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路径
一、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路径标准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变,乙型、乙肝后肝硬 化、乙肝后肝硬化合并庚肝感染、乙肝后肝硬化戊庚肝感染、 乙丙肝炎后肝硬化戊庚肝感染、乙丙丁肝炎后肝硬化庚肝感染 (ICD-10 : K74.6X3 、 K74.6X023 、 K74.6X024 、
K74.6X026、K74.6X038、K74.6X039、K74.6X04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5年),《实用内科学》(第12版《肝 硬化诊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19年,11月)肝硬化代 偿期诊断标准(符合下列4条之一):
1. 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
2. 内镜显示食管胃静脉曲张或消化道异位静脉曲张, 除外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
3. B超、LSM或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 特征:如脾大、门静脉>1. 3 cm, LSM测定符合不同病因的肝 硬化诊断界值
4. 无组织学、内镜或影像学检查者,以下检查指标异常提 示存在肝硬化(需符合4条中2条):①PLT<1x109 /L,且无 其他原因可以解释;②血清ALB<35 g/L,排除营养不良或肾 脏疾病等其他原因;③INR>1.3或PT延长(停用溶栓或抗凝药 7 d以上);④AST/PLT比率指数(APRI):成人APR[评分>2”“。 需注意降酶药物等因素对APRI的影响。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5年),《实用内科学》(第12版《肝 硬化诊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19年,11月)
1. 病因治疗(抗乙肝病毒、戒酒、停用有损肝功的药物等)。
2. 一般治疗(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3. 抗炎抗纤维化治疗
无法明确病因的或对充分病因治疗后肝脏炎症和/或肝纤 维化仍然存在或进展的患者,可考虑给予抗炎抗肝纤维化的治 疗。
4. 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一级预防)
(四)标准住院日:为9〜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变,乙型、乙 肝后肝硬化、乙肝后肝硬化合并庚肝感染、乙肝后肝硬化戊庚 肝感染、乙丙肝炎后肝硬化戊庚肝感染、乙丙丁肝炎后肝硬化 庚肝感染(ICD-10: K74.6x3、K74.6x023、K74.6x024、 K74.6x026、K74.6x038、K74.6x039、K74.6x040 )疾
病编码。
2. 符合需要住院的指征:肝硬化出现炎症活动(ATL 显著升高伴或不伴胆红素异常)。
3.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 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胆碱酯酶、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 能、血氨;
(3)AFP、CEA、CA199;
(4)肝炎标记物、乙肝两对半、HBV DNA;
(5)铜蓝蛋白、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ANA、ANA谱
(6)肺部CT、心、电图、腹部彩超或肝MRI平扫+增强。
(7)食管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
2. 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
(1)肝脏瞬时弹性成像;
(2)肝硬化诊断有怀疑者,在血小板和凝血功能合格条件 下,可行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术。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 一般治疗:
(1)休息,注意血液与体液隔离;
(2 )热量供应:30-40kcal/Kg/d,蛋白 0.8-1.2g/kg.d,
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2. 针对病因治疗:
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时,无论ALT和HBeAg情况,若 HBVDNA阳性,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初治治疗推荐选用恩替卡 韦或替诺福韦酯。
3. 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静脉输注护肝药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酌 情应用血浆、白蛋白支持治疗等。
(八)出院标准。
病情稳定,治疗方案确定。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 经治疗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严重障碍或进行性恶化, 伴失代偿期并发症,如不能控制的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合并出血、肝性脑病等,则退出该路径,进 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2. 经检查发现原发性肝癌,则退出该路径,进入相应的临 床路径。
(十)标准费用:59元。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硬变,乙型、乙肝后肝硬化、乙肝后肝硬化合并 庚肝感染、乙肝后肝硬化戊庚肝感染、乙丙肝炎后肝硬化戊庚肝感染、乙丙丁肝炎后肝硬 化庚肝感染(ICD-10: K74.6x3、K74.6x023、K74.6x024、K74.6x026、K74.6x038、 K74.6x039、K74.6x04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 月 日 出院日期: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9 10日
日期
住院第1天
主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要
完成病历书写
诊
开化验单
疗
上级医师查房,初步确定诊断
工
根据急查的辅助检查结果进一步确定诊断
作
签署自费药品使用同意书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少渣软食
记24小时尿量
对症及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
保肝药物(转氨酶升高者酌情选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剂
重
护肝降酶治疗,注意甘草酸制剂有水钠潴留的副作用,仅轻度升高者,一般不
点
选用此类药物;肝内胆汁淤积可选用S-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医
临时医嘱:
嘱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胆碱酯酶、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怀疑酸碱失衡 时)
AFP、 CEA、 CA199、
乙肝两对半、HBV DNA、肝炎标记物
肺部CT、心电图、腹部彩超或肝MRI增强
查铜蓝蛋白、甲状腺功能、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ANA、ANA谱(鉴别肝硬化 病因)
主要
护理
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宣教
做好饮食指导
病情
无有,原因:
变异
1.
记录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住院第2 3天
住院第4 6天
主
上级医师查房
上级医师查房
要
完成入院检查
继续治疗
诊
继续治疗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判断是否
疗
必要时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通知,
合并其他肝硬化并发症
工
并签署病情通知书
调整治疗方案
作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视病情变化进行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病程记录
重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点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医
二级护理
二级护理
嘱
少渣软食/伴低钠饮食
根据病情确定饮食类型
记24小时尿量
记24小时尿量
对症及支持治疗,纠正水、电解质、
病因治疗,应用抗病毒
酸碱平衡紊乱等
非选择性 受体阻滞剂(中重度食管静
护肝药物(转氨酶升高者酌情选用多
曲张)
烯磷脂酰胆碱、谷胱甘肽、甘草酸制剂
护肝治疗
护肝降酶治疗,注意甘草酸制剂有水钠
对症及支持治疗
潴留的副作用,仅轻度升高者,一般不
临时医嘱:
选用此类药物;肝内胆汁淤积可选用
血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
S-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胆碱酯酶、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 氨、血气分析(根据病情复查)
临时医嘱:
胃镜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病因鉴别困
难时)
主要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护理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做好用药的指导
工作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
病情
无有,原因:
无有,原因:
变异
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住院第7 8天
住院第9 10天
主
上级医师查房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评估,
要
观察并发症情况
明确是否可出
诊
调整治疗方案
院
疗
完成病程记录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
工
出院证明书等
作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
事项,如:返院
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
急情况时的
处理等
重点
长期医嘱:
出院医嘱:
医嘱
饮食:根据病情逐步调整饮食
出院带药
继续抗病毒
护肝治疗
临时医嘱:
血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胆碱酯酶、 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血氨、血气分析(根据 病情复查)
定期门诊随访
主要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护理
满足患者的各种生活需要
做好患者出院后的饮食指
工作
做好用药的指导
导
指导肝炎的家庭防护
病情
无有,原因:
无有,原因:
变异
1.
1.
记录
2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