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青蓝工程实施方案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如何,将决定学校的发展前途和命运。为使我校的青年教师尽快提高师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选拔部分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和他们结对进行传、帮、带活动,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项帮教活动,我们称之为“青蓝工程”。为使这一工程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青蓝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职 责:
1. 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会议,研究分析青年教师发展状况,加强对青蓝工程实施的组织、管理、指导。
2. 选配好指导老师,督促落实师徒结对。
3. 组织落实方案,加强对活动的全程、全面、全员管理。
二、参与对象
“青蓝工程”的“青”为青年教师、新上岗教师(简称“徒弟”),“蓝”为指导教师(简称“师傅”)。
1. 导师原则上必须是师德高尚,敬业乐教,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
经验,并在本学科领域具有独到见解的教师。
2. 帮带的青年教师、新上岗教师原则上必须是师德好、工作实、爱学习、好上进、肯钻研,并具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教师。
3. “青蓝工程”中的师徒组合,采取组织安排和双向选择、自愿组合并举的办法。
三:结对时间:两年
四、双方职责
(一)师傅职责
1.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班级管理等方面做出榜样。
2. 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每学期初指导青年教师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帮助审核教案每月一篇以上;每学期随堂听青年教师常态课5节以上,课后及时评析,共同研究改进教法的措施;对青年教师教学常规情况抽查三次以上,指导青方上汇报课一节以上。
3. 每学期指导青年教师阅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指导青年教师结合实践写一篇教育教学叙事或论文。
4. 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业务竞赛和交流活动,并作好必要的指导。
5. 认真指导青年教师分析学生情况和班级现状,制定班级管理措施,传授班级管理的方法和艺术。
6. 了解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困难与要求,尽力帮助解决。指导青年教师加强学习,进行教育教学的科研。如指定或提供学习的资料,教科研课题的选择,教育教学叙事和论文的撰写、修改
7. 每学年写好一篇关于做好青年教师业务培养的专题总结。
(二)徒弟职责
1. 认真贯彻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执行师德标准,教书育人。
2. 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认真执行教学常规,主动争取指导老师的帮助,虚心学习,有疑必问。
3. 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师傅指导课不低于5节),主要听同学科的课,提倡跨年级、跨学科听课。要认真写好听课笔记,每学期上汇报课一节,撰写教育教学叙事或论文一篇。
4. 每学期保证认真阅读一本或以上教育理论专著,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积极参加备课、磨课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竞赛和研讨活动。
5. 主动请指导教师协助分析学生情况和班级现状,制定班级管理措施,多向指导教师请教班级管理的方法和艺术。
6. 每学期至少选两篇教学详案,作为青年教师本人业务档案的积累。
7. 举行教学汇报展示活动,按指定开课周次,提前一周将开课的具体时间、上课地点、课题报教导处,开课后交一份教案存档。此环节指导老师与教研组长写好评价意见。
8. 学年结束时写好一份工作学习的汇报总结。
五、过程管理
1. 启动“青蓝工程”,开展青蓝工程结对仪式,借此进行敬业爱
岗和为人师表的教育。
2. 加强对实施过程中的抽查,严格管理帮带环节,谨防走过场。
3. 在师徒双方完成结对帮带工作后,及时进行“青蓝工程”的总结
六、建立“青蓝工程”档案。
“青蓝工程”档案,记录青年教师成长过程和成长足迹。具体从三个层面展开:
一是教学业务方面:包括教案撰写,课件制作、公开课、示范课或教学比赛等;
二是班级管理方面:参照学校成功班级评比结果评价青年教师班级管理情况;
三是教科研能力方面:包括在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情况。
青蓝工程,是一个对青年教师有目标、有计划、分阶段的经验传授过程和自身提高过程。“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学校相信,通过我们师徒的艰辛劳动,我校的绝大多数青年教师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成为名师优师,成为肩挑重担、独挡一面的骨干力量。
学校“青蓝工程”结对名单
校名
学科
师傅
徒弟
语文
语文
语文
数学
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