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LDB4型免抬起电动刀架拆装技巧及故障分析
数控机床修理维护中,电动刀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故障,很可能造成工件报废,甚至造成卡盘与刀架碰撞的事故,而且刀架故障在数控车床故障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本文以LDB4型免抬起电动刀架为例,研究分析了电动刀架的工作原理,总结了电动刀架在拆卸、装配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电动刀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见的故障。
刀架工作原理
当要换刀时,系统给出换刀信号(某一刀号),控制继电器动作,电动机得到信号后正转蜗杆转动蜗轮转动,蜗轮与螺杆用端齿联接,螺杆的转动把夹紧轮往上抬,从而使三齿圈〔内齿圈、外齿圈和夹紧齿圈〕都松开,这时,离合销进入离合盘的槽内,反靠销同时脱离反靠盘的槽子,离合盘带动离合销,离合销带动夹紧轮,夹紧轮带动上刀体转位,当上刀体转到对应的刀位时,磁钢与发讯盘上的霍尔元件相对应,发出到位信号。系统收到信号后发出电机反转延时信号,电机反转,反靠销进入反靠盘的槽子,离合销从离合盘槽中爬出,刀架完成粗定位。同时夹紧轮往下压紧内外齿圈,完成精定位。电机反转到达PLC所设定的时间后,继电器动作,电机停转,延时结束,夹紧轮往下压紧内外齿圈直至刀架锁紧,并向系统发出指令,换刀结束,主机系统指令下一道工序。
刀架拆装注意事项
2.1.1.拆卸前刀架处于锁紧状态,此时夹紧轮处于精定位状态,端齿与内外齿圈啮合,离合销脱离离合盘槽,离合盘、轴承、止退圈被紧紧的顶在大螺母上,大螺母处于锁紧状态。因此,在拆下闷头之后,应首先用内六角扳手〔6mm〕顺时针转动蜗杆,使夹紧轮松开,方便大螺母拆卸。
2.1.2.拆卸时螺钉、螺栓及各零部件应按顺序摆放整齐,便于装配。拆卸刀位线之前,应先记录各刀位线的颜色。
2.1.3.拆卸轴承后应注意轴承两端孔径大小不一,大端在下,换刀时跟随上刀体一块转动;小端在上,固定不转。
2.1.4.拆卸离合盘时,应借助于两个辅助拆卸螺栓,旋入离合盘上的两个螺纹孔后利用螺纹配合将其取出。
也可以先不拆卸离合盘,将刀架垂直放在桌面上,上刀体组整体取出后,可以很方便地将离合盘拿出。这样不公方便拆卸,而且还可以避免从上部直接抬起上刀体后导致内部弹簧及反靠销的丢失。
2.1.5.拆卸外齿圈时,必需先松开四个紧固螺栓,再拆卸四个圆锥定位销。定位销拆卸时要用专用的起销器拆卸,如果从刀架的另一侧直接用木榔头敲出会导致定位孔定位不准确,影响刀架定位精度。
2.1.6.拆卸定轴之前由于刀位线长度的限制,要先将刀位线从定轴孔中抽出。抽线时刀位线上均有线鼻子,受定轴内孔大小的限制假设直接抽线,线鼻将被卡死在定轴内孔中,用力过大还会导致线鼻脱落,此时可将各线依次抽出,同时注意用力适当。
2.2.1.装配定轴前,先将刀位线穿入定轴孔中,穿线时仍必需依次穿线。穿好线后,将蜗轮轴承、蜗轮装入定轴轴上,后续装配时,应首先将蜗轮装配到位,使其与蜗杆配合好,再将蜗轮轴承、定轴装入既定位置。
2.2.2.定轴装好后,用内六角扳手转动蜗杆,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至蜗轮槽与反靠盘槽在同一条直线上。
2.2.3.装配上刀体组之前,首先要调整螺杆的位置,旋转螺杆使其端面距夹紧轮的距离大约为22mm,同时螺杆的两齿与两反靠销在同一条线上,注意该直线要与下刀体组中反靠盘槽与蜗轮槽所组成的直线在一个方向上,这样一次性装配就能成功。
2.2.4.装配完上刀体组后,必需用内六方扳手转动蜗杆,使螺杆转过一个角度,便于装配离合盘,螺杆角度转到位后,螺杆漏出夹紧轮的高度大约为半个螺距。
2.2.5.装配大螺母时,要用手往下按压离合盘至最低点,然后旋紧大螺母。可以手动用内六方扳手转动蜗杆,模拟换刀过程,校验装配是否正确。用6mm内六方扳手顺时针转动蜗杆,起始转动时,为刀架松开的过程,此时上刀体不动;继续转动蜗杆,上刀体开始旋转,当上刀体转过一个刀位后会听到"磕巴'一声响,此为反靠销滑过反靠盘到达刀位的声音,这时逆时针转动蜗杆,直到转不动为止,在此期间,刀架将完成粗精定位及反向锁紧的动作过程。假设刀架能够锁紧,则说明装配正确,然后把其余零件装上并压上刀位线即可完成整个刀架装配过程。
常见故障
该故障可能原因是电机三相电源线相序接反或电机缺相,关于相序接反应马上切断电源,调整电机相序;假设是电机缺相则应检查电机电源接线是否有漏相或虚接现象。
该类故障可能原因较多:(1)发讯盘电源故障;(2)发讯盘某刀位信号线接触不良;(3)某霍尔元件断路或短路;(4)磁钢磁极装反;(5)磁钢与霍尔元件高度位置不准 ;(6)某霍尔元件与磁钢无信号等。排除时应去掉刀架铝盖,一一检查。检查发讯盘接线是否有短路或开路现象,发讯盘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检查机床相关接线是否合格,再且调整磁钢磁极方向,调整磁钢与霍尔元件位置,调整时一般在刀架锁紧状态下进行,其霍尔元件应比磁钢要向前大约磁钢宽度的1/3,甚至改换霍尔元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