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副立井东大巷修理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东大巷位于副井东翼,总长度90m,原支护为料石半圆拱形砌碹巷道及拱形支架支护。由于矿山压力大、停工时间较长,已有两段巷道失修长度约37m。为了矿井通风、运输、行人安全,必需对其修理,为使修理期间的安全,特别制定本措施。附平面图。 二、巷道现状 第一段自副井底向东48m处,原料石墙体南部外鼓,宽度约8001000mm,长度约10m。 第二段自副井底向东63m处,原料石墙体变形严重,长度约27m。 巷道所处层位:以上两段巷道均处在二1煤层顶板岩层中,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砂岩和砂质泥岩。 三、修理工程量 第一段长度约10m,第二段长度约27m。 四、修理方法 第
2、一段:将外鼓墙体砌碹料石拆掉,重新砌碹,砌墙后,巷道断面8.8m2。 第二段将变形破碎的料石砌碹拆掉,改成U25半圆拱形可缩性支架,支护断面为8.8m2。 五、修理施工顺序 自西向东,先进行第一段的修理,然后自西向东进行第二段修理。 六、工程质量标准及要求 一、扩帮砌墙: 1墙基深度;40050mm; 2墙体厚度:40050mm; 3砌碹规格:长宽高=400200200mm; 4壁后充填:壁后采纳砂浆填充,饱满严实; 5墙体:无重缝、瞎缝、干缝; 6沙灰比:3:1; 7料石之间压茬不小于料石厚度的1/3;50mm。 二、U型钢支架支护质量标准要求: 1净宽:3200mm,中心至任何一帮为:16
3、00mm,误差:0+80mm。 2净高:3100mm,误差0+80mm。 3棚距:500mm中至中,误差0+80mm。 4搭接长度:50050mm 。 5耳间隙:10mm。 6支架梁扭斜:100mm。 7卡缆间距:35030mm。 8柱窝深度:20020mm。 9前倾后仰:垂直于顶底板,误差8mm/m。 10二道铁拉杆,二道撑木两腰、顶板正中心各一道。铁拉杆、撑木齐全,牢固有效,打成一条直线。 11刹帮背顶:八帮六顶每棚用背板14块。 12帮顶背刹直径为8mm铁丝编织的网格为5050mm的钢网,网与网搭接50100mm,每间隔150200mm用14#铁丝绑扎一道。 三、砌水沟质量标准要求: 1
4、净宽:400mm30mm。 2、净深:250mm30mm。 3、盖板:长800mm,宽600mm,厚100mm。 4、沙水泥比例:3:1 四、拆铺道安全事项 1.拆铺道工作必必需与拆梁棚同步进行。 2.第一段拆墙前,提前将原铺道拆掉改换。 3.拆下的旧轨道、轨枕等暂时抬放一旁,以待集中回收。 4.铺道前,必必需按给定的中心和腰线铺设。 5.铺道用枕木,间距要均匀,按标准埋设。 6.铺道质量标准: 1、规矩:600mm,误差不大于10mm,不小于-5mm。 2、枕木间距:800mm,误差50mm,埋入底板深度为枕木厚度的2/3,不得悬空。 3、接头间隙:不大于50mm 4、接头凹凸差:不大于5
5、mm,内错差:不大于5mm 5、接头处构件齐全并有枕木,道夹板型号与铁道型号匹配。 6、轨道型号:22kg/m 7、两轨面凹凸差:不大于20mm 8、轨道按中心铺设:误差30mm 9、道面距腰线高度为:1200mm,误差20mm 10、每块枕木上4个道钉,每个接头处两个道钉,道钉错开对称。 11、积水处轨枕间距,可适当加密。 12、变坡处,缓慢过渡。 13、巷道变向段,轨枕呈扇形铺设,外弧道高于内弧50mm。 七、安全技术措施 一顶板管理 1、修理作业前,必必需检查修理地点前后各20m范围内的支护状况,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隐患不排除严禁组织施工,施工前清理干净工作地点各类杂物。 2、每次施
6、工前,必必需由班组长指派专人检查修理点顶帮状况。坚持敲帮问顶和专人观山制度,开帮、挖柱窝、架棚的每一道工序必必需由当班安全负责人指派有经验的老工人在现场作业,找顶时人员站在安全地点使用长柄工具2m钢钎立眼自上对角找顶,严禁站在其下方挑顶或找顶。观山人员必必需集中精力,不得做与观山无关的工作,一旦发现险情,马上发出警告,撤出人员。 3、修理施工必必需坚持由西向东逐段逐架施工的原则,严禁大拆大卸;拆砌墙段,每次拆砌长度不超过1200mm,拆架棚段最大控顶距不大于700mm。 4、墙体拆掉前,必必需超前3m打超前顶柱或打木垛进行加固顶板,顶柱规格直径160180mm,长度以站在实底上为准,硬打硬上,垂直顶、底板,木垛规格依据现场实际状况为准,但必必需接顶打实打牢,垛基稳固。 5、拆棚安全措施: 1、施工前,必必需对原棚卡涂油以便拆卸。 2、拆掉卡揽,使用专用套管。 3、拆掉卡揽时,人员不得正对卡揽,以防突然来压崩卡伤人。 4、拆掉支架前,先将棚梁临时固定,待棚卡松动后,人工抬梁,将梁拆下。 5、拆卸梁前,必必需对顶部进行临时护顶,以防掉矸伤人,前探护顶至不少于前一架棚。 6、拆棚后,及时找净帮顶的活矸碎石。 7、拆下的废旧物料,及时抬出施工地点,不少于20m靠帮码放,不得影响退路和行车。 6、架棚安全措施 1架棚前,先定出中心腰线,棚梁位置及棚梁凹凸,以防返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