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55007 上传时间:2025-04-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一、 知识积存与运用〔共25分〕 1.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2分〕 泄(xiè) 蹇(jiǎn) 劣 叫嚣(xiāo) 引吭(kàng) 禁(jīng) 犀(xī)利 翌(yì)日 凝眸(móu) 绎(yì)不绝 剽(piāo)悍 绮(yǐ)丽 丰腴〔yú〕 D 枯瘠〔jí〕 隽〔jùn〕逸 窥伺〔sì〕 伫〔zhù〕立 2.以下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 〔2分〕 A.争妍斗艳 左顾右盼 当心翼翼 从容不迫 B.空空如也 三眼一板 无可言喻 束手无策 C.蹑手蹑脚 优哉悠哉 无济于事 清楚可辩 D.川流不息 精疲力竭 寡不敌众 聚精会神 3.在下面的语段中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有些人喜爱用显微镜观察叶子,有些人喜爱用眼睛去细看木头的年轮( )真正去熟悉一棵树( )必需从叶枝根本,从过去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 )只从细小末节着眼,( ) 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污蔑. A.但 却 如果 便 B.因为 就 如果 便 C.而 却 因为 就 D.但 就 因为 就 4.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没有错别字的是〔     〕〔2分〕 A.前些时候与朋友逛街,惊喜地发现今年的冬装悄悄地流行上了久未谋面的小棉衣,只是今非夕比,无论是风格款式还是颜色面料都有了较大的改变。 B.必需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全国规划所安排的项目上,切忌分散力量、各行其是。C.南屋里涣然一新,新刷的四壁贴着四个硕大的喜字,窗户上也贴满喜字。 D.在这样的情势下,壮志未筹的于右任心境悲凉,失望极了。 5.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他的笔记本上总是写满密密麻麻的笔记和他的深思熟虑的表情。 B.经过汶川大地震后,使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熟悉。 C.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应当尽力引导同学去阅读中外经典名著。 D.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天下无贼》这样一部以小偷为主角的影片上映仅八天就赢利5000多万元的票房。 6.文学常识填空〔2分〕 《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________的故事。唐僧的大徒弟孙悟空曾自 称“________〞,他能一个跟头翻十万八千里,是一个极富神话色彩的艺术形象。 7. 古诗词默写〔12分〕 〔1〕黑云压城城欲摧, 。 〔2〕      ,悠然见南山。 〔3〕《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__ __,_______ 。〞 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 __。〞 二、 阅读与理解〔共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8—12题。〔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出淤泥而不染。 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予: (3)陶后鲜有闻。 闻: (4)待到山花烂漫时。 待: 9.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译文: 10. 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答: 11. 【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12. 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13—16题。〔14分〕 植物的抗旱本领 ①有人在亚里桑那的沙漠里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把一棵37公斤重的仙人球放在室内,一直不浇水。经过六年,它依旧活着,而且还有26公斤重。植物的这种抗旱本领,真是令人称奇!植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和繁衍,不仅有着适应干旱环境的非凡能力,而且具有种种神奇的抗旱本领。 ②减少水分蒸腾是植物抗旱的有效方式。为了节省水分,有的叶子退化成针状或棘刺,有的生有茸毛,有的体表披上一层角质或蜡质,有的叶子还会蜷曲、闭合。这样,就会减少水分蒸腾。生长在我国北方草原小野莴苣,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叶片不是以平面向着太阳,而是像刀刃似的向上,叶子与地面垂直。由于这类植物的叶片的背面,腹面几乎受到等量的光照,所以两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更为有趣的是,树姿奇特的光棍树终年不长叶子,只有光溜溜的树杈。这是因为该树的故乡在炎热的非洲干旱地区,那里常年无雨,异常缺水,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它们叶子逐渐变小,甚至消失,而树枝变成绿色,以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③ 。有些植物的叶子不但退化成针状或棘刺状,以减少蒸腾,而且营养器官变得肥厚多汁,以便自身贮藏水分。猴面包树生长在非洲东部的热带草原里,成龄大树一般高约25米,而直径却达5米,有的甚至超过10米。远远望去,犹如庞大的酒瓶。在干旱的时候,树上不长叶子;到了雨季,才开始长叶、开花、结果。同时大量汲取水分,贮藏在肥胖的树干里,以备旱季之用。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像一座座庞大的烛台,通常有10—15米高,粗得一个人都难以合围,体内水分竟达95%以上。在它庞大的身躯里,能贮藏一吨以上的水。当旅行者缺水时,打开它的躯干,就可以饮到清澈的淡水。因此,它享有“沙漠里的甘泉〞之美名。 ④强大多样的根系是植物抗旱的确保。干旱的草原降水量极少,水分蒸发极快,雨水往往只能湿润土壤的表面,下层的土壤却很干燥。这些地方生长的根茅、隐子草和沙蒿,都长着入土不深、分枝极多、平铺在土表层的根系。沙拐枣的垂直根系较浅,水平根系则长达十几米,只要地面有一点点水分,它就能充分汲取。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有的植物地面部分大大缩小,地下部分却大大增加,主根扎得很深。一株不到半米高的白刺,主根长13米多,侧根长6米以上,根幅14米,相当于冠幅的30多倍! ⑤忍耐干旱的植物的抗旱生理物征。有了这样的生理特征,才使得有些植物在严酷的干旱面前,表现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 13选文第一段写“一项有趣的实验〞,其用意是什么?〔2分〕 14.依据文段内容,为第③段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3分〕 15选文运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16.依据文意,推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对号,错误的打错号〕〔6分〕 〔1〕为减少水分的散失,光棍树的叶子逐渐退化,用绿色的树枝进行光合作用。〔 〕 〔2〕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身躯庞大、贮水丰富,被称为“沙漠里的甘泉〞。〔 〕 〔3〕沙拐枣能充分汲取地面水分,是因为它的垂直根系和水平根系都很发达。〔 〕 〔三〕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7~20题。〔16分〕 选择阳光 那一天,我去城里拜访一位朋友。在下午回返时,乘上一辆驶往乡下的大巴。汽车只行出几站,便上来一位盲人,看上去他有60多岁。因为我距离车门较近,  然后,他微笑着问我家住哪里。当我告诉他住在海西时,他竟兴奋地说:“你们那里,我可去过很多次。在你们村子东南不远就是大海,村前有一条小路,路旁有一座龙王庙……〞   无论这已是很多年前的情景,但老人说得很准确。我瞅了瞅他失明的双目,感到有些诧异,在犹疑了一会儿之后,仍忍不住问:“老伯,你这眼……怎么会知道我们村子以前的情景呢?〞   老人毫不在意地微笑着说:“你怀疑我说瞎话?年轻的时候,我这两只眼并没有瞎。我还当过兵哩,在青海开过车。复员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化工厂里工作。后来,因为工伤,我这两只眼睛才不行了。〞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老人脸上的神情非常轻松。   我持续问:“城里的道路这么复杂,你出来不担心会迷路吗?〞   听了,老人笑了起来,说:“如果没有胆量迈出一步,那我只能一直呆在家里了。现在,我每个星期都要从乡下到城里往返两趟,一点都不担心会迷路。〞   说到这儿时,老人的话题一转,说:“刚开始,我也很绝望,感觉自己就像一下子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似的。但后来,我就想已经这样了,再怎么后悔也无济于事了。于是,我就对自己说,走出去吧,只要抓准目标,走一步就近一步,这有什么好担心和害怕的呢?〞   此时,我被老人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又问他:“老伯,你到城里来做什么呢?〞   他颇有些自豪地说:“是一家大医院,聘我给病人做推拿———〞   我惊讶地问:“你还会做推拿?〞老人平静地说:“是呀,既然活着,就应该学习一门手艺,我研究推拿已经几十年了。〞   到站后,在我起身下车的时候,聊兴正浓的老人看上去有些不舍,居然关切地对我说:“走好啊———〞   很长时间以来,那位双目失明老人的乐观和坦然的神情,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一个人,陡然间从光明的生活跌入一个黑暗的世界,这是一种多么庞大的打击和痛苦啊!但是,那一位失明的老者却用坚强的信念和勇气,坦然地面对所有痛苦,并将这一份痛苦融化成一种更大的信念,使自己活得更有尊严。 〔《青年博览》〕 17阅读文章,说说题目“选择阳光〞的含义。〔5分〕 答: 18.依据文章概括老人的生活经历。〔4分〕 19给文章补个个结尾,要求:上下连贯,点题,不超过30字。〔3分〕 20.相关链接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报任安书》司马迁〕 相关链接二:黄春平的老家在福建闽侯县,小时候家里很穷,13岁才上小学。那时候他已经人高马大了,不好意思从一年级读起,就央求老师让他直接读四年级。老师同意了。两年后,黄春平就考入了闽侯第二中学。他父亲病逝后,他妈妈就到外地去当保姆,挣钱支撑家庭,他才得以持续学习。上大学之前他根本就没有鞋穿,多数时候都是光着脚。几十年后黄春平成为实现中国人登上太空梦想的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京华时报》05.03.04〕 阅读上面两则材料,结合上文,写出你对生活的理解。〔4分〕 三、 写作〔共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要求作文。〔50分〕 一个人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个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