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x

上传人:唯嘉 文档编号:10208728 上传时间:2025-04-27 格式:DOCX 页数:547 大小:17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7页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1500题) 1、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 A.美术课程标准 B.学生作业 C.学生造型能力的提高 D.学生学习的兴趣 【答案】 A 2、某教师在讲《铅笔淡彩》一课时,发现近半数学生没有带绘画工具,这种情况下,较为恰当的教学策略是( )。 A.按原计划继续教学 B.主要由教师演示 C.适当调整内容,改为合作学习 D.改为作品欣赏教学 【答案】 C 3、中国画最早成熟的种类是(  )。 A.人物画 B.花鸟画 C.山水画 D.走兽画 【答案】 A 4、( )不属于创作中灵感的特征。 A.突发性 B.永久性 C.突破性 D.亢奋性 【答案】 B 5、在《灯具制作》一课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利用材料特性,制作不同造型、色彩和质感的灯具”体现的目标属于(  )。 A.技能目标 B.过程目标 C.情感目标 D.态度目标 【答案】 A 6、下列不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目标的是( )。 A.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 B.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欣赏能力 C.感受自然美 D.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答案】 D 7、地方或校本美术教材的编写既要体现( )又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A.地方性限制 B.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C.地方性选择 D.统一性限制 【答案】 B 8、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教学评价是为了(  )。 A.促进教师的美术专业发展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改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D.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进程 【答案】 B 9、()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环境教育 B.历史教育 C.艺术教育 D.科学教育 【答案】 C 10、下列药物中其主要成分为Na2SO4?10H2O 的是 A.芒硝 B.朱砂 C.硫黄 D.石膏 E.自然铜 【答案】 A 11、学生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和学习背景,性格、气质、个性存在差异,存在“与生俱来”的审美倾向和绘画习惯,这就要求在教学实施中注意( ) A.视觉性原则 B.创新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 D 12、下列关于美术课程创设问题情境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问题必须是单一的 B.创设的情境可以脱离学生生活 C.不需要教师提供支持 D.要提供真实的活动和任务要求 【答案】 D 13、下列选项中,不是明代书法特点的是( )。 A.书风的地域性及书画结合 B.帖学强盛 C.书法的欣赏性加强 D.努力追求能表现自我的意志情趣 【答案】 D 14、对于普通高中美术教学认识正确的是( )。 A.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所有学习模块都可以让学生自主选修 B.在美术创作教学中,也应当创设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情境。鼓励学生与范画画得一样 C.教师应使用好美术教科书,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 D.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技能的掌握 【答案】 A 15、线描教学中,教师采用“听后画”策略,让学生欣赏作品,学生讨论,教师讲评,之后进行练习。这表明( )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方法是策略的具体化 D.方法不受策略的支配 【答案】 C 16、(  )指的是广大教学工作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逐渐认识并总结出来的规范的实践方式。 A.教学模式 B.教学方法 C.教学方式 D.教学理念 【答案】 A 17、美术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基础性、(  )、应用性和拓展性,能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A.时代性 B.美观性 C.实用性 D.启发性 【答案】 D 18、皮影戏的发源地是(  )。 A.山西 B.陕西 C.陕北 D.潍坊 【答案】 B 19、(  )又称为“视幻艺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在欧洲及美国,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加强绘画效果的艺术。 A.偶发艺术 B.欧普艺术 C.波普艺术 D.极少艺术 【答案】 B 20、某地以汉画像石闻名。因此,当地教育部在该地区普通高中推广汉画像石专题系列美术课程。该课程属于 A.职业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 C 21、继承和发展了乔托艺术传统的是意大利画家(  )。 A.拉斐尔 B.马萨乔 C.库尔贝 D.提香 【答案】 B 22、微电影在《标准》中属于(  )。 A.电影·电视模块 B.网络·摄影模块 C.电脑·设计模块 D.摄影·摄像模块 【答案】 D 23、陈老师上高二《校园记事》摄像课时,让学生用摄像机根据主题搜集材料,该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 )。 A.剧本编写 B.拍摄技术 C.配音配字幕 D.后期处理 【答案】 A 24、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驾驭课堂灵活机动,应变能力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B.教学机敏,能灵活机动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C.教态自然、仪表端庄、富有情感,对每一个学生都主动、热情、感情真挚 D.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课堂教学调控恰当 【答案】 C 25、卢老师拜当地的彩塑艺人为师,把雕塑艺术引入课堂,指导学生结合当地的文化景点,集体创作有场景,道具和多个人物的雕塑作品。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这是(  )。 A.基础课程 B.校本课程 C.专业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 B 26、龚老师以“学生怎么更好拓展思维”为研究对象,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师手段等方面进行了问卷式探究,这种研究方法是(  )。 A.田野观察法 B.调查研究法 C.文献研究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 B 27、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书法学习内容包含(  )五种书法的学习。 A.篆书、隶书、魏书、楷书、行书 B.隶书、楷书、行书、行楷、草书 C.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D.楷书、行楷、隶书、魏书、篆书 【答案】 C 28、单选题对“扬州八怪”表述正确的是( ) 。 A.明代八位扬州的艺术家,为院体画代表 B.清代扬州画坛一批艺术个性鲜明的画家 C.对清初“四王”与“四僧”的统称 D.明代文人画家代表,融合院体与文人画风 【答案】 B 29、 在鉴赏活动中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从中品味优秀作品艺术魅力的方法是(  )。 A.情境法 B.比较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答案】 A 30、画像石是兼( )与雕塑两种形式的艺术。 A.绘画 B.帛画 C.建筑 D.书法 【答案】 A 31、黄宾虹《湖滨山居》的主要表现技法是(  )。 A.淡墨 B.泼墨 C.破墨 D.积墨 【答案】 D 32、在康熙年间来到我国的意大利画家是(),他的到来为中西绘画的结合做出了突出贡献。 A.提香 B.郎世宁 C.凡代克 D.达?芬奇 【答案】 B 33、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程序是(  )。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式 C.教学模式 D.教学策略 【答案】 C 34、法国画家米勒以其质朴平凡的笔调,深刻地表现了田间劳动者的生活面貌,他的代表作品有(  )。 A.《红色的房间》《牧羊女》 B.《向日葵》《亚威农少女》 C.《鸢尾花》《春》 D.《拾穗者》《晚钟》 【答案】 D 35、《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该作品的绘画流派属于(  )。 A.达达主义 B.抽象主义 C.风格派 D.超现实主义 【答案】 D 36、《斜倚的人体》是英国雕塑家( )的代表作品。 A.亨利·摩尔 B.康定斯基 C.毕加索 D.达利 【答案】 A 37、“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造化”指的是(  )。 A.人物 B.自然 C.建筑 D.静物 【答案】 B 38、义务教育阶段“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延伸到高中课程标准后变为(  )内容系列。 A.现代媒体艺术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答案】 C 39、对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基础技能和表达能力的评价,属于教学行为评价的(  )。 A.教师的教姿教态 B.教师的教学能力 C.教师的评价语言 D.教师的驾驭课堂能力 【答案】 B 40、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  )被称为“农民的画家”。 A.丢勒 B.扬·凡·爱克 C.胡·凡·爱克 D.勃鲁盖尔 【答案】 D 41、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青蒿素是其主要抗疟有效成分,系我国学者于20世纪70 年代初首次从青蒿中分离得到。临床应用表明青蒿素对间日疟或恶性疟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优点,是一种高效、速效的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 A.内酯环 B.醚基 C.过氧桥 D.内酯羰基 E.以上基团都密切有关 【答案】 C 42、美术教学应注重( ) A.美术术语 B.创设情境 C.社会文化 D.美术理论 【答案】 B 43、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式建筑是(  )。 A.杭州雷峰塔 B.应县木塔 C.西安大雁塔 D.苏州虎丘塔 【答案】 B 44、下列教学内容,不适合采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是( )。 A.创作美术作品 B.讨论美术问题 C.设计美术考察方案 D.识记美术术语 【答案】 D 45、下列选项中,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属于美术课程基本理念的是 A.体现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满足发展需求 B.体现全员性、基本性、生成性,满足发展需求 C.体现个体性、基础性、发展性,满足发展需求 D.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满足发展需求 【答案】 D 46、属于新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的是(  )。 A.使学生形成美术素养 B.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C.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D.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 B 47、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是(  )。 A.中国画 B.工笔画 C.写意画 D.书法 【答案】 D 48、( )是构思典型或具有典型性的艺术意向的过程和方法。 A.典型化 B.意象化 C.艺术化 D.形象化 【答案】 A 4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设计中美术学科自身特点的是( )。 A.理论性与创造性 B.实践性 C.人文性 D.审美性 【答案】 D 50、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科学性原则 B.创新性原则 C.条理性原则 D.层次性原则 【答案】 B 51、人物画“没骨”画法,由(  )所创。 A.李公麟 B.恽寿平 C.黄荃 D.曾鲸 【答案】 D 52、阿胶应采用 A.米炒 B.土炒 C.砂炒 D.蛤粉炒 E.滑石粉炒 【答案】 D 53、李老师在上《写意花卉》一课时,从用笔、用墨、勾线、渲染等步骤详细讲解并逐步示范,使学生对花卉的画法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李老师在此处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A.参观法 B.演示法 C.练习法 D.情境法 【答案】 B 54、张老师在上“纤维艺术”课时,由于学校无法提供材料,因此他在课前搜集了废旧的衣裤、麻袋、报纸等多种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废物利用的价值,开拓了思路,创作了多件创意十足的纤维艺术作品。这种教学体现的是 A.教学机智 B.教学评价 C.教学技术 D.教学理想 【答案】 A 55、王老师在《画自己》鉴赏课中,给学生播放背景音乐并且展示了美术家的自画像,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维。这一教学方法是( )。 A.讨论法 B.参观法 C.情境法 D.比较法 【答案】 C 56、《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一课中的教学难点是( )。 A.掌握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特点 B.如何运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特点创作装饰画 C.熟悉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作用 D.掌握色彩的搭配组合 【答案】 B 57、《吉普赛女郎》是17世纪荷兰画家()的作品。 A.哈尔斯 B.布歇 C.荷加斯 D.库尔贝 【答案】 A 58、下列选项中,对美术教学“档案袋”评价法不正确的表述是(  )。 A.一种质性评价方法 B.一种综合性评价方法 C.一种搜集学生美术学习过程中重要资料的方法 D.一种归档留存少部分优秀学生作品的方法 【答案】 D 59、(  )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首要的教学准备工作。 A.备课 B.研究和分析教材 C.导人 D.教具准备 【答案】 B 60、王老师上《泥像体验——为“最爱之人”塑像》课,尝试项目化教学并设想了几种实施方案。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根据小组分到的主题,探究不同职业人群的着装特点 B.按照教师的要求,归纳泥像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技法 C.探究主题性泥像创作是如何构思、塑造并表达情感的 D.分析雕塑制作过程中人头像的结构特征和肌肉组成 【答案】 C 61、“波普艺术”又称“大众艺术”或“流行艺术”,这种艺术形式起源于(  )。 A.美国 B.法国 C.意大利 D.英国 【答案】 D 62、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其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成效、缺陷、矛盾和问题。这句话反映了评价的( )。 A.教学功能 B.激励功能 C.导向功能 D.诊断功能 【答案】 D 63、在《动物泥塑》一课教学中,教学难点的设计较为恰当的是( )。 A.掌握动物泥塑的制作步骤 B.了解动物泥塑的历史 C.认识动物泥塑的装饰手法 D.塑造动物的形态特征 【答案】 D 64、下列选项中,较为适合学生篆刻技能的学习教学方法是(  )。 A.讲授 B.讨论 C.展示 D.演示 【答案】 D 65、下列不属于古希腊美术特点的是( )。 A.具有写实性和叙事性 B.为敬神、祭祀而创作 C.强调共性和民族精神 D.追求浪漫和幻想 【答案】 A 66、关于中国古代对人物画的品评,较为合适的表述是( ) 。 A.惟妙惟肖 B.形神兼备 C.秀外慧中 D.逼真灵动 【答案】 B 67、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开课要求是(  )。 A.必修科目 B.选修科目 C.由地方规定 D.学校自行确定 【答案】 A 68、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采用的柱式是( )。 A.塔司干 B.多立克 C.爱奥尼 D.科林斯 【答案】 B 69、美术教学评价可分为(  )三类。 A.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 B.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社会评价 C.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D.家长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 【答案】 A 70、著名油画作品《包厢》是()的作品。 A.凡·高 B.高更 C.雷诺阿 D.毕加索 【答案】 C 71、《记忆的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画家达利的作品。该作品的绘画流派属于()。 A.达达主义 B.抽象主义 C.风格派 D.超现实主义 【答案】 D 72、美术教师设计课堂导人要注意(  )。 A.针对性和趣味性 B.丰富性和广泛性 C.新颖性和社会性 D.启发性和科学性 【答案】 A 7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元四家”的画家是(  )。 A.黄公望 B.赵孟頫 C.吴镇 D.倪瓒 【答案】 B 74、从视觉形式上来划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分类的是(  )。 A.超现实主义美术 B.意向美术 C.抽象美术 D.具象美术 【答案】 A 75、方老师在《视觉中的红屋顶》一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表现家乡的老街建筑。在评价环,教师展示学生作业,阅读学生作业说明卡;学生们对照作品展开自我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属于( )。 A.终结性评价 B.量化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质性评价 【答案】 D 76、最能代表我国古代宗教壁画艺术特色的是(  )。 A.敦煌石窟壁画和山西永乐宫壁画 B.敦煌石窟壁画和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壁画 C.内蒙古和林格尔墓室壁画和山西永乐宫壁画 D.敦煌石窟壁画和内蒙古林格尔墓室壁画 【答案】 A 77、下列对于学习方式中的合作学习小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分组应该把学习水平相近的分在一起 B.分组应该把性格相近的分一组 C.小组分配人员应该越多越好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D 78、下列选项中,属于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是( )。 A.基于问题式学习 B.接受式学习 C.程序性学习 D.结果导向式学习 【答案】 A 79、对“明暗交界线”理解正确的是(  )。 A.背光面与阴影相交界的部分 B.受光面与高光面相交界的部分 C.受光面与背光面相交界的部分 D.背光面与反光面相交界的部分 【答案】 C 80、李老师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开设“微电影”课,让学生组成“微电影拍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创作出富有校园文化特色的微电影作品,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 A.接受学习 B.合作学习 C.掌握学习 D.个别学习 【答案】 B 81、某校长对新任美术教师小李说:“虽然我们学校的条件欠佳,生源也不理想,但仍很重视美术课的育人作用,你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个爱生敬业的好老师。”该校长对小李老师的这些要求属于(  )。 A.教师的健康状况 B.教师的艺术品德 C.教师的职业道德 D.教师的学术规范 【答案】 C 82、下列对于散点透视表述正确的是( )。 A.表现三维空间最简单的方法,通常只存在一个消失点 B.视域范围在60度角之中 C.指透视对象物在水平线上会存在着两个消失点 D.将多个视点所见的物象,根据画家表现的需要将它们有机地组成画面 【答案】 D 83、美术课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也在保护和发展学生的( )。 A.能力 B.情感 C.思想 D.个性 【答案】 D 84、立体主义绘画的标志性作品《亚威农少女》的作者是( )。 A.康定斯基 B.莫奈 C.丢勒 D.毕加索 【答案】 D 8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教学方式发展趋势的是(  )。 A.启发式教学 B.注入式教学 C.探究式教学 D.情感式教学 【答案】 B 86、南宋时期在减笔人物画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是()。 A.梁楷 B.陈居中 C.李嵩 D.苏汉臣 【答案】 A 87、《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给学生的修课建议是(  )。 A.专业必修 B.自主选修 C.限定选修 D.自主专修 【答案】 B 88、针对《有创意的钟表外观设计》一课,下列选项中,合适的教学行为是( )。 A.讲授钟表制作的程序 B.示范钟表设计的技能 C.引导学生用联想和夸张的方法进行设计 D.要求学生按照经典的钟表形式进行设计 【答案】 C 89、下列关于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流行壁画 B.存在着明显的细密画和镶嵌彩色玻璃的痕迹 C.盛行的是祭坛画 D.不受古代希腊的影响,有着较深远的哥特式美术传统,中世纪还没有完全褪去 【答案】 A 90、王老师以“烛台的创意设计”为例,向学生演示制作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并提出练习要求,“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件可以摆放在书桌上的小工艺品”。这种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示范法 C.提问法 D.游戏法 【答案】 B 91、用整座山凿成的巨大佛像是( )。 A.云冈露天大佛 B.乐山大佛 C.奉先寺大佛 D.麦积山大佛 【答案】 B 92、肉苁蓉饮片切面可见 A.淡棕色或棕黄色点状维束管,排列成波状环纹 B.棕色与白色组织相间,排列成大理石样花纹 C.黄白色维管束小点,排列成环状 D.棕色形成层环,近方形或近圆形 E.黄白色维管束,排列成双卷状 【答案】 A 93、毕加索的著名代表作(  )被认为是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 A.《格尔尼卡》 B.《亚威农少女》 C.《弹曼陀铃的少女》 D.《三个舞蹈的人》 【答案】 B 94、来源于硫化物类矿物的药材是 A.自然铜 B.赭石 C.磁石 D.滑石 E.炉甘石 【答案】 A 95、有“史前的卢浮官”之称的岩画洞窟是(  )。 A.拉斯科洞穴 B.阿尔塔米拉洞穴 C.肖韦洞窟 D.洛斯马诺斯 【答案】 A 96、按照设计的目的不同,可将设计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 )。 A.服装设计 B.园林设计 C.环境设计 D.室内设计 【答案】 C 97、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B.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C.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答案】 C 98、依据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下列不属于目标的三大特征的是(  )。 A.艺术性 B.整体性 C.可操作性 D.适切性 【答案】 A 9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书法·篆刻”系列中成就标准的是(  )。 A.积极参与书法与篆刻活动 B.识别五种以上的书体或篆刻的风格特征 C.创作两件以上的书法或篆刻作品 D.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轨迹 【答案】 B 100、《棕编动物》一课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中所属的学习领域是(  )。 A.造型·表现 B.设计·应用 C.欣赏·评述 D.综合·探索 【答案】 A 101、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能够提高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领域是()。 A.“造型·表现” B.“设计·应用” C.“美术·鉴赏” D.“综合·探索” 【答案】 D 102、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教学评价是为了(  )。 A.促进教师的美术专业发展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改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D.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进程 【答案】 B 103、龚老师以“学生怎么更好拓展思维”为研究对象,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师手段等方面进行了问卷式探究,这种研究方法是(  )。 A.田野观察法 B.调查研究法 C.文献研究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 B 104、不适合作为初中生“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评价要点的是(  )。 A.初步了解设计的形式原理和过程 B.能够自主设计,具有专业创新性 C.熟练、灵活、安全地运用工具 D.了解设计中不同媒材的特性 【答案】 B 105、在高中二年级《留住身边的精彩》摄影课中,教师采用课堂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现场表演,让两位同学尝试抓拍,对学生的抓拍进行评价和指导,该评价属于(  )。 A.自主性评价 B.多主体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 D 106、热原致热的活性中心为 A.磷脂 B.脂多糖 C.蛋白质 D.核酸 E.生物激素 【答案】 B 107、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包括( )。 A.自我分析 B.自我欣赏 C.自我判断 D.自我决策 【答案】 B 108、白老师在“收集与交流一标志设计”一课提出“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和应用视觉语言的表达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是(  )。 A.知识目标 B.技能目标 C.过程目标 D.方法目标 【答案】 B 109、透视学中。凡是与画面不平行的直线称为() A.视平线 B.视中线 C.变线 D.原线 【答案】 C 110、某地以汉画像石闻名。因此,当地教育部在该地区普通高中推广汉画像石专题系列美术课程。该课程属于 A.职业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 C 111、《梅杜萨之筏》是浪漫主义画家( )的代表作品。 A.热里科 B.德拉克洛瓦 C.大卫 D.安格尔 【答案】 A 112、“学生只有通过动手,亲身体验,才能把自己的设想变为作品”,这凸显了美术教学实施原则中的(  )。 A.审美性原则 B.实践性原则 C.创新性原则 D.视觉性原则 【答案】 B 113、下列不属于PowerPoint课件形式和结构的原则的是( ) A.简洁大方 B.趣味性强 C.色彩和谐 D.文字醒目 【答案】 B 114、单选题对“扬州八怪”表述正确的是( ) 。 A.明代八位扬州的艺术家,为院体画代表 B.清代扬州画坛一批艺术个性鲜明的画家 C.对清初“四王”与“四僧”的统称 D.明代文人画家代表,融合院体与文人画风 【答案】 B 115、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的代表作是()。 A.舞蹈纹彩陶盆 B.鹳鱼石斧彩陶缸 C.三鱼纹彩陶盆 D.人面鱼纹彩陶盆 【答案】 B 116、高远、平远、深远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三种透视法,它出自古代画论(  )。 A.《画山水序》 B.《林泉高致》 C.《画山水赋》 D.《历代名画记》 【答案】 B 117、邢老师进行雕塑教学时,下列教学行为不恰当的是 A.以鼓励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做出反馈 B.学习内容应满足学生的需要,与生活经验相联系 C.多做一些强化训练,让全体学生都达到专业水平 D.使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悦和创作的体验 【答案】 C 118、以下(  )不属于对高中美术教科书编写的要求。 A.要体现时代要求 B.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C.要注意全面性 D.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答案】 C 119、下列选项中,不适合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是(  )。 A.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B.创设有趣的课堂情景 C.规定严格的操作方法 D.提供丰富的制作材料 【答案】 C 120、下列不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目标的是( )。 A.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 B.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欣赏能力 C.感受自然美 D.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答案】 D 121、教学实施过程中,美术学习任务应该(  )。 A.提倡多练习、多画 B.不用布置作业 C.难易适度、分量适当 D.以上说法都对 【答案】 C 122、下列选项中。对未来主义艺术特征描述不恰当的是(  )。 A.歌颂当代生活中最新鲜的事物 B.反对模仿.反抗和谐与高雅 C.划分许多连续阶段来表现运动 D.客观真实地再现视网膜映像 【答案】 D 123、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汉字与书法文化》一课教学难点的是( )。 A.了解书法的发展简史 B.了解主要书体的笔画和结构 C.掌握主要书体的门类 D.掌握不同书体的艺术性特征与审美品质,增加感性认识 【答案】 D 124、美术教科书编写的根本是(  )。 A.学生发展 B.综合性 C.当地的实际情况 D.素质教育要求 【答案】 A 125、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各种教学资源的目的是(  )。 A.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B.实现资源的有效性 C.实现传统资源和现代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D.实现资源的关联 【答案】 C 126、被称为“立体的诗篇,凝固的画卷"的欧洲宫殿建筑是( ) A.卢浮宫 B.克里姆林宫 C.凡尔赛宫 D.奎里纳勒宫 【答案】 C 127、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 A.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B.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C.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 D.预习知识、学习知识、理解知识 【答案】 A 128、下列选项中,属于北魏时期代表性的书法碑刻作品是(  )。 A.石鼓文 B.张迁碑 C.玄秘塔碑 D.龙门二十品 【答案】 D 129、( )在绘画中为了不破坏画面美感,一般只提名款,少写文字,曾被评价为追求艺术境界的仙人。 A.沈周 B.文徵明 C.唐寅 D.仇英 【答案】 D 130、“色域绘画”属于哪种艺术流派的表现形式 (  ) A.极少主义 B.概念艺术 C.波普艺术 D.超写实主义 【答案】 A 131、通过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工艺流程完成的工艺美术品是(  )。 A.唐三彩 B.青铜器 C.粉彩 D.景泰蓝 【答案】 D 132、某教师在微电影拍摄教学中,对学生拍摄的样片进行分析,在肯定学生拍摄效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的意见,这一评价方式是(  )。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选拔性评价 【答案】 B 133、为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在“书法·篆刻”内容系列中设置的内容是(  )。 A.传统笔法、章法等技法 B.传统工艺美术 C.综合材料造型 D.传统的造型手段 【答案】 A 134、对于学生的“学”,高中美术接受学习评价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习成绩、学习过程和(  )。 A.学生的评价 B.学习状态的评价 C.文本材料的评价 D.课堂教学的评价 【答案】 B 135、下列不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三个层次的是(  )。 A.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 B.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 C.美术与社会现实相联系 D.美术与人文环境相融合 【答案】 D 136、老师在上《用笔触摸细节》一课时,让学生之间交换作品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学生自评 B.同学互评 C.教师评价 D.多主体评价 【答案】 B 137、( )的优点是主题突出,论点鲜明。 A.直接导入法 B.情境创设法 C.故事叙述法 D.悬念设置法 【答案】 A 138、教学评价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功能。 A.诊断鉴定功能 B.导向规范功能 C.激励促进功能 D.反馈功能 【答案】 C 139、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是( ) 。 A.学业质量 B.学业评价 C.美术教学评价 D.美术学习总结 【答案】 B 140、张老师在进行木刻版画教学时,现场进行了执刀、刻制、印制等制作。这种教学方法是(  )。 A.讨论法 B.游戏法 C.讲述法 D.示范法 【答案】 D 141、高中美术教学内容5个模块系列是(  )。 A.美术鉴赏、油画、国画、版画、设计 B.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C.素描、色彩、摄影、摄像、电脑 D.写生、参观、演示、示范、社团 【答案】 B 142、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 )。 A.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B.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和教学功能 C.定量评价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对获取资料进行思维加工 D.从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 【答案】 B 143、下列药物可采用水作润湿剂的是 A.具有一定黏性的药物 B.不耐热的药物 C.易溶于水的药物 D.易水解的药物 E.以上均不是 【答案】 A 144、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美术作品,了解艺术家与流派,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认识艺术门类与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能进行简单的评价,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属于“欣赏·评述”模块在第( )学段的学习。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 D 145、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和()两类。 A.技能欣赏 B.技能鉴赏 C.创作欣赏 D.创作鉴赏 【答案】 C 146、有“现代设计之父”之称的艺术家是(  )。 A.莫里斯 B.格罗佩斯 C.米斯-凡·德罗 D.柯布西埃 【答案】 A 147、下列线项中,适合作为统整《中国山水画创作》单元内容的“大观念”是() A.中国山水画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B.中国山水画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 C.中国山水画具有独特的画面美感 D.中国山水画展示了艺术家的技巧 【答案】 A 148、《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中主要针对绘画、雕塑创作学习领域是( )。 A.欣赏评述 B.造型表现 C.综合探索 D.设计应用 【答案】 B 149、在进行“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生肖的联想》一课的教学中,教学重点的设置较为恰当的是( )。 A.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自由创作一个生肖的形象 B.了解怎样用日常物品创作具有个性的生肖形象 C.对生活中可用于创作的物品进行分析 D.了解生肖制作的设计原理 【答案】 A 150、下列选项中,以语言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包括( )。 A.讲授法 B.提问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答案】 D 151、在每一次的考试中李老师都会把学生的过往成绩与其该次成绩进行比较,来分析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的成长,这种评价方法是( )。 A.诊断性评价 B.个体差异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分析评价法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