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深基坑施工风险应急措施
为做好工程建设工作,有步骤、有准备应对工程建设过程之中突发的各种紧急状况,迅速调动有效的资源,及时有效控制局面,把损失降到最小值,特别制订紧急状况发生应急预案。
第一节安全风险应急措施
承包方要健全应急与急救制度。在本工程施工现场配备急救药箱,有兼职医务人员负责现场卫生,成立应急小组。
发生重大伤亡及其他安全事故,承包人应按有关规定马上上报有关部门并于24小时内通知监理工程师、业主及其授权代表人同时按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处理,由事故责任方承当发生的费用。
1安全风险导致的损失包括:
受伤人员的医疗费用的补偿费用;财产损失包括材料;因安全事故引起的工期延误带来的损失;为恢复建设工程正常运行所发生的费用;违约造成的损失;第三者责任损失。
2安全生产应本着以防范为主的原则,对可能引起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控制和排除,避免事故的发生。如发生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应采纳应急措施。
2.1为确保邻近地下管线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在土方开挖施工期间,对本工程的支护结构和邻近建筑物进行必要的位移和沉降观测,以及时了解支护结构的工作状况及邻近建筑物和道路的使用状况。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及开挖后,如果四周建筑物的沉降速率出现异常,或者边坡位移产生突变或变形值超过控制值的异常状况,则马上停止施工,同时分析造成异常状况的原因,待控制住造成异常状况且有关观测数据呈收敛趋势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2.2发生因工伤亡事故或职业病危害事故后,应做到:
马上拨打120急救 、上报有关部门、现场停止作业,及时救护受伤害者,制止事故蔓延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伤亡事故或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物体的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纳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
2.3化学品急性损害应急〔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马上脱去衣着,用大量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皮肤灼伤:迅速移离现场,脱去污染的衣着,马上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碱性物质污染后冲洗时间应延长,就医。
眼睛接触:取得清水或生理盐水〔大量〕冲洗眼睛。及时就医。
吸入:迅速撤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假设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假设呼吸困难,给输氧〔如有适当的解毒剂,马上服用〕。就医。
急性中毒:马上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口服者给洗胃。中毒者应卧床静息。对症、支持治疗。
2.5高空坠落伤害应急〔急救〕措施
坠落在地的伤员,应初步检查伤情,不要搬动摇动。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采纳初步急救措施:止血、包扎、固定。注意固定颈部、胸腰部脊椎,搬运时保持动作一致平稳,避免脊柱弯曲扭动加重伤情。马上呼叫120急救医生前来救治或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
2.6塌方受伤应急〔急救〕要点
争分夺秒救出压埋者,使头部先露出,确保呼吸道畅通。人员救出来之后,呼吸停止者马上口对口人工呼吸,然后进行正规心肺复苏。伤口止血切忌使用止血带。切忌对压埋伤进行热敷或按摩。打120急救 呼救。
2.7触电应急〔急救〕措施
关掉电闸,切断电源,然后施救。无法关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竹杆等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如挑不开电线或其他致触电的带电电器,应用干的绳子套住触电者拖离,使其脱离电流。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胶运动鞋等。切忌用手去拉触电者,不能因救人心切而忘了自身安全。
假设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伤者丧失意识时要马上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马上口对口人工呼吸。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马上作胸外心脏按压。
假设发现其心跳呼吸已经停止,应马上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等复苏措施〔少数已证实被电死者除外〕,一般抢救时间不得少于60-90分钟。直到使触电者恢复呼吸、心跳,或确诊已无生还希望时为止。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保持到底。
注意事项:
a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b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假设确必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c对电灼伤的伤口或创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净的敷料包敷,而用干净的敷料包扎,或送医院后待医生处理。
7〕建立防汛抢险指挥部,昼夜值班,制定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成立防汛抢险队伍,配备抢险器材,建立防汛信息监控系统,发生险情时,〔如基坑施工过程之中,突降暴雨〔时间较长〕现有排水系统无法满足排水要求时〕及时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具体措施详见雨季施工措施。
第二节环保应急预案
1扬尘污染应急措施
发生扬尘污染后,应马上停止扬尘源头的操作,并迅速洒水降尘。如扬尘升腾过高,应在扬尘源头洒水降尘,待扬尘得到根本控制,方可继续施工。
2水污染应急措施
发生水污染后,应马上停止污水、废水的排放,检查沉淀池、隔油池是否正常使用,如沉淀池、隔油池无法满足现场污水、废水的排放要求,应马上增设沉淀池或隔油池,避免污水、废水随地排放或直接排入市政管线。
3噪声污染应急措施
当施工噪声的分贝超过限制,应马上查找噪声来源,如属人为噪声,要做好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减小人为噪声的发生。如属机械噪声,尽量将各种机械的作业时间错开,避免强噪声机械同时工作,或为机械加装消声设备,设置封闭机械棚,减少噪声的扩散。
4传染病及食物中毒应急措施
工地发生法定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时,要采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救治的紧急措施,并及时向卫生防疫和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防止形势扩散。
第三节消防保卫应急预案
1火灾、爆炸应急措施
1.1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依据火情的大小马上报警。
1.2在报警的同时切断电源,组织义务消防队按应急方案马上进行自救,力争在火灾初起阶段,将火扑灭。假设事态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求助。
1.3在组织扑救的同时,组织人员清理、疏散现场人员和易燃易爆、可燃材料,防止事态扩大。如有物资仓库起火,应首先抢救化工危险及其它有毒、易爆物品,防止人员伤害和污染环境。
1.4疏通事故发生现场的道路,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确保消防车辆通行及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消防车由消防机构统一指挥,火场依据必需要调动义务消防队及其他人员。
1.5在急救过程中,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设立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纳紧急措施;对因火灾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要及时进行抢救。密切配合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急救工作。
油料起火不宜用水扑救,可用泡沫灭火器或采纳隔离压灭火源。
电气设备在起火时,应尽快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千万不要盲目向电器设备上泼水,这样容易造成触电、断路爆炸等并发性事故。
化学材料起火,要依据起火物质选择灭火方法,同时要注意救火人员的的安全,防止中毒。
2化学危险品、油品泄漏应急措施
2.1一旦发生化学危险品或油品泄漏,应马上停止操作,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并严防火灾事故的进一步发生。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泄漏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2.2对化学危险品产生泄漏和处理有毒废弃物前,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当地环保部门。报危险废弃物转移计划,经批准后,产生单位应向转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危险废弃物转移联单,同地方环保部门签订废弃物清运协议书,确保废弃物在清运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限制易燃易爆品存放数量,安装阻火泄压设备,设立防火墙,限制火的蔓延。对易燃、易爆、油品、化学危险品的使用严格按制度落实,是可燃物与火源没有结合的机会,从根本上杜绝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控制重点:对易燃、易爆物品要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防止可燃气体受热压缩而着火;乙炔、氧气瓶、油漆存放要避免高温柔避光〔热射线〕;控制油漆、脱膜剂遗洒,并及时清理。
第四节H1N1、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应急预案
1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仓库,应执行责任区管理负责制,责任区分片包干、挂牌标识,个人岗位责任制健全,保洁、安全、防火等措施明确有效。工地大门两侧街道500m随时清扫、保洁,为确保该路段清洁干净,将安排专职保洁员负责,项目书记为主管。
2施工现场按总平面规划设置临时厕所,并有符合有关规定的保洁措施,设专人清扫。厕所、明沟天天清扫,确保畅通,化粪池定期抽运。现场临时厕所作到有顶有盖,门窗齐全并安装纱网,作到天天清扫杀毒。施工现场严禁大小便,发现随地便溺现象要深究严罚。
3办公区、宿舍要作到整齐、美观、窗明地净,及时清扫和清洗脏物。清倒垃圾到指定场所,严禁随地倾倒污水污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
4职工食堂必必需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必必需办理健康证,并确保身体健康和卫生状况合格。食堂内外干净、卫生,炊具经常洗刷,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食物保管无变质,防止发生食物中毒现象。
5现场供应开水,饮水器具;现场内厕所专人保洁,采纳水冲措施,及时打药,门窗齐全。
6严格遵守南昌市政府有关防治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的相关规定,确保施工人员的居住条件,人均面积不得小于2m2,每间宿舍内居住不得超过15人,对现场施工人员定期测量体温,现场设置隔离观察室,以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7注意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的空气流动,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办公室用具和器材清洁。
第五节不可抗力风险应急措施
1不可抗力包括因战争、动乱、空中飞行物体坠落或其他非发包人、承包人责任造成的爆炸、火灾,以及专用条款约定的风、雨、雪、洪、震等自然灾害。
2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承包人应马上通知监理工程师,并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迅速采纳措施,尽力减少损失,发包人或发包人应协助承包人采纳措施。监理工程师认为应当暂停施工的,承包人应暂停施工。不可抗力事件结束后48小时内承包人向监理工程师通报受害状况和损失状况及估计清理和修复的费用。不可抗力事件继续发生,承包人应每隔7天向监理工程师报告一次受害状况。不可抗力事件结束后14天内,承包人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清理和修复费用的正式报告及有关资料。
3因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费用及延误的工期由双方按以下方法分别承当:
1〕工程本身的损害、因工程损害导致第三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害,由发包人承当;
2〕发包人、承包人人员伤亡由其所在单位负责,并承当相应费用;
3〕承包人机械设备损坏及停工损失,由承包人承当;
4〕停工期间,承包人应工程师要求留在施工场地的必要的管理人员及保卫人员的费用由发包人承当;
5〕工程所必需清理、修复费用,由发包人承当;
6〕延误的工期相应顺延。
4施工过程中的责任风险
4.1为了预防现场出现临时停电、水等资源短缺时,承包人将在施工现场配套临时供电、供水设施。
4.2如在施工现场发现地下埋藏物等状况,承包人必必需负责调查收集并现场实地查核落实,及时上报业主以及市政相关部门。
4.2.1在施工中发现古墓、古建筑遗址等文物及化石或其他有考古、地质研究等价值的物品时,承包人应马上保护好现场并于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人及其授权代表,并负责报告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及按文物管理部门的要求采纳妥善保护措施及协调有关事项。有关费用及工期影响按本合同约定执行。如发现后隐瞒不报,致使文物遭受破坏,责任者依法承当相应责任。
4.2.2施工中发现影响施工的地下障碍物时,承包人应于8小时内以书面形式通知发包人及其授权代表,同时提出处置方案,发包人及其授权代表收到处置方案后24小时内予以认可或提出修正方案。有关费用及工期影响应已合计及包涵在合同价款及合同工期内。所发现的地下障碍物有归属单位时,承包人应报请有关部门协同处置。
4.3关于监理工程师发出的口头指示,承包人将在监理工程师发出此类口头指示后12小时内以书面形式计录此类口头指示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如果7日内未被监理工程师以书面形式拒绝,则此类由承包人提交的书面记录视为监理工程师的书面指令。
4.4.1承包人将依据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大风雨的紧急预案,并配备足量的物资,搭设沙包防堤等堵水临时设施,以及所必需的临时现场排水系统,以预防工程或临近房地产可能在大雨季间被冲走或冲塌,期间随时有专人清理冲下来的泥土、泥浆和垃圾。
4.4.2承包人密切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在估计刮大风前,应将所有可能会被大风吹倒之对象、脚手架及临时工程用适当的措施加固及在玻璃窗表面粘贴胶纸等措施以防止玻璃于大风期间压裂及打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