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4 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湖北云梦隔蒲中学 余国福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外国诗两首的写作背景;背诵这两首诗。
〔二〕理解两首诗以说理而见长的特点。培养同学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课时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导入新课
由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的遭遇引出话题。然后,启发:同学们,当你在现实生活中碰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让我们看看俄国诗人普希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二〕了解作者
〔三〕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
〔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有音像效果营造诗美的气氛,把同学带入特定的情境。
〔2 〕指名某同学在全班朗诵后,依据同学朗诵状况作初步的报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2解读诗歌
教师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境况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3、合作探究
〔1〕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 4)从刚刚初步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可是,从诗句上看,我们只能说“不要悲伤〞是一种乐观;可诗人又说“须要冷静〞,“冷静〞岂不就是“忍耐、忍让〞?那不就是消极、无所作为吗,难道这也能说是“积极乐观〞?
( 5 )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成为亲切的怀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体会了作者身处困境时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再次领会了诗美的艺术魅力。对我们今后在人生道路上经历风雨,经受磨练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和庞大的教育意义。
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次来齐声朗诵〔背诵〕这位伟大诗人的不朽之作《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播放音乐,让同学和着音乐吟诵这首诗,以强化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的体会和诗歌艺术美的品味。〕
板书制定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哲理诗
生活“欺骗〞不要悲伤、心急积极
〔困境、挫折〕冷静、永远向往乐观
《未选择的路》
〔一〕课前准备:了解作者,读熟成诵。
〔二〕导入新课
指名背诵或集体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三〕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
〔1〕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诗歌〔或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把同学带入特定的情境。
〔2〕播放轻音乐,让同学自己试着和乐而诵,进一步激发情趣。
〔3〕指名某同学在全班朗诵后,依据同学朗诵状况作初步的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感情。
2解读诗歌
教师启发:说到路,人们自然会很容易地联想到生活之路。这首诗就是写人生之路的。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出色的描写—— 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
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际路〞的感叹;
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哲理思辨;
……
人们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于是,人生的选择,也就是“路〞的选择了。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一条未走的路》有着深入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关于人生之路的思索的。
〔四〕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诗中所说的“路〞?这里用了什么手法?
2全诗一共四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3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4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一条未走的路〞?
5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与《一条未走的路》有什么不同?
6这两首诗可能会对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学习这两首诗,我们或许关于人生会有更多的熟悉与思索。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困境,确实是个决定命运的重大问题。尤其在我们初涉世事的年纪,这两首诗教给我们的道理,会使我们受益无穷。所以说,读诗,使人增长智慧,使人陶冶情操。希望同学们多读好诗,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更理智,更坚强,更乐观;使自己的人生更丰富,更圆满,更出色!
板书制定
一条未走的路
弗罗斯特哲理诗
自然之路无奈
——选择———
人生之路
〔象征〕
个性化备课: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