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做好仓储管理工作四大基本环节,仓储管理的中心内容与方法
全文目录
一、强化仓储管理各个基本环节 1
⑴物资验收 2
⑵物资入库 2
⑶物资出库 2
⑷物资盘点 3
二、物资保管、保养是仓储管理的中心内容 3
⑴合理存放 3
⑵物资的堆码、苫垫 3
⑶物资的维护保养 4
三、建立健全仓库质量确保体系 4
强化各个基本环节的管理,是搞好仓储工作的前提,做好物资保管、保养是仓储管理的中心内容,建立健全仓库质量确保体系,迅速提升仓储物资管理水平,确保各项生产的后勤供应。
仓储管理是研究仓储活动规律、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是指为服务于生产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关仓储活动的管理和技术工作中所实施的计划、组织、监督、协调等各项活动的总称。仓储管理并非与生产管理同时产生,它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生产中分开出来的一项专门的管理活动,因此仓储管理活动也具有生产性。
仓储管理属于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企业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保持物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依据仓储管理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仓储管理工作。
一、强化仓储管理各个基本环节
仓储活动虽服务于生产,但又与生产活动不同,有它独特的劳作对象和方式。在仓储活动过程中,物资验收、入库、出库等一些基本环节,是仓储业务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些基本环节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仓储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整个仓储工作质量的好坏。因此,强化各个基本环节的管理,是搞好仓储工作的前提。
⑴物资验收
物资验收是仓储管理工作的开始,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对物资进行一般性的检查,简称验收;另一种是指对物资的内在质量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检查化验,简称检验或商检。
第一,物资到库后,必需经过保管员的严格验收才干入库。为确保验收工作及时、准确地进行,提升验收工作效率,必需做好验收的准备工作;
第二,核对物资部门提供的入库通知单、订货合同或协议书等,供货单位提供的质量证实书、产品合格证、装箱单、磅码单、发货明细表等;
第三,要做好实物的质量和数量验收工作。
第四,在验收过程中对证件不全、质量、包装不符合要求时,应将不符合物资单独存放并妥善保管,同时积极与相关单位部门取得联系,力争尽快处理完毕。在物资验收过程中要求保管员树立高度的责任心,精心核对,认真检查。验收要及时准确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同时,对物资的配套做全面检查,为保管、保养打好基础。
⑵物资入库
物资经验收合格后应办理入库手续,保管员在入库时要把好数量、质量、单据填制关,严格管理确保入库物资的准确、及时、安全。建立健全物资保管账、材料卡片、物资技术档案,做到账、卡、物三相符。物资保管账应随收、发业务活动的发生而及时进行记账,在登销账料时,必需以正式收发凭证为依据。材料卡片应标明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级别、入库日期及实存数量、储备定额等,一般直接挂在货位上,有变动时,应随时登记,以防事后漏记,以便于查对和管理。物资技术档案,可准确地了解物资在入库前和在保管期间以及出库业务活动中的数量、质量变化状况,管理措施、方法及效果,有利于积存仓储管理经验,提升管理质量,物资档案应一物一档,专人管理,统一编号,便于查阅。建帐立卡,及时正确地反映仓库物资收、发、存数量动态,这是强化仓储管理的重要工作。
⑶物资出库
物资的发放是仓库管理工作的最后阶段。将物资及时准确地发放是物资仓库管理的最终任务,也是物资部门监督用料部门按定额用料、节约用料的第一道关口,这项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生产和经济效益。因此,在物资发放时,保管员要强化责任心,必需保持按质按量迅速及时,严格执行限额发料制度,发料依据完整,认真落实“先进先出〞、“存新发旧〞“三检查〞、“四核对〞、“六不发〞的原则。
⑷物资盘点
制定盘点程序和盘点制度,依据盘点程序和盘点制度对仓库的物资进行数量和质量的检查,做到账、物、卡三方面的数字都相符合;查明呆废物资的规格和数量;检查库存物资盈亏数量及其原因等,将盘点结果上报相关部门及负责人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二、物资保管、保养是仓储管理的中心内容
物资在入库验收时进行了一次严格的检查后,就进入了储存阶段,因此物资入库后必需执行“四号定位〞、“五五摆放〞,标识清楚,合理堆放,做好“三化〞、“五防〞、“5S〞等工作,以上工作都是使物资在储存中不受损失的必要措施,但是因物资本身性质,自然条件的影响或人为的原因,易造成物资数量的损失。物资损耗有可以避免的,也有难以完全避免的,一般将难以完全避免的称为自然损耗。因此要求从事储存工作人员就必需要能掌握和运用所储存货物的性质及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影响而发生的质量变化规律,从根本上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到早防早治,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货物损失。
⑴合理存放
依据物资的类别和特点,结合仓库内各库房、货场的容量及建筑结构状况等具体条件,对不同品种、规格、型号、牌号、等级、批次的物资应分开堆码,为了确储存放和便于保管,能上架的物资尽量上架,同时应对货位按“四号定位〞法进行统一编号。关于灭火方法、温湿度要求不同的物资,不能放在一起。
⑵物资的堆码、苫垫
物资在堆码时应堆码整齐美观,便于检查、盘点,做到过目成数,尽量采纳“五五化〞堆码方法,同时必需确保物资的质量不受损失、包装不受损坏、装卸搬运方便、安全,力求达到合理、牢固、整齐、方便,尽量节省劳作力和保管费用。为确保存放在露天货场的物资不受露水、雨雪、日光的腐蚀照耀,不受潮气、水的侵入,必需对物资加以苫盖和在垛底放上适当的衬垫物。常用衬垫物有枕木、垫板、水泥块、石块等。一般露天货物的垫垛要高出地面300~500 mm,库房为200~300 mm,具体高度,要视地势的凹凸、排水能力的大小、地面载荷程
度等而定。
⑶物资的维护保养
仓储物资的养护是一项综合性应用科学技术工作,是来源于施行,通过实验研究成果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施行,从而使养护技术不断地得到提升、革新和发展。库存物资质量发生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人为的造成的,有自然灾害造成的,有物资内在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
一般按照物资的物理、化学性质,结合物质储存的自然环境(如温度、湿度、空气、日光、雨露、尘土、杂物、虫害等)及其储存期限,掌握各类物资的防护要求,搞好仓库清洁卫生,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和不同的维护、保养手段,同时强化物资的质量检查,达到防潮、防虫、防变形、防盗、防火等目的。关于质量有变化迹象时,应按物资的维护要求进行紧急处理。
三、建立健全仓库质量确保体系
仓库质量管理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仓库技术经济作业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是提升企业经济效果的必要途径。全面质量管理倡导将管理的触角深入到各个作业环节,并不厚此薄彼,并能通过其所提供的方法,发现影响仓库着落的薄弱环节,以便采用改善措施,这对降低供应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质量确保体系运行过程中,人人都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工作积极主动,以达到供应好、消费低、效益高的要求。
总之,在物资管理中,只有强化仓储管理工作,才干迅速提升仓储物资管理水平,确保各项生产的后勤供应,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