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 高考化学解密之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1 (2024 秋巴楚县期中)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牛奶变质B 金属生锈C 天然气燃烧D 调制冰糖水A A B B C C D D2 (2024 秋天宁区校级月考)截止 2022 年 8 月 1 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人数已经超过 5.2 亿,过氧乙酸是广谱、高效、速效的消毒杀菌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 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共有 9 个原子B 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C 过氧乙酸分子中 C 、H 、O 原子个数比为 2 :4 :3D 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
2、分数最高3 (2024 秋南昌县校级月考)下列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氧化还原知识无关的是 ( )A 削过皮的苹果表面迅速变成褐色B 铁制菜刀生锈C 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 月饼盒中放置铁粉包4 (2024 秋重庆期中)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物质分类、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有错1误的是 ( )选项ABCD生活中的物质洁厕剂食用面碱精制食用盐复方氢氧化铝片有效成分的化学 式HClNa2CO3NaClAl(OH)3物质分类酸碱盐两性氢氧化物A A B B C C D D5 (2024 秋河南月考)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理石、苛性钠和苏打水都属于
3、混合物B CH3COOH 、HCl 和 HNO3都属于一元酸C 熔融 Na2SO4 、碳棒和 CuSO4 溶液均能导电,均属于电解质D Mg(OH)2 、Fe(OH)3 和 Cu2(OH)2CO3都属于难溶性碱6 (2024 秋河南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 非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一定被氧化C 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 一种反应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7 (2024 秋东城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用明矾KAl(SO4)212H2O处理污水B 用盐酸去除
4、铁锈(主要成分是 Fe2O3xH2O)C 用焦炭将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 Fe2O3)冶炼成铁D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8 (2024 秋河池月考)对物质进行分类时,要明确化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已知物质间存在如下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A 纯净物与化合物属于重叠关系B 氧化还原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C 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D 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9 (2024 秋河池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医用酒精、食盐、双氧水等生活中常见物质均属于混合物B 混合物不一定是分散系,但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C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电解质只有酸、碱、盐D 胶体与悬浊液的本质区别
5、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10 (2024 秋河池月考)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酸、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 铜、 甲烷、空气、HCl 、氨水B 红磷、烧碱、碱石灰、NaHSO4 、KNO3C 液态氧、干冰、碘酒、H2SO4 、NaClD 氮气、纯碱、蒸馏水、HNO3 、Ca(OH)211 (2024 秋海淀区校级月考)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向 Ba(NO3)2 溶液中通入 SO2 ,产生白色沉淀B 向 FeSO4溶液中加入 NaClO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C 向新制的 Cu(OH)2 中加入乙醛溶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D 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 CO2 ,产
6、生白色沉淀12 (2024 秋贵阳月考)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或变化能按照对应的分类标准归类的是 ( )选项物质或变化分类标准A钢铁生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 用、金属的冶炼氧化还原反应BO2 、Hg 、N2非金属单质C石墨、金刚石、CH4同素异形体DNa2O2 、Na2O 、CaO碱性氧化物A A B B C C D D13 (2024 秋天宁区校级月考)每个小球代表一个原子,如图所示的微观变化与下列反应及反应类型对应 正确的是 ( )3A 2CO+O22CO2 化合反应B 2HI+Cl2 2HCl+I2 置换反应C 2H2O2H2 +O2 分解反应D 2HCl+CuO CuCl2
7、H2O 复分解反应14 (2024 秋长治月考)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 pH 减小的是 ( )A 向浓盐酸中滴加少量的“84 ”消毒液B 向 NaHS 溶液中滴加少量的 CuSO4溶液C 向 FeCl3 溶液中通入 SO2 ,溶液棕黄色变浅D 向 NaHSO4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等浓度的 NaHSO3溶液15 (2024 秋香坊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 ( )选项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Ca(OH)2硫酸小苏打Mn2O7干冰B烧碱盐酸氯化钠氧化钠一氧化碳C石灰水冰醋酸(CH3COOH)胆矾(CuSO4 -5H2O)氧化钠二氧化硫DNaOHHNO3硫酸钙氧化
8、铁SO3A A B B C C D D16 (2023 秋盘龙区期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个数有 ( )CaCl2 、NaOH 、盐酸、H2O 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稀豆浆、雾、淀粉溶液、血液、有色玻璃均属于胶体Fe3O4 、Mn2O7 、CuO 都是碱性氧化物Mg(OH)2 、熔融 BaSO4 、固体 NaCl 均为可以导电的电解质H3PO2(次磷酸)与足量 NaOH 反应只生成一种盐 NaH2PO2 ,所以 H3PO2 是一元酸,NaH2PO2是正 盐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17 (2023秋江阴市校级月考)合成新物质是研究化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
9、4型的氧分子 O4下列关于 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O4和 O3 互为同素异形体B 1 个 O4分子由两个 O2分子构成C O4 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 O4和 O2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转化18 (2023秋江阴市校级月考)为适应火车提速,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需要连接为超长轨。工人们用 2Al+Fe2O3Al2O3+2Fe 这一反应原理来焊接钢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该反应中铝被还原19 (2024 秋南开区校级月考)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正确的是 ( )A 漂白粉、氢氧化
10、铁胶体、冰水混合物、氯水、赤铁矿都属于混合物B 已知次磷酸 H3PO2与足量的 NaOH 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盐 NaH2PO2 ,则该盐为正盐C NO2 溶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 2NO2+2NaOH NaNO3+NaNO2+H2O ,故 NO2为酸性氧化物D SO2溶于水能导电,故 SO2属于电解质20 (2024 秋米东区校级月考)下列各组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 )A 电解质:蔗糖、无水硫酸铜、次氯酸B 同素异形体:C60 、石墨、金刚石C 酸性氧化物:Mn2O7 、Cl2O 、CO2D 混合物:碱石灰、水煤气、氢氧化铁胶体21 (2024北京)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激光操控方法,从 Ca 原子束流中直
11、接俘获41Ca 原子,实现了对同位 素 41Ca 的灵敏检测。41Ca 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长达 10 万年, 是 14C 的 17 倍,可应用于地球科学与考古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1Ca 的原子核内有 21 个中子B 41Ca 的半衰期长,说明 41Ca 难以失去电子C 41Ca 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小于 14C 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D 从 Ca 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41Ca 原子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522 (2024 秋荔湾区校级月考)下列操作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 )A 粗盐提纯B 盐酸滴入 NaOH 溶液中C 蔗糖溶解D 电解水A A
12、 B B C C D D23 (2024 秋南宁月考)下列关于 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 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B 与 KOH 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C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 与金属Fe 反应放出氢气24 (2024 秋郫都区校级月考)1923 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和英国化学家劳里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其 定义是凡是能够释放质子(H+ )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与质子结合的分子或离 子都是碱。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粒子既可以看作酸又可以看作碱的是 ( )-A B C OH D25 (2024 秋东城区校级月考)BrOnsted - Lowry 认为,
13、凡是能给出质子(质子即 H+ )的分子或离子都是 质子的给体,称为酸;凡是能与质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都是质子的受体,称为碱,即:酸H+碱,其 中左边的酸是右边碱的共轭酸,而右边的碱则是左边酸的共轭碱,彼此联系在一起叫做共轭酸碱对;共 轭酸的酸性越强,其共轭碱就越弱,相同条件下, 已知碱性由强到弱:Na2CO3NaClONaHCO3 Na2SO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该理论,NaHCO3 既属于酸,也属于碱B 物质酸性由强到弱:NaHSO4HClONaHCO3C 物质酸性由强到弱:HClOH2CO3NaHSO4D 向 Ca(ClO)2 中通入过量 CO2:Ca(ClO)2+2CO2
14、2H2O Ca(HCO3)2+2HClO62025 高考化学解密之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1 (2024 秋巴楚县期中)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牛奶变质B 金属生锈C 天然气燃烧D 调制冰糖水A A B B C C D D【答案】D【分析】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 牛奶变质,牛奶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O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故 A 错误;B 金属生锈,金属被氧化,O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故 B 错误;C 天然气燃烧是物质与氧气的反
15、应,氧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C 错误;D 调制冰糖水是物理变化,不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故 D 正确;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特征即可解答,试 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2 (2024 秋天宁区校级月考)截止 2022 年 8 月 1 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人数已经超过 5.2 亿,过氧乙酸是广谱、高效、速效的消毒杀菌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7A 1 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共有 9 个原子B 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C 过氧乙酸分子中 C 、H 、O 原子
16、个数比为 2 :4 :3D 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答案】B【分析】A 1 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构成的;B 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 1 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构成的;D 根据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进行比较。【解答】解:A 1 个过氧乙酸分子是由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构成的,1 个过氧乙酸分 子中共有 9 个原子,故 A 正确;B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故 B 错误;C 1 个过氧乙酸分子是
17、由2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过氧乙酸分子中 C 、H 、O 原子个数比为 2 :4 :3 ,故 C 正确;D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 :1 :12 ,过氧乙酸中氧元 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 D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题目比较简单。3 (2024 秋南昌县校级月考)下列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氧化还原知识无关的是 ( )A 削过皮的苹果表面迅速变成褐色B 铁制菜刀生锈C 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 月饼盒中放置铁粉包 【答案】C【分析】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18、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 削过皮的苹果表面迅速变成褐色是因为苹果中的酚类物质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与氧 化还原知识有关,故 A 错误;8B 铁制菜刀生锈,是因为铁与 H2O 、O2 作用被氧化生成 Fe2O3 ,与氧化还原知识有关,故 B 错误;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是因为碳酸钙和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知识无关,故 C 正确;D 月饼盒中放置铁粉包,铁粉作抗氧化剂,铁发生氧化反应,与氧化还原知识有关,故 D 错误;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特征即可解答,试 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4 (2024 秋
19、重庆期中)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物质分类、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有错 误的是 ( )选项ABCD生活中的物质洁厕剂食用面碱精制食用盐复方氢氧化铝片有效成分的化学 式HClNa2CO3NaClAl(OH)3物质分类酸碱盐两性氢氧化物A A B B C C D D【答案】B【分析】根据各物质的性质及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 洁厕净主要成分是 HCl ,主要用来清洁污垢,故 A 正确;B Na2CO3属于盐,故 B 错误;C 食盐主要成分是 NaCl ,该物质可以做调味品,故 C 正确;D 复方氢氧化铝片成分是 Al(OH)3 ,该物质可以做抗酸药,是两性氢氧化物,故 D 正确;
20、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组成以及化学式,题目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成分及俗名等是解答 关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规范答题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5 (2024 秋河南月考)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理石、苛性钠和苏打水都属于混合物B CH3COOH 、HCl 和 HNO3都属于一元酸9C 熔融 Na2SO4 、碳棒和 CuSO4 溶液均能导电,均属于电解质D Mg(OH)2 、Fe(OH)3 和 Cu2(OH)2CO3 都属于难溶性碱 【答案】B【分析】A 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B 结合水溶液中代理处氢离子数目把酸氛围
21、一元酸、二元酸等;C 水溶液中或如日中天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 水溶液中代理处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解答】解:A 苛性钠为 NaOH ,属于纯净物,大理石、苏打水都属于混合物,故 A 错误;B 水溶液中电离出一个氢离子的酸为一元酸,CH3COOH 、HCl 和 HNO3都属于一元酸,故 B 正确;C 熔融 Na2SO4是电解质,碳棒属于单质,CuSO4 溶液属于混合物,都不属于电解质,故 C 错误;D Mg(OH)2 、Fe(OH)3 属于碱,Cu2(OH)2CO3 属于碱式盐,故 D 错误;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
22、物质分类的分析判断,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不大。6 (2024 秋河南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 非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一定被氧化C 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 一种反应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答案】D【分析】A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B 非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被氧化;C 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 一种反应物可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解答】解:A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Mn2O7是酸性
23、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 氧化物,CO 不是酸性氧化物,故 A 错误;B 非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H2O 分解生成氢气,该过程氢元素 被还原,故 B 错误;C 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 ,故 C 错误;D 一种反应物可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如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既 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 D 正确;故选:D。10【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及分类、氧化还原反应,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不大。7 (2024 秋东城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用明矾KAl(SO4)212H2O处
24、理污水B 用盐酸去除铁锈(主要成分是 Fe2O3xH2O)C 用焦炭将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 Fe2O3)冶炼成铁D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C【分析】反应中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 明矾净水原理是硫酸铝钾中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使水 中细小的悬浮颗粒聚集成较大颗粒而沉降,发生的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 故 A 错误;B 用盐酸去除铁锈(主要成分 Fe2O3xH2O),发生的主要反应为:6HCl+Fe2O3 2FeCl3+3H2O ,反应 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没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故 B 错误;C
25、 用焦炭将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 Fe2O3)冶炼成铁,铁元素化合价降低,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利用 了氧化还原反应,故 C 正确;D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与氢氧化钙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均不变,没有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特征即可解答,试 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8 (2024 秋河池月考)对物质进行分类时,要明确化学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已知物质间存在如下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纯净物与化合物属于重叠关系B 氧化还原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C 置换
26、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D 化合物和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答案】A【分析】应用各知识点的概念,理解概念间相关的关系,结合图示所提供的关系意义,分析相关的选项11从而判断正确与否,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 单质、化合物均属于纯净物,化合物与纯净物属于包含关系,故 A 错误;B 氧化还原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 B 正确;C 置换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故 C 正确;D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故化合物一定包含电解质,是包含关系,故 D 正 确;故选:A。【点评】本题是对概念间关系的考查,把握个概念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此题应属基础知识考查 题。9 (202
27、4 秋河池月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医用酒精、食盐、双氧水等生活中常见物质均属于混合物B 混合物不一定是分散系,但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C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电解质只有酸、碱、盐D 胶体与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答案】C【分析】A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B 将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几种物质中得到的体系称为分散系;C 金属氧化物和水都属于电解质D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解答】解:A 医用酒精、食盐、双氧水等生活中常见物质均属于混合物,故 A 制取;B 混合物不一定是分散系,但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故 B 制取;C
28、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但电解质不只是酸、碱、盐,还有金属氧化物和水等,故 C 错误;D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胶体粒子直径在 1 - 100nm 之间,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 1nm ,浊液的 直径大于 100nm ,故 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胶体与溶液的区别,题目较简单,掌握基础知识即可解答。10 (2024 秋河池月考)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酸、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 铜、 甲烷、空气、HCl 、氨水B 红磷、烧碱、碱石灰、NaHSO4 、KNO3C 液态氧、干冰、碘酒、H2SO4 、NaClD 氮气、纯碱、蒸馏水、HNO3 、Ca
29、OH)212【答案】C【分析】只由一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为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形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由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在水溶液里或熔 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据此分析。【解答】解:A 铜属于单质, 甲烷属于化合物,空气属于混合物,HCl 属于酸、氨水属于混合物,故 A 错误;B NaHSO4 是盐,而不是酸,故 B 错误;C 液态氧属于单质,干冰属于化合物,碘酒属于混合物,H2SO4 属于酸,NaCl 属于电解质,故 C 正 确;D 蒸馏水属于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故 D 错误; 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
30、物质的分类,难度不大,应注意掌握常见概念的要点。11 (2024 秋海淀区校级月考)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向 Ba(NO3)2 溶液中通入 SO2 ,产生白色沉淀B 向 FeSO4溶液中加入 NaClO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C 向新制的 Cu(OH)2 中加入乙醛溶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D 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 CO2 ,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D【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 向 Ba(NO3)2 溶液中通入 SO2 ,二氧化硫通入水中产生亚硫酸,酸性较强,该条件 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把二氧化硫、亚硫酸氧化为硫酸根,遇到钡离
31、子产生硫酸钡产生白色沉淀,属于 氧化还原,故 A 错误;B向 FeSO4溶液中加入 NaClO 溶液,产生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亚铁离子被氧化,则次氯酸根被还原, 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B 错误;C 向新制的 Cu(OH)2 中加入乙醛溶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Cu2O ,Cu(OH)2 被还原、乙醛被 氧化,则为氧化还原反应,故 C 错误;D 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 CO2 ,产生白色沉淀为碳酸氢钠,原理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 饱和食盐水中通氨气到饱和、继续通过量二氧化碳则生成碳酸氢根,由于碳酸氢钠溶解度小,故形成碳 酸氢钠的过饱和溶液、则析出碳酸氢钠晶体,NaCl+NH3+CO2+H
32、2O NH4Cl+NaHCO3 , 该反应不存 在元素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 D 正确;故选:D。13【点评】本题以常见化学现象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让学生通过现象分析其中的化学原理, 在学习中注重化学原理的理解与应用,避免死记硬背。12 (2024 秋贵阳月考)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或变化能按照对应的分类标准归类的是 ( )选项物质或变化分类标准A钢铁生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 用、金属的冶炼氧化还原反应BO2 、Hg 、N2非金属单质C石墨、金刚石、CH4同素异形体DNa2O2 、Na2O 、CaO碱性氧化物A A B B C C D D【答案】A【分析】A
33、化学变化中有化合价的改变,是氧化还原反应;B 由非金属组成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C 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是同素异形体;D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是碱性氧化物。【解答】解:A 钢铁生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金属的冶炼均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故均属于氧化 还原反应,故 A 正确;B Hg 是金属单质,故 B 错误;C CH4 与石墨和金刚石不是同素异形体,故 C 错误;D Na2O2 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 D 错误;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分类、物质变化,题目比较基础,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 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13 (2024 秋天宁区校级月考)每个小球代表一个原子,
34、如图所示的微观变化与下列反应及反应类型对应 正确的是 ( )14A 2CO+O22CO2 化合反应B 2HI+Cl2 2HCl+I2 置换反应C 2H2O2H2 +O2 分解反应D 2HCl+CuO CuCl2+H2O 复分解反应 【答案】B【分析】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为置换反应,故 B 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微观示意图来判断反应类型的问题,题目简单,注意基础反应的积累。14 (2024 秋长治月考)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 pH 减小的是 ( )A 向浓盐
35、酸中滴加少量的“84 ”消毒液B 向 NaHS 溶液中滴加少量的 CuSO4溶液C 向 FeCl3 溶液中通入 SO2 ,溶液棕黄色变浅D 向 NaHSO4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等浓度的 NaHSO3溶液 【答案】C【分析】A 向浓盐酸中滴加少量的“84 ”消毒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氯气和水;B 向 NaHS 溶液中滴加少量的 CuSO4溶液反应生成 CuS 沉淀、硫酸钠和硫酸;C 向 FeCl3 溶液中通入 SO2 ,溶液棕黄色变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氯化亚铁、盐酸;D 向 NaHSO4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等浓度的 NaHSO3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解答】解:A 向浓盐酸中滴加少量
36、的“84 ”消毒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钠、氯气和水,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ClO - +Cl - +2H+ H2O+Cl2 , 消耗氢离子,溶液 pH 增大,故 A 错误;B 向 NaHS 溶液中滴加少量的 CuSO4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CuS 沉淀、硫酸钠和硫酸,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2NaHS+2CuSO4 CuS +Na2SO4+H2SO4 ,溶液 pH 减小,故 B 错误;C 向 FeCl3 溶液中通入 SO2 ,溶液棕黄色变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氯化亚铁、盐酸,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2FeCl3+SO2+2H2O 2FeCl2+H2SO4+2HCl ,溶液 pH 减
37、小,故 C 正确;D 向 NaHSO4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等浓度的 NaHSO3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硫和水,反应为复分 解反应,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同时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属于基本知识 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515 (2024 秋香坊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 ( )选项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Ca(OH)2硫酸小苏打Mn2O7干冰B烧碱盐酸氯化钠氧化钠一氧化碳C石灰水冰醋酸(CH3COOH)胆矾(CuSO4 -5H2O)氧化钠二氧化硫DNaOHHNO3硫酸钙氧化铁SO3A A B B C C D D【答案】D【
38、分析】酸指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指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指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盐指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阴离子的化合 物,据此分析。【解答】解:A Mn2O7不是碱性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故 A 错误;B 盐酸为混合物,不属于酸;一氧化碳属于不成盐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故 B 错误;C 石灰水是由氢氧化钙与水组成的,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碱,故 C 错误;DNaOH 属于碱,HNO3 属于酸,CaSO4属于盐,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SO3 与水化合生成硫酸,属于 酸性氧化物,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盐的概念
39、及其相互联系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 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16 (2023 秋盘龙区期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个数有 ( )CaCl2 、NaOH 、盐酸、H2O 四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稀豆浆、雾、淀粉溶液、血液、有色玻璃均属于胶体Fe3O4 、Mn2O7 、CuO 都是碱性氧化物Mg(OH)2 、熔融 BaSO4 、固体 NaCl 均为可以导电的电解质H3PO2(次磷酸)与足量 NaOH 反应只生成一种盐 NaH2PO2 ,所以 H3PO2 是一元酸,NaH2PO2是正 盐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答案】A【分析】 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40、16分散质微粒直径 1nm100nm ,在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和酸反应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存在自由移动离子的物质可以导电,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H3PO2(次磷酸)与足量 NaOH 反应只生成一种盐 NaH2PO2 ,NaH2PO2 中的氢原子不能电离,所以 H3PO2 是一元酸,NaH2PO2 是正盐。【解答】解: CaCl2 、NaOH 、H2O 三种物质都属于化合物,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水溶液,为混合物, 故错误;稀豆浆、雾、淀粉溶液、血液、有色玻璃的分散质微粒直径 1nm100nm ,分散系属于胶体,故 正确;Fe3O4 是特殊氧化物,Mn2O
41、7 是酸性氧化物,CuO 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Mg(OH)2 、熔融 BaSO4 、固体 NaCl 均为电解质,能导电的是熔融 BaSO4 ,故错误;H3PO2(次磷酸)与足量 NaOH 反应只生成一种盐 NaH2PO2,NaH2PO2 中的氢原子不能电离,则 H3PO2 是一元酸,NaH2PO2 是正盐,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胶体性质和形成等知识点,注意知识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不大。17 (2023秋江阴市校级月考)合成新物质是研究化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意大利科学家最近合成了一种新 型的氧分子 O4下列关于 O4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O4和 O3 互为同素异形体B 1 个 O4分子由两个 O2分子构成C O4 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D O4和 O2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转化 【答案】A【分析】A O4和 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