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谈中学物理教师教研论文撰写(课堂PPT).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40356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中学物理教师教研论文撰写(课堂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谈中学物理教师教研论文撰写(课堂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谈中学物理教师论文撰写,基于四种期刊的内容分析,潘苏东,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学系,2013.10.30,1,一、引言一项实证研究,二、研究领域,三、论文标题,四、内容选择,五、内容组织,六、学术规范,2,一、引言一项实证研究,(一)研究问题,(二)研究设计,(三)研究结果与结果分析,(四)研究结论与建议,3,(一)研究问题,中学物理教师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选题的分布状况如何?,中学物理教师公开发表论文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有哪些?,#,4,(二)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研究对象,物理教学、物理教师、物理通报、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研究框架,研究过程,数据处理,#,5,研究框架,6,物理教学,物理教师,物理通报,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合计,10,11,12,10,11,12,10,11,12,10,11,12,江苏,5,4,7,8,16,16,7,9,12,5,3,5,97,浙江,9,3,5,7,5,7,4,5,6,1,3,2,57,河北,2,1,1,3,5,4,2,2,20,广东,1,1,3,1,1,3,2,4,2,18,湖北,4,1,2,2,2,2,3,1,17,山东,1,2,1,2,2,1,1,1,5,16,江西,2,2,2,1,3,10,上海,3,2,1,1,1,1,9,陕西,1,1,1,2,2,1,1,9,北京,1,2,1,2,2,8,甘肃,1,1,1,3,3,8,安徽,2,1,2,1,2,8,重庆,2,4,1,7,7,湖南,1,1,1,2,4,云南,1,1,1,1,4,河南,1,1,1,1,4,辽宁,1,1,1,1,4,四川,1,1,1,1,4,天津,1,1,1,3,福建,1,1,1,3,山西,1,1,2,贵州,1,1,2,黑龙,1,1,2,新疆,2,2,内蒙,1,1,广西,1,1,宁夏,1,1,8,二级维度,三级维度,二级维度,三级维度,名称,数量,百分比,名称,数量,百分比,课程目标0.9%,目标定位,1,0.3,教科书,2.8%,教科书体系,2,0.6,教学目标,2,0.6,具体内容,6,1.9,课程内容13.0%,内容的理解,17,5.2,教科书使用,1,0.3,内容的扩充,17,5.2,课程资源0.6%,教科书资源,1,0.3,实际应用,8,2.5,其他资源,1,0.3,课程评价0.6%,评价改革,0,0,其他,0.3%,9,二级维度,三级维度,二级维度,三级维度,名称,数量,百分比,名称,数量,百分比,各种教学,3.7%,教学观念,2,0.6,教学方法、模式、策略等1.5%,教学方法,1,0.3,有效教学,6,1.9,教学模式,1,0.6,其他教学,4,1.2,教学策略,3,0.9,教学设计2.8%,整节课,9,2.8,学生学习,2.2%,整体性研究,4,1.2,具体内容教学,3.4%,知识内容,4,1.2,学习方法、动机、能力,3,0.9,其他内容,7,2.2,10,二级维度,三级维度,二级维度,三级维度,名称,数量,百分比,名称,数量,百分比,习题本身25.3%,单道题,33,10.2,高考8.6%,单道题,14,4.3,专题研究,46,14.2,专题研究,11,3.4,命题研究,3,0.9,命题研究,3,0.9,习题教学3.1%,习题课,4,1.2,中考0.9%,专题研究,2,0.6,命题研究,1,0.3,复习,3,0.9,竞赛1.9%,单道题,3,0.9,专题研究,2,0.6,专题研究,3,0.9,命题研究,1,0.3,11,二级维度,三级维度,二级维度,三级维度,名称,数量,百分比,名称,数量,百分比,实验设计9.0%,实验改进,7,2.2,实验教学5.9%,整体性研究,12,3.7,制作仪器设备,19,5.9,数据处理,6,1.9,DIS实验,3,0.9,结果分析,1,0.3,二级维度,三级维度,二级维度,三级维度,名称,数量,百分比,名称,数量,百分比,理论探究0.6%,探究性教学4.9%,整体性,13,4.0,实验探究1.5%,实验探究实施,4,1.2,分过程,3,0.9,实验探究评价,1,0.3,12,二级维度,数量,百分比,二级维度,数量,百分比,本体性知识相关能力,2,0.6,教研活动,6,1.8,教学反思,2,0.6,教学比赛,2,0.6,二级维度,数量,百分比,二级维度,数量,百分比,事件,1,0.3,人物,2,0.6,思想,2,0.6,二级维度,数量,百分比,二级维度,数量,百分比,技术运用,4,1.2,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0,0,13,二、研究领域,如何创新?,新问题,新方法,新数据(资料),14,(一)成熟领域,参考文献很多,容易介入,但是难有新意,实际上要求更高。,15,1.2课程内容(42,占71.2%,总量的13.4%),2.1各种教学12,2.2教学设计9(5.3探究性教学14篇),2.4具体内容教学11,3.1习题本身(80,占65.6%,总量的25.5%),3.3高考(27,占22.1%),4.1实验设计29,4.2实验教学19,5.3探究性教学14,#,16,1.3教科书9,弹力究竟应如何定义?(教师11p14),对人教版“太阳与行星间引力”两处推导的质疑(教师11p19),1.2课程内容42,机械能守恒定律怎样表述更完美?(参考12p20),自行车前后轮摩擦方向的探究(教师12p11),#,17,还可以深入挖掘其中更小的新研究领域,绪论课教学功能的研究(参考11p2),或者从新的视角,浅析两种否定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论点及成因高中物理通量法则佯谬分析(教师10p33),用图像法透视杠杆机理(教师11p28),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吗?记一次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11p38),“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关系”的实验改进:从粗略到精确(通报12p91),#,18,(二)半成熟领域,有一些参考文献,介入需要一定的门槛,相对容易出成果,有一定研究能力即可介入。,19,1.1课程目标3,1.3教科书9初高中衔接,1 1.4课程资源2,1.5课程评价2,2.3教学方法等5,2.4学生学习7,3.1习题本身3.1.3命题研究2,3.3高考3.3.3命题研究3,3.2习题教学8,#,20,3.4中考3,3.5竞赛4,4.1实验设计4.1.3 DIS实验3,4.2实验教学4.2.3 结果分析1,5.1理论探究2,5.2实验探究4,5.3探究性教学5.3.2分过程1,3.4中考3,3.5竞赛4#,21,6教师专业发展(12,3.8%),6.1本体性知识相关能力2,6.2教学反思2,6.3教研活动,6.4比赛2,7 物理学史(5,1.6%),7.1事件1,7.2思想2,7.3人物2,8 信息技术(4,1.3%)8.1技术运用4,#,22,小议中考物理考题与心理暗示科学命题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一个重要因素(通报10p76),探索高中物理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途径(教师11p8),教师改题能力的差异与提升方法(教学10p55),教师教学能力案例分析物理解题能力的差异(参考11p9),#,23,(三)欠成熟领域,参考文献很少,难以介入,要求很高,文章容易得到编辑们的青睐,研究能力强的老师可以投入一定的研究精力,做一些开创性的研究工作。,24,2.2教学设计2.2.2教学片断0,3.4中考3.4.1单道题0,3.4.3命题研究0,5.1理论探究还需要分化,8 信息技术8.2课程整合0(参考教育技术的杂志),#,25,(四)研究选题的大与小,鼓励小题大做,反对大题小作,大与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26,三、论文标题,(一)基本要求,1.聚焦范围,不能空泛,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以致用几则物理知识应用的案例,深入研究教材 有效助推教学,#,27,2.含义清楚,不引起歧义,在中学物理课程中物理学史的探究式教学,悖论与问题化自主学习,浅谈物理公式导出的多元思维,#,28,3.言简意赅,字数不能过多,关于“感生电动势与动生电动势”教学的若干分析与建议(通报12,p58),拔河问题不能简单用牛顿第三定律和地面对人的摩擦来解释,物理高效探究教学的“四位”策略机械能守恒定律教学设计赏析与评点,弹簧类问题难点的探究与思考,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与高中物理有效衔接,#,29,(二)较高要求,1.尽可能避免某些用语,浅析、浅谈、略论、刍议、之浅见、初探、试论、的几点思考、研究花絮,最好是,论、的探讨、的分析、的研究等。,若干(最好明确几个),对水波干涉图样成因的,再认识,#,30,A与B,一般不能这样写。除非专门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粤教版高中物理“本章小结”有效教学的,探究与,实验,平抛运动的,解法与讨论,物理认知结构的完善,与有效学习,#,31,2.标题要有新意,能够吸引人,简单电路的不简单应用(教学10p44),从另一个角度探讨远距离高压输电(教学12p21),正确评价物理课堂的“静”(通报11p106),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的“惑”与“获”(教师11p36),机械能守恒定律怎样表述更完美?(参考12p20),摩擦力教学须澄清的“一定”与“不一定”(参考12p18),#,32,(三)主副标题,1.解释,追根溯源 其意凸显“万有引力”施教策略探讨(教师11p26),让物理上出“物理味”“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开课教学回眸(参考10p14),“动”如脱兔“妙”不胜收眼睛与眼镜教学赏析(参考11p37),作三图 扣临界 求最值,滑块相对运动问题最值的对策与思考(教师11p12),#,33,“看到的”声音,声音三特性演示实验设计及优化(通报11p66),正本清源 择善而从略谈“自我提问单”辅助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参考12p10),让真实定量、定格,Tracker软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教师12p53),“液压天平”一个创新实验作品及由它引出的思考(教师12p42),“液压天平”:一个研究性学习创新实验作品,少了一点思考 多了许多精彩(教师12p44),步步为营 层层破解(参考10p35),#,34,2.缩小范围,开发和利用教材中的隐性课程资源以奥斯特实验为例(教学10p39),高效课堂从有效设计开始浅谈“光电效应”的教学设计(教师11p22),物理教学中的思维方法教育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谈(参考11p12),等效思想的充分应用单摆周期公式的分析与比较(通报10p41),初中物理“错”中学,功、机械效率和机械能部分(参考11p33),#,35,磁动力电梯的能量是由磁场提供的吗?对一道浙江省高考模拟题解答的质疑和探究(教师10p56),谈2010年高考理综重庆卷第25题的求解方法与迁移应用“滑块-滑板”模型力学综合题赏析(教师11p57),2010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第9题再思考附加磁场方向可以相反吗?(教师11p63),运动合成演示实验的改进用打点计时器演示运动合成(通报10p56),#,36,3.兼论或者从谈起,阿伦斯物理教学方法简介纪念阿伦斯逝世10周年(教师11p48),阿基米德定律背后的原理谈浮力体积和质量的起源(通报11p87),此题还一个解对正确使用平均值一文的补充(通报11p94),#,37,4.三忌(顾光燧,,2006,),主副标题重复,主副标题分离,主副标题矛盾,38,物理教学呼唤,生命教育,的回归从,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谈起,分层设计 异步推进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自我效能感,视阈谈初中物理分层活动单教学,#,39,四、内容选择,(一)内容充实,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吗?记一次物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罗志恒 苏州十中,,教师11p38),“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关系”的实验改进:从粗略到精确(,罗志恒 苏州十中,,通报17p91),机械能守恒定律怎样表述更完美?(,张万余 宁夏彭阳县第三中学,,参考12,p20),#,40,(二)保持理论与实践间“合理的张力”,理论实践,试论教育目标分类学在物理学业水平评价标准建立中的运用(通报10p80),实践理论,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启而不发”(参考12p32),#,41,(,三)具有学科特色,基于新课程的高中物理课堂观察基本要素,#,42,隐性课程因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赵跃文等衢州市杜泽中学,,教师11.5,),改革实验“范式”,培养探究意识和能力,运用失败实验,培养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实验氛围。用情境“感染”学生,以实验为基础开展物理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积极的情感,布置科学探究的环境,#,43,五、内容组织,(一)文要对题,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与高中物理有效衔接,如何进行高中物理“反思性教学”,#,44,(二)合乎逻辑,几个部分,最好有二级标题,新课程物理教学目标编制的问题诊断与矫正建议,物理教学目标的内涵,新课程物理教学目标编制问题诊断与矫正建议,#,45,1.并列式,浅谈物理模型的建构(,张贤祺 浙江省奉化中学,,教师10 p13),1 物理模型概述,1.1 物理模型的典型性和方法性,1.2 物理模型的分类,2 建构物理模型的几种方法,2.1 抽象与概括,2.2 理想与简化,2.3 类比与同化,2.4 等效与替代,2.5 假设与推理#,46,初中物理错题类型的研究,(,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 戴金平,,参考12 p48-50,),基本概念错位与泛化,产生科学性错误,物理规律硬套与僵化,束缚学生的思维,知识建构缺失与局限,阻碍体系的形成,结语,47,归还“六权”,让物理课堂更加有效(,薛义荣 扬州市新华中学,,教师11p15),1 问题的解决权还给学生,2 实验的操作权送给学生,3 规律的总结权留给学生,4 方法的领悟权交给学生,5 情感的体验权让给学生,6 效果的评价权放给学生,#,48,正确评价物理课堂的“静”(,张玉成 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通报11p106),1 高效课堂的要求,1.1“静一静”能让思考更深入,1.2“静一静”能让活动更有效,1.3“静一静”能让交流更充分,1.4“静一静”能让训练更扎实,2 物理课堂中的“静”策略,2.1 聆听之时的“静”,2.2 对话之际的“静”,2.3 理解之机的“静”,2.4 顿悟之刻的“静”,#,49,2.递进式,试论教育目标分类学在物理学业水平评价标准建立中的运用(,刘红娟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通报10p80),1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及修订,1.1 布卢姆认知目标的分类,1.2 修订的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法,2 二维框架在物理学业考试设计中的应用,2.1 课标中的密度知识属力学领域,2.2 运用修订的二维框架对密度知识分类的解释,2.3 实现课程标准向评价标准转换,3 二维框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引发的思考,3.1 意义,3.2 今后急需解决的问题#,50,六、学术规范,(一)研究方法,基于研究,尽可能规范性地使用,#,51,中美高中物理教科书“机械能”部分课程难度的比较研究(,尹华 苏州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教学12,p64),课程难度的数学建模,两套教科书中“机械能”部分的难度分析,课程难度要素量化的方法,两套教科书“机械能”部分各难度要素量化情况,结果,结果分析,#,52,(二)注释、参考文献,1.避免抄袭,卡文迪许和库仑,谁动用了谁的智慧,(教学12,p62),#,53,2.促进学术进步,“洛伦兹力”也会做功悖论之剖析(教师12p10),洛伦兹力真的做功了吗?(教师11p52),#,54,3.如何做,平时注意积累,利用高校的电子资源库中国知网,谢!,5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