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课堂教学安全制度
为贯彻从严治校的方针,使教学和管理人员职责明确,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学安全制度。
一、班主任教师7:40其他教师7: 50要按时到校,组织学生,确保校园、教室安静有序。
二、教师要做到提前候课,上课铃声落下时,及时组织学生上课,下课铃落时,及时组织学生下课,保障学生课堂学习安全。
三、教师上课时要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了解学生的去向,如有不明去向学生,及时与班主任联系,保障学生按时到教室上课。
四、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关注学生身心、状况,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发现学生有异常表现,及时与家长联系。
五、上课期间不准随意离开教室。上课期间有效组织教学,保证课堂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任课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有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要关注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七、调课必须经教导处批准同意。
八、留学生补课,教师必须和学生在一起,事前做好家长工作;补课时间不能太晚;遇恶劣天气,不准补课,按时放学。
九、学生到校后,教师不准随便让学生离校(包括回家拿家庭作业)。
十、美术等活动课上,应有安全意识,老师应强化安全措施,特别是手工制作时,注意刀、剪的使用安全。
十一、体育教师对学生健康状况的了解要全面细致,教案中要体现安全措施。班主任、体育课教师要加强交流,掌握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组织学生上好外堂课。关注学生上下楼梯安全,不上放羊式的课,不得让学生自由追逐打闹。注意体育器械使用安全,如果使用,教师要有保护措施。
十二、科学课做实验时,要注意使用材料的安全、实验器械、实验设施的安全实验过程要规范。
十三、对学生要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
十四、功能室使用前、后教师要做安全检查,保证疏散道路通畅,掌握灭火器使用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