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四 月考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 审题人: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题3分1 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罪愆qin 巷陌(xin) 堪脍(kui) 礼节甚倨jB罗绮(q) 汗涔涔cn) 暮霭(i) 玉簪螺髻(j)C纶巾(gun) 刽子手(kui) 佯为yng 风靡一时(m) D睨柱n 揾泪(wn) 天堑(qin) 臣等不肖(xio) 1B A礼节甚倨j C刽子手(gu) 风靡(m)一时 D睨柱n臣等不肖(xio)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乍暖还寒 春风料峭 人才备出 一尊还酹江月B 断鸿声里 插科打诨 良辰美景 一蓑烟
2、雨任凭生C舞榭歌台 竹杖芒鞋 刎颈之交 都门帐饮无绪D剑拔弩张 落拓不羁 残羹冷炙 墙橹灰飞烟灭 2. C A 人才辈出 B一蓑烟雨任平生 D 樯橹3以下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引赵使者蔺相如 引:延请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顾:回头B.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负:使承当 蔺相如固止之 固:本来C.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徒:白白地 秦贪,负其强 负:倚仗D.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逆:背离、触犯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仔细3 B 固,坚决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MH370自失联以来,中国政府展开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搜救行动,但一直以来,搜救发现的疑似物体被
3、证实大都是海上垃圾。B、美国业界调查机构认为,到2021年,世界3D打印机销售额将扩展至的5倍,大约可达108亿美元左右。 C、做任何工作都不能孤军奋战,必需团结合作。墙倒众人推,我们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D、今年初,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突然爆红,“炸鸡啤酒都教授成为网络流行语。有关人士认为,这部剧爆红的原因是“帅哥美女、专业编剧班底、时时可以参加讨论的剧情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4 C A 双主语 “MH370,中国政府;B 重复“大约可达108亿美元左右; D句式杂糅。“原因是的结果。5以下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系办公室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4、A. 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B. 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加庆典,深表歉意。C. 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D. 因航班取消,恐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5. DA“拨冗指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谦敬辞不当;“特此通知语气不当;B“光临是敬辞,称贵宾来到,此处使用不当。C“列席“谨此奉告用在此处,语气不当。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题3分)。宋词的文化品行从文化角度视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 士林文化互相影响的双重品行。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
5、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行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 的品行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曰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需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干用
6、于演唱施行,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 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假设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 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确实很有见地。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婉转于歌伎
7、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行得到强化,否 则,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柳永“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
8、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的“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6下面不属于词的“市井文化品行特点的一项是 A词在早期是与燕乐相配的歌词,燕乐对词的市井文化品行形成了影响。B词的句法参差,词牌 丰富,能够较少顾忌地表现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C词的语言向俚俗靠拢,语句浅显易懂,有一定程度的口语化。D词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也能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7下面关于诗与词不同特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的句式较为整齐,而词的句式变化错落,适于倚声弦歌与抒发复杂的情感。B“诗庄词媚“词为艳科之说,说明诗和词在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方面存在不同。C“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说
9、诗长于反映社会生活,词善于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D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而词较为浅显易懂,既能满足文人的欣赏,又能娱悦听众。8以下对原文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又被称作“诗余,这标志着诗的发展在唐代之后,到了宋代便开始逐渐消亡。B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是词形成市井文化品行的基础。C由于词具有市井文化品行,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这就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D词在咏史言志时,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是因为其表现情感更有深度和广度。6D本项只是说词可以把诗的题材作为自己的题材,与“市井文化品行无关7D诗的语言晦涩艰深在文中无此信息8BA项从“诗余这一名称并不能证实诗的消亡;C从第一段
10、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 士林文化互相影响的双重品行可以看出该项错误;D“因为其表现的深度和广度在文中无据。三、文言文阅读21分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910题。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先得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9 对以下句中划线
11、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顷之 之: 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B甫下数子 甫: 经常C今之学者读古人书 学者: 求学的人D以为不逮己也 逮:赶得上、比得上9 B,甫,方才,刚刚。是副词10 指出以下四组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 以为不逮己也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B 竟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C 客胜予十三子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D 客请与予对局 相如闻,不肯与会10 答案 C我,代词 / 给,动词译文:我在朋友家里看下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
12、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索得更加艰难,而客人却轻松有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惭愧,说不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只是整天默默地坐着看罢了。现在求学的人读古人的书,经常非议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爱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可能没有 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心平气和地估计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熟悉别人的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失误,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 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误,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时间,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二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学习。秦王斋五日
13、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壁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11. 与例句“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中“以字用法相同的是 A.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B.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C.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D.以一璧之故
14、逆强秦之欢,不可。 11 DA.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B.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用来 C.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同“而,用来D.因为12 与“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句式不相同的是 A 而君幸于赵王 B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 不拘于时,学于余 D 欲与王好,会于西河外渑池12 D 是状语后置句,其余都是被动句,与例句同。13 比较下面四个句子中“因字的意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秦王因曰 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遗策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A. 两个“因字相同,两个“因字不相同。 B. 两个“因字不同,两个“因字相同。C. 两个“因字不同,两个“因字相同。D. 四个“因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同。13 D
15、 于是 趁机 沿袭 通过,经由 14文言文翻译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3分译文: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3分14 译文: 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一个更厉害?。 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四、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5分15、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1)执手相看泪眼,_。(柳永雨霖铃)(2) 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3) _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薄雾浓云愁永昼,_ 。(李清照醉花阴) (6)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_ (李清照声声慢
16、)(7)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_ ,而位居我上。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8) 顾吾念之,_ ,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1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鹧鸪天.时谪黄州 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现,照水红蕖细细香。邻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1请简要分析上阕三四两句的景物描写在写法上的特点。3分2“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61从视觉和嗅觉写景,1分将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描述得有色有香,有动有静。2分 2拟人; “二更雨“殷勤,使雨具有
17、了人的情意。1分殷勤的夜雨解脱了人世的烦热,表现了诗人在人自然的抚慰中的平静和旷达,2分也暗示了诗人贬官黄州时内心的不平和无奈。1分【解析】试题分析:这首词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时苏轼在黄州。描述了一幅夏日雨后的乡村小景。开首“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连用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典型意象描写了夏日雨后的景物,给人以密不透风之感。最后以“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相对,一个诉诸视觉:“时时现;一个诉诸嗅觉:“细细香。动静结合写出了空中与地上的两组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记住的。那
18、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她被当作了愁的化身,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实李清照在写这首词前,曾经有过太多太多的快乐。当李清照满载着闺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爱河时,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层楼。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人又是文学知己,情投意合。他们二人除一般文人诗词琴棋的雅兴外,还有更相投的事业结合点金石研究。蜜一样的生活,滋养着她绰约的风姿和旺盛的艺术创造。金人一锤砸烂了都城汴京的琼楼玉苑,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爱巢也树倒窝散,一家人开始过漂泊无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赵明诚急病而亡。一个叫张汝舟的人走进她的生活。刚结
19、婚之后张对她照顾得也还不错,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来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边尚存的文物。这些东西李视之如命,而且金石录也还没有整理成书,当然不能失去。无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条绝路,鱼死网破,告发张汝舟的欺君之罪,李清照也随之入狱。由于友人帮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释放了。但这在她心灵深处留下了重重的一道伤痕。一个女人心中爱的火花就这样永远地熄灭了,这怎么能不令她沮丧犯愁呢?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赵构又弃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华。国运维艰,愁压心头。有人请她去游四周的双溪名胜,她长叹一声,无心出游:“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看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
20、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有时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她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使自己勉强没有摔倒。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所寻寻找觅的是什么呢?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
21、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她甚至没有机会和他们交往,只有独自一人愁。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连那十岁的小女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有了答案,可是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找觅的美神。 17联系原文,请用几个词或短语概括出“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中“愁的内涵。2分18李清照的人生经历了太多的波折,请以“亡国破家为界,分
22、条罗列她后半生的种种苦难。4分19这篇文章运用的反衬手法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反衬手法的好处。(4分)17国愁,家愁,情愁,学术著作未成之愁。18再婚又离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四处逃亡,备受颠沛流离之苦。生逢乱世,无人理解,遭人歧视,怀有超越时空的孤独。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4分。191以早年的幸福生活反衬李清照晚境的凄凉;以世道的困难反衬李清照的理想美;以爱情、生活的苦难反衬李清照的心灵美、诗歌美;以世风“才藻非女子事来反衬李清照的执著。只要答到三点即可2通过多角度的反衬,特别了李清照身处逆境,关怀国事,仍然进行不懈的艺术追求的坚强品行,使“乱世中的美神形
23、象更加光彩照人。2分六、写作5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以“走向彼岸为题,写一篇文章。现代汉语词典对“彼岸的释义有:(江、河、湖、海的)那一边,对岸;佛教认为有生有死的境界好比此岸,超脱生死的境界(涅槃)好比彼岸;比喻所向往的境界。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依据词典对“彼岸的解释,题目“走向彼岸自然取其比喻义“向往的境界了。只是这个“境界因为人生的追求不同,故有高下之别。钱学森把祖国的需要当做自己的事业,这是他的境界;袁隆平希望水稻能长得像树一样高大,让全世界的人都有饭吃,这是他的“彼岸;也有人把不择手段获取财富作为“彼岸追求所以,确定
24、走向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彼岸虽然重要,但这道题的写作重点是“走向,以引导考生审阅内心。一般而言,当一个人确立了自己的“彼岸时,这时的“彼岸还只是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即,有的甚至连“可望都不能。当然,确定了“彼岸后,我们就要为之奋斗了,但“走向彼岸却不像说出“彼岸那样容易,就像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在“走向的过程中有耐力,有信心,战胜困难险阻。考生要注意的是,这个题目只是提出了写作的范围,并不是文章的论点或主题,写作时不要泛泛而谈,可选取“走向彼岸过程中的一个方面,比如信念、勇气、毅力等来写作。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干内容具体充实,小中见大。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
25、后面的问题。(7分)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辛弃疾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闲管兴亡则甚?注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别浦:河流入江海之处。则甚:做什么。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色?有何作用?(3分)2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为何说“别浦鱼肥堪脍? 4分)1答案词的上阕描写了壁立千仞、山林苍翠、落日铺江、白鸥闲飞的景色(1分)。表达了对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1分),为下阕的描写生活场景及抒发感慨作铺垫(1分)。2答案“休说鲈鱼堪脍是为了表达词人不愿归隐、希望为国效力的志向;本词说“别浦鱼肥堪脍写出了隐居生活的惬意,借渔父不问国家兴亡之意,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意和无奈之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