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文学哲学类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600题)
1、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
D.把握事物的度
【答案】 D
2、下列训释属于诠释成语典故的是()
A.《文选·江淹·别赋》:“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李注:“王充《论衡》曰:‘睹乔木知旧都。’《孟子》曰:‘故国者,非为乔木,有世臣也。’《楚辞》曰:‘济江海兮蝉蜕,决北梁兮永辞。’”
B.《左传·庄公十二年》:“卫人归之亦请南宫万于陈以赂陈人使妇人饮之酒而以犀革裹之。”孔疏:“断‘以赂’为句,言用赂请于陈也。”
C.《诗经·周南·汝坟》:“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郑笺:“惄,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饥之思食。”
D.《诗经·周南·汝坟》:“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孔疏:“不我遐弃,犹云‘不遐弃我’,古人之语多倒,《诗》之此类从矣。”
【答案】 A
3、黑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是()。
A.绝对同一
B.自我
C.绝对精神
D.自在之物
【答案】 C
4、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A.头脑中自生的
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C.“绝对观念”固有的
D.从书本上学来的
【答案】 B
5、《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王逸章句:“崔嵬,高。”王注使用的术语应该是()
A.谓之
B.貌
C.之貌
D.为
【答案】 B
6、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
A.对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答案】 D
7、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的建安诗人是()
A.曹植
B.曹操
C.曹丕
D.蔡琰
【答案】 A
8、第一次文代会召开的时间是()
A.1949年10月
B.1950年1月
C.1949年7月
D.1949年12月
【答案】 C
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绝对性和相对性
C.变动性和稳定性
D.斗争性和同一性
【答案】 D
10、《双献功》的作者是()
A.尚仲贤
B.李好古
C.纪君祥
D.高文秀
【答案】 D
11、欧洲中古后期史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
A.《伊戈尔远征记》
B.《尼伯龙根之歌》
C.《裴欧沃夫》
D.《罗兰之歌》
【答案】 D
12、控制新闻机构、运用新闻手段表达和引导社会舆论的是()
A.新闻机构所有者
B.记者
C.受众
D.广告主
【答案】 A
13、对“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的分析正确的是()。
A.正常语序
B.是作宾语前置
C.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D.代词复指前置
【答案】 B
14、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鲜明风格的话剧团体是()
A.民众戏剧社
B.春柳社
C.南国社
D.艺术剧社
【答案】 C
15、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这种外观质量缺陷称为( )。
A.疏松
B.蜂窝
C.外型缺陷
D.外表缺陷
【答案】 B
16、五四时期提倡“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人生的艺术派主张的是()
A.周作人
B.鲁迅
C.胡适
D.陈独秀
【答案】 A
17、在中国戏剧史上第一次以同情和赞赏的态度描绘市民参与政治斗争的剧作是()
A.《十五贯》
B.《一捧雪》
C.《清忠谱》
D.《渔家乐》
【答案】 C
18、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
A.《木兰诗》
B.《西洲曲》
C.《子夜歌》
D.《企喻歌》
【答案】 B
19、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的无产阶级党报是()
A.《新莱茵报》
B.《莱茵报》
C.《真理报》
D.《火星报》
【答案】 A
20、“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
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答案】 A
21、()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A.党性原则
B.真实性原则
C.指导性原则
D.群众性原则
【答案】 A
2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答案】 B
23、“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观点的权力。”这是谁的名言()
A.伏尔泰
B.卢梭
C.孔狄亚克
D.孟德斯鸠
【答案】 A
24、明代中期,取得重大成果的散文流派是()
A.唐宋派
B.茶陵派
C.公安派
D.前七子
【答案】 A
25、卢梭的信扎体哲理小说是()
A.《波斯人信札》
B.《克莱丽莎》
C.《少年维特之烦恼》
D.《新爱洛伊斯》
【答案】 D
26、《柳毅传书》的作者是()
A.高文秀
B.尚仲贤
C.纪君祥
D.李好古
【答案】 B
27、“怀诸侯之德”,句中活用的词是()
A.之
B.德
C.怀
D.诸侯
【答案】 C
28、下列训释属于文字校勘的是()
A.《楚辞·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絷四马。”洪兴祖注:“霾,读若埋。”
B.《诗经·大雅·板》:“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毛传:“泄泄犹沓沓也。”
C.《荀子·修身》:“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杨注:“谄之言陷也,谓以佞言陷。”
D.《墨子·修身》:“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孙诒让间诂:“俞云:者,衍字也。”
【答案】 D
29、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关系
【答案】 C
30、白居易的诗歌中表现“兼济之志”的诗歌是()
A.讽喻诗
B.闲适诗
C.感伤诗
D.杂律诗
【答案】 A
31、费迪南是下列哪部作品的人物?()
A.《爱米莉亚·迦洛蒂》
B.《萨拉·萨姆逊小姐》
C.《阴谋与爱情》
D.《智者纳旦》
【答案】 C
3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出版的报纸是()
A.《解放日报》
B.《热血日报》
C.《新华日报》
D.《光明日报》
【答案】 C
33、某工业废水含磷浓度为10mg/L,要求处理后出水含磷浓度小于1.0mg/L,则经济可行的处理工艺是( )。
A.化学混凝沉淀法
B.生物滤膜法
C.活性污泥法
D.溶剂萃取法
【答案】 A
34、下列句中的“诛”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A.商罪貫盈,天命誅之。
B.於予與何誅?
C.誅屨于徒人費,弗得。
D.不誅之則爲亂。
【答案】 B
35、下列词中属于支配式的复合词是()
A.解放
B.自杀
C.明显
D.司令
【答案】 D
36、王维的五律《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尾联出句的平仄格式是()
A.仄起仄收式
B.仄起平收式
C.平起仄收式
D.平起平收式
【答案】 A
37、《棠棣之花》、《屈原》、《南冠草》宣扬的基本思想是()
A.忠君报国
B.士为知己者死
C.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
D.英雄主义
【答案】 C
38、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B.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答案】 D
39、“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发表这一重要思想的是()
A.鲁迅
B.茅盾
C.郭沫若
D.周扬
【答案】 A
40、近体诗一般在()使用对仗。
A.首联、颈联
B.颈联、颔联
C.颔联、尾联
D.首联、尾联
【答案】 B
41、“错误舆论”按其错误程度不同可以分为()
A.反动舆论、片面舆论、消极舆论
B.片面舆论、极端舆论、反动舆论
C.消极舆论、片面舆论、极端舆论
D.消极舆论、极端舆论、反动舆论
【答案】 B
42、报道新闻是新闻事业的手段,而表达和引导舆论是新闻事业的()
A.基础
B.目的
C.方法
D.动力
【答案】 B
43、一定区域内的剩余大气环境容量与( )等有关。
A.污染源分布
B.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C.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D.污染物排放参数
【答案】 A
44、声环境敏感建筑物受到拟建项目固定噪声源影响时,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影响的方法有( )。
A.选择低噪声设备
B.在噪声源与敏感建筑物间建声屏障
C.增加噪声源与敏感建筑物间的距离
D.调整敏感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答案】 B
45、汉语的声调决定于()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答案】 A
46、法家的集大成者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答案】 D
47、社会进步是()
A.仅指精神文明的进步
B.仅指物质文明的进步
C.仅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既指物质文明的进步,又指精神文明的进步
【答案】 D
48、《诗品》的作者是()
A.刘勰
B.曹丕
C.钟嵘
D.陆机
【答案】 C
49、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
A.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答案】 A
50、使桐城派的文学理论更加完整、更加系统化的作家是()
A.刘大櫆
B.姚鼐
C.方苞
D.梅曾亮
【答案】 B
51、著名的“陌生化”概念提出的理论学派的是()
A.俄国形式主义
B.新批评
C.接受美学
D.结构主义
【答案】 A
52、“今天星期日”是()
A.主谓短语
B.述宾短语
C.述补短语
D.偏正短语
【答案】 A
53、标志世界新闻学走向成熟的两部代表性作品是《新闻学原理》和()
A.《报刊的四种理论》
B.《德国新闻事业史》
C.《舆论学》
D.《实用新闻学》
【答案】 C
54、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B.原因必然引起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答案】 A
55、“老张把他叫走了”是()
A.连动句
B.兼语句
C.存现句
D.“把”字句
【答案】 D
56、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根结为()
A.绝对观念
B.客观实在
C.理念世界
D.“原初”物质
【答案】 D
57、“山谷体”是指()。的诗歌。
A.黄庭坚
B.陈与义
C.陈师道
D.吕本中
【答案】 A
58、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
A.是社稷之臣也。
B.楚左君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C.(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
D.千金,重幣也。
【答案】 C
59、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新闻职业道德条例是()
A.《记者行为准则》
B.《记者守则》
C.《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D.《记者职业规范》
【答案】 B
60、音高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语言一般属于()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C.南岛语系
D.阿尔泰语系
【答案】 A
61、“隐含读者”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A.莱蒙托夫
B.姚斯
C.布封
D.伊瑟尔
【答案】 D
62、“第三种人”是指()
A.林语堂
B.苏汶
C.胡秋原
D.梁实秋
【答案】 B
63、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上看,下列哪一个命题是不正确的( )
A.正确的自然观是把自然界看成是过程的集合体
B.正确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处在周而复始的简单循环运动中
C.正确的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
D.正确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原来面目最朴素的了解
【答案】 B
64、作为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出现在下面哪部作品中()
A.《怎么办》
B.《父与子》
C.《罪与罚》
D.《死魂灵》
【答案】 C
65、郭沫若是哪个新文学社团的发起成立者()
A.文学研究会
B.创造社
C.沉钟社
D.新月社
【答案】 B
66、被称为由盛唐到中唐过渡的集大成诗人是()
A.柳宗元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答案】 C
67、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段话体现哲理是()(1)认识是变化发展的(2)理论和实践应当相结合(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读书和实践是知识的来源
A.(1)(2)(3)
B.(2)(3)(4)
C.(1)(2)(4)
D.(1)(3)(4)
【答案】 A
68、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与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答案】 A
69、《元丰类稿》的作者是()
A.范仲淹
B.苏舜钦
C.曾巩
D.苏辙
【答案】 C
70、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社会的政治制度
B.社会的经济制度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社会道德的发展水平
【答案】 C
71、元后期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代表人物是()
A.乔吉张可久
B.张养洁张可久
C.乔吉睢景臣
D.张可久贯云石
【答案】 A
72、《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从哲学观点看,这段话表明()⑴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⑵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⑶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⑷自然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认识了前者也就认识了后者
A.⑴⑶
B.⑵⑶
C.⑶⑷
D.⑵⑶⑷
【答案】 B
73、在三段论推理“所有P都是M;有的S不是M;所以,有的S不是P”中()。
A.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周延
B.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不周延
C.大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不周延
D.中项在前提中周延两次
【答案】 B
74、采用吸收法处理废气时,选择液体吸收剂需满足的条件有( )。
A.被吸收污染物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
B.吸收剂对混合气中有害组分的吸收选择性好
C.被吸收物不与吸收剂发生化学反应
D.吸收剂无毒,不易燃
【答案】 A
75、“国营、民用、大型”是()
A.动词
B.名词
C.副词
D.区别词
【答案】 D
76、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
A.结构
B.声音
C.故事
D.视角
【答案】 C
77、《柳毅传书》的作者是()
A.高文秀
B.尚仲贤
C.纪君祥
D.李好古
【答案】 B
78、下列各项中,两个音节的声母按清浊音顺序排列的是()
A.诗歌
B.酷热
C.美丽
D.医生
【答案】 B
79、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的扩建项目,设定预测情景时需要考虑( )。
A.污染源类别
B.排放方案
C.预测点设置
D.排放工况
【答案】 A
80、恩格斯称之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是()
A.《爱密莉亚·迦绿蒂》
B.《萨拉·萨姆逊小姐》
C.《阴谋与爱情》
D.《智者纳旦》
【答案】 C
81、已敷设人工防渗衬垫的填埋场,可能导致衬垫损坏的主要因素有( )。
A.浅层地下水水位升高
B.地面不均匀沉陷
C.地层断裂
D.承压水层流向
【答案】 A
82、新闻价值要素中“接近性”的全面含义指的是()
A.地理和心理的接近
B.心理和利益的接近
C.利益和地理的接近
D.地理、利益和心理的接近
【答案】 D
83、“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一判断属于()。
A.简单判断
B.联言判断
C.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D.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答案】 C
84、《西厢记》共有()
A.一本四折
B.五本二十折
C.四本十六折
D.五本二十一折
【答案】 D
85、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
A.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B.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D.两者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答案】 B
86、技术创新中,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形式不包括( )
A.产品创新
B.工艺创新
C.组织创新
D.环境创新
【答案】 D
87、“谁为为之,孰令听之”,宾语前置情况是()
A.一个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前置,一个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B.两个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
C.两个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
D.一个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前置,一个没有前置问题
【答案】 A
88、下列语句哪一项不表达判断()。
A.月是故乡明。
B.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C.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答案】 D
89、下列违反排中律的是()。
A.同时否定同素材的SAP和SIP
B.同时肯定同素材的SAP和SOP
C.同时否定同素材的SAP和SOP
D.同时肯定同素材的SEP和SIP
【答案】 C
90、谬误与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因此谬误()
A.永远也不能变为真理
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真理
C.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包含在相对真理之中的
【答案】 B
91、“人为自然立法”的观点属于()
A.宿命论
B.主观唯心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答案】 B
92、被称为“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的人是()。
A.阿伯拉尔
B.安瑟伦
C.洛色林
D.托马斯·阿奎那
【答案】 B
93、语丝社的成立时间是()
A.1921年
B.1922年
C.1923年
D.1924年
【答案】 D
94、《山中寡妇》的作者是()
A.陆龟蒙
B.皮日休
C.姚合
D.杜荀鹤
【答案】 D
95、《易·系辞下》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由穷到变,由变到通,由通到久
B.事物矛盾发展到了尽头,就必然发生变化,以解决矛盾,这样,变化后的事物又顺利地向前发展,不断解决矛盾,事物就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因而可以长久地发展下去
C.事物由穷到变,到通,到久,无限地发展下去
D.穷则思变,变则思通,通则思久
【答案】 B
96、抗战初期戏剧最活跃的剧种是()
A.喜剧
B.独幕剧
C.多幕剧
D.街头剧
【答案】 D
97、采用拉丁字母的是()
A.俄语文字
B.汉语拼音
C.朝鲜文字
D.日语文字
【答案】 B
98、提倡和多发表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文章的新文学社团是()
A.浅草社
B.新月社
C.莽原社
D.创造社
【答案】 C
99、开一代诗风,成为中国现代白话自由体新诗奠基作的是()
A.胡适的《尝试集》
B.郭沫若的《女神》
C.闻一多的《红烛》
D.徐志摩的《志摩的诗》
【答案】 B
100、我国第一部新闻法规是于1906年颁布的()
A.《暂行报律》
B.《大清报律》
C.《报纸条律》
D.《大清印刷物专律》
【答案】 D
101、晚清“诗界革命”的主要人物之一是()
A.康有为
B.章太炎
C.黄遵宪
D.陈独秀
【答案】 C
102、杰克.伦敦代表作是()
A.《荒野的呼唤》
B.《白牙》
C.《铁蹄》
D.《马丁.伊登》
【答案】 D
103、()一生撰写了近200万字的介绍中国革命斗争的通讯、报告、杂文和短篇小说,主要著作有《大地的女儿》、《中国红军在前进》、《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等。
A.斯诺
B.斯特朗
C.史沫特莱
D.爱泼斯坦
【答案】 C
104、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较为完整的七言诗是()
A.曹操的《观沧海》
B.王粲的《七哀诗》
C.张衡的《四愁诗》
D.曹丕的《燕歌行》
【答案】 D
105、下列各组汉字,全是合体字的一组是()
A.朱饮豪高
B.即鹿朝理
C.逐豕威衷
D.网空伐受
【答案】 D
106、采用拉丁字母的是()
A.俄语文字
B.汉语拼音
C.朝鲜文字
D.日语文字
【答案】 B
107、《沙门不敬王者论》的作者是()。
A.慧远
B.僧肇
C.道生
D.慧能
【答案】 A
108、新闻学中,主要运用逻辑的方法,通过对大量材料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范畴,建立理论体系,反映新闻活动本质和规律的学科层次,通常被称作()
A.历史新闻学
B.理论新闻学
C.应用新闻学
D.其它新闻学交叉学科
【答案】 B
109、区分同质事物的差别依据是()
A.事物的度
B.事物质的规定性
C.事物量的规定性
D.事物的特殊矛盾
【答案】 D
110、在现金流量表中,作为现金流入的流动资金回收,应发生在( )。
A.计算期每一年
B.生产期每一年
C.计算期最后一年
D.投产期第一年
【答案】 C
111、客观实在性是()
A.运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唯一特性
C.存在的唯一特性
D.意识的唯一特性
【答案】 B
112、声韵相拼时,声母应该发成()
A.呼读音
B.本音
C.名称音
D.呼读音和本音都可以
【答案】 B
113、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小品文的文学流派是()
A.语丝派
B.论语派
C.京派
D.现代派
【答案】 B
114、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反映特性,这是()
A.合乎逻辑的
B.唯心论
C.形而上学
D.诡辩论
【答案】 A
115、传播行为的源头是()
A.新闻记者
B.舆论导向
C.客观事实
D.受众需求
【答案】 C
116、汉语“他在读书”的“他”()
A.不表示人称的语法范畴
B.表示人称的语法范畴
C.表示格的语法范畴
D.表示数的语法范畴
【答案】 A
117、被誉为第一位俄国抒情诗人的是()
A.茹科夫斯基
B.普希金
C.莱蒙托夫
D.密茨凯维奇
【答案】 A
118、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纪念日是()。
A.1931年11月7日
B.1940年12月30日
C.1945年9月5日
D.1949年10月1日
【答案】 B
119、范爱农是鲁迅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呐喊》
B.《朝花夕拾》
C.《彷徨》
D.《故事新编》
【答案】 B
120、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
A.《花间集》
B.《教坊记》
C.《云谣集杂曲子》
D.《二主集》
【答案】 A
121、谱系分类是根据语言间的()关系进行的
A.上下位关系
B.类别关系
C.亲属关系
D.远近关系
【答案】 C
12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重要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B.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D.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完全平衡性
【答案】 A
123、改善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首要重点应该是( )。
A.加强和改善政府支持
B.完善需求牵引系统
C.增强科技和教育的地位
D.支持高新技术发展
【答案】 C
124、“今天冷极了”是()
A.动词谓语句
B.形容词谓语句
C.主谓谓语句
D.名词谓语句
【答案】 B
125、九叶诗派是一个()
A.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B.浪漫主义诗歌流派
C.现代主义诗歌流派
D.古典主义诗歌流派
【答案】 C
126、《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是()
A.杨衒之
B.郦道元
C.魏收
D.邢劭
【答案】 A
127、“司马相如”的正确拼音是()
A.sīmǎxiànɡrú
B.SīMǎXiànɡrú
C.Sīmǎ-xiànɡrú
D.SīmǎXiànɡrú
【答案】 D
128、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答案】 D
12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答案】 B
130、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
A.陶渊明
B.曹操
C.谢灵运
D.谢铫
【答案】 C
131、五四时期反对文学革命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
A.林纾
B.严复
C.章士钊
D.梁启超
【答案】 A
13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受资本家的直接控制
B.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受到社会大众的控制
C.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支配
D.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受到资本主义国家执政者的影响
【答案】 B
133、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主张的是()
A.李大钊
B.鲁迅
C.陈独秀
D.胡适
【答案】 D
134、下列汉字全是会意兼形声的一组是()
A.经忘婚娶
B.字受闻谢
C.被伪旨暮
D.表监约坠
【答案】 A
135、哥本哈根学派的领袖是( )
A.爱因斯坦
B.尼尔斯。玻尔
C.泡利
D.海森伯
【答案】 B
136、抱着改造国民性的创作思想,在小说中最早对中国国民劣根性做出深刻描写和针砭的作家是()
A.老舍
B.沈从文
C.茅盾
D.鲁迅
【答案】 D
137、下列著作中对于“三纲五常”给予详细而明确论述的是()。
A.《春秋繁露》
B.《举贤良对策》
C.《白虎通义》
D.《孟子》
【答案】 C
138、完成五律的定型工作的人是()
A.李白
B.杜甫
C.初唐四杰
D.沈、宋
【答案】 D
139、若aRb成立,则bRa一定成立;而且若aRb成立且bRc成立,则aRc不一定成立;那么关系R所具有的性质是()。
A.反对称和反传递
B.非对称和非传递
C.对称和反传递
D.对称和非传递
【答案】 D
140、《哈姆莱特》中忠于友谊,富于正义感的哈姆莱特的好友是()
A.罗森格兰兹
B.吉尔登斯吞
C.雷欧提斯
D.霍拉旭
【答案】 D
141、“即使,也”是()
A.因果复句
B.假设条件复句
C.目的复句
D.让步复句
【答案】 D
142、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的扩建项目,设定预测情景时需要考虑( )。
A.污染源类别
B.排放方案
C.预测点设置
D.排放工况
【答案】 A
143、数字电视信号指亮度、彩色、声音信号的参数变化用()数字表示。
A.二进制
B.八进制
C.十进制
D.十六进制
【答案】 A
144、“真金不怕火炼。”如果该断定为真,则合乎逻辑的推论为()。
A.怕火炼的一定不是真金
B.不是真金,就一定怕火炼
C.只有真金,才不怕火炼
D.不怕火炼的一定是真金
【答案】 A
145、海明威曾说:“一切现代美国文学来自马克.吐温写的一本书。”这本书是()
A.《竞选州长》
B.《百万英镑》
C.《汤姆.索亚历险记》
D.《哈克贝利.芬历险记》
【答案】 D
146、开创汉大赋写作体式的人是()
A.枚乘
B.司马相如
C.贾谊
D.扬雄
【答案】 A
147、《阿Q正传》中所描写的作为旧中国农村社会缩影的村镇是()
A.鲁镇
B.未庄
C.乌镇
D.桐乡
【答案】 B
148、1945年在延安与毛泽东谈论跳出“人亡政息”历史周期率的民主人士是()
A.宋庆龄
B.张澜
C.张治中
D.黄炎培
【答案】 D
149、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僧肇的思想体系。
A.物不迁论
B.不真空论
C.般若无知论
D.明报应论
【答案】 D
150、索绪尔提出了()的主张
A.劳动创造语言
B.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C.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D.语言不属于上层建筑
【答案】 C
151、汉语拼音字母n的名称是()
A.ne
B.nê
C.en
D.ên
【答案】 B
152、室内靠近侧墙处,频率为1000Hz声波的声压级为85dB,室内声场近似为扩散声场。为使该频率声波室外声压级为55dB,侧墙的隔声量TL应为( )。
A.18d
B.24dB
C.30dB
D.36dB
【答案】 B
153、相信群众的观点,就是()
A.相信群众能自己解放自己,不需要救世主的恩赐
B.相信群众意见的正确性,群众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
C.相信群众思想的觉悟性,不需要向群众作宣传教育工作
D.相信群众运动天然合理,要支持一切群众运动
【答案】 A
154、“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施蛰存这段话说的是哪个诗派的特点()
A.现代诗派
B.新月诗派
C.中国诗歌会
D.七月诗派
【答案】 A
155、被称为《春秋外传》的是()
A.《左传》
B.《国语》
C.《战国策》
D.《尚书》
【答案】 B
156、科学哲学( )
A.的核心是科学方法论
B.是以科学为对象的哲学学科
C.不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
D.亦A亦B亦C
【答案】 D
157、《庄子》今存()
A.2O篇
B.30篇
C.33篇
D.52篇
【答案】 C
158、司汤达的《红与黑》原名为()
A.《一八三0年纪事》
B.《意大利遗事》
C.《吕西安娄凡》
D.《于连》
【答案】 D
159、韵头可以由()充当。
A.ɑ、o、e
B.i、u、ü
C.-i(前)、-i(后)
D.单元音
【答案】 B
160、国体和政体之间是()
A.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B.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D.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答案】 D
161、近代新闻事业诞生于()。
A.16世纪初
B.17世纪初
C.18世纪初
D.19世纪初
【答案】 B
162、下列哪个人是极端唯名论者()
A.洛色林
B.安瑟伦
C.阿伯拉尔
D.托马斯·阿奎那
【答案】 A
163、河流水文调查中一般需要考虑的指标有( )。
A.水深
B.流量
C.水位
D.水力滞留时间
【答案】 A
164、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时,应在生态系统识别的基础上,分析( )。
A.生态系统类型
B.生态系统结构
C.生态系统组成
D.生态系统功能
【答案】 A
165、在《新知言》一书中,冯友兰先生认为形上学有两种方法()。
A.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
B.上的方法和下的方法
C.加的方法和减的方法
D.前的方法和后的方法
【答案】 A
166、《论衡》的作者是()
A.王充
B.班固
C.桓谭
D.刘向
【答案】 A
167、散文集《空山灵雨》的作者是()
A.朱自清
B.许地山
C.冰心
D.庐隐
【答案】 B
168、意义相关的词在词义引申过程中,有相互渗透和影响的现象,“举、称”这组词属于()
A.同义词的同步引申
B.反义词的同步引申
C.相向引申
D.替补引申
【答案】 A
169、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后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是()
A.《安娜卡列琳娜》
B.《战争与和平》
C.《教育的果实》
D.《复活》
【答案】 D
170、为预防拟建固体废物填埋场对地下水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包括( )。
A.合理选址
B.工程防渗
C.地下水分层开采
D.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
【答案】 A
171、抗战初期戏剧最活跃的剧种是()
A.喜剧
B.独幕剧
C.多幕剧
D.街头剧
【答案】 D
172、在“元曲四家”中,擅写神仙道化剧的是()
A.关汉卿
B.王实甫
C.白朴
D.马致远
【答案】 D
173、人性决定于()
A.先天的禀赋
B.遗传的因素
C.后天的社会实践
D.家庭出身
【答案】 C
174、张衡创作的抒情小赋是()
A.《归田赋》
B.《鹦鹉赋》
C.《二京赋》
D.《刺世疾邪赋》
【答案】 A
175、辛弃疾在宋代词坛创立了风格独特的()
A.易安体
B.东坡体
C.樵歌体
D.稼轩体
【答案】 D
176、屈原之后最有成就的楚辞作家是()
A.唐勒
B.景差
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