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合理分区,标识明确。独立设隔离分娩室。
(二)凡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产房的衣、帽、罩、裤、鞋。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规程。
(三)严格控制分娩室内人员数量。除参加接产的有关人员,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四)保持环境清洁,无尘、无血迹。每周大扫除,室内物品、用品彻底消毒,对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每月做细菌监测,并记录。
(五)拖鞋每周、墩布每次用后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冲洗、晾干、备用。拖把分区专用,标识明确。分娩前使用的一次性床单、一次性备皮包及会阴冲洗包,一人一用一换。
(六)产包开启》2小时如未能使用,应重新更换。
(七)每次分娩后,产床、器械要及时清洗、消毒、灭菌。分娩后所有用物及时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八)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4小时更换一次。
(九)凡是患有或疑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应隔离待产,隔离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要求处理,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的有医疗废物标识的塑料袋内,密闭运送到集中处理地进行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处理。
(十)急诊产妇未知检验结果的,分娩后器械、被服等单独消毒处理。
二十九、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母婴同室环境必须清洁、安静、无污染源,并可形成便于管理的相对独立区,宽敞明亮,空气流通,陈设简单适用,便于消毒。
(二)母亲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应及时与正常婴儿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
(三)产妇哺乳前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双消毒。
(四)婴儿用眼药水、扑粉、油膏、沐浴液、浴巾一婴一用一消毒,治疗用品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五)患有皮肤化脓及其它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接触。
(六)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洁净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七)母婴出院后,其床单位、保温箱等,应彻底终末消毒或灭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