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防疫知识宣传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宣讲活动让家长对相关防疫历史,非典,新型冠 状病毒,疫情防控做法等有全面的了解。
2. 通过防疫知识宣讲活动,提高家长自我保护意识,积 极配合防疫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宣讲活动,让家长对疫情防疫工作及知识有更全面 的了解。学会七步洗手法。
三、宣讲对象
学生家长
四、进入课程
(一)人类瘟疫的历史
瘟疫对人类来说不是陌生的词语,因为生活水平、医疗 技术的进步使得近几十年来“瘟疫”一词对人们来说渐行渐远。
1. 历史上发生在欧洲的“黑死病”。这场流行病使欧洲 的人减少一半,资料上是这样说的:“中世纪的欧洲受到瘟 疫的肆虐,凡是得此病者,皮肤会出现许多黑斑,进而全身虚 脱,神志不清,发高烧,最后痛苦死去,所以这种特殊瘟疫被 人叫做‘黑死病’,古中国称之为鼠疫。黑死病夺去了数千万 人的生命,整个欧洲都差点因此毁掉,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 严重的瘟疫。”
鼠疫的传播途径通常有四种:
① 鼠蚤叮咬。
② 呼吸道感染。
③ 皮肤感染。
④ 消化道感染。
2. 清朝末期发生的鼠疫。资料上介绍:清朝末年,中俄东部交 界地带就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流行性肺鼠疫灾害。而其爆发,正 与人们对旱獭暴毙原因的无知有关。
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这场首发于东北地区的近代中国首 次大规模肺鼠疫灾害终于在几个月内结束。罹难人数总计近六 万,但事态没有进一步扩大成全国级别的大瘟疫。
(二)23 年的非典(SARS)
23年的非典,资料上这样介绍:SARS事件是指严重 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SARS),于22年在中国广东发 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 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
如今,不少老师、家长仍有关于“非典”时期的特殊记忆, 和孩子们讲讲经历,时刻保持警醒,学会保护好自己。
(三)什么是新型冠状防疫?
新型冠状防疫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防疫,因形态在电 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防疫仅感染脊 柱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但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防疫与SARS冠防疫和MERS冠状 防疫有很大不同。新型冠状防疫虽然是SARS近亲,但还未表 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因此,不必为此感到恐慌。
(四)防控疫情中“逆行者”“担当者”
这次的新冠肺炎防疫传染性较强,传染速度也很快,更可 怕的是潜伏期长,即使在潜伏期也会传染,所以近距离接触患 者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但是许多白衣战士、白衣天使纷纷书 写请战书奔赴疫区;
许多社区、镇乡、村干部忍受寒冷,顶着风雨、冒着感染 的风险在祖国大地守卡,守护一方平安;
许多企业家纷纷捐款,有的甚至把外国的罩厂买下来, 为祖国人民送来罩;
海外侨胞、留学生、中国旅客在异国他乡购买医用防护物 资想方设法寄回祖国,寄到湖北;
居家隔离的你我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十元、百元、千元 捐款购置医疗物资。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 八方相助”的宝贵精神需要孩子们不断地传承与发扬。
(五)疫情防控的做法
1. 外出全程戴好医用罩;
2. 不扎堆,少聚餐、多锻炼。
3. 勤洗手,讲卫生。
4. 做好通风和清洁。
5. 对医生配合好,不隐瞒。
6. 健康过每一天,防疫。
(六)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内):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 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 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 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 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 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 交换进行。
(七)、疫情发生后给我们的教训
这次疫情发生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每一个人或多 或少都缺乏“防范于未然”的意识,缺乏“救急、救灾”的物 资储备。
五、归纳总结:
面对灾难,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事先可以储备一些急用 物资,哪怕是这些物资永远不用,灾难有很多,疫情只是其中 的一种,还有很多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洪水、干旱、饥荒、 火灾等等,面对这些灾难我们要有意识地储存物资。
还有医务人员资源的紧缺、救援物资的紧缺、医疗资源的 紧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