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0题)1、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答案】 C2、素质的涵义是( )。A.素质就是文化素质B.素质就是思想道德素质C.素质就是专业素质D.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又包括专业素质既包括身体素质,又包括心理素质。【答案】 D3、高等教育系统的主要层次是()。A.初级学院B.大学和专门学院C.研究生院D.函授学院【答案】 B4、高校战略管理
2、常用的“SWOT分析法”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组织的( )。A.优势机会劣势威胁B.机会威胁优势劣势C.优势劣势机会威胁D.劣势威胁优势机会【答案】 C5、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条件是( )。A.过程管理B.班组管理C.导师制D.百分制【答案】 C6、“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首先提出这个论点的是()。A.柏林大学B.霍普金斯大学C.剑桥大学D.威斯康星大学【答案】 D7、教学计划管理包括( )。A.教学计划的制订、执行、监督、评估等环节B.教学计划的监督C.教学计划的监督与评估D.教学计划的执行、监督与评估【答案】 A8、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揭示了()。A.教育的内外部关系
3、规律B.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C.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D.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答案】 D9、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是指()。A.高等教育行政管理B.高等教育内部管理C.高等教育民主管理D.高等教育结构管理【答案】 A10、高校组织的目标特征是( )。A.学术性B.模糊性C.二元性D.复杂性【答案】 B11、高校内部权力重心明显倾向于基层教学和研究单位,并深刻体现了学术权威影响的高校管理模式是()。A.美国模式B.欧洲大陆模式C.英国模式D.日本模式【答案】 B12、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要主动加以引导,进行有效的组织,这体现了大学教学的()原则。A.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B.科学性与
4、思想性相统一C.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D.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答案】 A13、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与适龄入学人口比率高于()时,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A.70%B.65%C.55%D.50%【答案】 D14、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 )。A.确定重点难点B.选择教学方法C.设计教学过程D.教学反思【答案】 C15、社会服务职能是高校()。A.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延伸B.教学职能的延伸C.科研职能的延伸D.创收的借口【答案】 A16、教师管理的根本问题是( )。A.激励教师勤奋工作B.营造和睦相处的氛围C.提升教师学历D.提高教师待遇【答案】 A17、相对于中小学教育,
5、高校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是( )。A.前沿性和职业倾向性B.操作性C.系统性D.历史性【答案】 A18、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前提是( )。A.公平公正B.科学定编定岗C.战略规划D.分类考核【答案】 B19、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B.是教师的职责要求C.是“流”与“源”的关系D.是有机的统一体【答案】 A20、运用教育理论对教育具体实践面临的调控问题提供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即( )。A.基础研究B.发展研究C.理论研究D.应用研究【答案】 B21、教师的根本职责是()。A.热爱学生B.严谨治学C.为人师表D.教书育人【答案】 D22、专业设置的
6、基础是()。A.知识B.人才C.学科D.社会【答案】 C23、哪一种学习策略会实现在学生看来与高分相关的任何目标( )A.再认策略B.意义策略C.目标策略D.组织策略【答案】 D24、与注入式教学相对立的是()。A.个别式教学B.愉快式教学C.启发式教学D.渐进式教学【答案】 C25、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结合主要体现为()。A.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B.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C.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整合D.知识与能力的整合【答案】 C26、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A.中级人地B.中级专门人才C.高级人才D.高级专门人才【答案】 D27、隐性课程不包括(
7、A.学校组织方式B.校园人际关系C.教师教辅资料D.学生班级学风【答案】 C28、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 )。A.确定重点难点B.选择教学方法C.设计教学过程D.教学反思【答案】 C29、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 )。A.亚洲B.非洲C.欧洲D.美洲【答案】 C30、规模大、学科全、层次高的高校一般倾向于采用的组织结构是( )。A.直线制组织结构B.职能制组织结构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D.矩阵式组织结构【答案】 D31、()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A.层次结构B.能级结构C.地区结构D.形式结构【答案】 B32、高等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是()
8、A.学生班级B.课程C.专业D.系科【答案】 C33、按照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某一学科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是()。A.教学计划B.课程设计C.教学大纲D.教案【答案】 C34、主张高校课程应注重反映各学科领域的基本结构,高校教学应着重传授各门学科特有的基本概念和过程的课程理论是( )。A.永恒主义课程观B.改造主义课程观C.科学主义课程观D.结构主义课程观【答案】 D35、课程性教学环节是( )。A.入学教育B.军事训练C.考查考试D.社会实践【答案】 C36、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科研始于()。A.18世纪末B.19世纪初C.19世纪末D.20世纪初【答案】 B37、主张学习是个体对
9、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D38、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是()。A.政治教育B.培养人才C.完善政体D.民主问题【答案】 D39、高校战略管理常用的“SWOT分析法”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组织的( )。A.优势机会劣势威胁B.机会威胁优势劣势C.优势劣势机会威胁D.劣势威胁优势机会【答案】 C40、美国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上采用()。A.中央集权制B.权力分散型C.集权与分权结合型D.高校独立发展型【答案】 B41、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是()。A.按照章
10、程自主管理B.教授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C.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D.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费用【答案】 C42、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儒生的建议,设立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是()。A.私学B.辟雍C.泮宫D.太学【答案】 D43、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A.练习法B.实习法C.演示法D.实验法【答案】 B44、不属于个案研究法的特征的是( )。A.研究对象的特殊性B.研究结果的普适性C.实施方法的综合性D.资料来源的多元化【答案】 B45、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 )。A.通识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B.通识教育就是厚基础教育C.通识教
11、育排斥职业教育D.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答案】 D46、以下不属于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是()。A.一定的招生权B.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权力C.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评聘权D.教学、科研和行政职能部门等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事配备权【答案】 D47、开设跨学科课程或建立跨学科专业体现了高等教育课程发展的()。A.综合化趋势B.多样化趋势C.人文化趋势D.科学化趋势【答案】 A48、“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是( )。A.中世纪大学的特色B.哈佛大学首创的原则C.洪堡提出的办学思想D.我国古代书院确立的原则【答案】 C49、爱因斯坦与爱迪生分别代表了( )。A.精英人
12、才与合格人才B.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C.通才与专才D.杰出人才与通用人才【答案】 B50、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实施执行情况进行的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答案】 B5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A.学者B.高级技术型人才C.高级专门人才D.研究型人才【答案】 C52、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的是()。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育内容D.教育价值【答案】 B53、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一般认为是( )。A.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排斥B
13、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两个独立的部分C.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D.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答案】 D54、按照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某一学科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是()。A.教学计划B.课程设计C.教学大纲D.教案【答案】 C55、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是指()。A.高等教育行政管理B.高等教育内部管理C.高等教育民主管理D.高等教育结构管理【答案】 A56、适用于学习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专门问题的是()。A.讲授法B.讨论法C.自学指导法D.演示法【答案】 C57、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中,教师起着()。A.领导作用B.主导作用C.支配作用D.期待作用【答案】 B58、高校科学研究职
14、能的确立起始于( )。A.柏林大学B.哥廷根大学C.哈勒大学D.威斯康星大学【答案】 A59、关于学分制与学年制的差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学年制重过程管理,学分制重目标管理B.学年制的教学计划较为固定,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弹性较大C.学年制强调共同性,学分制强调个体性D.学年制采用导师制,学分制则采用班主任的管理方法【答案】 D60、高校内部权力重心明显倾向于基层教学和研究单位,并深刻体现了学术权威影响的高校管理模式是()。A.美国模式B.欧洲大陆模式C.英国模式D.日本模式【答案】 B6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还容易管理,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A.学年制B.学分制C.传
15、统教学媒体D.计算机教学【答案】 A62、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是( )。A.课程设置B.培养目标和规格C.教学环节D.教学反思【答案】 B63、高等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创新发展文化和()。A.传递和保存文化B.积累文化C.统一文化D.引领文化【答案】 A64、高校专业具有“双重性”,即学科性和()。A.教育性B.规范性C.职业性D.指令性【答案】 C65、主张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是( )A.个人本位论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社会本位论D.政治统帅论【答案】 C66、大学这种组织形式的首要特征是()。A.专业性B.学术性C.多学科性D.严密性【答案】 B67
16、大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 )。A.教书育人B.科学研究C.服务社会D.引领社会【答案】 A68、个别教学制的不足之处是()。A.不利于因材施教B.教学效率较低C.学生的自主性不够D.学生的积极性不够【答案】 B69、高校教师借助学科、专业范围内的行业自律、同行交流的教学发展模式,称为()。A.自我反思模式B.专家指导模式C.群体自助互动模式D.专家介入模式【答案】 C70、现代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德国柏林大学创设的()。A.文学博士学位B.医学博士学位C.理学博士学位D.哲学博士学位【答案】 D7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蔡元培主持制定的新学制影响了整个国民时期的高等教育,此学制是( )。A.大学
17、规程B.壬子癸丑学制C.大学组织法D.修正大学令【答案】 B72、最早提出以“学术自由”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原则举办高等学校的人是( )。A.苏格拉底B.费希特C.洪堡D.范海斯【答案】 B7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承担的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贯彻规章制度、组织各种活动、协调人际关系、检查与评价等职责,反映了教师所扮演的()的职业角色。A.传道者B.示范者C.管理者D.服务者【答案】 C74、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 )。A.通识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B.通识教育就是厚基础教育C.通识教育排斥职业教育D.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答案】 D75、决定教师学术水平和工作
18、成效的核心要素是( )。A.沟通能力B.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C.道德水准D.组织管理能力【答案】 B76、在西方国家的高等学校内部,存在两种主要权利,即()。A.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B.教师权利与学生权利C.政党权利与学术权利D.教授权利与学生权利【答案】 A77、我国高等教育可追溯到哪个时期()。A.夏B.商C.周D.汉【答案】 C78、若某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0%以上,则该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处于( )。A.精英高等教育发展水平B.精英与大众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C.大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D.普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答案】 D79、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意义不包括()。A.实现高校的价值回归B
19、有利于引领社会反思C.有利于教师潜心学术,为学术而学术D.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答案】 C80、开创研究生教育先河的大学是()。A.约翰霍普金斯大学B.威斯康星大学C.柏林大学D.京师大学堂【答案】 C81、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A.教学目的B.重点和难点C.导入新课D.讲授新课【答案】 D82、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A.个人本位论B.形式教育论C.实质教育论D.社会本位论【答案】 C83、我国实施“985工程”的主要目标是( )。A.打造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B.推进“211”工程建设C.尽快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D.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答案】 A
20、84、个别教学是教学的()。A.辅助形式B.基本组织形式C.-般方法D.特殊形式【答案】 A85、高校组织的结构特征是( )。A.分散性B.学术性C.二元性D.复杂性【答案】 A86、高等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是()。A.专业性B.基础性C.中学后D.通才教育【答案】 A87、“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为()。A.巴格莱B.赫钦斯C.马利丹D.涂尔干【答案】 B88、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体现了()的思想。A.教育手段B.教育管理C.教育平等D.教育效率【答案】 C89、老年大学的出现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A.法治化B.终身化C.国际化D.民主化【答案】 B90、教师能与学生取得共同
21、语言,并能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做法是( )。A.操纵学生B.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D.监督学生【答案】 C91、教师的基本能力是( )。A.沟通能力B.教学能力C.研究能力D.组织管理能力【答案】 B92、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的优点在于()。A.教学效率高B.灵活性强C.教学秩序稳定D.易于管理【答案】 B9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它体现了()。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B.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答案】 D94、主张大学要培养学问家和科学家,
22、促使大学课程专门化的课程观是( )。A.永恒主义课程观B.改造主义课程观C.科学主义课程观D.结构主义课程观【答案】 C95、大学教师的( )能力具有加速器或催化剂的功能,合理使用可以收到1+1大于2的功效。A.沟通能力B.教学能力C.研究能力D.组织管理能力【答案】 D96、主张高校课程应注重反映各学科领域的基本结构,高校教学应着重传授各门学科特有的基本概念和过程的课程理论是( )。A.永恒主义课程观B.改造主义课程观C.科学主义课程观D.结构主义课程观【答案】 D97、在我国,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时期。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答案】 A9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
23、句话所反映的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A.监护人的角色B.管理者的角色C.榜样角色D.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答案】 D99、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教育活动以及研究活动内容、技术和手段的专业化,这些因素决定了高校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B.创造性C.个体性D.群体性【答案】 A100、大多数国家的高等学校分为下列哪几个层次?()A.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所B.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独立学院C.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研究所D.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答案】 D101、1852年,英国红衣主教( )发表了大学的理想一书。A.纽曼B.洪堡
24、C.亚里士多德D.费希特【答案】 A102、下列关于高校的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关系甚为密切B.理论性知识需要转化为技术性知识,才能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C.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会降低理论的价值和意义D.实践对学校教学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答案】 C103、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 )。A.终身学习B.教研结合C.创新实践D.反思经验【答案】 A104、班级授课制最先是由教育家()在其大教学论中作了理论上的系统阐述。A.赫钦斯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杜威【答案】 C105、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等儒生的建议,设立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是()。A.私学B.辟雍C.
25、泮宫D.太学【答案】 D106、下列决策模式中,()不属于高校组织决策模式。A.行政主导模式B.党政主导模式C.学术主导模式D.双重结合模式【答案】 B107、教师队伍内部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等各级职务的比例状况是高等学校教师的()。A.年龄结构B.学历结构C.职务结构D.专业结构【答案】 C108、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是( )。A.提升专业知识B.教研结合和创新实践C.终身学习D.反思经验【答案】 B109、我国第一所新式高等学堂是( )。A.北京大学B.京师同文馆C.清华大学D.天津大学【答案】 B110、对我国近百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较大的国家是()。A.意大利和法国B.日本和印度C.
26、日本、德国、美国和前苏联D.英国和法国【答案】 C111、主张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D112、真正的大学(university)起源于( )。A.古代中国B.古代印度C.中世纪的西欧D.古希腊【答案】 C113、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的筑波模式,以跨学科选课为主要特征的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以及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的牛津模式,三种模式A.课程内容综合化趋势B.课程实施多样化趋势C.课程方向人文化趋势D.课程性质职业化趋势【答案】
27、 A114、课程性教学环节是( )。A.入学教育B.军事训练C.考查考试D.社会实践【答案】 C115、从层次构成上看,可将课程分为下列哪几种类型()。A.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B.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C.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D.大、中、小、微型课程【答案】 B116、高等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是()。A.学生班级B.课程C.专业D.系科【答案】 C117、高等教育大学生教育阶段不包括( )。A.专科教育B.本科教育C.研究生教育D.博士后教育【答案】 D118、不属于大学生权益特征范畴的是( )A.规则性B.专属性C.法定性D.私有性【答案】 D119、有关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阶
28、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终身的B.有阶段的C.创新的D.以上全是【答案】 D120、第一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A.布鲁纳B.杜威C.范海斯D.洪堡【答案】 D121、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与适龄入学人口比率高于()时,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A.70%B.65%C.55%D.50%【答案】 D122、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A.基础性B.专业性C.人文性D.科学性【答案】 B123、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A.教学目的B.重点难点C.导入新课D.讲授新课【答案】 D124、教育的本质决定了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A.培养人才B.科学
29、研究C.服务社会D.普及教育【答案】 A125、下列教学管理制度目前被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是()。A.完全学分制B.学年制C.学年学分制D.美国学分制【答案】 C126、不属于我国北宋时期“天下四大书院”的教学特色的是( )。A.教学与研究相结合B.自由讲学C.教师强调讲授法D.自由听讲【答案】 C127、高等教育的“大专业模式”通常对应()。A.函授教育B.通才教育C.英才教育D.专才教育【答案】 B128、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这是因为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互补性【答案】 B12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高等教
30、育平等的内涵()。A.起点平等B.过程平等C.资源均分D.结果平等【答案】 C130、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是()。A.按照章程自主管理B.教授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C.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D.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费用【答案】 C131、“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描述的是哪项大学教育原则()。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B.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原则C.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答案】 C132、教师能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并能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的做法是( )。A.操纵学生B.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D.监督
31、学生【答案】 C133、关于如何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B.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C.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D.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的内容【答案】 C134、下列关于高校的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关系甚为密切B.理论性知识需要转化为技术性知识,才能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C.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会降低理论的价值和意义D.实践对学校教学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答案】 C135、一般来说,对于()的高校,其教师队伍建设的职务结构最好是“金字塔型”。A.以教学为主B.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为主C.教学与科研并重D.
32、研究型【答案】 A136、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郝钦斯B.阿德勒C.布鲁纳D.贝格尔【答案】 C137、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行为主义学习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答案】 B138、张老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采用摸底考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这种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标准性评价【答案】 A139、教师的基本能力是( )。A.沟通能力B.教学能力C.研究能力D.组织管理能力【答案】 B140、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A.专业技术人员B.国家公务人员C.
33、专业人员D.教学人员【答案】 C141、老年大学的出现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A.法治化B.终身化C.国际化D.民主化【答案】 B142、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京师大学堂B.中西学堂C.京师同文馆D.南洋公学【答案】 A143、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更能对学生的需要做出敏感反应()。A.讲授法B.讨论法C.多媒体教学法D.案例教学法【答案】 B144、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赫钦斯B.阿德勒C.布鲁纳D.贝格尔【答案】 C145、我国汉唐盛世时期出现的一些重要学府被认为属于( )。A.真正的大学B.单一的学术研究机构C.单一的教学机构D.杰出的古代学术中心和教育机构
34、答案】 D146、我国现行高校领导机制是()。A.校长分工负责制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D.教授委员会负责制【答案】 C147、与“赠地学院”的出现有关的院校职能是( )。A.科研B.社会服务C.教学D.知识创新【答案】 B148、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群体教学D.班级教学【答案】 D149、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毕业设计或论文,这体现了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时的()。A.启发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 B150、我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描述是()。A.专科教育B.本科教育C.研究
35、生教育D.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答案】 D151、对于高等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一般认为是( )。A.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排斥B.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两个独立的部分C.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D.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延伸与深化【答案】 D152、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为一个怎样的过程( )A.自然发展的过程B.被动发展的过程C.自主建构的过程D.被动生成的过程【答案】 C153、“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首先提出这个论点的是()。A.柏林大学B.霍普金斯大学C.剑桥大学D.威斯康星大学【答案】 D154、体现课程的体系结构,也是学校
36、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的是(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材D.课程方案【答案】 A155、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A.基础性B.专业性C.人文性D.科学性【答案】 B156、“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是( )。A.中世纪大学的特色B.哈佛大学首创的原则C.洪堡提出的办学思想D.我国古代书院确立的原则【答案】 C157、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谈话法C.演示法D.发现法【答案】 C158、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是()。A.发明创造B.培养人才C.发展科学D.社会服务【答案】 B159、“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于()。A.论语B.学记
37、C.大学D.中庸【答案】 B160、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A.实现素质教育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加强理论教学D.注重实践教学【答案】 B161、教学计划目标表述中的主语应该是( )。A.学习者B.教师C.管理者D.教育者【答案】 A162、高等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专业教育,也可以是()。A.研究型教育B.发展个性教育C.全面发展教育D.职业性专业教育【答案】 D163、教育的本质决定了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A.培养人才B.科学研究C.服务社会D.普及教育【答案】 A164、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某一学科主要内容的教
38、学指导文件是()。A.教学计划B.教材C.教学目的D.教学大纲【答案】 D165、高校专业具有“双重性”,即学科性和()。A.教育性B.规范性C.职业性D.指令性【答案】 C166、高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 )。A.基础学科B.分支学科C.重点学科D.理论学科【答案】 B167、运用教育理论对教育具体实践面临的调控问题提供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即( )。A.基础研究B.发展研究C.理论研究D.应用研究【答案】 B168、教师管理的根本问题是( )。A.激励教师勤奋工作B.营造和睦相处的氛围C.提升教师学历D.提高教师待遇【答案】 A169、教师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其他现场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9、是()。A.现场教学B.分组教学C.班级授课D.复式教学【答案】 A170、大学生活全面发展和深化,同时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确立、定型的时期是()。A.新生阶段B.二、三级阶段C.高年级阶段D.研究生阶段【答案】 B171、主张高校课程内容应是经典学科,教材以古典名著为主的课程理论是( )。A.永恒主义课程观B.改造主义课程观C.科学主义课程观D.结构主义课程观【答案】 A172、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了( )。A.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B.强化专业教育C.提高审美情趣D.提高人文素养【答案】 B173、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是( )。A.课程设置B.培养目标和规格C.教学环节D.教学反思【答案】 B174、在自主性学习中,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是()。A.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