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课改教学观.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55011 上传时间:2025-04-19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教学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本文档共1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新课程的教学观 一.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传统课程倡导的教学观认为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着和传递着,学生则是课程的接受者。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 二。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只管学,教学就是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三. 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从教学角度来讲,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教学过程,即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或者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质疑,比较,判断,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得到真正的理解与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四. 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学科为本,重认知轻感情,重教书轻育人。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