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通风消毒制度
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我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期间的消毒工作,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特制订XX —中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通风消毒制度。
一、消毒制度
(一)消毒时间和要求
1. 凡是每日使用的校内各教室、实验室、微机室等每日消毒两次(每日中午及下午放学后);宿舍每周消毒一次(宿舍自习室每日消毒一次)。
2. 门岗区、主干道、地下车库、卫生间、办公区每日消毒两次。
3. 食堂每日消毒三次,餐饮具每餐消毒,持续洁净。
4. 饮水机每日外部消毒,持续洁净。
(二)消毒药品浓度配置
1. 使用1: 200的84消毒液进行全方位消毒。
2. 使用75%的酒精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三)消毒方式方法
1. 喷洒消毒法。消毒员对消毒场所的墙面、地面、空气等用喷雾器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喷洒,消毒30分钟后开窗通风,地面用清水拖干净,桌椅表面擦拭干净,并做好消毒后的安全提示工作。
2. 擦拭消毒法:消毒员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椅、电梯按键等物体表面,用75%酒精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或湿布清理干净。
(四)消毒人员管理及分工
1. 消毒管理责任人:陈江
负责监督、指导消毒员消毒工作。
2. 消毒人员分工
华保盛物业公司指派专人负责除食堂、宿舍区域外的所有消毒工作;食堂由逸园餐厅指派专人负责消毒;宿舍由鸿鹤公司指派专人负责消毒。
(五)消毒着装要求
消毒员工作时,务必带好卫生帽、卫生手套、卫生口罩和护目镜。
(六)严格登记制度
消毒员要将每次消毒状况填入消毒记录登记表,消毒管理责任人负责督促资料完成和工作落实。
(七)消毒范围
学校所有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食堂、浴室、走廊、卫生间、垃圾箱、电梯、楼梯和扶手、饮水机等重点部位进行全覆盖消毒。
1. 门岗区
门岗室保持开窗通风,室内保持清洁;分别采用擦拭消
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门岗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日两次。
2. 教学区
返校前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教学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连续2天;返校后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教学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日两次。
3. 运动场所
清洁为主,室内运动场所开窗通风,落实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措施;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运动场所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返校前连续消毒2天,返校后每日消毒两次。
4. 实验室、图书馆(方法同教室)
5. 食堂
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食堂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返校前连续消毒2天,返校后每日消毒两次。
6. 校园快递站
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校园快递服务站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返校前连续消毒 2 天,返校后每日消毒两次。快递件消毒。
7. 公共卫生间
用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拖地或喷洒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对洗手池、门把手和卫生洁具等使用75%酒精或含有效氯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采用清水处理。每天两次,做好记录。
8. 宿舍(内含浴场)
返校前两天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宿舍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返校后每周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宿舍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一次,其中宿舍自习室每天消毒一次。浴池每日消毒两次。
9. 生活垃圾站
强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并袋装化、日产日清,及时收集清运;每日对盛装容器、设施及作业场地消毒;每日用有效氯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对生活垃圾进行消毒,每日两次;消毒后清洗;做好消毒记录。
二、通风制度
(一)教室通风
返校前教室、厕所每日早、中、晚打开门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N30分钟,连续2天;返校后保持教室、厕所等部位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天气适宜时,可全天候开窗通风;教室通风由各班级负责,班主任要指派专人开展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工作。教室应在每节课后通风一次,每天通风保持2小时以上。
(二)功能室通风
微机室、实验室、图书室、心、理咨询室应按照功能室的
规范要求开展通风换气工作,原则上每天应开窗2至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三)行政办公室通风
办公室通风由各处室自行负责,也要派专人管理落实,开窗通风不低于2小时。
(四)运动场所
以通风换气为主:各类体育场所每日开馆前后应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N30分钟;天气适宜时,室内运动场所全天候开窗通风。
(五)公共卫生间
天气适宜时全天候开窗通风;不适宜通风的卫生间加装排气扇。
(六)宿舍(浴池)
返校前两天连续开窗通风;返校后每天开窗通风至少2次,每次30分钟以上。浴池每天通风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天气适宜时,全天候开窗通风。
(七)食堂
天气适宜,全天候开窗通风;由逸园餐厅指派专人负责,按照餐饮业经营规范要求落实。
(八)校园快递站
加强通风,保持快递站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天气适宜时,可全天候开窗通风。
小学学生睡眠管理制度
依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为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将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教师培训内容和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团队活动、科普讲座以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广泛宣传充足睡眠对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极端重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睡眠卫生习惯,引导家长重视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二、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家校及时互通,确保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三、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认真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中小学作息时间,上午上课时间8:20;学生7:30前不到校(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学生,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后,提前开门、妥善安置);课间时间,班主任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休息。
四、防止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加强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XX小学作业管理制度》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
间。
五、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班主任及时关注学生晚上就寝时间,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作业可以不写以确保充足睡眠;教师应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加强学业辅导,提出改进策略,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六、指导提高学生睡眠质量。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关注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对睡眠不足的,要及时提醒学生并与家长沟通。指导学生统筹用好回家后时间,坚持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指导家长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就寝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
七、加强学生午休管理。学校午休时间为12:40——13:20,班主任加强管理,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午休。
实验小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为巩固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成果,建立美化、净化校园环境的长效机制,提升校园环境育人功能,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
1、校园环境卫生的检查工作由德育处牵头负责。
2、校园环境卫生检查由德育处成员和年级组长负责抽查,值周小校长专职检查。
3、每周抽查一到两次。值周小校长每天检查一次。检
查结果及时通报。
二、检查范围、要求
1. 室内、外要求:
(1)地面随时保持光洁,无尘土、纸屑、痰迹、积水等。
(2)屋顶、四壁无污染、蜘蛛网等。
(3)门窗干净、玻璃明亮,窗台整洁卫生无乱放物品。
(4)讲台上物品摆放简约、整齐、(含讲台下方)。
(5)桌凳摆放整齐(学生离开座位时自觉将凳子放至桌底),无灰尘。
(6)白板擦拭干净,不留笔痕。
(7)图书橱、卫生橱、储物橱保持整洁,书籍簿本、卫生洁具摆放整齐。
(8)饮水机无灰尘,及时关闭饮水机电源。及时关灯,放学关锁好门窗。
(9)教室装饰美观、大方、高雅,班训板报整齐划一。
(10)走廊扶手、瓷砖,光洁、无污染。
2. 卫生清扫制度:
(1)卫生打扫每天早晚各一次(10-20分钟)。卫生值日生须在早读前打扫好卫生包干区,下午大课间打扫好教室和包干区卫生,放学离校前排整齐教室课桌凳。
(2)课间及中午值日生注意维护教室、包干区的整洁,
随时清理垃圾。
(3) 各班执行“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节假日前突击全面扫”的制度。
(4) 人人从我做起,培养保洁意识,自觉做到不随手乱扔废物,并养成见脏就捡的卫生习惯。
三、卫生检查的具体操作办法
1、各办公室、专用教室按照要求打扫干净。集体抽查时间由德育处决定,巡视检查后,及时填写好反馈表,
2、各班教室以及包干区的日常检查由值周小校长负责。德育处成员和年级组长抽查后,填写好反馈表,由少先队负责收集、整理和通报。
3、每周评比一次卫生周冠军。
中小学通风和消毒制度
为切实作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把通风、消毒工作落到实处,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本制度。
一、适时做好通风工作
(一) 教室、办公室等人群密集场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如温暖天气宜采取全天开窗方式换气;寒冷天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时间利用教室和走廊门窗换气,每日至
少开窗2次,每次30分钟以上。合理安排人员开、关窗。
(二)住宿学生早上离开宿舍前,如天气状况良好,将宿舍窗户打开通风,宿舍管理员进行检查并定时关窗。
(三)通风条件不良的室内场所,应尽量减少人员进出,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
二、规范做好消毒工作
校区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
疫情期间消毒
1. 做好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紫外线灯照射消毒须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1小时,每天一次。空气消毒机消毒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2. 做好日常消毒。校园室内公共环境(包括各功能室、垃圾池、卫生间等),由总务处派专人每天至少消毒一次。
3. 做好传染病流行季节消毒。对教室、图书室、餐厅、办公室、走廊、楼(电)梯间、排污井等部位进行消毒。对使用频繁的部位,例如楼梯扶手、门把手,体育器械、公共厕所洁具等,每天至少一次擦拭消毒并做好记录。
(二)做好终末消毒。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须在属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对其使用过的物品、呕吐物、排泄物
以及相关环境等进行终末消毒。
(三)做好消毒记录。消毒人员及时填写随时消毒处理记录并存档备查。
(四)严格消毒剂配制使用。按照规范操作,配备并使用标准浓度的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应戴口罩和手套,要放置在儿童触碰不到的地方;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消毒剂要由专人保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