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同意离婚答辩状通用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40309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意离婚答辩状通用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同意离婚答辩状通用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意离婚答辩状通用版 答辩人:地址:被答辩人:地址:风险提示: 一份严谨的民事诉讼答辩状, 首先必需要分清是否属于法院主管,是否有必需要写民事诉讼答辩状; 其次是弄清楚受理法院的管辖;再有就是检查诉讼主体是否遗漏,是否有误;此外还应该注意起诉期限和诉讼时效的问题。在显然存在上述问题时,不要急于答辩,答辩时在答辩中明确提出异议,往往能事半功倍,即可令对方败诉。因原告________诉答辩人离婚一案,案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如下答辩看法:风险提示: 制作民事答辩状时,应当围绕原告在民事起诉状中表达的事实和理由进行。答辩人有权否认对自己不利的不能成立的和无证据证实的事实。进而有取舍地阐述对自己有利的,及对方当事人没有提及的事实,特别在一些双方当事人存在混合过错或都有违约行为的案件,答辩人更应当注意如何承认、如何反驳及如何确立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以自己的事实和理由和对方的事实和理由相抗衡。事实和理由: 一、答辩人与原告________的感情确已破裂,无和好的可能,同意解除与原告________的婚姻关系。 〔一〕答辩人与________虽自愿结婚,但婚后性格不合,共同生活期间又未能做到互谅互助,致使夫妻感情日益淡泊,产生矛盾,现原告坚持要求离婚,答辩人表示同意。 〔二〕原告在诉状中称答辩人抛妻弃子,对家庭不负责任,又恶言辱骂、殴打、伤害原告及与他人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的事实与实际状况不符。实际上,答辩人从________年____月开始,便患有精神障碍,就诊于________________医院,治疗期间答辩人的病情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精神也容易受外界刺激,且由于生活所必需,答辩人一直未接受住院治疗,本来身患疾病是必需要家人的关怀与体谅,但原告不仅没能从生活及精神上给予帮助,反而经常责怪答辩人,并为一些家庭琐事与答辩人争吵,不断地刺激答辩人,以致答辩人的病情一直未有好转,精神压力也不断增大。同时,因答辩人经常出差,双方缺少沟通,原告便多加猜疑,并对答辩人施加种种限制,因此,原告所述的事实与实际状况不符。 二、婚生子________由答辩人扶养,原告每月支付答辩人________元扶养费。本案中,原告称将来的经济收入不稳定,自身无经济能力扶养小孩,合计到原告由于工作原因无法与小孩共同生活,而答辩人目前有固定收入,工作较稳定,答辩人父母也愿协助扶养小孩,因此,请法院判令婚生子________由答辩人扶养。 三、如法院判决孩子由原告扶养,那么答辩人可以承当的扶养费为每月________元至孩子成年,原告诉求的扶养费________________元数额过高,超过答辩人的经济负担能力,理由为: 〔一〕孩子尚年幼,一直在________市与原告的父母共同生活,从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看,小孩每月的扶养费在________元显然过高,也与小孩目前的实际花销不符,并且孩子的扶养费是双方均应承当的义务,原告不应将扶养的义务全部推给答辩人。 〔二〕答辩人目前也没有太多的经济能力支付儿子的扶养费。答辩人自________年____月开始至今,每月所支付的医疗费约在________元左右,而答辩人现每月的固定的工资收入约在________元〔考核工资是不固定的〕,答辩人除了日常的生活支出外,因小孩在________生活,答辩人仍必需支付每次行使探望权的长途费用,因此,支付儿子________元的扶养费已超出答辩人的经济能力范围,请法庭慎重合计答辩人自身的负担能力。 四、原告要求将婚前共有房产归原告所有并不得向其追讨房款没有法律依据。本案涉案房产系答辩人与________以两人名义在婚前购买取得,并且已经国家房地产权利登记部门登记确认,属于共有房产,由于该房产在购置时,答辩人的出资占主要部分,且房产的内部装修费用均由答辩人承当,因此,在共有关系终止时,对共有财产的分割,应依据法律有关规定,按双方的出资比例分割,现原告将诉求的房产归其所有没有任何法律依据。 五、涉案房屋屋内的家私、家电全部应归答辩人所有。本案涉案房屋屋内的全部家私、家电,均由答辩人婚前购买,该财产应属于答辩人婚前个人财产,依据法律有关规定,该财产应归答辩人个人财产,因此,请求法院判令该财产归答辩人所有。上述答辩看法,请法院采纳。此致________人民法院答辩人: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风险提示: 在答辩时,答辩人〔被告〕对自己所提出的主张负有举证责任。 注意,列书证,要附上原件或复制件,如系摘录或抄件,要如实反映原件本意,切忌断章截句、并应注明材料的出处;排列 物证,要写明什么样的物品,在什么地方由谁储存着;排列 证人,要写明证人的姓名、住址,他能证实什么问题等。 另外,证据和证据来源,虽然法律规定必需提交,但提交时的说明应能简就简,尽可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保留自己的杀手锏,在庭审辩论中占据主动。 附:答辩书副本_____份;证据材料______份。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法律文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