷修磨应圆滑过渡,不允许焊补。阀杆不允许进行组合焊接,阀杆表面缺陷不宜进行焊补。 7.3.7 下列类型的缺陷不允许焊补,应予以报废: 1) 缺陷面积过大,无法清除干净的砂眼、夹渣、气孔、缩松、贯穿性裂纹等缺陷。 2) 缺陷部位无法焊补,或焊补后不能保证质量,或无法进行无损检测的缺陷。 3)

32、 同一部位的焊补缺陷焊补次数超过 2 次。 4) 锻造阀门表面缺陷超过修磨标准。 7.3.8 焊补按以下工艺要求进行: 1) 焊补前应遵照阀门焊接要求,根据焊接工艺和现场条件,进行焊接试样,并依据焊接工艺评定(按照 NB/T 47014、GB/T 22652 的规定)标准进行判定,合格后进行焊补。 2) 焊补前应将阀体、密封面沟槽、凹坑缺陷底部的氧化皮、锈蚀、污垢清除干净,露出金属DL / T 2025.1 2019 10 光泽,并进行无损检测。 3) 在合金钢铸件阀体挖补时,应采用机械加工或手工打磨的方法,不得使用碳弧气刨。对奥氏体型阀体材料缺陷,可采用机加工或等离子弧切割加工的方法,不允许

33、使用氧-乙炔切割。 4) 奥氏体型阀门材料焊补时,应保证焊接区域的清洁度,严格控制层间温度,防止热裂纹的产生。 5) 在允许补焊的铸件阀体焊补时,应依据 DL/T869 的要求,进行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 6) 承压件焊补按照 NB/T 47015 有关规定进行。 7) 焊缝表面不应有裂纹、气孔、夹渣、弧坑、焊瘤等缺陷,飞溅应清除干净。 8) 易产生延迟裂纹的材料,焊后应及时进行后热消氢以及其他热处理。 7.3.9 阀座、阀瓣密封面的焊补工艺要求: 1) 使用的焊条、焊丝及焊补填充材料应与密封面材料相同或相近似。 2) 对密封面材料和堆焊材料的焊接工艺性能及焊接操作要详细了解,以便制定合理的焊

34、补工艺。 3) 对密封面的缺陷应进行清除,特别是对裂纹类的缺陷,必须将裂纹清除干净,并制成焊接坡口。 4) 焊前预热应根据基体材料的要求进行,常见基体材料预热要求见“附录 B.6 密封面焊补常见基本材料预热温度及焊后热处理”。 5) 堆焊完成后,根据基体材料和焊接材料要求进行热处理,常见基体材料和焊接材料热处理见“附录 B 密封面焊补常见基本材料预热温度及焊后热处理”,焊补工件不大时可放在石棉布内冷却至室温,工件大时可在炉内冷却至室温。 6) 当焊补工艺需要预热或焊后保温时,应对焊补部位以外的其它精密尺寸部位进行保护,可用防氧化剂涂敷被保护部位。 7) 堆焊高度及宽度应保证密封面加工后符合设计

35、要求,其值应符合表 规定。 8) 密封面堆焊后应进行消除应力处理,且不应有裂纹、凹陷、气孔、斑点、刮伤、刻痕等缺陷。 9) 密封面焊补后硬度不低于 HRC40, 阀瓣 (阀板)与阀座的硬度差应为 HRC3HRC5, 采用手工电弧焊堆焊的密封面堆焊层的厚度加工后应不低于 3 mm。 表 2 密封面堆焊高度、宽度参数表 公称直径 DN 密封面堆焊高度 密封面堆焊宽度 150mm H(12)mm B(35)mm 150mm H(1.52.5)mm B(3.56)mm 注: H设计高度;B设计宽度; “”表示在设计高度或宽度堆焊尺寸基础上增加括号内的数量。 7.3.10 焊补部位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无损

36、检测。 DL / T 2025.1 2019 118 阀门更换阀门更换 8.1 阀门更换原则阀门更换原则 1) 阀体存在大面积无法清除干净的砂眼、夹渣、气孔、贯穿性裂纹等缺陷。 2) 阀体缺陷部位无法进行补焊,补焊后不能保证质量,或无法进行无损检测的缺陷。 3) 阀体缺陷部位打磨后, 现场焊补深度已超过缺陷部位厚度的 1/3 或超过 10mm (取最小值) ,阀体缺陷同一部位的补焊次数已超过 2 次。 4) 阀座密封面存在不可修复或无法进行补焊的缺陷, 阀座密封面补焊后, 不能保证焊接质量。 5) 装配式阀座存在裂纹、缺块等无法修复的缺陷。 6) 阀架存在断裂等修复后无法保证强度的缺陷。 7)

37、 阀瓣(阀板)、阀杆、自密封体(阀盖)存在无法修复的缺陷,且无备品(无法购买备品)。 8.2 零部件更换零部件更换 8.2.1 零部件更换的原则 1) 阀杆出现裂纹,阀杆填料密封面出现不可修复的缺陷。 2) 阀芯/阀瓣出现出现不可修复的缺陷。 3) 阀杆螺母螺纹损坏。 4) 可更换的阀座出现不可修复的缺陷。 5) 填料、自密封圈、密封垫片。 6) 出现裂纹、螺纹损伤不可修复、金属监督判废的紧固件。 8.2.2 更换的零部件在组装前应按规范进行检查。 8.2.3 阀门在检修过程中或检修现场,零部件购置不满足现场要求,需要加工且无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的原材料时,可采用代用材料,代用材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38、: 1) 采用与图纸要求相近的材料进行代用, 代用材料应保证原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工艺上要求。 2) 材质代用应采用以优代劣、以高代低的原则,同时应尽量考虑经济性和安全性。 3) 应严格材料代用审批手续。 8.3 驱动装置更换原则驱动装置更换原则 1)机械及液压驱动装置经机务专业人员及设备厂家判定不可修复。 2)电动及气动驱动装置经电热专业人员及设备厂家判定不可修复。 8.4 新阀门的检查新阀门的检查 1)新阀门到厂后除制造厂有特殊要求外,其余宜进行解体检查。 2)对照阀门参数和制造厂提供的材质报告,分别对阀体、阀盖、阀杆、紧固螺栓等零部件进行检查,对耐热合金材料应进行光谱分析复查。 DL

39、 / T 2025.1 2019 12 3)检查或更换填料、垫片和密封圈。 8.5 阀门安装阀门安装 1) 按阀门制造厂提供的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 2) 安装时,介质流动的方向应与阀体所示箭头方向一致。 3) 安装位置应符合机组工艺过程的要求。 4) 安装前应对管路进行清洗,排除污物和焊渣。 5) 阀门与管道的焊接应严格执行焊接规范要求,按照 DL/T 869 执行,焊口硬度与母材相符。 6) 安装完成应做阀门调试,必要时按照发电厂运行规程做阀门水压试验,水压试验要求各结合面、密封面、填料函无泄漏。 7) 压力自紧式密封的高温高压阀门,阀体与阀盖间的连接螺栓和出入口法兰连接螺栓应进行热紧。

40、 9 阀门调试阀门调试 9.1 调试组织调试组织 9.1.1 单只阀门的现场(就地)调试工作应在阀门检修质量控制点验收合格,检修工作全部完成具备调试条件后,由施工单位(部门)向业主提出调试申请单,业主设备管理部门(专业)在确认阀门具备调试条件后,应组织相关专业和部门人员对阀门进行现场调试。 9.1.2 系统阀门的调试由业主设备管理部门(专业)在确认系统阀门的检修工作和现场(就地)调试工作已经完成,具备进行系统调试条件后,组织相关专业和部门人员对阀门进行系统调试。 9.2 调试条件调试条件 1) 阀门检修质量控制点验收合格,检修工作全部完成; 2) 阀门驱动装置检修试验正常,驱动动力接入完成;

41、3) 阀门与系统连接完成,试验正常; 4) 阀门调试现场整洁有序,符合安健环管理要求; 5) 系统阀门调试前,单只阀门的现场调试全部结束; 6) 机械驱动试验完成,试验结果正常; 7) 阀门调试操作前应再次检查确认阀门连接完成,保护正常; 8) 阀门检修数据验收合格、资料完整。 9.3 调试项目调试项目 1) 关闭时间与开启时间符合标准; 2) 阀板/或阀瓣严密性符合标准; 3) 阀门开(关)行程符合设定值,动作正常; DL / T 2025.1 2019 134) 各种定置符合要求。 5) 阀门厂所规定的其他试验内容。 10 质量控制与验收质量控制与验收 10.1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 10.1

42、.1 阀门检修根据发电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控制。 10.1.2 阀门检修中应设置的质检点见表 3,表 3 中的各质检点的验收标准参见表 1。 表 3 阀门检修中应设置的质检点 工 序 质检点 说 明 零部件测量 W 点 阀门解体后,部件清扫检查完成。 阀门密封面吻合度检查 H 点 该点为停工待检工序,必须进行检查、验收。 阀门组装前异物检查 W/H 点 该点可设为 W 或 H 点,考虑安全性宜设 H 点。 阀门调试 W 点 调试过程为旁站过程(W 点)。 密封试验 H 点 离线阀门进行密封试验应进行 H 点检查验收。(试验方法见附录 C) 10.1.3 质量检验不合格的处理规定 1)经返工

43、重新检修或更换备件、阀门的检验项目,应重新进行验收。 2)经返修处理的检验项目,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可按技术处理方案和协商文件进行验收。 3)检修质量检验项目不符合有关规定,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可做让步处理,予以验收。 10.2 阀门的验收阀门的验收 10.2.1 电站阀门检修施工质量验收的依据包括: 1) 国家、 行业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150.4、 DL/T 5210.5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DL/T 5210.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制造厂技术要求。 3) 阀门检修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保证阀门检修质量。 4) 阀门性能

44、符合标准规定或制造厂设计要求。 5) 国外进口成套阀门或本标准未包括设备的检查、验收,除应按相关规定执行,还可根据上述验收标准制定补充规定。 10.2.2 根据验收项目需要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验收: 1) 阀门检修的外观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观感检测或辅以必要的测量,并根据检查项目的总体情况进行验收签证。 2) 对照标准质检人员对数据进行检测验收。 3) 过程旁站监督验收和停工检查验收。 DL / T 2025.1 2019 14 10.2.3 电站阀门检修施工质量验收分为以下层级: 1) 单只阀门验收:单只阀门检修进行验收。 2) 单位阀门验收:检修单位承担的阀门检修工程验收。 10.2.4

45、以检修过程质量见证签字保证单体阀门检修质量,以单只阀门检修质量保证单位阀门检修工程质量。 10.2.5 单只阀门验收 1)应在检修程序工作全部完毕,且过程签证完成后,方可进行质量验收。 2)按单只阀门检修的规定,对其检验项目进行全部检查,检查结果符合质量标准,该单只阀门质量验收合格。 10.2.6 单位阀门验收 1) 应在承担检修阀门全部单只阀门验收合格及签证完成、检修工程质量自评报告及检修归档资料整理完成后进行。 2) 单位检修工程所属检修阀门检修项目质量验收全部合格、检修资料齐全并符合档案管理规定,该单位检修工程质量验收合格。 10.2.7 阀门验收记录应采用数据、图表的形式(参见附录 D

46、): 1) 阀门检修作业卡(参见表 D.1) 2) 阀门密封试验签证表(参见表 D.2) 3) 阀门检修隐蔽项目验收单(参见表 D.3) 4) 阀门检修让步验收单(参见表 D.4) 5) 阀门检修完工报告单(参见表 D.5) 6) 阀门检修工程竣工验收单(参见表 D.6) 10.2.8 以下情况应不予验收 1) 阀门在检修过程未按照技术标准、检修工艺和检修程序检修。 2) 检修主控项目的检验结果, 未达到质量标准。 3) 设计及制造厂对阀门质量标准有数据要求,而检验结果栏中没填写实测数据。 4) 质量验收资料签字不齐全、不符合技术资料档案管理规定。 5) 存在其它造成阀门检修质量无法保证的情况

47、。 10.3 技术资料管理技术资料管理 10.3.1 技术资料管理应根据国家有关技术档案管理规定执行。 10.3.2 检修单位(部门)应完成职责范围内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工作。 10.3.3 技术资料管理的内容 1)技术资料包括相关标准、阀门制造厂装配图、安装说明书、出厂压力试验报告、检验合DL / T 2025.1 2019 15格证及易损件加工图、加工工艺及其规范、有关检修数据台账等。 2)建立在装阀门台账,按系统分类管理,其内容包括:阀门的型号、规格、制造厂家、工作压力、工作温度、适用介质及流向、制造出厂时间、阀门编号及阀门系统的代号、安装时间地点、历次检修记录、零部件和阀门更换记

48、录等。 3)建立阀门操作规程、巡检制度、巡检周期,阀门维护、加油周期等管理制度。 4)建立阀门检修(维护)规程,其内容包括:检修(维护)项目、内容、周期、技术条件、工艺程序、验收标准、检修(维护)记录和计划等。 5)建立阀门备品备件管理制度,其内容包括阀门、填料、垫片、易损件、紧固件同型号的最大量与最小量的限制,出入库制度,备品备件检查保养制度,备品备件入库前的验收制度。 6)现场标志管理包括:阀门的标识、标志、铭牌应完好正确,设备名称、编号、介质、流向、工作压力、工作温度等数据正确显示。 10.3.4 信息化管理 1)阀门技术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宜纳入数据库等信息化管理系统。 2)阀门的检修

49、和运行可纳入远程实时监控系统。 检修主控项目:阀门检修中对安全、质量、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DL / T 2025.1 2019 16 附录附录 A (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电站阀门检修风险预控措施电站阀门检修风险预控措施 A.1 检修现场安全要求 A.1.1 开工前应检查安全措施和工作流程,符合安全规程要求后方可开始工作。 A.1.2 在分解阀门螺栓前应检查确认管道内部压力,确认无压力、无存水,放水阀门和放空气阀门已打开。 A.1.3 检修过程中,放水阀门和放空气阀门应一直处于开启状态,防止系统阀门内漏产生的汽水介质伤人。 A.1.4 紧急消缺时须做好防止被高温阀门管道烫伤的安

50、全措施,如防烫的工作服、面罩、手套、工作鞋等。 A.1.5 在汽水管道上进行较长时间的工作时, 检修段管道应用带尾巴的堵板将检修的管段与系统有效隔断。 A.1.6 在管道上进行气割、电焊工作前应确认施焊管道内无压力,留存介质已排尽后方可进行。 A.1.7 工作结束后,拆除临时堵板前应检查检修管道前、后堵板管道内积存的汽水等介质,确认无压力、无存留汽水介质方可进行拆除堵板工作。 A.1.8 检修工作开展前及工作完毕后,检修工作负责人与工作许可人应共同到现场检查确认。 A.1.9 不应在有压力的管道上进行任何检修工作。特殊情况时,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并经主管生产领导批准。 A.1.10 搬运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电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