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 高考化学解密之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
1 .(2024•云南学业考试)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 )
A .NaCl 是离子晶体,KCl 也是离子晶体
B .H2SO4 是强电解质,H2SiO3 也是强电解质
C .CO2 是非极性分子,SO2 也是非极性分子
D .NH3存在分子间氢键,PH3 也存在分子间氢键
2 .(2024 春•仓山区校级期中)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完全相同的是 ( )
A .CaO 和 SiO2熔化 B .Na 和 S 受热熔化
C .NaCl 和HCl 溶于水 D .碘和干冰的升华
3 .(2024 秋•小店区校级月考)物质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进而影响用途。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关 联错误的是 ( )
选项
性质差异
结构因素
A
酸性强弱:三氟乙酸三氯乙
酸
F 与 Cl 的电负性差异
B
熔点:CS2>CO2
分子间范德华力强弱
C
稳定性:H2O>H2S
分子间有无氢键
D
冠醚 18 - 冠 - 6 能够与 K+形
成超分子,却不能与 Li+形成
超分子
该冠醚空腔的直径与 K+ 的直 径相当,与 Li+ 的直径不匹配
A .A B .B C .C D .D
4 .(2024 秋•浙江月考)物质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进而影响用途。下列微观结构或现象不能解释其性 质的是 ( )
选项
微观结构或现象
性质
A
SCN - 中 S 和N 均具有孤电子
对
S 和 N 均可以作为配位原子
B
杯酚分离 C70和 C60
体现超分子的自组装
C
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 水;细胞膜是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膜双分子层头向外,尾
向内排列
1
D
F - 可以和 HF 形成氢键缔合 成 F - (HF)n
HF 的浓溶液酸性增强
A .A B .B C .C D .D
5 .(2024•海淀区二模)下列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 ( )
A .沸点:NH3>PH3
B .0℃下的密度:水>冰
C .热稳定性:HF>HCl
D .水中的溶解度:CH3COCH3>CH3CH2CH3
6 .(2024•衡阳县校级开学)关于晶体中作用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共价晶体中可以同时存在范德华力、共价键和配位键
B .分子晶体中可以同时存在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
C .混合晶体中可以同时存在共价键、范德华力和类似金属键的作用力
D .离子晶体中可能同时存在离子键、共价键、氢键、配位键和范德华力
7 .(2024 春•海淀区校级期末)下列物质发生所述变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属于同类型的是 ( )
A .干冰升华和液氯汽化
B .金刚石和 Na2O 的熔化
C .NaI 和 HBr 分别在水中电离
D .将氯化氢和蔗糖溶于水
8 .(2024•河东区一模)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
A .密度:H2O(l)>H2O(s)
B .沸点:H2O>H2S
C .稳定性:HF>H2O
D .溶解性(水中):NH3>CH4
9 .(2024 春•西城区期末)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
A .沸点:H2O>H2S
B .稳定性:HF>H2O
C .密度:H2O(l)>H2O(s)
D .溶解性(水中):CH3OH>CH4
10 .(2024•西城区校级开学)下列事实中,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
A .水在 4℃时的密度最大
B .常温下,苯甲酸是固体,硝基苯是液体
2
C .NH4Br 能溶于液态 HBr
D .酸性:顺 - 丁烯二酸>反 - 丁烯二酸
11 .(2024 春•海淀区校级期中)下列有机物中,由于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沸点较高的是 ( )
A .乙烷 B .乙醇 C .乙酸乙酯 D . 甲苯
12 .(2024 春•越秀区校级期末)物质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匹配正确的是 ( )
选项
性质差异
结构因素
A
熔点:AlF3>AlCl3
均存在离子键,且强度:AlF3
>AlCl3
B
酸性:HCOOH>CH3COOH
O—H 的极性:HCOOH 强于
CH3COOH
C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 CO
CO2为非极性分子,CO 为极
性分子
D
热稳定性:HF 大于 HCl
HF 分子间存在氢键,HCl 分 子间不存在氢键
A .A B .B C .C D .D
13 .(2024 春•重庆期末)下列关于物质的结构或性质的描述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Cu(NH3)4]SO4溶液中加入乙醇,析出晶体,是因为加入乙醇降低了溶剂极性
B .沸点: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是由于对羟基苯甲醛分子间范德华力更强
C .O—H 中 H 原子的活泼性: ,是由于苯基是吸电子基团,而乙基是推电 子基团
D .酸性:三氯乙酸>乙酸,是因为氯原子电负性大,增强了氧氢键的极性
14 .(2024 春•大兴区期末)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与氢键无关的是 ( )
A .密度:水>冰
B .熔点:NH4Cl>HCl
C .沸点:
D .沸点:乙二醇>正丙醇
15 .(2024 春•南开区期末)下列事实可用氢键解释的是 ( )
A .氯气易液化
B .氨气极易溶于水
3
C .SiH4 的沸点比 CH4高
D .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16 .(2024 春•重庆期末)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与氢键无关的是 ( )
A .密度:水>冰
B .水溶性:乙醇>溴乙烷
C .稳定性:H2O(g)>H2S(g)
D .沸点: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
17 .(2024 春•海淀区期末)下列物质的变化,破坏的作用主要是范德华力的是 ( )
A .干冰的升华 B .NaCl 溶于水
C .冰融化成水 D .H2O2 受热分解
18 .(2024 春•天津期末)有下列两组命题
A 组
B 组
Ⅰ. H—F 键键能小于 H—Cl 键键能
①HCl 比 HF 稳定
Ⅱ. H—I 键键能小于 H—Cl 键键能
②HCl 比 HI 稳定
Ⅲ. HCl 分子间作用力大于 HF 分子间作用力
③HCl 沸点比 HF 高
Ⅳ. HI 分子间作用力小于 HCl 分子间作用力
④HI 沸点比 HCl 低
B 组中命题正确,且能用A 组命题加以正确解释的是 ( )
A . Ⅰ① B . Ⅱ② C .Ⅲ③ D . Ⅳ④
19 .(2024 春•昌平区期末)下列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 ( )
A .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小
B .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 .乙二醇的沸点比丙醇的高
D .HF 的热稳定性强于 HCl
20 .(2024 春•哈尔滨期末)水是生命之源,水的状态除了气、液、固之外,还有玻璃态。玻璃态水是由液 态水急速冷却到 - 108℃时形成的一种无定形状态,其密度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有关玻璃态水的 叙述正确的是 ( )
A .玻璃态水中也存在范德华力与氢键
B .玻璃态水是分子晶体
C .玻璃态中水分子间距离比普通液态水中分子间距离大
D .玻璃态水中氧原子为 sp2杂化
4
21 .(2024 春•哈尔滨期末)下列有关晶体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 .熔点: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
B .沸点:NH3>H2O>HF
C .硬度: 白磷>冰>二氧化硅
D .熔点:SiI4>SiBr4>SiCl4
22 .(2024•湖北二模)SiCl4和 NCl3 以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两者的水解机理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SiCl4 的极性大于 NCl3
B .SiCl4和 NCl3 的水解反应机理不相同
C .SiCl4较 CCl4 更难水解
D .NHCl2 能与 H2O 形成氢键,Si(OH)Cl3 不能与 H2O 形成氢键
23 .(2024•东西湖区校级模拟)下列说法正确且可以用氢键解释的是 ( )
A .H2可以作为还原剂冶炼铁、铜等金属
B .雪花为晶体,且呈现六边形形态
C .在水中的溶解度,吡啶( )小于苯
D .NaH 的熔点高于金属 Na
24 .(2024•湖北模拟)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B .超分子的重要特征是分子识别和自组装
C .构造原理呈现的能级交错源于光谱学事实
D .氢键(X—H…Y)三原子不一定在同一条直线上
25 .(2024 春•东城区校级期中)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
A .水的分解温度高于硫化氢
B .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于对羟基苯甲醛
5
C .接近水的沸点的水蒸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值大于 18
D .在冰的晶体中,每个水分子周围只有 4 个紧邻的水分子
6
2025 高考化学解密之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
1 .(2024•云南学业考试)下列类比合理的是 ( )
A .NaCl 是离子晶体,KCl 也是离子晶体
B .H2SO4 是强电解质,H2SiO3 也是强电解质
C .CO2 是非极性分子,SO2 也是非极性分子
D .NH3存在分子间氢键,PH3 也存在分子间氢键 【答案】A
【分析】A .离子化合物都属于离子晶体;
B .H2SiO3是弱酸,是弱电解质;
C .SO2 是 V 形、极性分子;
D .PH3 不存在分子间氢键。
【解答】解:A.NaCl 是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KCl 也是离子化合物,属于离子晶体,类比合理, 故 A 正确;
B .H2SO4 是强电解质,H2SiO3 是难溶于水的弱酸,是弱电解质,类比不合理,故 B 错误;
C .CO2 是直线形、非极性分子,SO2 是 V 形、极性分子,类比不合理,故 C 正确;
D .电负性:N>P ,NH3存在分子间氢键,PH3 不存在分子间氢键,类比不合理,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晶体类型、分子极性、氢键的存在等,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2 .(2024 春•仓山区校级期中)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完全相同的是 ( )
A .CaO 和 SiO2熔化 B .Na 和 S 受热熔化
C .NaCl 和HCl 溶于水 D .碘和干冰的升华
【答案】D
【分析】离子晶体熔化克服离子键,共价晶体熔化克服共价键,金属晶体熔化克服金属键,分子晶体熔 化或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 .CaO 熔化克服离子键、SiO2熔化克服共价键,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不同,故 A 错 误;
B .Na 熔化克服金属键、S 熔化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不同,故 B 错误;
C.氯化钠溶于水克服离子键,HCl 溶于水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不同,故 C 错误;
7
D .碘和干冰均属于分子晶体,升华时均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力相同,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晶体类型及化学键,明确不同类型的晶体在熔化时克服不同的作用力是解答本题的关 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晶体类型。
3 .(2024 秋•小店区校级月考)物质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进而影响用途。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关 联错误的是 ( )
选项
性质差异
结构因素
A
酸性强弱:三氟乙酸三氯乙
酸
F 与 Cl 的电负性差异
B
熔点:CS2>CO2
分子间范德华力强弱
C
稳定性:H2O>H2S
分子间有无氢键
D
冠醚 18 - 冠 - 6 能够与 K+形
成超分子,却不能与 Li+形成
超分子
该冠醚空腔的直径与 K+ 的直 径相当,与 Li+ 的直径不匹配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分析】A .根据 F 的电负性比 Cl 大,吸引电子的能力更强,进行分析;
B .根据 CS2相对分子质量比 CO2大,进行分析;
C .根据稳定性:H2O>H2S ,进行分析;
D .根据 18 - 冠 - 6(冠醚)空腔的直径与 K+直径相当,与 Li+ 的直径不匹配,进行分析。
【解答】解:A .由于氟的电负性比氯大,吸引电子的能力更强,三氟乙酸羧基中的O—H 键的极性更 大,更易电离出 H+ ,酸性更强,故 A 正确;
B .二硫化碳相对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大,二硫化碳的范德华力更大,熔点更高,故 B 正确;
C .因为键能H—O>H—S ,稳定性:H2O>H2S ,与氢键无关,故 C 错误;
D .18 - 冠 - 6(冠醚)空腔的直径与 K+直径相当,与 Li+ 的直径不匹配,因此能够与 K+形成超分子, 却不能与 Li+形成超分子,故 D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含有氢键的物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 知识进行解题。
4 .(2024 秋•浙江月考)物质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进而影响用途。下列微观结构或现象不能解释其性
8
质的是 ( )
选项
微观结构或现象
性质
A
SCN - 中 S 和N 均具有孤电子
对
S 和 N 均可以作为配位原子
B
杯酚分离 C70和 C60
体现超分子的自组装
C
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 水;细胞膜是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膜双分子层头向外,尾
向内排列
D
F - 可以和 HF 形成氢键缔合 成 F - (HF)n
HF 的浓溶液酸性增强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分析】A .根据 SCN - 中 S 和 N 原子均有孤电子对,进行分析;
B .根据杯酚与 C60 能形成超分子,与 C70不能形成超分子进行分析;
C .根据细胞膜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使细胞膜双分子层头向外,进行分析;
D .根据 F - 和 HF 形成氢键缔合成 F - (HF)n ,使 HF 电离程度增大进行分析。
【解答】解:A .SCN - 的电子式为 ,SCN - 中 S 和 N 原子均有孤电子对,均可以作为配位 原子,故 A 正确;
B .杯酚与 C70不能形成超分子,与 C60 能形成超分子,是因为超分子具有“分子识别 ”的特性,不是 因为超分子的自组装,故 B 错误;
C .细胞膜是磷脂双分子层,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使细胞膜双分子层头向外,尾向内排列,故 C 正确;
D .F - 和 HF 形成氢键缔合成 F - (HF)n ,使 HF 电离程度增大,HF 的浓溶液酸性增强,故 D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含有氢键的物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 知识进行解题。
5 .(2024•海淀区二模)下列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 ( )
A .沸点:NH3>PH3
B .0℃下的密度:水>冰
C .热稳定性:HF>HCl
D .水中的溶解度:CH3COCH3>CH3CH2CH3
9
【答案】C
【分析】A .NH3 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B .冰中的氢键比液态水中的强,使得水分子排列得更规则,但空间利用率降低;
C .分子的稳定性与共价键键长、键能有关;
D .丙酮可以和水分子形成氢键,使其溶解度增大。
【解答】解:A .NH3 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高于 PH3 ,与氢键有关,故 A 错误;
B .冰中一个水分子与周围四个水分以分子间氢键形成四面体结构,中间有空隙,因此密度比水小,与 氢键有关,故 B 错误;
C .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因此稳定性:HF>HCl ,与氢键无关,故 C 正确;
D .丙酮能和水分子形成氢键,导致水中的溶解度:CH3COCH3>CH3CH2CH3 ,与氢键有关,故 D 错 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氢键及氢键对物质的性质的影响,明确氢键的形成及其对物质的物理性质影响是解答 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子的稳定性与共价键有关,与氢键无关。
6 .(2024•衡阳县校级开学)关于晶体中作用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共价晶体中可以同时存在范德华力、共价键和配位键
B .分子晶体中可以同时存在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
C .混合晶体中可以同时存在共价键、范德华力和类似金属键的作用力
D .离子晶体中可能同时存在离子键、共价键、氢键、配位键和范德华力 【答案】A
【分析】A .根据共价晶体中没有范德华力进行分析;
B .根据冰晶体中存在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进行分析;
C .根据石墨晶体存在共价键、范德华力和类似金属键的作用力进行分析;
D .根据胆矾晶体存在离子键、共价键、氢键、配位键和范德华力进行分析。
【解答】解:A .共价晶体中没有范德华力,故 A 错误;
B .分子晶体中可以同时存在范德华力、共价键、氢键,例如冰晶体,故 B 正确;
C .混合晶体中可以同时存在共价键、范德华力和类似金属键的作用力,例如石墨晶体,故 C 正确;
D .离子晶体中可能同时存在离子键、氢键、共价键、配位键和范德华力,例如胆矾晶体,故 D 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 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0
7 .(2024 春•海淀区校级期末)下列物质发生所述变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属于同类型的是 ( )
A .干冰升华和液氯汽化
B .金刚石和 Na2O 的熔化
C .NaI 和 HBr 分别在水中电离
D .将氯化氢和蔗糖溶于水 【答案】A
【分析】根据离子晶体熔化克服离子键,原子晶体熔化克服共价键,金属晶体熔化克服金属键,分子晶 体熔化或升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 .干冰升华和液氯汽化都是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 A 正确;
B .金刚石熔化克服共价键,Na2O 的熔化克服离子键,故 B 错误;
C .NaI 在水中电离克服离子键,HBr 在水中电离克服共价键,故 C 错误;
D .氯化氢溶于水克服共价键,蔗糖溶于水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晶体类型及化学键,明确不同类型的晶体在熔化时克服不同的作用力是解答本题的关 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晶体类型。
8 .(2024•河东区一模)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
A .密度:H2O(l)>H2O(s)
B .沸点:H2O>H2S
C .稳定性:HF>H2O
D .溶解性(水中):NH3>CH4 【答案】C
【分析】N 、O 、F 元素的电负性较强,对应的氢化物可形成氢键,氢键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是由电负性强的原子(如 F ,O ,N)对氢原子的吸引力产生的,能够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等, 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 .冰中含有氢键,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导致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则质量不变时冰的 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密度:H2O(l)>H2O(s)能用氢键解释,故 A 错误;
B .H2O 分子间存在氢键,熔沸点升高,沸点:H2O>H2S 能用氢键解释,故 B 错误;
C .分子的稳定性与键能有关,与氢键无关,故 C 正确;
D .NH3 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溶解性增大,溶解性(水中):NH3>CH4能用氢键解释,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氢键的存在以及氢键对物质的溶解性和熔沸点的影响,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
11
不大。
9 .(2024 春•西城区期末)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
A .沸点:H2O>H2S
B .稳定性:HF>H2O
C .密度:H2O(l)>H2O(s)
D .溶解性(水中):CH3OH>CH4 【答案】B
【分析】N 、O 、F 元素的电负性较强,对应的氢化物可形成氢键,氢键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是由电负性强的原子(如 F ,O ,N)对氢原子的吸引力产生的,能够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密度等, 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 .H2O 分子间存在氢键,熔沸点升高,沸点:H2O>H2S 能用氢键解释,故 A 错误;
B .分子的稳定性与键能有关,与氢键无关,故 B 正确;
C .冰中含有氢键,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导致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则质量不变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 的密度小,故密度:H2O(l)>H2O(s)能用氢键解释,故 C 错误;
D .CH3OH 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溶解性增大,溶解性(水中):CH3OH>CH4能用氢键解释,故 D 错 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氢键的存在以及氢键对物质的溶解性和熔沸点的影响,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 不大。
10 .(2024•西城区校级开学)下列事实中,不能用氢键解释的是 ( )
A .水在 4℃时的密度最大
B .常温下,苯甲酸是固体,硝基苯是液体
C .NH4Br 能溶于液态 HBr
D .酸性:顺 - 丁烯二酸>反 - 丁烯二酸 【答案】C
【分析】解:A .氢键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呈一定规则的排列,空间利用率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 .苯甲醇易形成分子间氢键,硝基苯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C .离子晶体易溶于极性溶剂;
D .顺 - 丁烯二酸电离出氢离子后,形成具有对称氢键的环状结构。
【解答】解:A .氢键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呈一定规则的排列,空间利用率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所以水在 4℃时的密度最大,故 A 错误;
12
B .苯甲醇易形成分子间氢键,硝基苯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相同情况下苯甲醇分子间作用力强于 硝基苯,常温下,苯甲酸是固体,硝基苯是液体,故 B 错误;
C .溴化铵为离子晶体,溴化氢为极性分子,所以 NH4Br 能溶于液态 HBr ,与氢键无关,故 C 正确;
D .由顺 - 丁烯二酸和反 - 丁烯二酸的结构简式可知,顺 - 丁烯二酸电离出氢离子后,形成具有对称氢 键的环状结构,故其一级电离更容易,所以酸性:顺 - 丁烯二酸>反 - 丁烯二酸,与氢键有关,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氢键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氢键原理,解释一些现象,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题 目难度中等。
11 .(2024 春•海淀区校级期中)下列有机物中,由于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沸点较高的是 ( )
A .乙烷 B .乙醇 C .乙酸乙酯 D . 甲苯 【答案】B
【分析】氢键是由已经与电负性很大的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氢)与另一个电负性很 大的原子(如水分子中的氧)之间形成的作用力。
【解答】解:A .乙烷分子间无法形成氢键,故 A 错误;
B .乙醇分子中含有—OH ,易形成氢键,沸点较高,故 B 正确;
C .乙酸乙酯分子间无法形成氢键,故 C 错误;
D . 甲苯分子间无法形成氢键,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氢键的作用,题目比较简单,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12 .(2024 春•越秀区校级期末)物质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性质差异与结构因素匹配正确的是 ( )
选项
性质差异
结构因素
A
熔点:AlF3>AlCl3
均存在离子键,且强度:AlF3
>AlCl3
B
酸性:HCOOH>CH3COOH
O—H 的极性:HCOOH 强于
CH3COOH
C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 CO
CO2为非极性分子,CO 为极
性分子
D
热稳定性:HF 大于 HCl
HF 分子间存在氢键,HCl 分 子间不存在氢键
13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分析】A .AlCl3是分子晶体,AlCl3 中不存在离子键;
B .羧基中羟基的极性越大,则酸性越强;
C .CO2 能够与水反应;
D .物质的热稳定性与键能有关,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系。
【解答】解:A .AlF3 是离子晶体,AlCl3是分子晶体,作用力:离子键>范德华力,导致 AlF3 的熔点 远高于 AlCl3 ,故 A 错误;
B .H3C—是推电子基团,使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减小,则酸性减小,解释正确,故 B 正确;
C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溶质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溶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则 CO2在水中的溶 解度小于 CO ,而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 CO 是由于 CO2能够与水反应,故 C 错误;
D .物质的热稳定性与键能有关,键能越大热稳定性越高,氟的原子半径小于氯,键长:H—F 键<H —Cl 键,键长越长键能越小,物质越稳定,即热稳定性:HF>HCl ,热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无关,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律,涉及到酸性、热稳定性、溶解性、熔点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元素 周期律的规律,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3 .(2024 春•重庆期末)下列关于物质的结构或性质的描述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Cu(NH3)4]SO4溶液中加入乙醇,析出晶体,是因为加入乙醇降低了溶剂极性
B .沸点: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是由于对羟基苯甲醛分子间范德华力更强
C .O—H 中 H 原子的活泼性: ,是由于苯基是吸电子基团,而乙基是推电 子基团
D .酸性:三氯乙酸>乙酸,是因为氯原子电负性大,增强了氧氢键的极性 【答案】B
【分析】A .乙醇属于有机物,加入后减小了溶剂的极性,降低了[Cu(NH3)4]SO4 的溶解度;
B .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对羟基苯甲醛分子间作用力较 大;
C .苯基是吸电子基团,而乙基是推电子基团;
D .Cl 的电负性较大,吸引电子能力较强,使得三氯乙酸的羧基中羟基极性更大。
【解答】解:A .乙醇属于有机物,加入后减小了溶剂的极性,降低了[Cu(NH3)4]SO4 的溶解度,导
14
致结晶析出,故 A 正确;
B .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对羟基苯甲醛分子间作用力较 大,熔沸点也较高,沸点: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故 B 错误;
C . 是 由 于 苯 基 是 吸 电 子 基 团 , 而 乙 基 是 推 电 子 基 团 , O — H 中 H 原 子 的 活 泼 性 :
, 故 C 正确;
D.Cl 的电负性较大,吸引电子能力较强,使得三氯乙酸的羧基中羟基极性更大,增强了氧氢键的极性, 更易电离出氢离子,故 D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14 .(2024 春•大兴区期末)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与氢键无关的是 ( )
A .密度:水>冰
B .熔点:NH4Cl>HCl
C .沸点:
D .沸点:乙二醇>正丙醇 【答案】B
【分析】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分子间形成氢键可以改变物质的熔沸点,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A .氢键具有方向性,所以密度:水>冰,与氢键有关,故 A 错误;
B .一般离子晶体的熔点大于分子晶体的熔点,氯化铵是离子晶体,HCl 是分子晶体,故熔点:NH4Cl >HCl ,与氢键无关,故 B 正确;
C .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内氢键作用力大于分子间氢键 作用力,故沸点: ,与分子间氢键有关,故 C 错误;
D .乙二醇形成的氢键数目多于正丙醇形成的氢键数目,故沸点:乙二醇>正丙醇,与氢键有关,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键,明确氢键的概念、形成条件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5 .(2024 春•南开区期末)下列事实可用氢键解释的是 ( )
A .氯气易液化
B .氨气极易溶于水
C .SiH4 的沸点比 CH4高
15
D .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答案】B
【分析】A .氢键存在于氢和其他原子间;
B .氨分子与水分子存在分子间氢键;
C .SiH4和 CH4 均不存在氢键;
D .物质的分解和氢键无关。
【解答】解:A .氯气中不含有氢原子,与氢键无关,故 A 错误;
B .氨分子与水存在分子间氢键,氨气极易溶于水,故 B 正确;
C .SiH4和 CH4 均不存在氢键,故 SiH4 的沸点比 CH4高与氢键无关,故 C 错误;
D .水中氧氢键键能大,因此水加热到很高温度都难分解,与氢键无关,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氢键,侧重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物质的构成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即 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16 .(2024 春•重庆期末)下列物质性质的比较,与氢键无关的是 ( )
A .密度:水>冰
B .水溶性:乙醇>溴乙烷
C .稳定性:H2O(g)>H2S(g)
D .沸点:对羟基苯甲醛>邻羟基苯甲醛 【答案】C
【分析】A .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B .乙醇可以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导致溶解度增大;
C .简单氢化物稳定性与化学键相关;
D .对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之间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
【解答】解:A .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氢键的存在使在四面体中心的水分子与四面体顶角方向 4 个水分子相互作用,这一排列使冰晶体中的水分子的空间利用率不高,留有相当大的空隙,所以水结成 冰时,体积增大、密度减小与氢键有关,故 A 正确;
B .乙醇可以和水形成分子间氢键,导致溶解度增大,所以乙醇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故 B 正确;
C .简单氢化物稳定性与化学键相关,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由上到下减弱,O 元素的非金属高于 S 元 素,简单氢化物稳定性:H2O(g)>H2S(g),与氢键无关,故 C 错误;
D .对羟基苯甲醛易形成分子之间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沸点升 高、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熔沸点降低,所以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低,与氢键有关,
16
故 D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键,明确氢键的概念、形成条件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7 .(2024 春•海淀区期末)下列物质的变化,破坏的作用主要是范德华力的是 ( )
A .干冰的升华 B .NaCl 溶于水
C .冰融化成水 D .H2O2 受热分解 【答案】A
【分析】分子晶体的三态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离子晶体熔化或溶于水时破坏了离子键,据此分 析。
【解答】解:A .干冰属于分子晶体,升华时克服范德华力,故 A 正确;
B .NaCl 属于离子晶体,溶于水时破坏离子键,故 B 错误;
C .冰属于分子晶体,冰融化成水时破坏了范德华力还有氢键,故 C 错误;
D .H2O2 受热分解时破坏了化学键,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晶体的类型和化学键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组成和 性质的区别。
18 .(2024 春•天津期末)有下列两组命题
A 组
B 组
Ⅰ. H—F 键键能小于 H—Cl 键键能
①HCl 比 HF 稳定
Ⅱ. H—I 键键能小于 H—Cl 键键能
②HCl 比 HI 稳定
Ⅲ. HCl 分子间作用力大于 HF 分子间作用力
③HCl 沸点比 HF 高
Ⅳ. HI 分子间作用力小于 HCl 分子间作用力
④HI 沸点比 HCl 低
B 组中命题正确,且能用A 组命题加以正确解释的是 ( )
A . Ⅰ① B . Ⅱ② C .Ⅲ③ D . Ⅳ④
【答案】B
【分析】一般来说,键能越大,物质的热稳定性越强;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 子间作用力越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含有氢键的分子之间作用力较强,沸点较高.
【解答】解:原子半径F<Cl<I ,原子半径越大,键长越长,键能越小,
A .H—F 键键能大于 H—Cl 键键能,HF 较稳定,故 A 错误;
B .HCl 比 HI 稳定,是由于 H—Cl 键键能大于 H—I 键键能,故 B 正确;
17
C .HF 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故 C 错误;
D .HI 相对分子之间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强,沸点较高,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键能与物质的热稳定性、相对分子质量与物质的熔沸点之间的关系,掌握规律 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9 .(2024 春•昌平区期末)下列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 ( )
A .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小
B .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 .乙二醇的沸点比丙醇的高
D .HF 的热稳定性强于 HCl 【答案】D
【分析】A .冰中的氢键比液态水中的强,使得水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