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体阶段质量管控一、目的确保钢筋机械连接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在建项目的钢筋机械连接的监督管理。三、编制、检查依据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2016钢筋机械连接套筒JG/T106 2013四、技术规定1、套筒:钢筋机械连接一直螺纹套筒、锥螺纹套筒和挤压套筒。直螺纹套筒又可分为镦粗直螺纹套筒、剥肋滚轧直螺纹套筒和直接滚轧直螺纹套筒。直螺纹套筒形式可分为标准型、异径型、正反丝型、扩型。1)原材料:套筒原材料牌号为45号的圆钢、结构用无缝钢管,当采用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时,应进行退火处理。2)套筒外观:a、套筒外表面可为加工表面或无缝钢管、圆钢的自然表面。b、应无肉眼
2、可见裂纹或其他缺陷。c、套筒表面允许有锈斑和浮锈,不应有锈皮。d、套筒外圈及内孔应有倒角.e、套筒表面应有符合规范的标志。3)套筒尺寸及偏差:a、钢筋直螺纹套筒尺寸应根据钢筋的牌号、直径及套筒原材料的性能按规定应设计规定。b、圆柱形直螺纹套筒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C、套筒外观及尺寸螺纹的检测项目、量具、检具、检测方法:通端螺纹塞规止端螺纹塞规2、钢筋丝头加工:1)钢筋端部应采用带锯、砂轮锯或带圆弧形刀片的钢筋切断机切平,严禁气割。要使得钢筋端面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扭曲,钢筋端部不得有弯曲,出现弯曲时应调直(保持丝头端面平整,使安装扭矩能有效形成丝头的相互对顶力,消除螺纹间隙,减少接头拉
3、伸后的残余变形)。2)敦粗头不应有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裂缝。3)钢筋丝头长度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极限偏差应为0-2.0P,牙顶宽度大于0。3P的不完整螺纹累计长度不得超过两个螺纹周长,丝头加工时应使用水性润滑液,不得使用油性润滑液。加工时操作者自检丝头质量。4)钢筋丝头加工的长度应为正偏差,保证丝头在套筒内可相互顶紧,已减少残余变形。5)螺纹量规检验是施工现场控制丝头加工尺寸和螺纹质量的重要工序接头技术提供单位应提供专用螺纹量规。6)钢筋丝头宜满足6f级精度要求,应采用直螺纹量规检验,通规应能顺利旋入并达到要求的拧入长度,止规旋入不得超过3P,规格的自检数量不应小于10%,检验合格率不应小于9
4、5%。7)丝头加工好后带上保护帽,防止螺纹被磕碰或被污染,以抽检合格后按规格型号及类型进行分类存放。钢筋直螺纹剥肋滚丝机钢筋丝头通止规3、接头安装:1)钢筋接头时可采用管钳扳手拧紧,钢筋丝头应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标准型、异径型、正反丝型接头安装后的单侧外漏螺纹不宜超过2P;对无法对顶的其他直螺纹接头,应附加锁紧螺母、顶紧凸台等措施紧固;2)接头安装后应用扭力扳手校核拧紧扭矩,最小拧紧扭矩,应符合下列表单的规定:4、质量检验: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超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当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符合要求时该验收批评定为合格。如有1个
5、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复验中如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评定为不合格.现场检验连续10个验收批抽样试件抗拉强度试验一次合格率为1%时,验收批数量可扩大一倍。现场截取抽样试件后,原接头位置的钢筋采用同等规格的钢筋进行搭接连接,或采用焊接及机械连接补接.对抽检不合格的接头验收批,应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等相关部门研究后提出处理方案。一、目的:确保冬季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在建项目的钢筋机械连接的监督管理.三、编制、检查依据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 2011四、冬季混凝土工程施工的一般原理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
6、 104 1997)”的规定,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C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高于5C时解除冬期施工。起止日期可经实测确定,也可由甲、乙双方协商统一划定。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后之所以逐渐凝结和硬化,直至获得最终强度,是由于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与混凝土本身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关外,主要是随着温度的高低而变化的。当温度升高时,水化作用加快,强度增长液较快;而当温度降低到0C时,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开始结冰,逐渐由液相(水)变成固相(冰)。这时参与水泥水化作用的水减少了。因此,水化作用减慢,强度增长相应较慢。温度继续下降,当存在于混凝土中的水完全变
7、成冰,也就是完全液相变为固相时,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时强度就不在增长。水变成冰后,体积约增大9%,同时产生约25 Kg/平方厘米的膨胀应力。这个应力值常常大于水泥石内部形成的初期强度值,使混凝土收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即早起受冻破坏)而降低强度。此外,当水变成冰后,还会在骨料和钢筋表面上产生颗粒较大的冰凌,减弱水泥浆与骨料和钢筋的粘结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当冰凌融化后,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各种空隙,而降低混凝土的密实性及耐久性。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水的形态变化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键,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水在混凝土中的形态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浇筑混凝土在冻结前有一段预养期,可以
8、增加其内部液相,减少固相,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试验研究还表明,混凝土受冻前预养期愈长,强度损失愈小。混凝土化冻后(即处在正常温度条件下)继续养护,其强度还会增长,不过增长的幅度大小不一.对于预养期长,获得初期强度较高(如达到R28的35%)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几乎没有损失。而对于安全预养期短,获得初期强度比较低的混凝土受冻后,后期强度都有不用程度的随时。由此可见,混凝土冻结前,要使其在正常温度下有一段预养期,以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使混凝土获得不遭受冻害的最低强度,一般称临界强度,即可达到预期效果.对于临界强度,各国规定取值不等,我国规定为不得低于设计标号的30%,也不得低于35千克每平方厘
9、米。混凝土冻害的危害:1、降低混凝土强度2、造成混凝土裂缝3、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4、降低混凝土耐久性能防止混凝土冻害的一般原则:1、减少用水量2、提高早期的强度3、减低水的冰点、4、“缓冲”冰对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压力5、降低混凝土体积变化混凝土防冻剂的作用机理:1. 防冻剂中减水成分:减少混凝土搅拌用水,提高混凝土强度;减水混凝土拌合物中自由水的含量,减低受冻害的几率。2. 防冻剂中早强成分:使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在水结冰前使混凝土超过临界强度,降低冰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3. 防冻剂中引气成分:均匀、稳定而封闭的微小气泡,减轻水到冰的过程引起的体积变化对混凝土造成的压力和体积变化。防冻剂有限使用
10、温度的规定:1、防冻剂的有效作用温度2、防冻剂对混凝土结构的实际“有效作用温度”3、对防冻剂适用温度的规定混凝土防冻剂的作用:1、防冻剂迅速提高早期强度。2、防冻剂不能根本改变混凝土在低温强度增长的规律。3、防冻剂掺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五、冬季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1、冬季混凝土施工方法选择:从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主要解决三个问题:1)如何确定混凝土最短的养护龄期。2)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冻害。3)如何保证混凝土后期强度和耐久性满足要求;2、冬季混凝土施工方法:1)调整配合比方法主要适用于在0C左右的混凝土施工.具体做法: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冻的重要手段。试验结果表
11、明,应使用早强硅酸盐水泥。该水泥水化热较大,且在早期放出强度最高,一般3天抗压强度大约相当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7天强度,效果较明显。尽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从而增加水化热量,缩短达到龄期强度的时间.掺用引气剂。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引气剂后生成的气泡,相应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提高拌合物的流动性,改善其粘聚性及保水性,缓冲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掺加早强外加剂,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应用较普通的有硫酸钠(掺用水泥用量的2%)和MSF符合早强试水剂(掺水泥用量的5%).选择颗粒硬度和缝隙少的集料,使其热膨胀系数和周围砂浆膨胀系数相同.2)蓄
12、热法主要用于气温一10。左右,结构比较厚大的工程。做法是:对原材料(水、砂、石)进行加热,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灌以后,还储备相当的热量,以使水泥水化放热较快,并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以保证在温度降到0。以前使新浇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冻能力。此法工艺简单,施工费用不多,但要注意内部保温,避免角部与外露表面受冻,且要延长养护临期.3)抗冻外加剂在一10。以上的气温中,对混凝土拌合物掺加一种 呢降低水的冰点的化学剂,使混凝土在负温下仍处于液相状态,水化作用能继续进行,从而使混凝土强度继续增长。目前常用有氧化钙、氯化钠等单抗冻剂及亚硝酸钠加氯化钠符合抗冻剂.4)外部加热法主要用于气温一10。以下,而构
13、件并不厚大的工程。通过加热混凝土构件周围的空气,将热量传给混凝土,或直接对混凝土加热,使混凝土处于正温条件下正常硬化。 火炉加热,一般在较小的工地使用,方法简单,但室内温度不高,比较干燥,且放出的二氧化碳会使新浇混凝土表面碳化,影响质量。 蒸汽加热。用蒸汽使混凝土在湿热条件下硬化。此法较易控制,加热温度均匀.但因其需要专门的锅炉设备,费用较高。且热损失较大,劳动条件亦不理想。 电加热。将钢筋作为电极,或将电热器贴在混凝土表面,便电能为热能,以提高混凝土的温度。次方法简单方便,热损失较少,易控制,不足之处是电能消耗大。 红外线加热,以高温电加热或气体红外线发生器,对混凝土进行密封辐射加热。六、冬
14、季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1、冬季施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骨料:骨料中不得有冰块、雪团和有机物,应清洁、级配良好、质地坚硬;水:采用可饮用的自来水;外加剂:选用防冻剂,防冻剂的作用机理是在规定的负温下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液相冰点,使混凝土在液态不结冰,保证水泥的水化作用,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预期的强度,防冻剂应通过技术鉴定,符合质量标准,并经实验室试验掌握其性能;水泥:显著活性高、水化热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2、冬季混凝土搅拌及运输的要求混凝土的搅拌:混凝土搅拌选用加热水的方法,80C以上的热水不得与水泥直接接触,先将热水与骨料拌合而后掺入水泥搅拌混凝土,以避免水泥假凝,混凝土搅拌的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另外
15、必要时对搅拌机周围进行防护并通暖保温。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马上用塑料布覆盖保持水份,同时在塑料布外侧覆盖保温被进行保温,保温被的覆盖应整齐、严密,使混凝土温度不至于下降过快,避免混凝土冻害的发生.适当延长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以不少于15天为宜。加做两组混凝土同条件试块放在现场环境中,以便随时得到同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3、冬季混凝土测温的要求混凝土的测温工作:在混凝土中埋设导线设专人进行测温,包括大气温度、混凝土的出罐、入模温度、混凝土内部温度,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气温、原材料和砼温度的测量工作应按如下规定执行:1)气温的测量,每昼夜8、12、14、20点共测4次.2)对拌和材料
16、和防冻剂温度的测量,每工作班不少于3次。3)对出搅拌机的时砼拌和物的温度,至少每2h测量一次。4)对灌筑前和振捣完毕的温度,至少每2h测量一次。5)对养护期间砼温度的测量:在终凝前,前三天每2h测一次,以后每昼夜指数应进行2次。6)在超过养护期后,砼温度可以在气温发生大变化时抽测。7)为了测量砼内部的温度,应在浇灌砼时预埋一些一端封闭温管中,并立即加以覆盖,以免受外界气温影响,温度计在管中指数停留5分钟,然后取出,迅速记下温度。8)测温孔应设在砼温度较低和有代表性的地方。9)所有测温孔应编号,应绘制测温孔布置图。测温人员应同时检查覆盖保温情况,并了解结构的灌筑日期、养护期限,以及砼的允许最低温度。如发现问题,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强保温或局部进行短时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