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节地下室钢筋工程
地下室底板受力筋均应尽量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若采用搭接,上部钢筋在支座处搭接,下部钢筋在跨中搭接,钢筋连接应满足规范。
一、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
电梯井、集水井等超深部分承台钢筋一一其余承台钢筋底板下皮钢筋
——底板上皮钢筋一一柱子钢筋、暗柱钢筋,墙板钢筋一一框架梁、暗梁、连系梁等钢筋一一顶板钢筋。
二、基础钢筋连接方法
底板水平钢筋现场操作接头,若设计有明确要求的,连接方式按设计要求做,若设计无明确要求的,①18以上的钢筋采用电弧焊连接,①18以下钢筋采用绑扎连接。
地下室外墙、柱钢筋直径①14以上现场操作接头全部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①14以下钢筋采用绑扎连接。边缘构件竖向钢筋采用绑扎接头时,搭接范围内箍筋或拉结筋间距<5D且<1同截面搭接或焊接、机械连接的钢筋总根数不得超过50%。边缘构件为端柱Y (G ) DZ时,应符合框架柱的有关构造要求。
地下室顶板钢筋均采用绑扎连接。
三、钢筋绑扎操作工艺
钢筋加工包括调直与除锈、断料、弯曲、闪光对焊、直螺纹连接。钢筋加工前由技术部门做出钢筋配料单,经反复核对无误后方可下料加工。
钢筋加工流水作业系统图:
1. 承台、底板钢筋
(1) 承台钢筋绑扎完毕,经自检合格后,在垫层上弹出底板钢筋的分档线,并预摆下排钢筋,然后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接头的数量,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双向板纵横方向上的钢筋的上下相对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确认无误后即可开始绑扎下皮钢筋。
(2) 绑扎钢筋时,对单向板,靠近外围两排钢筋交点全部扎牢,中间部分梅花形交错绑扎,对于双向板,所有的交叉点都必须扎牢,在钢筋搭接接头处,接头的两端及中间都应用铁丝扎牢。
(3) 底板下皮钢筋绑扎完以后,按纵横1m见方的间距放同主筋同规格的钢筋制作的撑马,在撑马上先绑扎纵横的定位钢筋,在定位筋上划出分档线,再进行绑扎。
(4) 下皮钢筋要垫好保护层,保护块纵横向距控制在10mm以内。底板钢筋绑扎完后,方可对柱、墙板等竖向结构进行绑扎。
2. 柱钢筋
(1) 柱钢筋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后进行,绑扎前先放线,校正预埋插筋,位移较严重的,应进行加固处理。
(2) 绑扎时,按设计要求的箍筋间距和数量,先将箍筋按弯钩错开要求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再立柱子钢筋,钢筋直径大于①14的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钢筋的弯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3) 在立好的柱主筋上用粉笔标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套好的箍筋向上移置,由上往下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达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或交错绑扎,箍筋的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成梅花式交错扎牢,以防止骨架歪斜。
(4) 模板合拢后,对伸出的钢筋进行一次修整,并在模板上处绑扎一道临时定位钢筋,在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随时检查和修整,以确保竖筋位置正确。
3. 墙板钢筋
地下室底板完成后,重点是地下室墙板及柱子等竖向结构的施工,作为结构自防水部分应在施工中引起高度重视,也为上部结构开好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前,首先对轴线等尺寸进行全面复核,做到轴线整体测量闭合,偏差小于规范允许值。
(1) 地下室墙板钢筋的绑扎顺序为:调整、调直墙板及门洞插筋的间距位置T绑扎纵向钢筋T接门窗洞插筋T门窗洞过梁T绑扎横向钢筋T调整内墙插筋T门窗过梁T绑扎墙拉结筋T预埋铁就位T垫块T清理现场T验收。
(2) 墙板钢筋绑扎操作工艺
a. 墙板钢筋绑扎时,先绑扎2-4根竖筋,并在竖筋上划上水平筋的间距,然后在下部及中部绑两根水平定位筋,并在水平筋上划竖筋的间距,接着绑扎其余竖筋,最后绑扎其余水平筋,双排钢筋之间绑扎拉筋,其纵横间距为6mm ,保护层垫块纵横向距控制为10mm ,靠上端加密至7mm 。
b. 墙钢筋要逐点绑扎,两侧和上下对称进行,钢筋直径大于①18的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钢筋的弯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具体制作前先翻样,再制作,以便于精确控制制作尺寸,并按规范规定进行绑扎,确保绑扎过程钢筋的搭接、锚固以及接头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满足规范要求。
c. 墙内埋设的预埋铁件、管道、预留洞、其位置及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切断钢筋需加绑扎附加钢筋补强。
d. 模板合拢后,对伸出的钢筋进行一次修整,并在模板上处绑扎一道临时定位钢筋,在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随时检查和修整,以确保竖筋位置正确。
4. 梁钢筋
(1) 梁钢筋采取在模内绑扎,在梁底模铺好后,标出梁轴线位置,及箍筋间距,然后按以下次序进行绑扎:将主梁主筋穿好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T固定弯起筋和主筋T穿次梁弯起筋和主筋并套好箍筋T放主梁架立筋、次梁架立筋T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扎T绑扎架立筋T再绑扎主筋。钢筋绑扎时主、次梁同时进行。
(2) 梁中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的接头交错布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交错布置。
5. 顶板钢筋
(1)顶板钢筋在顶板模板支好后进行,绑扎前先修整模板,将模板上垃圾杂物清扫干净。
(2)按划好的钢筋间距,先排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同时安装并固定。
(3)板钢筋绑扎采用顺扣或八字扣,双向配筋板相交点全部绑扎,单向板对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其余各点可隔点交错绑扎。
(4)钢筋绑扎时垫好水泥垫块,保护块纵横向距控制在10mm以内,防止被踩下。
(5)根据公司大型地下车库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在地下车库顶板与高层住宅相接的边角处,很容易产生45度的斜裂缝,严格设计及行业要求在这些部位适当增加构造抗裂钢筋。
6. 楼梯钢筋
在楼梯底模支好后,弹出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按设计图纸中主筋和分布筋的排列,先绑扎梁筋,再绑扎板筋,板筋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扎,板筋要锚入梁内。
四、技术措施与质量保证措施
1. 钢筋须按施工进度计划进场。对锈蚀严重或机械性能(外观)不符合要求的钢筋要拒绝验收,进场钢筋须附有质保单,要求全部采用优质钢筋。所有钢筋使用前必须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 绑扎钢筋前,在垫层上弹出轴线和钢筋排列尺寸线,特别要复核暗柱位置线,并加强暗柱及剪力墙插筋的固定措施。
3. 设计中所注明的避雷接地,由专人负责施工,并交建设方验收。(签署工程验收单)
4. 底板钢筋施工原则先深后浅,先底层筋后上层筋。
5. 底板钢筋支撑,采用①16来支承上层钢筋的重量和作为上部操作平台承担板施工荷载。
6. 在相同情况下安装钢筋,应先安装较长或较大直径的钢筋。
7. 所有底板、柱、墙板插筋均应用箍筋或水平钢筋焊接固定在底板纵横向钢筋上。
8. 安装墙、柱、梯等插筋后,对插筋要有临时固定措施,不得动摇。墙体立筋,水平筋安装后,随即安装拉结筋唧"S”筋)。
9. 钢筋绑扎时,应随时注意各种构造筋的配置绑扎。
10. 为使绑扎后钢筋网格方整划一,间距正确,采用5米长卡尺限位绑扎。在钢筋两端用卡尺的缺卡住钢筋,待绑扎牢固好,拿去卡尺,可满足钢筋间距的质量要求,并加快绑扎速度。
11. 钢筋的锚固,搭接长度严格按照设计及有关规范施工。
12. 钢筋接头位置:板底钢筋在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板顶钢筋在支座三分之一范围内,其接头面积在同一截面处不得超过钢筋总面积的50%,接头应错开10mm以上。
13. 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绑扎班应及时派人看护剪力墙及柱子钢筋,以免混凝土的流动带动钢筋移位。
五、成品保护
1. 加工好的成型钢筋,在现场按型号、规格铺垫木整齐堆放,防止压弯变形,周围做好排水沟,避免钢筋陷入泥土中,贮存期不宜过长,以免钢筋锈蚀。
2. 底板钢筋绑扎好后,两皮钢筋间的支撑要绑扎牢固,避免其他工程操作时踩踏,造成钢筋变形。
3. 在钢筋运输和安装时要轻装轻卸,不得随意抛掷和碰撞,防止钢筋变形。
4. 绑扎柱、墙钢筋时要搭设临时脚手架,不得蹬踩钢筋操作。
5. 钢筋绑扎过程或钢筋绑扎好后,不得在已绑扎好的钢筋上行人、堆放物料或搭设跳板,特别防止悬挑结构的钢筋位置。绑扎模板时避免碰动预埋铁件和洞模板。
6. 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管线时,避免切断钢筋和碰动钢筋。
7. 泵送混凝土的泵管和是直接搁在已扎好的钢筋上,而需搭设支架。
六、安全措施
1. 钢筋加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应经过机械操作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证后方可操作。
2. 钢筋加工机械的电气设备有良好的绝缘并接地,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一保护,机械转动外露部分必须有安全防护罩,在停止工作时断开电源。
3. 使用钢筋弯曲机时,操作人员站在钢筋活动端的反方向,弯曲4mm的短钢筋时要有防止钢筋弹出措施。
4. 粗钢筋切断时,冲切力大,应在切断两侧机座上安装两个角钢档杆,防止钢筋摆动。
5. 电焊机周围不得放易燃物品,并且要防止焊花四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