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总复习:先秦时期.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47426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复习:先秦时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总复习:先秦时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总复习:先秦时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总复习:先秦时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总复习:先秦时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考总复习:先秦时期(一)夏、商、西周时期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分封制、宗法制2、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3、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复习建议高考对夏、商、西周时期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方面。所以请同学们务必将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熟记于心,考试一般是出具一段文字材料,或者创设一个情景,考查本项内容。知识清单夏:约前2070-约前16年,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商:约前16-前 1046年,屡次迁都,最终定在殷(今河南安阳)西周:前1046-前 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夏商西周七时期时代特征一一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政治一一早期国家出现,逐步形成以制和制为主要内容、以为主要特

2、征的政治制度。早期农业生产,制基础上奴隶劳动(千耦其耘);青铜制造进入繁荣时期。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文字:艺术: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为代表。历法:参考答案:分封,宗法,家国一体,井田,集体,甲骨文,青铜,殷历。考点聚焦考点一、原始社会概况(一)政治:禅让制(二)经济:原始农业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作物:南稻和北粟(世界最早)耕作方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三)文化:原始的“图画文字”;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注:原始社会的史实,同学们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即可。【典型例题】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

3、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 B.C.D.解析:本题是道组合式选择题。从稻谷、粟的遗存地址多可知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从长江流域发现稻谷遗存,山东河北发现粟壳遗存可知我国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即南稻北粟。从黄河流域发现水稻遗存,浙江发现粟壳可知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材料并不能反映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予以排除。其实南稻北粟基本处于同时,都距今六七千年。本题正确选项。答案:B。考点二、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一)早期

4、国家制度1、王位世袭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一一夏。其子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使王位在家族内部传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2、行政管理:商在中央设相、卿士,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商王对各方国的控制力有限,除对商承担纳贡和征伐的义务外,方国有很大的自主权,有时还经常与商王处于战争状态。(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目的拱卫王室,建立有效统治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分封土地和人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诸侯权利:受封诸侯有再进行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力规定宗族内嫡

5、庶系统 实质: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嫡长子继承,小宗服从大宗特点 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土地与义务是周王与诸侯关系的纽带 层层封授,贵族内部等级森严 嫡长子继承制 血缘关系维系 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家”与“国”密切结合。影响 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拓展了疆域;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统治效果加强,周王朝延续数百年; 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西周成为强国; 受封诸侯在他们的领地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这为春秋割据埋下隐患。 宗法制是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

6、工具。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二者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成为维护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巩固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外在体现,二者互为表里,互相依存。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注“封建之制”与封建社会的区别。“封建之制”常见于我国古籍,其中封建即“封邦建国”或“封蕃建卫”的简称,也就是分封制,它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并被后世许多朝代采用(如西汉、明朝等)。而“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指的是一种介于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社会形态。(三)礼乐制度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

7、周还实行各种礼乐制度。所谓的礼乐制度,就是指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四)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1. 浓厚的部族色彩(夏族、商族、周族)2.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3. 宗法制:制度体系的核心4. 分封制: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5. 世卿世禄制: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6. 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特别注意这一点)【典型例题】1、(2016江苏单科)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 “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 家族和睦B

8、 等级秩序C. 贵族世袭D. 宗法观念解析:本题考查对宗法制影响的理解。题干中“长兄如父” “小儿不及长孙”体现的是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所以D项正确。家族和睦是指家族成员之间相处融洽,长幼互亲;等级秩序是指依据宗法制形成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分层;贵族世袭指的是贵族世代继承祖先的权力,这些都与题中“长兄如父” “小儿不及长孙”说法内容不符,故A、B、C三项错误。答案:D2、(2015 江苏高考)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9、 D.郡国并行制解析: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朝觐述职的义务,有严格的“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还实行班爵制度规定诸侯的等级,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即“天子”,天子以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与题意相符,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郡县,且与“诸侯”不符,C、D错误。答案: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

10、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依据材料,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制度,要求回答在官员的任免方面,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第一段材料的主题是:夏商西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根据出身决定任职情况,并且“世卿世禄”。第二段材料的主题是:春秋时期,秦、楚等国在新占领的地方设郡、县,郡县长官不是世袭而是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这就是与夏商西周的本质区别。本题从材料中获取

11、有效信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区别:分封制下,根据出身任职,实行世卿世禄制;郡县制下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体现了选贤任能。考点三、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一)农业农具: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用于生产技术:排水、除草、培土、制肥、治虫作物:西周时期有稻、粟、黍、稷、麦、桑、麻土地实行“井田制”生产方式:集体耕作注:井田制【高清课堂:中国古代史复习第一单元先秦时期(一)】39:12 41:10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受封者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缴纳贡赋。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公田”实际上为贵族占

12、有,“私田”是劳动者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从生产方式上讲,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商代已经实行井田制,西周是井田制度最鼎盛的时期。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走向崩溃。它一方面表现为大量“公田”被抛荒,另一方面则是部分“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战国商鞅变法有“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这便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注意井田制被废除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铁器牛耕的使用)。(二)手工业概况:商周时期“工商食官”,官营手工业发达。冶铸业:商周时代青铜铸造繁荣,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为代表;西周晚期已有铁器。制瓷业: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丝织业:中国是

13、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已开始养蚕并有丝织品。商朝时有织机,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注“工商食官”【高清课堂:中国古代史复习第一单元先秦时期(一)】37:56 38:32工,百工;商,官贾;食官,靠官府所给的粮食而生活。“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这些手工业作坊的各类生产者称为百工,他们既是具有一定技艺水平的工匠,又是从事手工业生产的管理者。(三)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人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14、商周时期政府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典型例题】1、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A.由官府控制B.不受官府的干预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解析:本题考查西周时期的工商业制度。“工商食官”可理解为工商食于官,手工业、商业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与官府之间的关系紧密,受官府严格控制。答案:A。2、(2014山东滨州高考模拟)如图所示,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下列对其认识错误的是()1 m私田步(的 135m)I、loodftE的伊公A. 公田归贵族所有

15、私田归庶民所有B. 公田的生产采用庶民集体耕作方式C. 要求先种公田,公事毕然后治私田D. 公田中的所有收获物都归贵族所有解析:本题考查对井田制的理解。首先,题目要求找出“认识错误”项,私田实际上亦归奴隶主所有,A项错误,符合题意;公田采用集体耕作,完成后耕作私田,且公田收获物归奴隶主,私田收获归奴隶支配,B、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考点四、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一)历法夏朝的夏小正,商朝的“殷历”。历法产生于农业。早在夏朝,中国已有透过观察和记录天时的方法来编制自然历法。到了商朝,大规模的祭祀和占卜,要求准确的祭祀时间和周期,加之农业生产进步,使得商朝历法在夏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

16、展。(二)文字商朝汉字一一甲骨文已形成完整体系。此后,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典型例题】1、下图自左至右是()洛径上南衅沽度A.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B.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C.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D.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行书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发展线索和字体特点。商朝甲骨文形成完整体系;金文是指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政策,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所创制的统一的文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隶书具有笔画横平竖直,楷书具有笔画详备,结构严整的特点。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答案:B。2、(2016新课标全国III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 创造了 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 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解析:根据材料“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正确。而A、C、D三项都无法从题干中直接得出。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