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我校为深入贯彻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XX市中小学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XX区中小学2022年秋季学期开学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结合我校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情况,确保学校安全、有序开学,保障师生健康、和谐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原则
学校在开学前成立了校长为组长的新学期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多次组织班子召开防疫工作会议。按照开学前准备、开学报到、开学后日常防控三个阶段,分别制定开学报到、校园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突发应急、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工作方案,盯紧抓牢学生、教师、校园、家庭四个关键环节,周密制定校园防疫、复学复课、物资保障、应急处置等方案,做到环环相扣、闭环管理,确保校园防疫万无一失。
二、时间安排
小学校秋季学期按原计划于9月1日正常开学。8月31日召集日改为线上开展。
三、师生返校要求
(一)教职员工返校要求
重点管控地区以外的教职员工(含食堂、保洁、保安、施工等校内服务人员)在返校前至少提前14天返回XX市,每日做好体温和健康状况记录。在连完成连续14天健康监测、身体健康无异常、持返校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辽事通健康通行码”和“客户端防疫行程卡”绿码返校。未按时返连,返校前在连健康监测时间不足14天的,须顺延补足14天、身体健康无异常、持返校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辽事通健康通行码”和“客户端防疫行程卡”绿码方可返校。所有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记录存档备查。
(二)学校施工人员进校管理
我校基础建设尚在进行中,开学前已经对所有施工人员、食堂工作人员、保洁人员等进行特别要求,凡是在学校开学后继续需要进入学校施工或者工作的人员,务必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辽事通健康通行码”和“客户端防疫行程卡”绿码进入校园,缺一不准入。对于外地归连需要到学校工作人员,更加严格要求,一律按照市区两级疫情防控要求落实,保障不因工作人员问题导致校园疫情隐患。
(三)学生返校要求
1. 市内学生返校要求
居住地在XX市的学生,按照返校时间至少提前14天返回XX市,返回后建议做1次核酸检测排查,并每日做好体温和健康状况记录。须在连完成连续14天健康监测、身体健康无异常方可返校(园)。未按时返连,开学前健康监测时间不足14天的,须顺延补足14天、身体健康无异常、并持入校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园)。所有学生的健康状况记录存档备查。
2. 市外学生返校要求。
居住地在XX市以外非重点管控地区的学生,须持登车(机)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辽事通健康通行码”和“客户端防疫行程卡”绿码方可返校。学校要提前对市外返校学生及其共同居住人疫苗接种情况进行统计,实现无禁忌人员应接尽接。学生到校后,学校要第一时间组织市外返校学生进行核酸检测排查,设立单独管控区,对返校学生进行妥善安置,做好个人防护,暂不安排线下活动,实施全封闭管理,并充分做好服务保障和解释工作。待在校连续7天健康监测、身体健康无异常后,组织市外返校学生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排查。
3. 对于由金润小学划分到XX小学的二年级学生,我校将全部落实这部分学生的假期行程管理材料和体温日测等材料。对于新入学一年级学生和家长,我校将进行绿码审核、疫情防控保证书、暑假行程调查表等形式进行深入摸底,凡是有一项不符合标准的我校将纳入疫情防控应对管理体系
中,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和安排。
(四)境外师生返校要求
境外师生返校严格遵守外事部门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经批准入境后,按属地疫情防控有关规定进行隔离管控,解除隔离后,按照学校防控措施要求返校。
(五)密切接触者及有疑似症状师生返校要求
师生员工中有新冠呈阳病例、密切接触者以及次密接的,按照XX市疾控中心的相关要求统管理。
(六)返校前一周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应及时向学校报告,主动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排查,治愈后按相应要求返校。
四、工作任务
1. 制定秋季开学工作方案。学校开学前制定秋季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方案并于8月24日前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2. 细化防控措施。按照卫健委、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秋季学期新冠疫情防控技术方案
(第四版)》要求,严格落实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继续执行晨午(晚)检、因病缺勤追踪登记、传染病疫情报告、健康管理、通风消毒等制度,要持之以恒做好个人防护,戴罩、勤洗手、少聚集。
3. 严格返校师生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逐人做好疫情管控情况记录。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在重点管控地区的分布情况,确保全覆盖、无遗漏。新生和新入职的教职员工应在录取(用)后,及时纳入学校疫情防控网络管理。提醒师生注意旅途个人防护。
4. 开展公共场所卫生消杀。加强教室、宿舍、食堂、会议室、走廊、厕所等公共场所保洁和消毒。大力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消除卫生死角,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5. 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对现有防疫物资进行一次彻底清理盘点,按照学校规模、师生数量、应急要求等储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防疫物资。
6. 加强应急处置演练。科学制定发热病人处置、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等场景应急演练脚本。秋季开学前至少进行2—3次演练,确保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置工作内容和流程。
7. 加强返校报到管理。要优化报到流程,合理布分区,避免人群聚集。不提倡学生家长陪同学生返校,家长或其他陪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内。
8. 审慎举办大型活动。确需开展的,须充分研判风险,严格控制规模,制定活动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报属地疫情防控指挥小组审核同意方可开展。
9. 强化校门管控。坚持严把校门关,对所有师生员工入校时均进行身份核验、体温检测和健康码查验,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学生非必要不离校,
进出校门做好审批管理。
10. 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学校将组织检查师生员工新冠疫苗接种记录,建立健全应接未接人员台账。加快18岁以上师生员工疫苗接种进度,实现无禁忌症的教职员工疫苗接种“应接尽接”。
11. 同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根据具体工作实际,加强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对不同类型学生分类制定教学计划,线上、线下相结合,保证所有学生同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
高度重视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传播系数高、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传染性增强等特性,认真研判对学校疫情防控提出的新要求,封堵防控漏洞。要坚决克服思想上行动上的麻痹松懈,从严从紧从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守住校园疫情输入关、扩散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织密筑牢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网,严防疫情输入校园和在校园里发生聚集性疫情。
(二)强化工作责任
严格落实部门责任和个人责任,扎实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安排。组织好有关师生的核酸检测工作,做好服务和经费保障。校长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做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靠前指挥,细化防控措施,层层压实责任,确保
每个细节、每个关键步骤落实到位。
(三)加强督导检查
学校在开学前,疫情领导小组将对校园疫情防控条件和准备工作,特别是应急处置预案演练进行全覆盖专项检查,确保顺利开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