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土石方工程一、平整场地1、土方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挖方、填方的平衡计算,综合考虑土方运距最短、 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合理施工程序等,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减少重复挖运。2、土方平衡调配应尽可能与城市规划和农田水利相结合将余土一次性运到 指定弃土场,做到文明施工。3、当土方工程挖方较深时,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坑底部土的隆起 并避免危害周边环境。4、在挖方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5、平整场地的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排水沟方向的 坡度不应小于2%。平整后的场地表面应逐点检查。检查点为每14 取1 点,但不应少于10点;长度、宽度和边坡均为每20m取1点,每边不
2、应少于1 点。6、土方工程施工,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 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定期复查和检查。土方不应堆 在基坑边缘。二、挖土方1、施工准备(1) 审查设计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 分布情况,与甲方确认。(2) 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下5mm。(3) 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工作已完成,场区内的控制网点已设立,且不受土方 开挖的影响。(4) 开挖边线已用白灰撒好,其范围内的障碍物不影响土方开挖。2、开挖方案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人工配合清槽。(1) 施工机械的选择:为了加快土方开挖进度,尽量避免或减少气候对土方工程的影响
3、拟选用反 铲挖掘机挖土,自卸式汽车配合运土,基底清出的少量土方由塔吊配合进行运输。(2) 开挖顺序:1) 2台挖掘机分别从南北侧向中间开挖,预留3mm厚土方由人工配合清槽。2) 在开挖过程中,先挖出基坑边缘土,为护坡创造条件,并配备专职测量员, 机械大开挖接近基底时,应由测量员测设距离基底3mm的标高,每隔3m在槽 帮上钉水平标高木桩,人工清槽时用3mm标准尺杆随时以木桩为准校核槽底标 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根 据此来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3) 排水措施:1) 基坑开挖前,应在基坑四周上外侧1m以外设置水泥围堰,基坑外排水 与下水接通,防
4、止雨水从地面流入基坑内。2) 为防止基坑积水,基坑内沿四周设置排水沟,在基坑边设集水坑,及时将 积水抽出基坑。(4) 注意事项:1)挖土过程中应有测量工及时将标高引测至基坑壁上,并随时检测,避免超 挖。2)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钎探和验槽,并尽快打上垫层,以防扰动。3) 严禁在基坑边大量堆载或载重车辆穿行,并设专人对基坑壁进行观测,发 现问题及时处理。4) 基础施工时,派专人负责巡视,一旦出现危险预兆应及时报告并立即通知 撤离。5) 基槽上 5mm处设钢管护栏,并用红白漆做出突出标记,外挂密目安全 网,夜间设警示灯。3、边坡支护:每层土方开挖后,应及时钉短钢筋挂钢丝网,抹水泥砂浆护 壁,达
5、到一定强度后,方可开挖下一步土层。三、回填方1、施工流程清理T检验土质T分层铺土T分层夯实T检验密实度T修整找平验收2、施工工艺(1) 填土前应将地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2)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 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人干土等措 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3) 回填土采用非膨胀性粘土。(4) 回填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 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3mm;人工打夯不大于2mm。每 层铺摊后,随之耙平。(5) 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
6、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 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6) 深浅两基坑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别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度比一 般为1: 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7)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面三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地梁、承台两侧土方 回填时,严禁碰撞承台、地梁,以免对结构带来影响。(8)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 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9)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 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四、余方弃置本工程余土运输将严格按照工程所在地有关余土运输的有关规定,选用性能 良好、车厢封闭较好、证件齐全的车辆,严格按照指定的线路行驶。做到运输车 辆不超载,车厢上部全部用篷布覆盖,避免运输过程中余土散落污染道路及周边 环境。为防止余土在运输过程中的乱倒、乱弃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我标段将采用开 挖现场与弃土场双向签票的办法,坚决杜绝余土乱倒、乱弃。保证外运土方运到 指定弃土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