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讲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一主一虬念
参考系
[想一想]
如图1-1-1所示,旗杆静止不动,则风向向哪个方向?能否判断甲、乙火炬的运动方向?
图 1-1-1
提示:旗杆静止不动,旗向左展开,则风向向左,甲火炬火焰向左偏,甲火炬可能静止,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向左运动,但向左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
[记一记]
1. 参考系的定义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假定不动,用来做参考的物体。
2. 参考系的四性
⑴标准性: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参考系为标准。
⑵任意性: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
⑶统一性:比拟不同物体的运动应选择同一参考系。
⑷差异性:对于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结果一般不同。
[试一试]
1. 汉语成语中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成语,意思是人的身体和影子分不开,形容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在晴天的早上,*同学在操场上跑步,以下说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静止的
。.以人为参考系,影子是运动的
[想一想]
2012年9月8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布鲁塞尔站的比赛中,27岁的美国人梅里特以12秒80创造了新的110米栏世界纪录,被誉为栏上魔术师。如图1- 1-2所示为110米栏比赛中梅里特的瞬间照,则,梅里特在飞奔的110米中,能否被看成质点?假设梅里特的教练贝姆要分析其跨栏动作要领,还能否将梅里特看做质点?
图 1-1-2
提示:梅里特在飞奔的110米中,能被看做质点,但教练分析其动作要领时,不能将其
看做质点。
[记一记]
1. 质点的定义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2. 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
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3.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形
(1) 物体各局部的运动情况都一样时(如平动)。
(2) 当问题所涉及的空间位移远远大壬物体本身的大小时,通常物体自身的大小忽略不计,可以看做质点。
(3) 物体有转动,但转动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如研究小球从斜面上滚下的运动)。
[试一试]
2. 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B. 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C. 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D. 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
位移和路程
[想一想]
如图1-1-3所示,*质点从A点出发沿直线到达C点后,再返回到B点静止,AC=1
m,BC=30 m,则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和路程各为多大?
图 1-1-3
提示: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AB = AC-BC=70 m,路程为AC + BC=130 m。
[记一记]
定义
区别
联系
位移
位移表示质点位置的变
化,可用由初位置指向末
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1)位移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
(2 )位移与路径无关,路程与路径有关
(1)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2)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路程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试一试]
3.湖中O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点出发向东行驶4 km,又向北行驶3 km,则在O
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准确的是()
A. 小船的位置变化了 7 km
B. 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 7 km
C. 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 5 km
D. 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方向,距离。点5 km处
速度和加速度
[想一想]
如图1-1-4所示为汽车的速度表,其示数表示汽车的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
假设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图甲变为图乙历时8 s,则此过程汽车速度变化量
为km/h,汽车的加速度为m/s2。
[记一记]
1. 速度
⑴平均速度:
① 定义: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③方向:跟物体位移的方向一样。
⑵瞬时速度:
① 定义:运动物体在*位置或*时刻的速度。
② 物理意义:准确描述物体在*时刻或*位置的运动快慢。
③ 速率:物体运动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2. 加速度
⑴定义式:a = *,单位是m/s2。
(2)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⑶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样。
⑷根据a与v方向间的关系判断物体在加速还是减速。
3. 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比拟
比拟工程
速度
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描述物体速度改变的
物理量,是过程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状态量
定义式
*v=t
Av = vt~v0
* ==
At At
>
单位
m/s
m/s
m/s2
方向
与位移*同向,即物体
运动的方向
由△v = vt-v0或a的方向决定
与△的方向一致,由F的方向决定,而与vo、vt方向无关
关系
三者无必然联系,v很大,△▽可以很小,甚至为0,a也可大可小,也可能为零
[试一试]
4. 图1- 1-5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时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以下说确的是()
图 1-1-5
A. 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B. 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C•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D•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对质点概念的理解
⑴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
对实际物体进展的近似,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质点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2) 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依物体自身大小来判定,而是要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在所讨论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假设可以忽略,即使物体很大,也能看做质点。相反,假设物体的大小、形状不可以忽略,即使物体很小,也不能看做质点。
(3) 质点与几何中的"点 不同。质点是对实际物体进展科学抽象的模型,具有质量,只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一个位置。
[例1](2012 •宣州模拟)以下情景中,加着点的人物或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A.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 •
B. 乒乓球比赛中,运发动发出的旋转球
• ••
C. 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 ••
D. 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 •
[尝试解题]
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大小或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物体就可以看做质点。火车的长度相对于长江大桥的长度不可以忽略,因此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不能把火车看成质点;要接住“旋转球,必须研究乒乓球的运动状态,不能把乒乓球看成质点;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不能把翟志刚看成质点;用GPS确定“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舰看成质点。故应选D。
[答案]D
rm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1)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① 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段位移或*段时间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一位置或*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
② 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七一。时的平均速度。
(2) 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没有对应关系。
[例2] 一质点沿直线O*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5 + 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 = 6t2 m/s,该质点在t = 0 到 t = 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 = 2 s到t = 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A. 12 m/s39 m/sB. 8 m/s38 m/s
C. 12 m/s19.5 m/sD. 8 m/s13 m/s
[审题指导]
第一步:抓关键点
关键点
获取信息
v = 6t2 m/s
质点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t = 0 到 t = 2 s
t = 2 s 到 t = 3 s
平均速度对应的时间
第二步:找突破
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v = ?j可知,只要求出对应时间段At时间的位移△*,即可求出平均速度大小。
[尝试解题]
当 t = 0 时,* =5 m,t = 2 s 时,* =21 小,所以八 * =* -* =16 小,得= = 8
121211 t -t
△ *
m/s; t = 3 s 时,*3 = 59 m,所以△*2=*3-*2=38 m,^七=「_ t =38 m/s,应选 B。
32
求解平均速度的一般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1) 一般解题步骤:
① 明确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
② 根据条件和待求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对应过程的位移和时间。
③ 应用平均速度公式=△结合位移关系或时间关系列方程求解。
(2)两个应注意的问题:
①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求解平均速度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②=4t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⑴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无关。
⑵速度增大或减小与加速度的增大或减小无关。
⑶速度的增大或减小是由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的。
[例3]对于质点的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质点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为零,速度变化也为零
B. 质点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C. 质点*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也不为零
D.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变化越大
[审题指导]
(1) 加速度即为速度的变化率。
(2) 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及速度变化量无必然联系。
[尝试解题]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零时,质点的速度变化为零,但速度不一定为零,A错误;质点速度变化率即为加速度,B正确;质点在*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其速度可能为零,如自由落体的物体在开场下落的瞬间,C错误;质点的速度变化△ v = a-Zt,即速度的变化由质点的
加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D错误。
[答案]B
对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的进一步理解
——“方法技巧专题化”系列之(―)
巧选参考系解决匀速直线运动问题
1选取原则:,选取参考系时,应以观测方便
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一般应根据
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
2不特殊说明,一般以地球为参考系。
[典例]一船夫划船逆流而上,驾船沿河道逆水航行,经过一桥时,不慎将心爱的酒葫芦落入水中,被水冲走,但一直划行至上游*处时才发现,便立即返航经过1小时追上葫芦时,发现葫芦离桥5 4 m远,假设此船向上游和向下游航行时相对静水的速率是相等的,试求河水的速度。
[常规解法]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舟,酒葫芦从落水到发现的时间为t1,返航追上葫芦的时间为匕=3 6,,以地面为参考系,船逆流时相对地面的速度为v舟-v水,顺流而下的速度为 v + v ,则有:(v -v )t + 5 4 m=(v +v )t,v (t +t )= 5 4 m,舟 水舟 水1舟 水2 水12
以上两式联立可解得:t广匕=3 6 s。v水=0.75 m/s。
[巧思妙解]以河水作为参考系,船相对于水向上游和向下游的速度一样,而葫芦相对于水静止(其速度与水速一样),因此船返航经过1小时追上葫芦,葫芦落水后,船向上游也一定经过1小时,可知,葫芦顺流而下走5 4 m用时2小时,故河水的速度v水=y|笠商m/s=0.75 m/s。
[答案]0.75 m/s
[题后悟道]合理地选取参考系,可以简化问题的解答过程,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运动的描述不同,但求解结果是一样的。
一列长为l的队伍,行进速度为v1,通讯员从队伍尾以速度v2赶到排头,又立即以速度v2返回队尾。求这段时间里队伍前进的距离。
解析:以队伍为参考系,则通讯员从队尾赶到排头这一过程中,相对速度为(v2-v);
通讯员再从队头返回队尾的这一过程中相对速度为(v1+ v2),则整个运动时间
__l
V - V V + V
2112
则队伍在这段时间相对地面前进的距离*为
_ +_ l l
* =叩=七 v -v +v + v
2112
2vvl
V2 2- V] 2
答案:
2v v l
v22-v1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