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保温工程施工方案
保温材料及制品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材料性能测试检验数据,其种类、规格、性能应符合设计规定。在进入现场的每批保温材料中,应任选1〜2组试样进行导热系数测定,导热系数超过设计取定值5%以上的材料不得使用。
保温应在管道试压及涂漆合格后进行。必要时,无缝钢管可预先做保温,但应将管道连接处和环形焊缝留出,待水压试验合格后,再将连接处保温。
采用湿法施工的保温工程,室外平均温度低于5C时,应按冬季施工采取防冻措施。
保温层施工方法:
(1) 保温层厚度大于10 Omm时,应分层施工;
(2) 瓦块内应抹3〜5 mm厚的石棉灰胶泥层,并砌严密,用胶泥充填时,缝隙应小于5〜7 mm。同层制品应互相错缝,内外层之间应盖缝。每块制品应有两道镀锌铁丝或箍带扎紧,不得采用螺旋形捆扎方法;
(3) 应按设计规定的位置和宽度留出膨胀缝,缝隙内用导热系数与保温材料相接近的软质材料充填;
(4) 支架处,保温层应留膨胀伸缩缝。
(5) 柔性材料制成的毡、席等制品,应与被保温表面贴紧,纵向接缝应朝向下方并互相错开,接头处不得有空隙,双层结构时,层间应盖缝,表面应保持平整。捆扎用的镀锌铁丝或箍带应扎紧,间距为15O〜2OOmm。
(6) 用散体保温材料和粘结材料的拌合物在管壁上制作保温层时宜采用模灌挤压的成型方式施工。所用材料的品种、性能、配比等应符合设计规定,成型后的挤压强度与管壁的粘结强度、导热系数等主要性能应不低于设计规定数值。需要在现场切断使用的管子时保温层与管壁之间应加塑料膜隔离层。
(7) 阀门、法兰部位的保温结构应易于拆装,靠近法兰处,应在法兰的一侧留出螺栓长度加25mm的空隙。阀门保温层应不妨碍填料的更换。有冷紧或热紧要求的法兰,应在冷紧或热紧完成后再进行保温。
(8) 焊制受压管件应在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完成后进行保温。
(9) 设备、容器和大管径管道,应在防腐工程施工前焊接固定保温层用的支承件及悬挂铁丝网用的钩钉。垂直安装的管道,应每隔3〜5m左右装置分段支承托架,托架宽度应小于主保温层厚度。
(10) 保温层端部应做成6 0°〜7 0 °角的坡面,设备,容器上的人孔、手孔等需要拆装部位,应做成4 5°角的坡面。平整、厚度均匀,表面无气孔、鼓泡或开裂等缺陷,端部应密封。
(11) 油毡防潮层应搭接,搭接宽度为3 0〜5 0mm,纵向接缝应放在下部并互相错开。接缝处用沥青玛王帝脂粘结密封,每隔3 0 0 mm捆扎镀锌铁丝或箍带一道。
(12) 玻璃布防潮层应粘贴于涂有3 mm厚沥青的保温层上,玻璃布外再涂3mm厚的沥青,布的搭接宽度为30~50mm。
(13) 缠绕式保护层应裹紧,重叠部分为带宽的12,不得有松脱、翻边、皱褶和鼓包等缺陷,缠绕的起点和终点用镀锌铁丝或箍带捆扎结实。
(14) 金属保护层应箍紧,不得有凸凹不平或脱壳、接缝开裂等缺陷。纵缝应咬连接或搭接,接缝放在下部,环缝应起线,端部应封闭。用自攻螺钉紧固时,螺钉间距应不大于2 0 0 mm,螺钉端部不得刺破防潮层。
(15) 防潮层、保护层的搭接,水平管道,应按管道坡度由低处向高处施工,形成以高压低的搭接;垂直管道,应由下部向上部施工,形成以高盖低的搭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