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道路交通安全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县教育局的相关要求,为了加
强我校交通安全管理,维护校园交通秩序,促进学校的文明建设,树立全校师生
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全校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由校交通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负责贯彻落
实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负责制定实施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宣传教育和检查评
比、奖惩等工作,并处理有关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
第二条 协助交警部门维持校门学生上学、放学时秩序,实行校门、楼
梯值班制度。联系办理一切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手续。积极完成上级交通安全部
门布置的工作任务。
第三条 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谁
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交通安全责任制。
第四条师生行走规定
(一) 行人必须靠路边行走。不得三人以上并行,妨碍交通。
(二) 不准在校内外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
(三) 行人须注意来往车辆,不准在道路上追逐打闹。
(四) 不准在校内外道路上进行各类体育活动或其他妨碍交通的活动。
(五) 不准在校内道路上学习骑车。
(六) 不准在校内道路上扶身并行,骑车带人。
(七) 接送学生的校车必须按指定地点停放,不得乱停乱放妨碍交通。
第五条校区内道路规定:
(一)不许在校内道路上堆放杂物,妨碍交通。
(二)在校内道路上施工,须先到校交通安全领导小组申报、登记、批准后方
可施工。施工单位要在施工路段设明显标志,确保行人与车辆的安全,施工后要
及时恢复原路面,保证原道路的畅通。
第六条 违章及事故处理以《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为依据。坚持调查研
究,实事求是,分清责任,以责论处的原则。
第七条 学校人员或机动车辆在校外发生交通事故后,除向出事地交警部门
报告外,同时应向校交通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并写出事故情况报告。
第八条 对因违章造成交通事故者,根据交通法规予以处罚。触犯刑法者将
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九条学校每年对师生员工执行本《条例》的情况,进行一次评比。表彰奖
励在交通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职工和学生,并将评比结果报校交通安全领导
小组及有关部门。
学校道路交通安全制度(二)
为了对学生、家长和社会负责,规范学校管理,防止各种传染病在学校发生
和蔓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学校消毒隔离制度
一、日常环境卫生
1. 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
人、定点、定期检查。
2. 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要消毒、清洗。
3. 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室内湿式打扫,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
风换气,室内有防蚊蝇、防暑设备。
4. 厕所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二、消毒隔离措施
如果学校已出现疫情,对感染者进行隔离并第一时间上报,对发生疫情的班
级停止去专用教室上课,停止兴趣课。
隔离时间以医学观察日为准,病愈后要有医院传染病科医生证明,由学校检
查后方可进教室上课。做好教室、专用教室、办公室的消毒工作,用含氯消毒液
喷洒、揩擦消毒(有效含氯量 mg/l),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要重点消毒,增加
消毒次数,用紫外线消毒车消毒,中午用含氯消毒液揩擦消毒。
(一) 有专用保健室、消毒器械室。
(二) 呼吸道传染病处置
1. 隔离病人后开窗通风,室内扫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室内空气:通风换气是关键,必要时进行药物消毒。过氧乙酸(原液%):
第一步:计算原液使用量 空气体积m ml/m-40或1;第二步:甲液
+乙液倒入搪瓷缸中混合加盖静置 小时;第三步:加水40—倍稀释为
%—%,待用;第四步:用量 ml/m,放学后(室内无人),密闭门窗,
用喷雾器喷洒,完毕后30—分钟通风。注意喷洒要到角到边,注意喷洒人员
个人防护(戴罩、胶手套、眼镜)。
物体和地面:湿式打扫是关键,必要时进行药物消毒。过氧乙酸(原液
%):
第一步:计算原液使用量 物体或地面面积m ml/m:40或1;第二
步:消毒剂配置同上;第三步:用量 ml/m,放学后(室内无人),先用喷雾器
由外向内喷洒,再由内向外喷洒。
2. 对病人分泌物、污染物用84消毒液消毒;
3. 学生根据疫情用盐水漱或服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三) 消化道传染病处置
1. 病人隔离后,将呕吐物、排泄物需用1/5或1/4量的漂白粉或84消毒液充
分搅拌 小时;
2. 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用具用84(%)消毒液擦拭;
3. 病人用过的物品,可阳光暴晒 小时;开水煮沸 分钟或焚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