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医中西医执业(助理)方剂总复习
1. 下列各项中属于“反佐”范畴的是
A. 寒药热服(正确答案)
B. 热因热用
C. 以泻代清
D. 火郁发之
E. 壮水制火
答案解析:A
病人如果对药物产生格拒反应,我们就需要用和疾病性质相类似特性的药物,
使药物能顺利进入到体内,发挥应有的治疗作用,这种方法在中医上就称为“反佐”。比如
说,疾病的性质是寒证,本来应该用热药进行治疗,但如果寒邪较重,它就会对热药产生格
拒,使热药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反佐”的方法(如在大量热药中加入
少量的寒凉药)来进行治疗。“热药冷服,寒药热服”也属于反佐的范畴,正常情况下是“热
药热服,寒药冷服”。当患者拒药时,采用“热药冷服,寒药热服”。
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A. 汗法、吐法
B. 下法、清法
。.和法、温法
»清法、补法
E.宣法、通法(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E
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概括总结了 “汗、吐、下、和、温、
清、消、补”八法。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消法范畴的是
A. 消导食积
B. 消痞化积
C. 通导大便(正确答案)
D. 消痰利水
E. 消疮散痈
答案解析:C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
食、
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下法,也称泻下法,是运用泻下作用的
方药,通过泻下大便,以达到攻遂体内食积的作用,C选项属于“下法”,不属于“消法”。
4. 银翘散的辨证要点是
A. 发热,微恶寒,咽痛,渴,脉浮数(正确答案)
B. 咳嗽,身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C. 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D. 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E. 咳逆气急,甚则鼻煽,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答案解析:A
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临床应用以
发热,微恶寒,咽痛,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5. 银翘散中体现去其性而取其用之法的配伍是入.银花、连翘
B. 芦根、芥穗
C. 竹叶、薄荷
D. 牛蒡子、苦桔梗
E. 荆芥穗、淡豆豉(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E
银翘散中用荆芥穗与淡豆豉,解表散邪。二药虽属辛温,但辛而不烈,温而不
燥,配入辛凉解表方中,增强了辛散透表之力,是去其性而取其用之法。因此正确答案是荆
芥穗与淡豆豉。
6. 解表剂应用时需注意
A. 宜热服,以助汗出
B. 宜久煎,以助充分发挥药力
C. 证属风热者,宜辛温解表剂
D. 表里并重者,先解表,后治里
E. 外邪入里者,不宜继续使用解表剂(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E
解表剂使用时需注意:
(1)表证属风寒者,当用辛温解表剂;表证属风热者,当用辛凉解表剂;若兼见气、血、
阴、阳等不足者,还须结合补益法使用,以扶正祛邪。
(2)解表剂多以辛散轻扬药物为主组方,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3)解表剂一般宜温服,服后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取汗程度,
以遍身持续微微汗出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则耗气伤津。汗出病瘥,即当
停服,不必尽剂。
(4)禁食生冷油腻,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5)表里同病者,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若表里并重,则当表里双解;若外邪已入于里,
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等,则不宜继续使用解表剂。
7. 桂枝汤的功用是
A. 发汗解表,透营达卫
B. 发汗祛湿,调和营卫
C. 发表散寒,调畅营卫
D. 散寒解表,调和营卫
E.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E
【答案解析】桂枝汤的功用是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8. 九味羌活汤的功用是
A. 散寒解表,祛风除湿
B. 发汗解表,疏风止痛
C.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正确答案)
D. 宣肺散寒,除湿止痛
E. 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答案解析:C
九味羌活汤的功用是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9. 小青龙汤的功用是
A.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正确答案)
B. 解表化饮,降气平喘
C. 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D. 温肺化痰,降气定喘
E. 温肺化痰,止咳平喘
答案解析:A
小青龙汤的功用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10. 麻子仁丸和济川煎都具有的功用是
A. 泻热
B. 行气
C. 润肠(正确答案)
D. 滋阴
E. 养血
答案解析:C
麻子仁丸润肠泄热,行气通便;济川煎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11. 温脾汤中大黄配附子意在
A. 温阳寒,攻下冷积(正确答案)
B. 攻润相合,下不伤正
C. 益气养血,下不伤正
D. 泻结泄热,温中散寒
E. 泻热逐瘀,下不伤正
答案解析:A
温脾汤以附子配大黄为君药,用附子大辛大热之性,温壮脾阳,解散寒凝;以大黄泻下已成之冷积。共奏温阳祛寒,攻下冷积之用。
12. 半夏泻心汤适用于
4胃虚有热,和降失常,症见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干喜饮者
8.脾胃虚弱,水热互结,症见心下硬满,干噫食臭,肠鸣下利者
。.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心下痞满,但满不痛,呕吐下利者(正确答案)
»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脘腹痞胀,恶食懒倦,大便不畅者
&脾胃虚弱,痰浊内阻,症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苔腻脉滑者
答案解析:C
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症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13. 逍遥散中配伍薄荷的用意是
A. 疏肝解郁
B. 疏郁透邪
C. 散肝舒脾
D. 清利头目
E. 疏肝散热(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E
逍遥散中配少许薄荷,疏散肝经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遏之热。
14. 四逆散所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A. 实邪闭阻,抑遏阳气
B. 气机不畅,阳气内郁(正确答案)
C. 血虚受寒,寒客经脉
D. 少阴阳虚,阴寒上逆
E. 肾阳衰微,阴寒内盛
答案解析:B
四逆散病证,因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疏,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
15. 下列不属于龙胆泻肝汤药物组成的是
A. 黄苓
B. 黄连(正确答案)
C. 栀子
D. 当归
E. 生地
答案解析:B
龙胆泻肝汤组成是龙胆草、黄苓、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柴胡、生
甘草、车前子。因此答案选B
16. 苇茎汤的功用是(助理不考)
A. 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B.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C.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D. 辛凉宣肺,清肺平喘
E.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E
苇茎汤的功用是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肺痈
17. 清暑益气汤的功用是
A. 益气养阴,清透暑热
B. 清暑除烦,益气和胃
C. 清暑利湿,益气和胃
D.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正确答案)
E. 清暑益气,和胃止呕
答案解析:D
清暑益气汤的功用是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
18. 大柴胡汤的功用是
A. 疏肝止痛,清热泻结
B. 透解郁热,疏肝理脾
C.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正确答案)
D. 解肌疏表,清泻里实
E. 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答案解析:C
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19. 葛根苓连汤中黄连、黄苓的配伍意义是
A. 清热燥湿,厚肠止利(正确答案)
B. 解表退热,燥湿止利
C. 清热解表,理气和血
D. 清热燥湿,理气止血
E. 解表退热,厚肠止利
答案解析:A
葛根黄苓黄连汤中,黄连、黄苓苦寒,可清热燥湿,厚肠止利。
20. 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
A. 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B. 健脾养胃,理气化痰
C. 健脾益气,和中养胃
D. 健脾益气,渗湿止泻(正确答案)
E. 健脾助运,养胃渗湿
答案解析:D
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虚湿盛证。
21. 补益剂应用时需注意
A. 真虚假实证、真实假虚证均可使用补益剂
B. 补益剂中须配伍理气醒脾之药,注意补而不滞(正确答案)
C. 补益剂多味厚滋腻,宜大火久煎
D. 宜饭后立即服用补益剂,助药物吸收
E. 补益剂性质温和,适用范围广,虚证实证俱可
答案解析:B
补益剂主要用于虚证。应用时需注意:
(1) 要辨清病证的虚实真假。“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真虚假实证可以使用补益剂;
若为真实假虚证,误用补益之剂,则实者更实,且贻误病情。
(2) 要辨清虚证的实质和具体的病位。虚证有气血阴阳虚损的不同,并有心肝脾肺肾等脏
腑部位的区别,要区分清楚,予以合适的补益剂。
(3) 注意脾胃功能。补益药性多滋腻,容易壅中滞气,故在补益剂中须适当配伍理气醒脾
之品,以资运化,使之补而不滞。
(4) 补益药大多味厚滋腻,故宜慢火久煎,以使药力尽出。
(5) 补益剂多以空腹或饭前服用为佳,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22. 左归丸的功用是
A. 滋阴补肾,涩精止遗
B. 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C. 滋阴补肾,填精益髓(正确答案)
D. 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E. 填精补髓,滋阴降火
答案解析:C
左归丸的功用是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真阴不足证。
23. 九仙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助理不考)
A. 乌药、生枳壳
B. 知母、密蒙花
C. 山药、五倍子
D. 诃子、炙黄芪
E. 人参、桑白皮(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E
九仙散的组成是人参、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胶、乌梅、贝母、罂粟壳。
方歌:九仙散中罂粟君,五味乌梅共为臣,参胶款桑贝桔梗,敛肺止咳益气阴。
24. 天王补心丹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火心肾两亏,阴虚血少(正确答案)
B. M脾两虚,气血不足
。.心阴不足,肝气失和
»心阳偏亢,心肾不交
E.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答案解析:A
天王补心丹证因忧思太过,耗伤阴血,使心肾两亏,阴虚血少,虚火内扰所致,
主要归责与心、肾两脏。
25. 酸枣仁汤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火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B. M阳偏亢,心肾不交
。.心肾两亏,阴虚血少
D.肝血不足,虚热内扰(正确答案)
&心阴不足,肝气失和
答案解析:D
酸枣仁汤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的失眠属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血不养心而致,失眠者常伴有
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燥、脉细弦等症状。
26. 定喘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助理不考)
A. 杏仁、半夏
B. 甘草、白果
C. 桑叶、生石膏(正确答案)
D. 黄苓、桑白皮
E. 苏子、款冬花
答案解析:C
定喘汤的组成是白果、麻黄、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炒黄苓、
半夏。
功效: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
27. 暖肝煎中配伍当归的用意是(助理不考)
A. 养血润燥
B. 化瘀生新
C. 补血和营
D. 养血补肝(正确答案)
E. 下气止逆
答案解析:D
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长于补血,是补血之圣药,暖肝煎中配伍当归有养血补肝之效。
暖肝煎功效: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主治:肝肾不足,寒凝肝脉证。
28. 大黄牡丹汤与桃核承气汤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入.大黄、芒硝、桃仁(正确答案)
8.大黄、芒硝、赤芍
。.大黄、桃仁、甘草
。.大黄、芒硝、甘草
£.大黄、赤芍、甘草
答案解析:A
大黄牡丹汤的组成是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
方歌: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泻热逐瘀自能康。
功效:泻热破淤,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
桃核承气汤组成是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
方歌:桃核承气五药施,甘草硝黄并桂枝;瘀热互结小腹胀,如狂蓄血功效奇。
功效: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
29. 桂枝茯苓丸的组成药物,除桂枝、茯苓外,其余是
A. 知母、熟地、蒲黄
B. 丹皮、芍药、桃仁(正确答案)
C. 赤芍、川芎、当归
D. 生姜、大黄、红花
E. 炮姜、大黄、红花
答案解析:B
桂枝茯苓丸的组成是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白蜜。
功效:活血化瘀,缓消块。
主治:瘀阻胞宫证。
30. 羚角钩藤汤与天麻钩藤饮二方均具有的功用是
A. 清热平肝息风(正确答案)
B. 滋阴增液舒筋
C. 清热活血止痛
D. 滋阴潜阳息风
E. 滋阴清热安神
答案解析:A
【答案解析】羚角钩藤汤擅长凉肝息风,增液舒筋。天麻钩藤饮功擅平肝息风,清热活血,
补益肝肾。二方均可清热平肝息风。
B型题(31--32题共用选项)
31. 方中芍药与桂枝配伍以调和营卫的方剂是
A. 阳和汤
B. 逍遥散
C. 桂枝汤(正确答案)
D. 小建中汤
E. 痛泻要方
答案解析:C
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等量为用,针对营卫失调病机,体现营卫同治,祛邪扶正,邪正兼顾之意。桂枝与芍药配伍,是桂枝汤外可解肌发表,内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基本结构。
32 .方中芍药与甘草配伍以和里缓急的方剂是
A. 阳和汤
B. 逍遥散
C. 桂枝汤
D. 小建中汤(正确答案)
E. 痛泻要方
答案解析:D
小建中汤中甘草甘温益气,合芍药酸甘化阴而益肝滋脾,和中缓急。
(33—34共用选项)
33. 治疗伤食积滞的代表方剂是
A. 保和丸(正确答案)
B. 健脾丸
C. 枳实消痞丸
D. 枳实导滞丸
E. 木香槟榔丸
答案解析:A
保和丸消食和胃,可治各类饮食积滞证。
34. 治疗脾虚食积的代表方剂是
A. 保和丸
B. 健脾丸(正确答案)
C. 枳实消痞丸
D. 枳实导滞丸
E. 木香槟榔丸
答案解析:B
健脾丸健脾和胃,消食止泻,为治疗脾虚食积证常用方。
(35—36共用选项)
35. 血府逐瘀汤适用于
A. 膈下瘀血证
B. 胸中血瘀证(正确答案)
C. 下焦蓄血证
D. 瘀阻胞宫证
E. 脉络瘀阻证
答案解析:B
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证。
36. 桃核承气汤适用于
A. 膈下瘀血证
B. 胸中血瘀证
C. 下焦蓄血证(正确答案)
D. 瘀阻胞宫证
E. 脉络瘀阻证
答案解析:C
桃核承气汤功效: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
(37—38共用选项)
37. 治疗寒凝气滞之心腹猝痛,宜选用
A. 越鞠丸
B. 失笑散
C. 苏合香丸(正确答案)
D. 金铃子散
E. 血府逐瘀汤
答案解析:C
苏合香丸擅长温通开窍,行气止痛,主治寒闭证,亦治心腹卒痛,甚则昏厥,属寒凝气滞者。
38. 治疗瘀血内停之心腹刺痛,宜选用(助理不考)
A. 越鞠丸
B. 失笑散(正确答案)
C. 苏合香丸
D. 金铃子散
E. 血府逐瘀汤
答案解析:B
失笑散活血祛瘀、散结止痛,主治瘀血疼痛证,症见心腹刺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
(39—40共用选项)
39. 羚角钩藤汤主治
A. 阴虚风动证
B. 热极动风证(正确答案)
C. 血虚生风证
D. 风痰眩晕证
E. 痰厥头痛证
答案解析:B
羚角钩藤汤凉肝息风、增液舒筋,主治肝热生风证。临床可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以及肝热风阳上逆,头晕胀痛,耳鸣心悸,面红如醉,或手足躁扰,甚则瘛,舌红,脉弦数。
40. 大定风珠主治(助理不考)
A. 阴虚风动证(正确答案)
B. 热极动风证
C. 血虚生风证
D. 风痰眩晕证
E. 痰厥头痛证
答案解析:A
大定风珠滋阴息风。主治阴虚风动证。临床见手足瘛,形瘦神倦,舌绛少苔,
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
(41-42共用选项)
41. 清燥救肺汤证的病因病机是
入.凉燥外袭,营卫受邪
8.温燥外袭,肺津被灼
。.温燥伤肺,气阴两伤(正确答案)
D. 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E. 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答案解析:C
清燥救肺汤证因温燥伤肺,气阴两伤所致。
42. 杏苏散证的病因病机是
入.凉燥外袭,营卫受邪(正确答案)
8.温燥外袭,肺津被灼
。.温燥伤肺,气阴两伤
D. 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E. 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答案解析:A
杏苏散证因凉燥伤肺,营卫受邪所致。
(43--44共用选项)
43. 藿香正气散的功用是
A.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正确答案)
B.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C.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D. 利湿消肿,理气健脾
E. 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答案解析:A
藿香正气散的功用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44. 连朴饮的功用是(助理不考)
A.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B.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C.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D. 利湿消肿,理气健脾
E. 清热化湿,理气和中(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E
连朴饮的功用是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治:湿热霍乱
(45—46共用选项)
45. 热痰咳嗽。症见胸膈痞闷,气急呕恶,咯痰不爽,苔黄而腻者,治宜选用
A. 止嗽散
B. 泻白散
C. 清气化痰丸(正确答案)
D. 苏子降气汤
E. 贝母瓜蒌散
答案解析:C
清气化痰丸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主治痰热咳嗽。
46. 燥痰咳嗽。症见呛咳气急,咯痰不爽,咽喉干燥,苔白而干者,治宜选用
A. 止嗽散
B. 泻白散
C. 清气化痰丸
D. 苏子降气汤
E. 贝母瓜蒌散(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E
贝母瓜蒌散润肺清热,理气化痰。主治燥痰咳嗽。
(47—48共用选项)
47. 由大承气汤化裁为小承气汤属于
A. 药味加减的变化
B. 药量增减的变化
C. 剂型更换的变化
D. 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正确答案)
E. 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
答案解析:D
小承气汤与大承气汤相比不用芒硝,且三味同煎,枳、朴用量亦减,故为药味
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因此选D。
48. 由半夏泻心汤化裁为生姜泻心汤属于
A. 药味加减的变化
B. 药量增减的变化
C. 剂型更换的变化
D. 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联合运用(正确答案)
E. 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联合运用
答案解析:D
【答案解析】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而成,为药味加减与药量增
减变化的联合运用。意在和胃而降逆,宣散水气而消痞满,配合辛开苦降、补益脾胃之品,
适于水热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之痞证。因此选D。
(49—50共用选项)
49. 两胁作痛,头痛目眩,月经不调,乳房作胀,神疲食少,脉弦而虚者。治宜选用
A. 逍遥散(正确答案)
B. 四逆散
C. 一贯煎
D. 痛泻要方
E. 柴胡疏肝散
答案解析:A
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
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50. 胁肋胀闷,脘腹疼痛,手足不温,脉弦者。治宜选用
A. 逍遥散
B. 四逆散(正确答案)
C. 一贯煎
D. 痛泻要方
E. 柴胡疏肝散
答案解析:B
胁肋胀闷,脘腹疼痛,手足不温,脉弦者此症状表现考虑为肝郁厥逆证,方选四逆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