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乡村小同学交通安全
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乡村交通条件逐渐变好,各种交通工具在城乡逐渐普及,各种大车、小车、摩托车、自行车飞速的在公路上行驶,在给人们带来交通方便的同时,各种车祸也在不断发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无情的吞噬,特别是近年来发生在小同学的车祸不断增加,引起了人们的警觉,那怎样抓好小同学的交通安全教育,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同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
同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来看,同学活泼好动,交通安全意识差,在马路上嬉笑打闹、你追我赶甚至横穿马路等。从客观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从学校的地理位置来看,学校多设在道路边上,有的学校设在狭小的胡同里,同学上学、放学,接送同学的车辆把窄小的弄堂挤得满满的,道路拥挤不堪,有的同学上学、回家要横穿过几条马路,同学的交通安全就成了学校的特别问题。
〔二〕是从学校的教育目标看,交通安全在学校的教育目标中只占一个很小的部分,再则,发生交通事故经常在校外,对学校影响不大,学校没有直接事故责任,因此,学校对交通安全教育重视远远不够,教师对同学的交通安全教育没有进行系统传授,造成同学的交通安全知识不全面,交通安全意识不强。
〔三〕家庭教育方面看:乡村小同学中,大部分家长文化知识水平较低,交通安全意识淡泊,缺乏交通安全常识,不能对子女进行较好的交通安全宣扬教育。多数同学家长及监护人甚至为了图一时之方便和利益而违规驾车或乘车,同学接触的家庭教育、社会现实和学校的宣扬教育有时是互相抵触的,导致同学的价值观念、是非观念模糊。
因此,造成中小同学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除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法规外,学校忽视交通安全,小同学获得的交通安全知识比较零碎,没有系统化,也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同学出行安全,必必需从教育入手,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让孩子受到系统、全面的交通安全意识,提升其自我保护意识。学校必必需将交通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课,落实责任,明确目标,确保效果。提升同学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则是预防和减少同学交通事故发生的根本,学校对同学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是预防和减少同学交通事故发生的重中之重。
〔一〕是学校要设立交通安全教育领导机构,形成管理网络。为了确保学校交通安全管理正常有序进行,学校应建立校交通安全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或书记担任组长,行政人员和年级组长等成员组成,形成校长室、教导处、年级组、学科组等不同层面的管理网络,使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在纵向和横向间形成合力。
〔二〕是建立一支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师资队伍。 学校可聘请班主任、交通民警担任学校交通安全教育辅导员,定期为同学讲授交通安全常识,对在校同学进行交通法规培训,提升同学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规范同学的交通行为,并形成制度。
〔三〕是建立健全交通安全和责任制度,推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避免交通事故,在小学校门前、四周以及同学必经之路中间可设置同学上、放学,请车辆减速慢行等安全警示牌,同时在学校门前以及四周路面安排值班老师或交通安全员,以防发生意外。
〔四〕是实施校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以提升同学的交通安全意识。学校将中小同学交通安全、交通法规教育列入法治教育课、班会课以及其他学科之中,将每学期同学交通违法状况做为对同学品行评比、评优的依据。同时,学校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密切协作,以展开珍爱生命、平安回家活动为载体,推广小同学交通安全 小黄帽路队制,开办少年交通安全夏令营,展开交通安全知识比赛和演讲比赛,小手牵大手等活动,以提升同学自我保护能力。
〔五〕同学上放学执行路队管理,培养同学的养成行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规范学校师生的日常行为习惯 ,学校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同学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从学校的上下楼梯到上放学的路上要求同学必必需靠右行走,无论上下学,都要求同学以班为单位排成路队,学校老师、保安强化护送和巡查,让同学在路上规范行走,定能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当然,对小同学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光靠学校、家庭的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加,特别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重视,交警部门要多对道路安全进行督查,对违规车辆加大执法力度,全体驾驶员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到文明驾车,文明行车,只有全社会都参加进来,发生在小同学的交通安全事故就一定会减少或杜绝。我们通过教会一个人,可以带好一个家庭,促进一个村庄、一所学校,从而辐射整个社会。因此,在对小同学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坚持用制度规范各自的行为,恪尽职守,坚持用机制管理校园的交通安全,内外结合,标本兼治。让我们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携手,为社会的稳定、家庭幸福,随时关注小同学的交通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