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方法.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99103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方法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以及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亦称药物性肝病。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导致,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导致DILI发生,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临床上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病。 一、DILI的诊断 DILI诊断是排除性诊断,全面、细致地追溯可疑用药史和除外其他肝损伤的病因对诊断至关重要。RUCAM量表可用于评估药物诱发的肝损伤的因果关系,指导对疑似DILI患者进行系统和客观评估。据RUCAM量表评分结果将药物与肝损伤的因果相关性分为5级:>8分为极可能,6~8分为很可能,3~5分为可能,广2分为不太可能,W0分可排除。 DILI诊断的基本条件: (1)有药物暴露史。 (2)排除其他原因或疾病所致的肝功能损伤。 (3)可能有危险因素和药物说明书含有肝毒性信息。 (4)肝脏损伤在相应的潜伏期,通常广4周。 (5)停药后,肝功能指标有所改善。 (6)偶尔再次给药,迅速激发肝损伤。 其中(1)(2)是诊断DILI的必要条件,(3)~(6)是非必要条 件。 目前国际上通常将急性DILI的严重程度分为1~5级,中华医学会参与制定的《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中将DILI分为0~5级。 0级(无肝损伤):患者对暴露药物可耐受,无肝毒性反应。 1级(轻度肝损伤):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或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呈可恢复性升高,总胆红素(TBil)<2.5倍正常值上限(ULN) (2. 5 mg/ dl 或 42.75 umol/L),且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多数患者可适应。可有或无乏力、虚弱、恶心、厌食、右上腹痛、黄疸、瘙痒、皮疹或体重减轻等症状。 2级(中度肝损伤):血清ALT和/或ALP水平升高,TBilN2.5倍ULN,或虽无TBil升高但INRN1.5。上述症状可有加重。 3级(重度肝损伤):血清ALT和/或ALP水平升高,TBilN5倍ULN (5.0 mg/dl 或 85.5 umol/L),伴或不伴 INRN1.5。患者症状进一步加重,需要住院治疗,或住院时间延长。 4级(急性肝衰竭):血清ALT和/或ALP水平升高,TBilN10倍ULN (10.0 mg/dl 或 171.0 umol/L)或每日上升N1.0 mg/dl(17.1umol/L),INRN2. 0或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40%,可同时出现腹水或肝性脑病,或与DILI相关的其他器官功能衰竭。 5级(致命):因DILI死亡,或需接受肝移植才能存活。 完整的DILI诊断应包括诊断命名、临床类型、病程、RUCAM评分结果、严重程度分级。举例如:药物性肝损伤,肝细胞损伤型,急性, RUCAM 9分(极可能),严重程度3级。 二、DILI的治疗 DILI的基本治疗原则:①及时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尽量避免再 次使用可疑或同类药物;②应充分权衡停药引起原发病进展和继续用药导致肝损伤加重的风险;③根据DILI的临床类型选用适当的药物治疗;④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等重症患者必要时可考虑紧急肝移植。 目前无证据显示2种或以上抗炎保肝药物对DILI有更好的疗效,因此不推荐2种或以上抗炎保肝药物联用。在抗结核治疗等DILI发生风险相对高的治疗中,目前无确切证据表明预防性应用抗炎保肝药物可减少DILI的发生,但应在用药期间,特别是用药的前3个月加强生化检测,及时发现肝损伤并给予合理的治疗。 (一)停药 多数患者在停用肝损伤药物后可完全恢复,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发展为慢性DILI,极少数患者可能进展为ALF/SALF。 无症状的血清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且ALT/AST<3倍ULN,并不能作为停药指征。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考虑停用肝损伤药物: 1. 血清 ALT 或 AST>8 倍 ULN。 2. ALT 或 AST>5 倍 ULN,持续 2 周。 3. ALT 或 AST>3 倍 ULN,且 TBil>2 倍 ULN 或 INR>1.5。 4. ALT或AST>3倍ULN,伴逐渐加重的疲劳、恶心、呕吐、右上腹疼痛或压痛、发热、皮疹和/或嗜酸粒细胞增多(>5%)。 上述原则适用于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在临床实践中供参考。对固有型DILI,在原发疾病必须治疗而无其他替代治疗手段时可酌情减少剂量。 (二)药物治疗 1. 轻-中度肝细胞损伤型和混合型DILI,炎症较轻者可试用水飞蓟素,140 mg/次、3次次;炎症较重者可试用甘草酸制剂,通过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发挥抗肝脏炎症的作用,如甘草酸二铵,150 mg/次、3次/d,或甘草酸单铵半胱氨酸复合制剂,1~250 ml/d静脉应用,同时起到中和活性氧化物的作用。其他常用药物还有精氨酸谷氨酸注射液,20 g/d静脉应用;双环醇,25 mg/次、3次/d。 2. 胆汁淤积型DILI可选用熊去氧胆酸,但其减轻肝损伤严重程度的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有报道腺昔蛋氨酸(SAMe)治疗胆汁淤积型DILI有效。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肝窦阻塞综合征(SOS)有效。 3. 妊娠期DILI的治疗,除停用肝损伤药物外,还应关注妊娠结局的改善,预防早产,加强胎儿监护,把握终止妊娠时机。 4. 目前国内推荐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早期ALF,但NAC对中、重度DILI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NAC可清除多种自由基,临床越早应用效果越好。NAC 24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来治疗对乙酰氨基酚(APAP)引起的固有型DILI的唯一解毒药物。不建议NAC用于儿童非APAP所致药物性ALF的治疗,尤其是0~2岁的患儿。成人一般用法:50~150 mg - kg- 1-d-1,总疗程不少于3d。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给药速度,以防不良反应。 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增加急性DILI为异甘草酸镁的治疗适应证,成人一般剂量0.1~0.2 g/d,可用于治疗ALT明显升高的急性肝细胞损伤型或混合型DILI。 6. 糖皮质激素对DILI的疗效尚缺乏随机对照研究,应严格掌握治疗适应证,宜用于超敏或自身免疫征象明显、且停用肝损伤药物后生化指标改善不明显甚或继续恶化的患者,并应充分权衡治疗收益和可能的不良反应,避免诱发或加重感染、消化道溃疡或出血、高血压、高血糖、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三)肝移植 对于出现肝性脑病、严重凝血障碍的ALF/SALF及失代偿肝硬化的可以考虑肝移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药制药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