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在我们开始培训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从前,一位乡下公子,有一天到城里参加一个宴会。吃完饭后,开始剔牙,他发现四周的人剔牙的时候,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边剔牙,另一只手在上面掩着。他便跟着学。虽然很奇怪,这城里的人怎么这样?
接着有一次,他在乡下参加宴会,吃完饭后,开始剔牙,他突然想起城里的人剔牙,另一只手还掩着,但是他想不起来,那只手该放在什么位置,越来越高,最后高过鼻子,接近眼睛了。
这个故事,是说乡下公子,只学到了形,而没领会到神,另一只手掩着,只是为了礼貌,而他不懂,到了第二次,闹出了笑话。
干什么工作,学什么东西,都好,不但要学到形,更重要是必需领会到神,否则作用不大。
那么,关于我们天天都在做的6S,你是否也像这位乡下公子一样,只学会了形,而没有领会到神呢?如果是的话,那接下来的时间就跟我一起深入地去了解下6S!
我先说一下我们今天培训的主要内容:一6S的核心内容;二、6S的执行技巧,可视管理
OK,在我们介绍6S之前,我们先看看我们在工作中是否常常会出现以下的症状?
a) 急等要的东西找不到,心里特别烦燥
b) 桌面上摆得零零乱乱,以及办公室空间有一种压抑感
c) 没有用的东西堆了很多,处理掉又舍不得,不处理又占用空间
d) 工作台面上有一大堆东西,理不清头绪
e) 每次找一件东西,都要打开所有的抽屉箱柜狂翻
f) 环境脏乱,使得上班人员情绪不佳
g) 制订好的计划,事务一忙就“延误〞了
h) 材料、成品仓库堆放混乱,帐、物不符,堆放长期不用的物品,占用大量空间;
i) 生产现场设备灰尘很厚,长时间未清扫,有用和无用的物品同时存放,活动场所
变得很小;
j) 生产车道路被堵塞,行人、搬运无法通过。
如果天天都被这些小事缠绕,你的工作情绪就会受到影响,大大降低工作效率,解决上述症状的良方就是推行6S。再有,我要给大家强调一点,6S的推行是任何现场管理的基础,如IE工程、TPM、JIT等等。
推行6S,可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一个安全的作业场所、塑造一个企业的合格形象,提升员工的士气;稳定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等等。
说起6S管理,首先得从5S谈起。
5S管理法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是日式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方法。
1955年,日本的5S的宣扬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两个S,其目的仅为了保证作业空间和安全。后因生产和品质控制的必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也就是清扫、清洁、素养,从而使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了1986年,日本的5S的著作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5S的热潮。
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简称为5S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
依据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需要,有的企业在原来5S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安全(Safety),即形成了“6S〞;有的企业再增加了节约(Save),形成了“7S〞;也有的企业加上习惯化(Shiukanka)、服务(Service)及保持(Shikoku),形成了“10S〞,有的企业甚至推行“12S〞,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从“5S〞里衍生出来的。
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合格的**人,你了解**的6S发展史吗?
……
我想先问问大家,作为6S督导与执行的你们,对6S了解有多少?
说了那么多,现在让我们来重新熟悉下6S吧。
整理,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如何区分要与不要的物品,大致可用以下的方法来区分:
1、不能用 2、不再使用 3. 可能会在使用〔一年内〕4. 六个月至一年用一次5. 一个月至三个月用一次——少使用,放储存室 6. 天天、每周用一次————常常用,放工作场所。
以上第1和2项应即时清出工作场所,作废弃处理; 第3、4和5项应即时清出工作场所,放储存室。;第6项留在工作场所的近处。
如果你的工作岗位堆满了非必必需物品,就会导致你的必必需物品无处摆放;你可能希望增加一张工作台来堆放必必需品,这样一来就造成浪费,并形成恶性循环。
整顿,把留下来的必要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这样,要用的东西立即可取得;不光是使用者,其他人也一目了然。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整顿其实也是研究提升效率的科学。它研究怎样才可以马上取得物品,以及如何马上放回原位。任意决定物品的存放并不会让你的工作速度加快,它会让你的寻找时间加倍。我们必需思索分析怎样拿取物品更快,并让大家都能理解这套系统,遵照执行。
清扫: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并杜绝污染源。。目的: 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清扫不是简单的地面清洁、设备清洁工作,而是必需要寻找以下六个源并进行清除,污染源、故障源…….
所以说,清扫是工作,而不是大扫除……
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常常保持环境处在美观的状态。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
素养:通过进行上述4S的活动,让每个员工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养成合格的工作习惯,规范工作,并推动各种精神提升的活动,做到“以厂为家、以厂为荣〞的地步。目的:创造一个〞自主管理〞的工作场所
安全: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工作环境,减少经济的损失,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运行。
用以下的简短语句来描述6S,也能方便记忆: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清洁:清洁环境,落实到底;
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安全:安全操作,以人为本.
从6S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的对象是“场地〞,“物品〞。素养的对象则是人,而“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我们可以从“企业〞的“企〞字中分析人在企业中的重要,所谓“企〞字是由“人〞和“止〞组成,“人〞走了企业也就停“止〞,所以在企业经营中,人的问题处置的好,人心稳定,企业就兴盛发达。展开6S容易,但长时间的维持必需靠素养的提升;只有目标没有行动,那是在做梦;只有行动没有目标,那是在浪费时间,目标加行动等于改变世界!
6S管理只是一种管理方式,要真正实现6S的目的,还必需借助些工具,来更好地达成6S管理的目的。
接下来进入我们今天的第二部分内容:可视化
可视化管理,是指6S结束后…..
可视化管理,一句话解释:将必需管理的对象用一目了然的方式来体现。
可视化管理也称为:目视管理、一目了然管理、一眼即知的管理、看得见的管理。
可视化标准,就是用规格、材质、色彩、字体、图例、实例等方式来具体表述可视化的对象,以实现可视化管理的标准化。
要实施可视化管理,必需遵循三大原则:
视觉化:彻底标示、标识,进行色彩管理;
透明化:将必需要看到的被遮隐的地方显露出来,情报也如此;
界限化:即标示管理界限,标示正常与异常的定量界限,使之一目了然。
任何的管理和改善,都要从6个要素去进行分析,即人,机、料、法、环,可视化也不例外。
1、人员方面
员工的士气如何?你如何知道生产线上,今天谁缺席,由谁替代他的工作?这些事项要在现场做成“可视化〞。
你如何知道作业员的技能?
你如何知道作业员的工作方法是正确的呢?
2、机器方面
你如何知道机器正在制造合格质量的产品?如果机器停下来了,你是否知道为什么停机?
3、材料方面
你如何知道物料的流动是否顺畅?你如何知道材料是否超出所能掌握的数量,以及是否生产过多的数量。
4、方法
督导人员如何知道作业员的工作方式是否正确?
5、环境
现场环境是否已经进行整理、整顿、清扫?环境温湿度、照明亮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管理看板是管理可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对数据、情报等的状况一目了然地表现,主要是关于管理项目、特别是情报进行的透明化管理活动。它通过各种形式如标语/现况板/图表/电子屏等把文件上、脑子里或现场等隐藏的情报显示出来,以便任何人都可以及时掌握管理现状和必要的情报,从而能够快速制定并实施应对措施。因此,管理看板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非常有效且直观的手段,是优秀的现场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