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再别康桥》教案.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92331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别康桥》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再别康桥》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诵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 2.通过把握诗歌的意象具体分析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诵初步感知诗情; 2.把握意象,分析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把握诗歌的意象具体分析诗歌的情感。 教法学法:朗诵法,点拨法。 学情分析:同学经过前面《沁园春·长沙》和《雨巷》的学习,对意象的含义和寻找的办法有所了解和掌握,学会通过意象分析诗歌的情感,但仍需教师的进一步指导,方能强化同学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环节: 一、 导入 通过一些古代离别诗句导入徐志摩的著名抒情离别诗《再别康桥》。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代李白《赠汪伦》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代高适《别董大》〔其一〕 4.海内存知己,天际假设比邻。——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那么徐志摩对离别的感情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再别康桥》,走进诗人的内心。 二、明确学习目标,请同学齐读 1.通过朗诵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 2.通过把握意象具体分析诗歌的情感。 三、朗诵全诗,初步感知诗情 〔1〕视频范读,同学依据范读划分节奏及相应的标志; 〔2〕全班齐读,同学依据课件划分节奏读准。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阴下的/一潭, ↘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 ↗撑/一支/长篙, ↘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悄悄的/我/走了, ↘ 正如我/悄悄的/来, ↗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3〕全班自由朗诵全诗,教师此时明确朗诵指导: 1. 注意朗诵的节奏以及停顿。 2. 注意每一句诗的重音。 3. 音量适中,音调急缓得当。 4. 注意感情起伏。 〔4〕全班再次齐读,教师点评。 〔5〕背景补充 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他曾动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了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 1928年秋,徐志摩重到英国,本诗记下了诗人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于1921-1922在英国留学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1922年徐志摩回国前夕,曾作长诗《康桥再会吧》,在诗中称康桥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如今又要和它告辞了,自然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桥:诗人爱之梦追寻的地方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因 康桥:诗人自由之梦飞翔的地方 在那里,他与英国伟大的哲学家罗素相识,与文学家狄更斯结为朋友。 康桥:诗人美之梦蕴积的地方 在那里,他碰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大师的影响。 徐志摩的“康桥系列〞书写 1922年,第一次离开剑桥,写下长诗《康桥再会吧》; 1926年,第二次旅游英国,留下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1928年,第三次去剑桥,告辞剑桥, 留下佳作《再别康桥》。 四、整体感知,分析意象,品味感情 思索1:这首诗的代表意象有哪些?构成了什么意境?请结合意象分析每节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思索2: 诗中到处体现着一种绘画美,全诗共七节,如果每一节是一幅画,你们能给每幅画起一个诗意的名字吗? 〔1〕云彩 特点:轻快、飘渺→情感:难舍难分,依依惜别 〔2〕金柳 比喻 特点:娉婷袅娜,妩媚多姿→情感:恋恋不舍,欢喜眷恋 将河畔的金柳比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活泼形象的描述出了夕阳下柳枝的美好姿态,浸透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欢喜和眷恋之情。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好的随时,突现了康桥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同时也含有对林徽因的感情因素。〔“柳〞与“留〞 有一种谐音关系,表达出了作者对康桥的恋恋不舍。〕 〔3〕青荇 拟人 特点:自由自在,安闲自在→情感:迷恋,留恋 “招摇〞:常含贬义,此处“招手摇摆〞义。另有 “逍遥〞义,用 “逍遥〞写水草,显现出自由自在,自由自在的情态。仿佛康桥在对诗人招手示意,表示欢迎,拟人手法,更显生动、形象。“油油〞是光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加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句诗的含义——康河的流水、水草浮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向往的境界,“甘心〞一词写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而热烈的爱恋。 〔4〕潭水 比喻 特点:缤纷绚丽→情感:永久眷恋 将清澈的潭水喻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水〞成为“虹〞,这一想象十分独特,写出了潭水的缤纷绚丽。表达出作者对康桥的迷恋之情。〔“梦〞给人的感觉一般是轻快的、飘渺的,然而诗人的康桥之梦竟然下了“沉淀〞一词,可见诗人对康桥记忆之深重。〕 〔5〕星辉 特点:斑斓,壮丽→情感:兴奋激动,陶然忘情 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马上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不由自主 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表达诗人兴奋激动的心情。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6〕笙箫,夏虫 笙箫代指箫声,悄然无声;夏虫,拟人手法,沉默无言→情感:惆怅 低落 无奈 沉默 笙箫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箫声是低落哀怨的。物极必反,乐极生悲,“但〞说明由幻想转为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的伤感的笙萧,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坚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情绪低落、深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 〔7〕云彩 挥一挥,不带走→情感:恋恋不舍,洒脱飘逸 〔8〕思索:这些意象构成一个怎样的意境? 宁静和谐、清新飘逸、轻柔幽美的意境,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康桥的永久眷恋。 〔9〕思索: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再别康桥》抒发作者对康桥的离情别绪,通过云彩、金柳、青荇、潭水等意象营造了宁静和谐、清幽飘逸的氛围,交织着诗人欢喜、依恋、无奈、惆怅、洒脱等复杂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恋恋不舍和永久眷恋之情。 〔10〕起名字:给每一幅画面起一个名字。 招手作别云彩图〔西天云彩伴我行〕 河畔夕照金柳图〔河畔金柳映斜阳〕 青草水底招摇图〔软泥青荇水底摇〕 榆阴清潭浮藻图〔榆阴天上彩虹梦〕 撑篙漫溯寻梦图〔长篙漫溯星满舟〕 笙箫夏虫沉默图〔笙箫别离虫不鸣〕 挥手惜别云彩图〔云彩不带衣袖挥〕 选择你们最喜爱的一幅画面来谈谈感受。〔提示:可围绕意象、意境、语言等来谈。〕 五、 艺术特色 1.形式〔建筑美〕: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 2.语言〔音乐美〕:音节和谐 节奏感强 3.意象〔绘画美〕:色彩绚丽 鲜亮生动 六、作业布置 这里有几个常见的意象:月亮,星星,树叶,风筝,大海,书籍。请大家从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你认为有话可说的意象,表达自己真实细腻的感情。 七、板书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