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年(管理制度)企业制度建设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企业制度建设
管理办法
制度建设管理办法治度履历表
注:“说明〞主要阐述修改的主要内容。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制度分类及部室使命 (1)
第三章制度的编制、修订和废止 (4)
第四章制度的督导执行 (5)
第五章制度的评审 (7)
第六章制度的存档管理 (7)
第七章附则 (8)
附件一:制度管理流程 (10)
附件二:公司制度必需求识别与征求看法单 (11)
附件三:制度重要程度的判定 (12)
附件四:制度编写格式规定 (13)
附件五:制度执行状况检查计划及制度培训计划表 (17)
附件六:制度履历表 (18)
附件七:制度审核单 (19)
附件八:制度检查(制度评审)报告单 (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配合公司建立简捷、有用、高效、统一的制度管理体系,实现本公司制度建设的系统化、一体化、流程化、表单化、信息化,促进公司管理实现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之制度建设管理是指对各类制度的起草、审批、执行、修订、废止等各环节进行统一规范。
第二章制度分类及部室使命
第三条本办法之制度分为组织管理制度、专业管理制度、技术规范三类,各类制度执行公司专业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其中组织管理制度是规范组织行为的管理制度,包括公司章程、机构设置、使命划分、岗位设置等方面的制度;专业管理制度是关于规范各专业管理部门各项专业职能的制度;除此之外的划归为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是阐明和确定技术要求方面的规定,包括产品、产品检验、工艺、环境保护、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标准、规程等。
制度编制、修订管理归口管理如下〔包涵但不限于以下部门及制度〕:绩效管理、制度管理、公司级章程管理等相关制度由企业管理部负责;文件管理、公章管理、车辆管理、会务管理、办公财物管理、档案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安全保卫管理等行政相关制度由行政办公室负责;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考勤管理、劳作合同管理、劳作保护管理、工伤事故处理办法等人力资源相关制度由人力资源部负责;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审计等财务相关专业制度由财务部负责;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入库及出库管理、供应商管理等采购相关制度由供应部负责;设备管理〔检修、润滑、事故〕、工艺管理、安全管理、调度管理等生产相关制度由生产技术部负责。
第四条依据制度内容,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制度应包涵三部分内容:
1、制度基本内容:制度制定的目的、适用范围、制度正文约束条例、考核条例。
2、制度操作流程:依据基本内容绘制出制度操作的流程图,通常可用VISIO编制。
3、制度操作表单:依据制度基本内容与操作流程所涉及的表单,通常可用WORD、EXCEL绘制。
依据管理活动的特点、性质及其范围大小等,管理制度的文体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种:
1、章程:是指严格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规范公司行为和治理结构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2、条例:是规范某一类对象、某一系统(过程)、某一系列活动的综合性管理制度。
3、使命:是针对“工作〞这一特定对象制定的管理制度,包括各管理层次、各级、各类岗位使命与相关的工作描述。
4、守则:是确定员工行为规范方面的管理制度。
5、办法:是确定某一方面或特定管理对象、过程、活动的方法和要求的管理制度。
6、制度:是规范某一方面经营、管理活动行为准则的管理制度。
7、规定:是确定特定对象、过程、活动规范、准则方面的管理制度。
8、细则:是为实施制度、规定、守则、办法而制定的更为具体的管理制度。
另外,按照公司相关专业管理部门的专业要求确定“技术规范〞的名称。
第五条公司制度建设的管理部门为企业管理部,主要使命是:负责制度体系建设及管理工作;依据工作必需要负责向各管理部门提出制度编写要求;负责制度的初审与会审管理工作;负责制度起草部门编写制度的指导工作、流程编制的辅导与完善工作、培训状况检查、落实状况检查、执行效果评价;负责统筹制定制度优化方案,并负责逐项督导落实;配合公司制度建设的各项工作;负责有效制度清单的整理等。
第六条公司的制度责任部门即公司制度的编制及督导执行部门为公司各专业管理部门。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制度的制定及督导执行〔包括调研、起草、征求看法、编写培训教案及培训计划并进行授课、编制制度检查计划、执行状况的检查与看法反馈、申请修订等〕。
第七条制度的责任部门必需对每一项制度确定制度责任人,责任人的主要使命是:对负责的制度进行培训、检查制度执行状况、建立制度档案(包括制度建设各个环节的内容)等。
第八条制度责任人确实定及变更。新出台制度的责任人一般应为制度的起草人;在本管理制度下发前的制度责任人由各部门领导指定责任人;制度责任人工作发生异动时,由部门领导及时重新指定制度责任人。制度责任人工作发生异动时,必需到制度建设管理人员处确认制度档案交接状况,否则企业管理部在组织制度评审时,将对无制度责任人的进行考核。
第九条办公室负责文件审批、文件编号、打印下发、整理建档等。
第十条企业管理部负责按照培训工作相关要求组织实施制度培训,达到培训效果。
第十一条本办法所指流程就是指做事情的顺序,业务流程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利用多部门或单位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的工作过程。
第三章制度的编制、修订和废止
第十二条制度编制的流程(见附件一)。专业管理部门对制度编制必需求进行识别与确认→专业管理部门起草初稿→专业管理部门组织与制度相关部门进行研讨并征求看法(包括公司对口专业部门的看法)→企业管理部制度建设管理人员初审→专业管理部门依据制度的重要程度组织会审或会签→经公司总经理或主管领导审批后以红头文件下发或经局域网公布〔审批时须附制度必需求识别与征求看法单、制度审核单、制度定稿
及文件审批单〕。
1、制度编制必需求的识别与确认。全面分析和识别制度编制的必需求,了解本部门有关使命、国家相关规定、公司及各子公司目前相关制度建设和执行状况,特别要找准存在的问题,并参照其他企业同类制度,填写制度必需求识别与征求看法单(见附件二)。
2、征求看法。制度在初稿编制完成后,都必需在公司相关单位范围内征求看法(制度必需求识别与征求看法单见附件二),反馈看法必需由各单位主管领导签字。
3、前期研讨。假设为了工作方便,提升效率,可以组织与制度相关部门进行研讨,以会议纪要的形式确认研讨结果,而不再另行征求看法(“会议纪要〞可代替“制度必需求识别与征求看法单〞)。
4、制度初审。初审的内容包括:采纳反馈看法状况;与其他专业制度的衔接状况;制度重要程度的判定是否正确;制度编写格式(见附件四)是否规范;有无相应的流程与表单;有无检查计划和培训计划表(见附件五);有无制度必需求识别与征求看法单(或相应会议纪要);有无制度履历表(见附件六,首次编制不必需要)等方面。企业管理部制度审核人员要形成书面的审核看法,填写制度审核单(见附件七),并随同制度文本一起按以下方式提交公司审定:
(1)经企业管理部初审确认为“很重要〞的制度须在公司经理办公会上进行审定。
(2)确认为“重要〞的制度在公司例会上审定。
(3)确认为“一般〞的制度可在公司例会上审定或组织相关的专业部门进行会签(必需进行会签的单位由编制制度的专业部门提出)。
凡未征求看法或企业管理部初审的制度,不得提交公司领导审定或会签。
5、批准下发。“很重要〞和“重要〞的制度须由总经理审核批准后下发,属于“一般〞的制度由公司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后下发。
第十三条制度的修订流程(见附件一):编制制度的专业管理部门提
出制度修订的书面申请或建议→企业管理部审核→提交公司例会审定→执行制度编制流程。
第十四条制度的废止流程(见附件一)
1、对原制度进行修订后,原制度废止。
2、对不能适应现实状况要求的制度进行废止,按如下流程进行:制度编制部门〔制度责任部门〕提出制度废止的书面申请,并填写制度必需求识别与征求看法单→企业管理部审核→提交经理办公会或公司例会审定→决定是否废止。
第四章制度的督导执行
第十五条制度的落实:公司制度下发一周之内,各相关专业管理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对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的,必需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下发一周内,各相关单位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落实。
第十六条制度的培训:制度下发前,制度责任人要编写制度培训教案和培训计划,填写制度培训计划单〔见附件五〕,并提交到企业管理部,在制度下发的15天内,企业管理部牵头会同制度责任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第十七条制度的执行:各级管理制度必需严格执行,各单位检查管理制度在本单位执行状况时,每一个环节都必需有检查执行状况的原始记录,且记录一定要真实、全面,要留下管理的“痕迹〞,以作为检查、督导和明确责任的依据。
第十八条制度执行中特别状况的处理
1、制度执行过程中,如果认为制度脱离实际难以落实时,要及时与制度起草部门或企业管理部书面沟通,如无异议就要对制度在本单位的落实负责。
2、制度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重大状况确实不能按制度执行的,制度的执行部门或相关部门必需履行请示报批程序,经制度责任人同意
后方可灵活处理,并要对此过程存档备查。
第十九条制度落实的督导检查
1、制度下发时,应附一年内制度执行状况的检查计划:制度下发执行的前三个月,制度责任人对各相关单位执行制度状况每月都要进行全面检查;制度下发三个月后,起草部门对制度的落实状况每三个月至少检查一次,每次检查都要填写制度检查(制度评审)报告单(见附件八)或形成书面报告交给制度管理部门制度建设人员。
2、制度检查主要内容:制度是否得到严格落实执行,制度本身存在什么问题。
第五章制度的评审
第二十条定期评审:每年十二月初,企业管理部组织公司各专业管理部门对公司的制度进行一次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填入制度检查(制度评审)报告单(见附件八)。
第二十一条不定期评审:发生以下状况时,企业管理部应适时组织公司制度体系或有关制度的评审活动。
1、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重要法律法规实施、竞争对手的竞争态势发生变化等影响公司经营环境改变时。
2、公司资源配置、经营方向和领域、组织机构等发生重大变化时。
3、公司对本公司的经营、管理策略进行重大调整时。
4、其他改变公司外部或内部经营条件的事项发生时。
第二十二条制度评审结果的运用
1、识别并确定公司制度建设的必需求。确定公司有关制度的培训、编制、修改、执行中止、废止等事项;确定公司制度管理改善革新的空间和实施措施。
2、编制公司制度管理与建设的评价报告。企业管理部在每年的12月底,应依据制度定期和不定期的评审结果,结合制度日常检查和有关
数据与信息的状况,编制公司制度管理和建设的综合评价报告,并提交总经理。
3、将制度评审的结果作为公司各部门进行年终评比的主要依据。
第六章制度的存档管理
第二十三条各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制度的存档管理工作,要
求用专门的档案盒〔袋〕存放各类制度。
第二十四条每项制度应体现管理“痕迹〞,每项制度的档案应包括
以下基本内容: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公司的制度及制度建设档案属于公司内部资料,未通过公司领导同意严禁向外提供。否则,按照《员工奖惩条例》的处罚规定,除要求返还资料弥补公司损失外还将给予行政“开除〞处分。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的附件有:
附件一:制度管理流程
附件二:制度必需求识别与征求看法单
附件三:制度重要程度的判定
附件四:制度编写格式规定
附件五:制度执行状况检查计划和培训计划表
附件六:制度履历表。
附件七:制度审核单
附件八:制度检查〔制度评审〕报告单
第二十七条所有拟下发的制度都必需注明落实的对象,本办法必需落实到公司所有职能部室人员。
第二十八条所有制度的解释权均归制度制定部门,本办法由公司企业管理部负责解释,培训、修订亦由企业管理部负责。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一:制度管理流程
编号:QG101001L01A0
附件二:公司制度必需求识别与征求看法单
编号:QG101001B02A0
附件三:制度重要程度的判定
1、制度重要程度的分类及其判定依据
制度按其重要程度可分为很重要、重要和一般三类,判定制度重要程度的依据是:
2、制度重要程度的识别确认:制度的重要程度先由各专业部门识别,最后由企业管理部审核确认。
3、制度重要程度分类的用途:企业管理部依据审核确认后的制度重要程度,确定是在公司经理办公会或例会上审定,还是组织专业会议审定,或者进行会签。
4、制度重要程度的范例
附件四:制度编写格式规定
1、管理制度名称确实定。
管理制度一般由“单位名称(全称)+管理的对象、过程、活动名称+制度文体名称〞构成,如“——————制度建设管理办法〞。
2、制度编写的内容要求。
(1)制度的第一章为总则。总则的内容应包括: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有关术语的定义、使命分工等内容。
(2)制度的最后一章是附则,附则的内容应包括:该制度实施的有关要求;与该制度相关的其它专业管理制度、流程、表单名称;该制度的附件,与相关制度的关系等内容。
(3)制度的中间章节,用来规定制度的步骤、方法以及管理要求等主体内容。
3、制度编写的格式要求。
(1)制度正文按照章、节、条、款、目的格式编写。正文的章、节、条用“第×章〞、“第×节〞、“第×条〞分别表示,其中正文的“条〞不分章、节,采纳连续顺序号表示;正文的“条〞下设“款〞,款下设“目〞,“款〞、“目〞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2、3……〞和“(1)、(2)、(3)……〞表示;“目〞下用阿拉伯数字“①、②、③……〞表示;再往后可以用英文字母“a、b、c……〞等表示。
(2)页面设置。所有制度均用A4纸纵向编制,不分栏,不设页码;上、下页边距分别为3.4厘米、2.4厘米,左、右页边距分别为3厘米、
2.6厘米;正文行间距一般为1.5倍行间距。
(3)字体及字号。
①页眉文字为标准仿宋5号字。
②制度首页表头的“公司名称〞、“制度名称〞、“编制部门〞用4号黑体字,表头的其它部分用小4号标准仿宋字体。③正文“章、节、条〞的顺序号用4号黑体字加粗,正文的其他部分一律用4号标准仿宋字体;“附件×〞用4号宋体加粗。
④制度中的附件〔主要包括流程和表单〕可依据实际必需要选择合适的字号,标题用宋体,其它文字用标准仿宋字体。
(4)制度正文的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符;“第×章〞、“第×条〞后面空一个字符;“总则〞和“附则〞的两字之间均空一个字符;“附件×〞在页面左端顶部顶格写,不空字符;“章、节〞的标题以及表单、流程均居于页面中间,其它文字两端对齐。
4、制度、流程、表单的编号方法。专业管理制度、组织管理制度及其流程、表单的编号,采纳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统一进行编制,具体编号方法分别规定如下:
(1)制度的编号方法
(2)制度的流程编号方法
(3)制度的表单编号方法
5、制度编号的调整。制度每一次修订均要调整编号。原制度一次修订在10处以上或者制度某一条款累计修订5次以上时,原制度必需换版,并更改版号;其他修改,只必需调整修改码。
6、公司、专业管理、组织管理代码
7、制度流程图绘制的要求
(1)专业管理制度及组织管理制度流程图,采纳图形符号和“二维〞坐标的方式进行绘制。
(2)图形符号,应使用WORD、EXCEL、PPT中“自选图形中流程图和连接线〞符号,或使用visio规定的符号。
(3)“二维〞坐标,应按制度中规定的管理活动(工作)的步骤和责任
者(部门或岗位)建立。
(4)流程图绘制的要求。
①严格依据制度中规定的使命、管理活动(工作)步骤和逻辑关系,用最简明的图形描述。
②对有时限要求的工作,应在相关图形连线上,用d(表示工作日)、h(表示工作小时)注明。
③关于“推断〞事项,必需要表达明确的意思,并在“推断〞连线上,用“Y〞(“同意〞或“是〞)和“N〞(“不是〞或“不同意〞)表示。
(5)流程图常用符号规定
8、制度汇编的要求
(1)汇编的封面:内容依次分别是“×××公司×××年度〞〔宋体2号横向居中〕、“制度汇编〞〔宋体初号加粗,每个字占一行,纵向居中〕、“编制时间〞和“编制部门〞〔两者为宋体小三,横向居中,并排排列,中间空两字〕,行间距可依美观程度自行确定。
(2)汇编的目录:内容包括“目录〞和“制度名称〞,“制度名称〞按“序号〔阿拉伯数字〕--------页码〞的格式编制,页码右端对齐。
(3)具体制度的汇编:按本附件“3、制度编写的格式要求〞编制。
附件五:制度执行状况检查计划及制度培训计划表
编号:
附件六:制度履历表
例如:
制度建设管理办法履历表
编号:
QG101001B05A0附件七:制度审核单
编号:QG101001B06A0
附件八:制度检查(制度评审)报告单
编号:QG101001B07A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