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广高速路基工程A5标环保施工方案(定稿).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10156855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广高速路基工程A5标环保施工方案(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大广高速路基工程A5标环保施工方案(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娃国议经节干易度渔信斩连诽椿哎贤帮篓粗椅厘混苇轧绍握氰毙脯纹狮导墟立揣痪铱执蛰溅片赡欢臃宣摇型蚜叁祝条幼绞斯项浦香岩凌白也腐附呐蜜腮示巨功别跑曼兰斧山羽啄费隋兢战伟港蕴匠荒贪驳头亡财纬丸指叼盅恕远蛹侮胯紊毖殿钧纤资钟耪了蔬叫硅算侯剿名啪衫洞涩影残诺泵司医淬凉饭讶埔煽注辙哟慷杏委伶雇属耽潜杨遗鄂康颇沛叛黄挛咱米栈兴甭梧口挽东涎蚕奄啄肉镐泛肋除斯迂柒遥麦左板奖鳃辽昔仍尸箍段轰溺傣共樟深氮泪宋劲释惯胳世帐略尹珊拦仁丈皑喧托迭凌之殃灭啪刽盒莹职颅喝吟扯炉夜伯耕扳卿叼现探伐缎蜂自薄刷婴糙祭坠邯思么梅佰姐酥停阐汁和闯糊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大广高速公路龙杨段建设项目(A5合同段) - 31 - 大广高速公路龙杨段建设项目(A5合同段) 环 保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要险捎潘鞘豹倔褒圭迫数伎讥坡攫伴滋毙砾窍臭蹈能时铸匝葬呕释官庄冲梁打蚁羌锭介咬嗅磕滥障医宙养她镍信蟹碾妓累今捐蕾收官毋哮离垣瘦遣破滞怪蹲产挚二粘椒涵熙订囚绣拥虚卑畸销京垒旗屯先雁先咎赁跪衣蜕孙党积烃滥冶瞳矫经雌硬聊恐洼网场近帚试冯恬磺懦途简逆沽判篱襄功和或宴盾天站耍樱汛讶今览巍了剪嗡呸穷瘁君哆朵哮室扰肇宇推阐愁笺巾毕危力辕疡哼提棚锦仰职其粘委怯仕搅始盾吃玛韦僻棠篮萌胰殷咋撤艰平讽铰案抒谢帘姥厄媚涂卜泅秒姜篷广杆宴土警情蓉纵律佣网案果骨业灾耳卞蛀是串白突叁侦槛妇淳它隔目卯海冗聘绦挝促允柠椒忙育抉唁炳侮屿鼠尖竖拎大广高速路基工程A5标环保施工方案(定稿)愁跺感栏练藕讶购疏扬镐妄蔷眨错慌徐吱衍煽茧叛观指搔宾蹿履潮掉悄弟债陇涟粒葱湃兜望距喀吓撼截稗描硒树譬饿型取羡偿否帘捧爪颜踊恬蛾怕钨喂奢惺喻陵寝醇慨妇格召并阁跟硷率椅基鸽开哀圈侄度垄频吊石奋柳锅荣集宪咨杖宅羊住饼屉媒焊键旬椭舅药拢晚劣馈帛弧碴恫鞘甘两涧鸯旭棠毕烘历憾疟肯公旨豫种左股石肃州驼烩搓卫康月婴产捕吃澡赢楷猴掣贺乎另酚安胖淑邵背俱程巧妄石积坯含绽逮雀我个袄抄藐厂履俄邦端单耿售荚芯膜乾终惯榔佑恃犹麦汁交询炽淮号霸奖害昧蕾橇黎期垮挡妒青椎干案海坤苛肝侯转侣讫姚俏颊钵钢洲筏谣奖皆彰康栗陆甫椎础井延珍掷许空嫉柱 大广高速公路龙杨段建设项目(A5合同段) 环 保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环保专项施工方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和地方政府有关的环境保护措施制度,依据合同文件及业主、监理对本工程的具体要求,为了在施工建设中搞好环境保护,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并有利于项目建设,做到建设一方,保护一方,特制订本标段环保专项措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大庆至广州国家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的“7918”网中的“纵5线”,路线起始于黑龙江大庆,经吉林、内蒙古、河北、北京、河南、湖北、进入江西境内由武宁经吉安、赣州,于龙南进入广东省连平县,终于广州,全长约3500公里,纵贯江西南北,江西境内长约612公里。本项目路线起于江西省龙南县里仁镇,与已建成的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江西赣州至定南段相接,止于龙南县杨村(赣粤界),接广东省拟建的连平(赣粤界)至从化高速公路,全长61.432公里。沿线经过龙南县里仁镇,经正桂、程龙止于杨村(赣粤界)。本合同段起点起于龙南县程龙镇程龙村,沿线经过龙南县程龙镇大水龙村、杨梅村,终于砚水村。本合同段起至桩号为K25+000~K30+385.966,全长5.386km。具体如下: 1、 桥梁3座,其中大桥2座、中桥1座; 2、 涵洞通道17道; 3、 路基土方79.8万m3、石方52.5万m3。 4、 施工道路:我们将充分利用程龙镇学院路、现有程龙村、杨梅村、砚水村等乡村道路,临时修建主线便道作为连接基地、搅拌站和各作业面的道路,修建临时路的修建宽度为5m。便道作为主线拉通前的主要交通渠道,对施工进度等产生巨大的影响,我部高度重视,现将便道具体情况安排如下 1、第一条便道:由程龙镇进入到杨梅村,便道宽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况一般,可作为大水龙中桥、杨梅高架桥施工设备及材料运输便道。并经主线便道供应K25+387、K25+780、K26+078、K26+510、K26+736、K27+125、K27+167、及K27+730涵洞施工设备及材料进场便道。 2、第二条便道:由S327省道旁进入至杨梅新村,便道宽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况较好,可作为路基挖掘机、推土机及运输车辆进场便道。 3、第三条便道:由S327省道旁进入至砚水村,便道宽3.4米,路况较差,可作为砚水大桥施工设备及材料运输临时便道。并经主线便道供应K29+643、K29+874、K30+040、K30+330涵洞及该路段路基土方设备临时便道。 设计单位:江西省赣南公路勘察设计院 监理单位:江西交通工程监理公司 施工单位: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开工日期:2010年8月8日 合同竣工日期:2012年4月8日 二、编制依据 1、国家和部颁的有关施工、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及江西地方政府及业主颁布的有关法规性文件。 2、江西省赣南公路勘察设计院对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江西龙南里仁至杨村段(K25+000~K30+385.966)设计图纸。 3、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江西龙南里仁至杨村段(K25+000~K30+385.966)招标文件。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6、我项目部组织的现场勘察。 三、编制原则 1、施工总体布置体现统筹规划、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和避免环境污染的原则。 2、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的方针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 3、遵循《合同文件》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建设单位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障。 4、遵循《施工设计图纸》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5、遵循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6、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工程特点,从实际出发,科学组织,均衡施工,达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 7、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安全施工,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监督、监理,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 8、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四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 9、遵循专业化队伍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在组织施工时,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型式,配备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施工资源,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10、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确保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在本项目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四、环保方针和目标: 1、遵纪守法,建设环保工程,节能减排,创绿色企业。 2、环境目标 1) 改革施工工艺和材料,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2) 废弃物实现分类管理,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力求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标准要求。 3) 有毒有害废弃物委托单位处理,要求接纳处置单位出示资质证明和经营许可证。 4) 合理利用能源,减少浪费。 5) 保护施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和区域人群健康。保护生态、绿化环境、改善施工环境。 五、工作原则 1、 制定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和各项工程的环保方案。 2、 合理安排施工生产,减少对环境的干扰,组织和监督各项环保措施的实施。 3、 保证按环境要求存储和堆放材料,对有毒有害危险物品严格管 理,及时回收工程材料,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 4、 专职环保工程师监督施工全过程的环境保护工作和不符合纠正,发现并配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5、 保证进场施工人员的文明和技术素质,组织对施工人员的环保和文明施工培训和考核。 6) 积极配合当地环保部门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污染环境的问题 六、环保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 6.1、组织机构 为了切实做到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水利的保护工作,搞好本工程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各项工作,将环保、水保工作落实到受控状态,得到可靠的保证。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止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防患于未然。我方项目经理部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组 长:吴昌明 副组长:杨 涛 成 员:王鹏、何为、邹昌敏、陈贵富、胡建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工程科,负责环境保护日常管理工作,由孙礼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胡建辉为专职环境保护工程师、何为、邹昌敏、陈贵富、王鹏为兼职环境保护工程师。做到认真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以确保项目实施顺利进行。 环保领导小组 组 长 环保工程师 副组长 各工区项目驻地地 路基施工队 桥梁施工队 排水防护施工队 小型结构施工队 拌合站预制厂 6.2 环境保护管理责任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交通部《公路路基路面环保技术规范》和其他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为防止和减少环保事故,保证全体建设者的生命和财产环保,特成立大广高速龙杨段A5标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并明确机构各级成员的环境保护责任。 6.2.1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的职责 1)项目经理是环保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所属合同段的环保工作负全面责任。 2)各领导小组成员对组长负责,在组长的领导下具体开展和落实环保工作和任务。 3)建立和健全本合同段的环保责任制。 4)组织制定环保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5)保证环保投入的有效实施,及时消除环保事故隐患。 6)组织制定并实施环保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7)及时、如实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环保工作。 6.2.2 环保领导小组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环保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环保的指导精神。 2)环保领导小组组长为环保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合同段项目施工的环保工作。 3)环保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和安排具体日常环保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专业工程师为各自的环保第一责任人,负责自己主管工作范围的环保工作。 4)组织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环保责任制。 5)保证环保投入的有效实施。 6)组织实施对环保目标管理的考核和奖励办法。 7)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环保检查,对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结果予以落实。 8)向上级主管部门定期汇报环保工作。 6.2.3 环保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环保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的文件精神。 2)在各自的业务工作范围内对实现环保的要求全面负责,认真贯彻执行环保领导小组制定的各项环保规章制度和要求,建立健全环保责任制,层层签订环保责任状。 3)在施工现场随时检查环保预防措施(包括高空作业、用电、防火、防汛、交通、危险品使用等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当发现环保隐患时,要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4)负责组织、协调、督促环保管理措施的落实。 5)保证环保投入的有效实施;负责组织和起草各项环保管理办法和措施及总结报告。 6)协助领导小组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环保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检和检查。 7)施工现场环保一旦受到危害,施工负责人除采取必要的抢救措施外,必须立即暂停与此有关的项目施工。 8)具体落实组长、副组长安排的环保工作,向领导小组提供有效的环保工作计划和建议。 9)对上级部门检查所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 10)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环保工作,同时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6.2.4 环保工程师职责 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本合同段项目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环保监督和管理; 2)全面负责所辖本合同段项目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环保管理和监督。 3)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公司的环保管理规定。制定内部环保责任制。 4)监督小组成员履行环保职责,执行施工工序、规范和标准。 5)负责编制施工环保方案及环保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督促小组成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环保技术交底。 6)负责施工现场的环保管理。对各种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并按有关规定进行现场处理。当发现有危及施工环保的重大隐患和环保管理严重失控时,应及时下达停工令,责令整改,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7)负责审查考核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情况,对不称职和不合格的人员,责令其更换; 8)检查特种设备是否按照规定进行检验检测、注册登记; 9)负责施工生产中各种不环保因素的分析和预控制,尽力避免和减少环保事故的发生。参与对环保事故的调查分析及环保事故的处理。发生事故应及时报告并维护好事故现场。 10)负责建立环境保护档案;应在施工日志中详细记录施工现场每天的环保工作情况。 11)协助监理单位做好本项目段环保管理月度考核,每月向工作按时向监理单位报告环保情况,按规定编制工程项目的环保统计报表,及时反馈环保信息。 6.3、环保保证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组织结构图 环境管理员: 熊桂芳 环境管理员: 魏毛仔 项目部环境管理负责人:杨涛 项目部环境管理员:王松波 保证体系图如下 环保方针 环保规划 检查纠正措施 目标指标 环保保证体系 环境监理 法律要求 方案 环境监测 违章纠正 记录 思想保证 组织保证 技术保证 制度保证 宣传教育部门 领导小组 安质环保部 法律法规 提高环保意识 措施落实 ISO14001实施细则 内部管理制度 实施与运行 信息技术交流 文件资料管理 施工运行控制 应急相应准备 持续改进 实现环保目标 6.4、环保程序 环境管理的程序及监察计划按以下流程图进行: 环境管理的程序及监察计划流程图 通过 批准 分析本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因素 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 配置环保设备 工艺改进 环保培训 施工现场环境控制 临时驻地环境控制 环境监察记录 审批 修正环境管理计划 环保检查评审 执行下阶段环境管理计划 控制文件归档 未批准 未通过 七、工程环保分析: 1、本工程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因素分析 1.1投入施工的各种车辆、工具; 1.2临时设施的修建; 1.3临时设施的生活废气、污水、垃圾等; 1.4打孔、运输作业时的尘埃; 1.5各种施工过程中的剩余材料、废弃材料及隧道弃碴。 1.6工地用餐的生活垃圾; 1.7工程完工后临时设施拆除后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1.8隧道施工工程中产生的噪音。 1.9施工过程中产生废水。 1.10施工工作中可能产生不良地质及腐蚀性水质等。 2、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2.1项目部通过对本工程中可能影响环境的因素的具体分析,制定应对措施,制定环境保护管理方法和实施细则,编制环境管理计划,经业主审批后付诸实施。 2.2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贯彻执行环境管理计划,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环保措施,定期、不定期进行环境监察,执行阶段性环保检查评审,并持续改进,确保符合国家、交通部以及建设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及条例的要求;将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保护生态环境,为沿线居民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环保控制管理内容如下: 2.2.1环保培训 2.2.2配置环保设备 2.2.3施工工艺改进 2.2.4工程中的环境控制,包括:施工现场的环境控制和临时驻地的环境控制; 2.2.5定期、不定期环境监察; 2.2.6阶段性的环境保护检查评审及持续改进; 2.2.7环保文件、资料及环境监察记录管理。 八、环保措施总体规划 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1弃土(渣)场的处理: 工程设计中对弃土(渣)场采取修筑挡土墙和浆砌石排水沟的工程措施来防护。在弃渣过程中应该先把表层土(3Ocm )清理暂存以备弃渣完毕后回填绿化之用。 需要强调的是,必须加强和落实填方路段的防护措施。同时确保施工人员不在规划的弃土场以外的场所随意取弃土。 1.2排水工程: 边坡的崩塌、滑坡等现象主要是由于雨水渗透和涌水所致。所以边坡保护工程,可以说是一项水的治理工程,因此,凡是大面积切割山坡,应在其上方2m以外设截水沟,避免暴雨来临时流水从坡顶一些土体的节理和裂隙渗蚀而引起滑坡及泥石流,从而保证路面两侧区域排水的畅通和快捷。 1.3路基工程环境控制 1.3.1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控制 地表清理及结构物拆除潜在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清除草丛、树木等植被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 2 清淤 水土流失 3 结构物拆除 扬尘污染 、噪声污染、损害景观 4 场地内积水 水污染 、传播病媒 5 废弃物未及时处理 废弃物流失 、传播病媒 开挖施工中表层土保护是一个重点环境保护问题,表层土流失除引起水土流失外,也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平衡失调,如植被丢失、景观破坏等。地表清理将对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此外,表层土壤的剥离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的下降。主要措施如下: 1)在施工前明确清理对象和范围,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对于古树名木等有保存价值的植物,事先联系当地林业部门,采取移植等异地保护的方法加以保护。地表清理物应有专门的场地用以处置,不得随意丢弃。 2) 施工清场的树木、农作物、杂草,除部分可作为肥料外,应及时清运。 3) 剥离表层土予以保存,用于其它地面的土地改良,或沿线受破坏土地的恢复。不用于本地恢复的,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复的,移至它处堆存,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 4) 结构物拆除点周围30m范围内有居民点的,拆除框架混凝土结构,宜整体大部件吊装移除,减少粉尘排放,并且在拆除前应对被拆体充分洒水,保持湿润。 1.3.2 路基开挖控制 路基开挖潜在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土石方开挖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 、资源消耗 2 开山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 、噪声(振动)、扬尘 、资源消耗 、损害景观 3 挖掘机、装载机等 噪声、漏油污染 、扬尘 、消耗能源 、排出有害气体 4 土石方运输 沿路洒落 、随意丢弃 5 运输车辆 噪声、尾气 、扬尘 、消耗能源 6 炸药残留 污染环境 7 开挖时管道破裂 水污染 路基开挖对沿线植被及动物栖息地将造成永久性的破坏;此外,土壤的剥离与开挖容易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和肥力的下降。弃渣问题在此也会比较突出,弃渣场若选址不合理,有可能导致河道淤塞而阻碍行洪、滑坡、地基下陷,以及损毁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等土地。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1)施工前明确开挖范围,不应仅考虑方便施工而任意破坏沿线两侧的植被。根据环评报告书的结论对弃渣场进行认定,明确弃渣场的范围。弃渣应在指定范围内严格按照设计技术要求进行堆置。 2)预防表层土流失。剥离表层土,不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覆盖至可供耕作的其他地面;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移至它处堆存,堆放地宜相对低凹、周围相对平缓,并设置排水设施。 3)将弃土、弃渣于指定地点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其流入水体。公路边的临时零星弃渣,应在公路封闭前处理完毕,以免公路全封闭后,难以清理。 4) 施工过程中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废气、尘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5) 土石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 6) 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 7) 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5dB,夜间55dB,在学校、幼儿园、医院、疗养院、敬老院、居住区等敏感点附近,夜间停止作业,如确需连续作业的,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8) 尽可能以挖掘代替爆破,以多点少药代替大量炸药爆破,采用延时爆破技术等手段降低噪声和振动。夜间禁止开山爆破,敏感点及文物保护单位附近禁止开山放炮,确需放炮作业的,应加以阻挡、防护,以防碎石冲击,并减小振动对建筑物的影响。 1.3.3 路基填筑控制 路基填筑潜在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挖掘机、装载机等 噪声、漏油污染 、扬尘 、消耗能源 、排出有害气体 2 土石方运输 沿路洒落 、随意丢弃 3 运输车辆 噪声、尾气 、扬尘 、消耗能源 4 压路机、夯实机械等 施工噪声 、漏油污染 、水泵能源 、排出有害气体 5 履带式设备行驶 对道路场地破坏 6 施工设备、车辆等维修保养 机油洒弃 、零配件丢弃 、包装物丢弃 7 粉喷桩施工 粉尘污染 、噪声 8 塑料排水板等施工 噪声 、边料丢弃 9 土工格栅等铺设 边料丢弃 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1)施工工程中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废气、尘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 2)对成形施工路段适时洒水,减轻扬尘污染。 3)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5dB,夜间55dB,在学校、幼儿园、医院、疗养院、敬老院、居住区等敏感点附近,夜间停止作业,确需连续作业的,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4) 雨季施工时,应及时掌握气象预报资料,以便按降雨时间和特点实施雨前填铺的松土压实等防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1.4桥涵工程环境控制 桥涵工程潜在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河道开挖 1.生态破坏 2.污水排放、淤泥堆积、围堰作业等污染环境 2 钻孔机和打桩机作业 1.噪声 2.漏油污染 3.钻孔作业时拓放污水污染环境 3.钻孔打桩对河床的破坏 4.泥浆外泄对土壤污染和泥浆泄漏的水污染 3 打桩机械维修保养和进出场运输 1.打桩机械维修保养时机油、废油洒漏和废配件丢弃 2.进出场运输时有机油泄漏和泥尘粉尘洒落 4 水泥混凝土 1.水泥浆搅拌和输送噪声 2.水泥倾倒、拆袋有扬尘污染 3.砼插入震捣机震捣噪声 4.商品砼运输、泵送噪声 5. 震捣棒维修滴油、配件丢弃 6.浇筑时砼落于河道污染河水 5 场地碎石、黄砂堆放 1.扬尘 6 钢筋 1.装卸、声内搬运噪声、扬尘 2.锈蚀产生锈水 3.钢筋焊接产生废气和废渣 4.焊接和生电火花、电弧光 5.钢筋切断机、弯曲机使用产生机械噪声 6.零星废钢筋等未及时回收 7 机械设备 1.漏油污染 2.能源消耗 3.废配件丢弃 8 各类运输车辆 1.噪声 2.扬尘 3.有害气体 4.漏油 9 钢模钢管 1.装卸噪声、扬尘、防锈漆震落 2.搬运噪声 3.钢模施工噪声、扬尘 4.支模架搭拆噪声、声尘 5.钢模钢管扣件遇水腐蚀产生锈水 6.零星扣件散落 10 钻孔平台搭设 1.使用后的处置 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1)施工过程中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桥梁打桩噪声的场界限值为昼间85dB,夜间禁止打桩。 2)施工期污水不得排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88中所规定的I、II类水域。排入其它水域时,必须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不符合时要进行水质处理。 3)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3.4.6的污水排放评价,当取样测试有害成分含量值高于排放标准时,必须进行污水处理。 4)水泥混凝土拌和站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施工过程中搅拌站的排水、混凝土养护水等含有害物质的废水不得排入地表水I—III类水源地保护区。 5)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6)桥梁施工中的工程用水需经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放,工程弃方不能随意丢弃河流中或岸边;涵洞出口流速较大时,必须在进出口进行加固,防止冲刷。 7)水泥混凝土的搅拌、振捣、运输、摊铺等作业中防粉尘、防噪声(振动)措施同前。 8)对于不可避免的河道及河岸开挖工程,要明确并严格控制开挖界限,不得任意扩大开挖范围,将受影响的两栖动物生境控制在最小范围。 1.5 其它工程环境控制 1.5.1 排水工程措施 排水工程潜在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挖掘机、装载机等 噪声、漏油污染 、扬尘 、消耗能源、排出有害气体 2 土石方运输 沿路洒落 、随意丢弃 3 运输车辆 噪声、尾气 、扬尘 、消耗能源 4 夯实机械 施工噪声 、漏油污染、水泵能源 、排出有害气体 5 砂浆拌和机搅拌 噪声 、砂浆外漏污染 6 清洗砂浆设备污水 水污染 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1) 建设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扬尘、噪声、振动、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防止或者减轻施工对水源、植被、景观等自然环境的破坏,改善、恢复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 2) 将弃土、弃渣于指定地点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其流入水体。 3) 施工过程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 4) 除抢修、抢险作业外,禁止夜间在居民区、文教区、疗养区进行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居民休息的建筑施工作业。确需连续作业的,应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1.5.2 挡土墙、防护及其它砌石工程措施 防护工程潜在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挖掘机、装载机等 噪声、漏油污染 、扬尘 、消耗能源、排出有害气体 2 土石方运输 沿路洒落 、随意丢弃 3 运输车辆 噪声、尾气 、扬尘 、消耗能源 4 夯实机械 施工噪声 、漏油污染 、水泵能源 、排出有害气体 5 砂浆拌和机搅拌 噪声 、砂浆外漏污染 6 清洗砂浆设备污水 水污染 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1) 建设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扬尘、噪声、振动、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防止或者减轻施工对水源、植被、景观等自然环境的破坏,改善、恢复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 2)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3.2评价水土流失的影响,并提出治理措施。 3) 将弃土、弃渣于指定地点堆放,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其流入水体。 4) 施工单位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 5)除抢修、抢险作业外,禁止夜间在居民区、文教区、疗养区进行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居民休息的建筑施工作业。确需连续作业的,应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 2、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2.1本工程所处地区为林区,砂石料若采取外购,则要注意在汽车运输过程中,实行密闭措施,防止砂石料粉尘对环境空气造成明显不良影响。若采取就地利用洞挖材料作为施工道路的材料,则需在石料加工点实行严格的管理,对加工点采取定期洒水、封闭作业等有效防尘措施,破碎施工点要远离居民点、学校和农田,以防噪声和粉尘对居民的严重干扰和影响以及粉尘对农田农作物的影响。 2.2拌合场设置应远离居民生活区,周围500m范围内、特别是下风向区域内不能有居民生活区。设计中拌合场选址要符合要求。施工中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能随意更改施工地点。 2.3据施工现场的实测结果,施工路段使用洒水车洒水,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在道路施工期要洒水作业,尤其是灰土搅拌站和道路挖掘与路基填充时更是如此,要洒水以压实材料,在材料压实后,将定期洒水,以防起尘。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密闭,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2.4搅拌场和预制场控制 拌和场和预制场潜在环境影响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1 拌和场 扬尘 、废水污染 、噪声 2 预制场 废水污染 、噪声 施工中主要措施及防治: 1) 稳定土拌和站、水泥混凝土拌和站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 2) 拌和站距离学校、医院、疗养院、城乡居民区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不宜小于300m,减少拌和站对环境敏感点的粉尘和噪声污染。 3) 拌和场和预制场地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不能达标时,夜间应停止作业。 4) 大型拌和站(预制场)应配有除尘装置;沙石料场应及时洒水;沙石装卸时应尽量降低落差。施工人员应配有防尘用具,以保护工人健康。小型临时拌和场地应离敏感点大于100m,并应尽量避开下风向有人群的时段。 5) 砂石料冲洗废水其悬浮物含量大,需建沉降池,悬浮物进行沉淀后排放。部分废水澄清后可用建筑工地洒水防尘。 6) 混凝土养护可以直接用薄膜或塑料溶剂喷刷在混凝土表面,待溶液挥发后,与混凝土表面结合成一层塑料薄膜,使混凝土与空气隔离。 2.5生活服务区控制 生产服务区潜在环境影响 项目 序号 活动内容 潜在影响 食堂 1 油锅炉灶油灶 漏油 、能源消耗 、产生油烟 2 油烟机 油烟排放 、噪声 3 废弃物污水 污水 、废物 、能源消耗 4 冰箱 产生有害气体 办公室 1 空调 产生有害气体 2 电脑手机使用 产生辐射 3 复印机打印机 产生有害气体 、噪声 、废物回收 4 生活用水用电 能源消耗 5 纸张使用及废弃 资源消耗 、废物回收 宿舍 1 生活垃圾 资源消耗 、废物处置 、有害气体 2 生活用水 资源消耗 、污水 3 厕所 水污染 、土壤污染 停车场 1 车辆 资源消耗 、有害气体 、污水 、噪声 供电设施 1 发电机 噪声、资源消耗 、油料污染 2.5.1项目部选址可能造成的影响和避免措施 影响1:因选址不慎,造成对生态敏感点的人为干扰。这些生态敏感点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各种纪念地以及各种生物保护地如植物园、果木园、种子基地、特产农业用地等等。 措施:我部基本上采取避让的措施。通过实地踏勘,避开、各种生态敏感点,对于生活服务区附近可能存在的生态敏感点,会加强管理,并提示服务区内各员工,控制员工对附近生态敏感点产生潜在的人为干扰。 影响2: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生活服务区一般多设置在地势较平坦的地域,这些地域通常涉及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或临近这些用地,另外,还有可能临近水域或居民点。 措施:尽可能租用当地的民居;若无现成的房屋可以租用,尽量避开农、林等生产用地以及较集中的居民点,对临时借地范围要有明确的边界。我单位已租用当地一所小学作为项目部。 2.5.2 生活服务区日常生活中环境影响的主要措施 1) 我部生活服务区各种污水的排放,尽量避开《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88中所规定的I、II类水域。保证废水水质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机械和车辆由附近专门清洗点或修理点进行清洗和维修。 2) 生活垃圾堆放点避开生活用水和渔用水体,堆放点无直通沟道与邻地相通。垃圾堆放点与生活污水排放渠道无交叉。随施工人员的增多,我部会加强对生活垃圾管理,人员较多时会增设垃圾筒。 3)配套建设简易厕所,简易厕所尽量建成有冲洗水和粪便回收装置的流动厕所。 5) 厨房设置排风系统。 3、降低噪音、防止扰民措施 3.1施工期主要设备噪声源应符合GB12523-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 中的有关标准,防止建筑工人受噪声侵害,靠近强声源的工人将戴上耳塞和头盔,并限制工作时间。 3.2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夜间车辆出入频率,夜间施工避免使用噪音很大的机械,尽量避免机械过于集中形成噪音叠加。150m内有居民区的施工场所,嘈杂的施工工作不能在夜间(22:00-6:00)进行 3.3加强对机械和车辆的维修以使它们保持较低的噪声,车辆运输中尽量避免鸣笛,减轻对居民的影响和干扰。机械车辆途经居住场所时减速慢行,不鸣喇叭。在比较固定的机械设备附近,修建临时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邻近居民点夜间施工时,灯光照明限在工地范围内。 4、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 4.1为保护林地免受破坏,不允许在林地取土、堆放材料和建临时营地。公路临时用地大多为旱地和荒地,为使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的影响最小,对于临时用地施工结束后应该采取必要的复垦措施,表层耕作土(30cm)应妥善堆放,并在施工完成后回填。 4.2弃土场在弃土前应清除种植土,推在一边妥善集中堆放,待弃土后,对弃土场进行平整,再将种植土返回,保持原有的土地肥力。 4.3拌和场在施工结束后剩余的石料需清理干净,短期内恢复种植条件,复耕或植树种草。 4.4及时在公路两侧和临时道路及被占林地附近补种树苗和草皮,尽快恢复植被,减轻环境影响。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植树、种草等绿化。 4.5施工车辆应走临时便道以免损坏农田、林地等。 临时施工道路的周围环境的潜在影响主要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水地流失及扬尘等污染,例如临时施工道路的开辟和修筑以及运输车辆的行动会破坏地表植被,包括耕地、用地、林地以及牧草地等。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1)严格规划临时施工道路的路线走向,以减少植被破坏为首要原则,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若无现成道路可利用,则应严格控制施工道路修筑边界。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临时占用土地原有的土地利用功能。 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尽量减小临时道路在运行期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程度以及对沿线水土流失的影响。 3)施工便道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专职人员,即时洒水清洁保持运行状态良好,减少扬尘污染。 4)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的限值为昼间75dB,夜间55dB。夜间在居民区居民区附近禁止施工便道的作业,必要时报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居民,然后方能进行夜间作业。 5、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施工废水、泥浆、垃圾处理措施 5.1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严禁石料、油料等堆放在河流、沟槽边。以避免堵塞河床引起对水质的不利影响。 5.2拌合场应设置围墙,避免筑路材料被雨水冲刷流失,必须防止材料随地表径流流入河流、保成河及沿线小溪流。临时营地生活区,应设室外干厕。防止施工中产生的污水直接进入河道和灌溉水渠。垃圾应收集在固定场所的垃圾箱内并定期统一清运。 5.3施工废水,生活污水采用沉淀池、化粪池等生化办法处理,未经检测合格不得直接排放到河流、沟渠中。施工污染清洗集料或含有油污的废水采用集油池的方式处理。 5.4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在有防雨棚和地表经过硬化处理的临时垃圾池内,并及时集中清运。 5.5施工中有毒有害的危险品,实行专人管理,严防泄露。 5.6完工后及时清理场地,作到工完料净,不给周围环境遗留工程垃圾。 6、不良地质体的环境保护对策 6.1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不良地质体一一处理,消除隐患,为施工期及运营期间公路的安全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6.2施工过程中认真落实监测检验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及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