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程管理办法
目前乡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选址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通常状况下,为了保证人畜饮水项目的建设能够满足乡村发展的必须求,在对人畜饮水项目进行具体建设之前,相关部门的人员必须要对当地乡村的水文资料和实际勘测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从而正确地确定打井的位置,同时,还要依据上级部门批准的实施方案来进行具体施工建设。但是,目前乡村实施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的时候,很多〔项目管理〕部门都没有严格按照上级批准的实施方案进行施工建设,而是将饮水井的建设地点随意改换,从而给农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2、人畜饮水井施工存在质量问题
依据乡村饮水井建设的要求来看,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工程建设所选择的施工单位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资质。但是,在目前人畜饮水井施工过程中,没有资质施工和借资质施工的现象屡见不鲜,从而导致人畜饮水井施工存在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打井深度不够、水质不合格、水中含沙量大以及卫生不合格等。
3、多头建设导致后续管理缺位、饮水设施闲置
就我国目前乡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现行的体制来看,存在着水利、扶贫新乡村建设等部门多头管理建设资金,多头进行乡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状况。正是由于这种多头建设的现象严重,从而导致建设资金较为分散,无法进行统一管理。此外,由于非专业部门参加建设的现象较为普遍,所以,工程的整体质量也无法得到充分确保。
进行乡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拓宽集资渠道,多方筹措资金
充足的资金是做好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保证。一方面,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扶持,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结合乡村实际困难程度和工程建设的规模,不同层次给予不同比例的资金补助;另一方面,采纳机动灵活的融资机制,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来拓宽集资渠道。通过政府的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激励租赁、独资、承包等不同形式的投资主体参加到乡村饮水工程建设上来。
成立管理机构,规范项目建设管理
乡村饮水工程建设涉及部门众多,如水利、卫生、城建等,协调配合尤为重要。成立专门乡村饮水管理办公室,落实专项人员跟进项目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以及各部门的协调〔沟通〕;强化对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强化其专业管理水平和工作责任感;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分配建设资金;同时,完善工程检查、监督机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建设进度,及时组织完工验收。另外,招标合同、完工报告、工程决算、运行报表等资料应坚持真实、完整,并有专人管理,执行规范化档案管理机制。以上措施,务必责任到"家',保证工作到位、责任到人,保证项目建设和管理的规范执行、高效运作。
提升民众节约用水的思想熟悉
积极强化乡村饮水安全的宣扬,使村民熟悉到饮水工程的重要意义。通过各种载体将监测的数据、水的指标状况以及水的耗用状况如实告知民众,辅以积极的节水宣扬,树立民众"活水来之不易,务必节约用水'的用水理念。倡导节约用水、珍惜用水。针对部分节水意识较差的乡村群众,还可采用适当调节水价的措施来提升其安全用水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强化乡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后期管理
1、 建立权责明晰的乡村饮水工程管理体制。保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对乡村安全饮水工程明晰产权,落实产权和管理主体。进一步探究和总结已建安全饮水工程有效和最正确管理模式,要克服以往"重建轻管'的思想,保证供水工程管理权属真正达到"修一处工程,明晰一处产权,核定一个合理水价,服务一方群众'的目标。要求做到管理站有技术档案,有水源设施和工程保护措施,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
强化管理人员培训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应定期组织乡村水厂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实际应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起一支熟悉供水工程的相关技术,能熟练地使用和正确维护管理乡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专业化队伍。 提升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以适应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2、加大宣扬力度,努力提升用水户爱护供水设施的自觉性,不断加强群众的管水、节水意识。通过广播、电视、标语等宣扬工具,以及供水管理人员入村进户等形式,广泛宣扬乡村饮水政策和教育用水户,让他们意识到节约用水和爱护供水设施的重要性,以及长期饮用污染水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的庞大危害,努力营造人人爱护供水设施、节约用水的优良氛围。
3、保护水源地、提升供水水质。 严格按照卫生部门对水源地卫生条件的规定,采用切实措施保护水源地不受污染,严谨在水源地四周设置排污口,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施撒,禁止垃圾、牲畜粪便的随意堆放。建立饮用水质量检测机制,完善水质监控网络,保证水源不受污染。建立健全乡村小型水厂水处理设施,配齐水厂消毒设备及清毒药剂,建立健全水质监测设备,并落实专门的水质检验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