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2025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二.docx

上传人:唯嘉 文档编号:10009983 上传时间:2025-04-17 格式:DOCX 页数:256 大小:10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5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6页
2019-2025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5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单选题(共600题) 1、大班幼儿苏立对妈妈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和你一样,做一个老师。”这是一种( ) A.经验性想象 B.情景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拟人化想象 【答案】 C 2、在超市结账时,妮妮要求妈妈给她买一盒彩虹糖,被拒绝后她大哭起来,无奈之下妈妈只好满足了她的要求。此后每当妮妮提出要求不被满足时,总会使用哭闹的方式迫使妈妈满足自己。该案例符合( )流派的观点。 A.精神分析 B.认知主义 C.行为主义 D.人本主义 【答案】 C 3、儿童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 ) A.大自然 B.家庭 C.社区 D.托幼机构 【答案】 B 4、婴幼儿情绪的发展和形成主要靠( ) A.感知觉的发展 B.情绪气氛的熏陶 C.自我意识的发展 D.言语的发展 【答案】 B 5、幼儿接触到的周围人和物的总和,属于影响幼儿发展的(  )因素。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答案】 B 6、下列哪项不属于咬指甲癖的原因?(  ) A.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因素 B.婴儿期喂养不当 C.缺乏环境刺激和爱抚 D.习惯性动作 【答案】 D 7、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一般都安排在15分钟左右,这是因为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一般 A.20~25分钟 B.3~5分钟 C.15~18分钟 D.10~12分钟 【答案】 B 8、下列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猩红热 C.细菌性痢疾 D.病毒性乙型肝炎 【答案】 D 9、幼儿2岁前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  )。 A.直观行动性 B.具体形象性 C.自我中心性 D.系统性 【答案】 A 10、与幼儿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相联系的是(  )。 A.开始对自己进行评价 B.幼儿言语的发展 C.幼儿开始知道自己的长相 D.幼儿开始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 【答案】 B 11、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学家有( ) A.华生、斯金纳 B.弗洛伊德、华生 C.维果斯基、华生 D.维果斯基、斯金纳 【答案】 A 12、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上,下列哪一种观念是正确的( ) A.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 B.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 C.以教育能力较强的一方为主 D.在园以教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 【答案】 B 13、幼儿正在画“雨伞”,听到别人说:“这像雨伞吗?”他立刻说;“这是大炮。”这反映了儿童的想象(  )。 A.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B.主题不稳定 C.内容零散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答案】 B 14、小明亲眼目睹欺负弱小朋友的同学经常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和处罚,而那些爱护弱小同学的则受到大家的喜爱,久而久之,小明也变成了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这种学习属于()。 A.亲历学习 B.观察学习 C.迁移学习 D.试误学习 【答案】 B 15、我国儿童龋齿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普及口腔卫生及龋齿预防知识刻不容缓。卫生部和原国家教委联合发起,将每年(  )定为“全国爱牙日”,以唤起各部门对儿童口腔保健工作的重视。 A.3月22日 B.9月20日 C.10月15日 D.6月5日 【答案】 B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侵犯行为的是( ) A.偷窃行为 B.攻击行为 C.破坏行为 D.欺负行为 【答案】 A 17、活动区是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需要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设置的不同角落、区域,( )是儿童在活动区活动的基础。 A.空间 B.材料 C.隔离 D.活动规则 【答案】 B 1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转导推理?()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给石凳子浇水,盼望它快快长大。 D.有人喊孩子的妈妈,妈妈没回答,孩子就说:“妈妈没听见。” 【答案】 C 19、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随时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指导策略,该老师采用的评价方式是( )。 A.诊断性评价 B.标准化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 D 20、 ( )认为儿童的智慧(思维)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学习,而是起源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思维的本质就是适应。 A.布朗芬布伦纳 B.格塞尔 C.皮亚杰 D.斯腾 【答案】 C 21、我国的幼儿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幼儿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B.幼儿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 C.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D.幼儿教育不属于我国的学校教育系统 【答案】 D 22、亲子游戏的显著特点是(  )。 A.规则性 B.开放性 C.情感性 D.目的性 【答案】 C 23、有的幼儿园在课程中将社区的历史、风俗、革命传统等作为乡土教材来利用,使幼儿园教育内容丰富而有特色。这发挥了( )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A.社区资源 B.社区环境 C.社区习俗 D.社区文化 【答案】 D 24、教育使人们对生活的意义的理解,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得到提升,使人们的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即教育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全面提高。这一作用开始发挥的起点就在学前教育,它体现了学前教育的(  )。 A.个人经济效益 B.社会经济效益 C.个人精神效益 D.社会精神效益 【答案】 D 2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为(  )。 A.设计评价方案→确定评价目的→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B.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C.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 D.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 【答案】 B 2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 )。 A.1~3岁、 B.3、4~5、6岁、 C.6、7~11、12岁、 D.11、12~17、18岁 【答案】 B 27、根据评价的范围,教育评价可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这种分类方式的是()。 A.宏观评价 B.相对评价 C.中观评价 D.微观评价 【答案】 B 28、 毛毛第一次看到骆驼时惊呼道:“快看,大马背上长东西了。"按皮亚杰的理论,毛毛的反应可以用下列哪个概念解释? A.平衡 B.同化 C.顺应 D.守恒 【答案】 B 2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幼儿园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五大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的能力,艺术领域是() A.创造能力 B.表现能力 C.感受能力 D.思维能力 【答案】 A 30、有的幼儿擅长绘画,有的善于动手操作,还有的很会讲故事。这体现的是幼儿( )。 A.能力类型的差异 B.能力水平的差异 C.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D.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答案】 A 31、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  ),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A.认识水平 B.情感体验 C.创造性思维 D.审美经验 【答案】 D 32、(  )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勤俭办园。 A.开放性 B.发展适宜性 C.幼儿参与 D.经济性 【答案】 D 33、“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怀念”,这属于( )。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 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答案】 B 34、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 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 【答案】 B 35、()发表的《行为主义者所看到的心理学》一文,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A.华生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答案】 A 36、在学前儿童思维工具的发展变化中,语词的作用( ) A.基本不变 B.越来越大 C.越来越小 D.始终很小 【答案】 B 37、从狭义上理解,幼儿园环境是指( ) A.幼儿园内一切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B.幼儿园生活环境 C.幼儿园心理环境 D.幼儿园教育的一切外部条件 【答案】 A 38、幼儿教育的领导权是由(  )决定的。 A.经济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文化水平 D.环境因素 【答案】 B 39、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要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这体现了(  )原则。 A.经济性 B.参与性 C.开放性 D.多样性 【答案】 C 40、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师要将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这体现了教育的(  )。 A.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的原则 B.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的原则 C.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D.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答案】 A 41、自我意识萌芽的时间为(  )。 A.5岁 B.4岁 C.3岁 D.6岁 【答案】 C 42、下列不属于游戏本质特征的是()。 A.游戏是内在需要的自愿活动 B.游戏是“日常生活”的表征 C.游戏富有选择性的自足乐趣 D.游戏有无规则并不重要 【答案】 D 43、在陌生情境实验中,妈妈在婴儿身边时,婴儿一般就能安心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婴儿对妈妈的这种依恋类型属于(  )。 A.回避型 B.无依恋型 C.安全型 D.反抗型 【答案】 C 44、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是(  )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A.0~3岁 B.0~6岁 C.0~12岁 D.0~18岁 【答案】 B 45、()是托儿所教育的特殊教育对象所决定的,也是托儿所集体教养的核心。 A.以保为主,保教并重 B.个别教育为主 C.集体教育为主 D.家园配合 【答案】 A 46、洋洋尿裤子了,陈老师发现后让洋洋等待保育员过来换裤子,陈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学前教育的() A.主体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保教合一原则 【答案】 D 47、幼儿能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是( )。 A.产生自我意识的表现 B.辨别能力发展的表现 C.思维真正产生的表现 D.智力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答案】 A 48、 附设在小学,作息制度仿照小学,多见于城镇、农村的学前教育机构或形式是(  ) A.幼儿园 B.幼儿班 C.儿童福利院 D.托儿所 【答案】 B 49、可以培养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他们与环境和材料交往的积极性,是(  )。 A.讨论法 B.探索法 C.操作法 D.评价法 【答案】 B 50、有时候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儿童为了找到收音机里说话的人,他(她)就把收音机拆开,这说明(  )。 A.儿童具有破坏性 B.家长和教师管教不严 C.很可能是儿童科学潜能的表现 D.摆在儿童面前的玩具太多 【答案】 C 51、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  )。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德可乐利 D.凯米 【答案】 B 52、对待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成人正确的处理方式为()。 A.发展为对话言语 B.发展为真正的外部言语 C.任其自然发展 D.发展为真正的内部言语 【答案】 D 53、 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 A.社会性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答案】 D 54、课程评价最重要的作用是()。 A.检查或鉴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 B.及时发现现行课程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 C.确保其正确的方向 D.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 【答案】 D 5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侵犯行为的是( ) A.偷窃行为 B.攻击行为 C.破坏行为 D.欺负行为 【答案】 A 56、会选择和利用建造材料,正确地建造物体,这种结构游戏的要求是针对(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答案】 B 57、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要把大小环境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这体现了(  )原则。 A.经济性 B.参与性 C.开放性 D.多样性 【答案】 C 58、近20年来,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不接受的结论是( )。 A.独生子女发展中,存在某些生活环境上的特殊性 B.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表现出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 C.家长的错误教养方式是独生子女个性和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D.作为一个群体,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存在显著差异 【答案】 D 59、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周岁至4周岁)25人,中班(4周岁至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6周岁)35人,混合班()人。 A.35 B.30 C.40 D.25 【答案】 B 60、“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这属于( )的目标。 A.社会领域 B.语言领域 C.健康领域 D.科学领域 【答案】 B 61、妞妞上幼儿园,和妈妈分开时哭起来,但妈妈离开,她便恢复了平静,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傍晚,妈妈来接她时,她快乐地投入到妈妈的怀里。妞妞的这种依恋行为表现属于( ) A.回避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抗拒型依恋 D.矛盾型依恋 【答案】 B 62、(2022上半年真题)下到对儿童的看法,正确的是( )。 A.儿童是无知无能的 B.儿童不是微缩的成人 C.儿童可以按成人的意愿随意塑造 D.儿童是家庭的私有财产 【答案】 B 63、爸爸妈妈在看电视时,高兴地笑了出来,旁边搭积木的宝宝看到了也跟着笑了起来。这一现象反映幼儿情绪具有() A.社会性 B.冲动性 C.感染性 D.深刻性 【答案】 C 64、4~7岁的幼儿每分钟要呼吸()次。 A.16~20次 B.20~25次 C.25~30次 D.30~35次 【答案】 B 65、埃里克森关于人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划分中,第二个阶段所要解决的冲突是(  )。 A.信任对不信任 B.勤奋对自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对羞愧 【答案】 D 66、使用取样记录法,要求观察者在开始之前就确定(  )。 A.观察范围 B.观察目的 C.观察时间 D.观察类型 【答案】 B 67、在白布上,贴上紫色的茄子,这样的贴绒教具运用了()的感知规律。 A.感觉后像 B.感觉对比 C.知觉的整体性 D.知觉的理解性 【答案】 B 68、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攻击型幼儿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 B.惩罚能抑制非攻击型幼儿的攻击性 C.父母的惩罚为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 D.惩罚是抑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 【答案】 D 69、在幼儿园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通过激发和利用师生间或幼儿间以及幼儿对环境的情感,以引发或影响幼儿行为,这种方法是(  )。 A.规则引导法 B.情感沟通法 C.互动指导法 D.榜样激励法 【答案】 B 70、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油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这反映了小班幼儿(  )。 A.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B.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 C.象征性思维的特点 D.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 【答案】 B 71、学前教育中对0—3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是(  )。 A.托儿所 B.托幼园所一体化 C.幼儿园 D.儿童福利院 【答案】 A 72、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 A.帮助儿童学习各种知识 B.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C.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D.为儿童家长学习、工作提供便利 【答案】 C 73、有经验的幼儿同教师,会在孩子入园时劝那些又哭又闹儿童的家长离开幼儿园,不要在活动室门口张望,主要原因是( )。 A.家长离开,老师就可以批评哭闹的孩子 B.老师不想让家长知道他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C.老师不喜欢哭闹的孩子 D.孩子的情绪具有不稳定性,易产生波动 【答案】 D 74、对幼儿来说,只有具体的活动才是真实的学习,只有在活动中,幼儿才能理解学习的内容,直接获得学习经验,才能与他人交往,与环境互动,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所以幼儿园教育具有(  )的特点。 A.真实性 B.活动性 C.操作性 D.游戏性 【答案】 B 75、婴幼儿的“认声”现象通常出现在(  ) A.3-6个月 B.6-12个月 C.1-2岁 D.2-3岁 【答案】 A 76、下列不属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是(  )。 A.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B.幼儿的兴趣 C.师资力量薄弱 D.办学条件差 【答案】 B 77、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动作发展遵循( ) A.首尾规律、近远规律 B.头尾规律、远近规律 C.上下规律、远近规律 D.从局部到整体规律、近远规律 【答案】 A 78、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的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答案】 C 79、 为避免儿童因模仿影视作品的反面人物而形成不良品德,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下列最恰当的做法是( )。 A.避免幼儿看此类影视作品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尽量选择反面人物少的影视作品 D.选择有正面榜样作用的影视作品 【答案】 D 80、 儿童多动综合症的主要表现( ) A.发展迟缓 B.品行障碍 C.动作多、注意力明显缺陷 D.阅读能力低 【答案】 C 81、 幼儿能区别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 ) A.形成了性别角色习惯 B.具有了性别概念 C.产生了性别行为 D.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 【答案】 B 82、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创办于(  )。 A.1640年,英国 B.1789年,法国 C.1840年,德国 D.1917年,俄国 【答案】 C 83、现代幼儿教育中,教育者主要以“广、博、浅”为准则,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体现了( )特点。 A.综合性 B.发展性 C.启蒙性 D.活动性 【答案】 C 84、皮亚杰将幼儿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分为的阶段有: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 A 85、 幼儿教师了解幼儿最好的信息来源是(  )。 A.同龄人 B.社区人士 C.家长 D.教养员 【答案】 C 86、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 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幼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 【答案】 A 87、当儿童受到挫折时,采取打人、咬人、扔东西等方式,这是其( )的表现。 A.情绪障碍 B.攻击性行为 C.破坏性行为 D.惊恐焦虑 【答案】 B 88、 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观点的教育家是( ) A.陈鹤琴 B.蔡元培 C.杜威 D.夸美纽斯 【答案】 A 89、 研究表明,(  )岁是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A.1—2 B.2—3 C.4—5 D.6—7 【答案】 C 90、指导家长委员会工作的是( )。 A.幼儿园教师 B.幼儿园园长 C.家长 D.教育督导员 【答案】 B 91、凭医师处方才能在零售药店购买的是 A.麻醉药品 B.处方药 C.甲类非处方药 D.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 【答案】 B 92、认知发展理论——发生认识论是(  )提出的。 A.格赛尔 B.华生 C.班杜拉 D.皮亚杰 【答案】 D 93、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和知觉 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象 【答案】 A 94、制定幼儿班级生活常规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持纪律 B.便于教师管理 C.让幼儿学会服从 D.帮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 【答案】 D 95、幼儿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途径是( )。 A.人际交往 B.操作练习 C.教师讲解 D.集体教学 【答案】 A 96、杜威提出了著名的()思想。 A.“教师中心主义” B.“教材中心主义” C.“课堂中心主义” D.“儿童中心主义” 【答案】 D 97、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是对儿童身心发展的(  )规律的解释。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答案】 D 98、视敏度是指眼睛精确地辨别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且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4—5岁幼儿视敏度的平均距离为(  )厘米。 A.300 B.270 C.210 D.240 【答案】 C 99、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榜样 B.强化 C.父母的惩罚 D.挫折 【答案】 D 100、容易对学前儿童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社会因素是(  )。 A.物质环境 B.精神环境 C.经济发展 D.科技进步 【答案】 B 101、幼儿园教师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最主要的依据是( )。 A.幼儿发展 B.社会需求 C.学科知识 D.教师特长 【答案】 A 102、(2020年真题)田田因为想妈妈哭了起来,冰冰见状也哭了。过了一会儿,冰冰边擦眼泪边对田田说:“不哭不哭,妈妈会来接我们的。”冰冰的表现属于什么行为? A.依恋 B.移情 C.自律 D.他律 【答案】 B 103、确定对传染病接触者观察期限的依据是( ) A.该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 B.该传染病的平均潜伏期 C.该传染病的前驱期 D.该传染病的症状明显期 【答案】 A 104、婴幼儿喜欢成人的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A.生理性需要 B.情绪表达性需要 C.自我调节性需要 D.社会性需要 【答案】 D 105、为了保证幼儿活动的安全,提供的珠子等活动材料必须( )。 A.颜色鲜艳 B.足够大 C.会发光发亮 D.做工精致 【答案】 B 106、(2022上半年真题)下到对儿童的看法,正确的是( )。 A.儿童是无知无能的 B.儿童不是微缩的成人 C.儿童可以按成人的意愿随意塑造 D.儿童是家庭的私有财产 【答案】 B 107、一般将新生儿的气质类型分成三种类型,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新生儿气质类型的是( ) A.活泼型 B.安静型 C.一般型 D.内向型 【答案】 D 108、3岁的幼儿在进行分类活动时,会把人、马分为一类,原因是他们认为人和马都有头、有脚。这表明该年龄段幼儿认识活动具有( )的特征。 A.缺乏有意性 B.情绪性 C.直觉行动性 D.表面性 【答案】 D 109、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 ,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 (   )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自主感 【答案】 B 110、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可将游戏分为( )两大类。 A.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性游戏 B.智力游戏与非智力游戏 C.无意游戏与有意游戏 D.角色游戏与音乐游戏 【答案】 A 111、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缓解和调控幼儿激动的情绪?(  ) A.冷处理 B.安抚 C.斥责 D.转移注意 【答案】 C 112、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  )发生的标志。 A.最初诱发性微笑 B.最初社会性微笑 C.最初生理性微笑 D.最初自发性微笑 【答案】 B 113、教师拟定教育活动目标时,以幼儿现有发展水平与可以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为依据,这种做法体现的是( )。 A.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B.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D.布鲁纳的发现教学论 【答案】 A 114、(  )不是幼儿期儿童性格的典型特点。 A.活泼好动 B.喜欢交往 C.好奇好问 D.稳定性较强 【答案】 D 115、下列心理过程中不属于认知过程的是() A.感觉 B.想象 C.记忆 D.情感 【答案】 D 116、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 )项不正确。 A.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   B.大约5岁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   C.儿童情绪态度的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   D.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是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 【答案】 D 117、因母乳不足或母亲不能按时给婴儿喂奶,须加喂牛奶或其他乳品,这属于(  )。 A.混合喂养 B.人工喂养 C.母乳喂养 D.辅助喂养 【答案】 A 118、除了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外,幼儿在园内的所有活动都包含在(  )之中,这是幼儿园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A.课堂 B.游戏 C.日常活动和生活 D.学习 【答案】 C 119、关于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幼儿园应该设置种植区,引导儿童对大自然进行探索 B.幼儿园的室外设备应该可以供幼儿攀、钻、爬、跑、跳、平衡、投掷等,锻炼幼儿的身体 C.幼儿园的走廊也可以进行环境创设,利用环境耳濡目染地影响幼儿发展 D.幼儿园的楼梯不应该进行环境创设,防止幼儿走楼梯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受到伤害 【答案】 D 120、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岁能够正确判别前后。 A.3 B.4 C.5 D.6 【答案】 B 121、下列哪种推理属于转导推理?()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给石凳子浇水,盼望它快快长大。 D.有人喊孩子的妈妈,妈妈没回答,孩子就说:“妈妈没听见。” 【答案】 C 122、 下列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幼儿园一日生活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身体健康,不属于教育活动 B.幼儿主要通过幼儿园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学习,日常生活主要是保育 C.幼儿园一日生活属于保育范畴 D.幼儿园一日生活是为他们独立生活打基础 【答案】 D 123、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不包括(  )。 A.角色游戏区 B.建构游戏区 C.表演游戏区 D.设施活动区 【答案】 D 124、幼小儿童刚上托儿所时.一般较易学会离所时的“再见”,而早上向老师说的“早上好”则不易学会,这是()。 A.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两极作用 B.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 C.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D.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信号作用 【答案】 B 125、地震发生时,以下( )做法是错误的。 A.组织幼儿选择好躲避处避险 B.不要让幼儿跳楼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大难来临,各自保命 【答案】 D 126、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 )中发生的。 A.游戏情境 B.语言情境 C.社会情境 D.家庭情境 【答案】 A 127、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  ) A.认知与情感 B.认知与行为 C.情感与意志 D.意志与行为 【答案】 A 128、幼儿教育活动的基础是(  )。 A.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B.对幼儿身心安全和卫生的维护 C.教幼儿认识简单的字 D.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答案】 B 129、4岁的瑞瑞不小心把碗里的葡萄干撒在桌子上后,很惊奇地说:"哦,我的葡萄干变多了!”这说明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段 【答案】 B 130、对生病儿童进行家访是什么性质的家访?( ) A.新生家访 B.情感性家访 C.定期家访 D.问题儿童重点家访 【答案】 B 131、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 A.稳定性比较差 B.范围比较小 C.转移能力有限 D.分配能力较差 【答案】 B 13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教育目标较多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这表明幼儿园教育强调( )。 A.知识取向 B.情感态度取向 C.能力取向 D.技能取向 【答案】 B 133、目前我们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  )。 A.公立幼儿园领导民办幼儿园 B.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C.公立幼儿园优先于民办幼儿园 D.民办幼儿园优先于公办幼儿园 【答案】 B 134、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师主要职责的是( )。 A.观察了解幼儿 B.创设教育环境 C.监测幼儿的生长发育 D.做好家园联系 【答案】 C 135、.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以( )为主。 A.管理人员评价   B.教师自评   C.家长评价   D.社会评价 【答案】 B 136、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交流,辨明是非真伪,提高认识或弄清问题的方法是(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解法 D.演示法 【答案】 A 137、实验研究变量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 A.实验变量、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B.实验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 C.效果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 D.效果变量、目标变量和有关变量 【答案】 A 138、评价幼儿园活动内容时,对活动内容的针对性、挑战性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教师在准备活动内容时,要充分把握幼儿在各领域的关键经验和应该获得的关键经验 B.教师在准备活动内容时,要关注幼儿的已有的生活经验 C.教师准备的活动内容既要符合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要高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 D.教师准备的活动内容不应该走在幼儿发展的前面,而应该和幼儿的发展同步进行 【答案】 D 139、儿童喜欢提问题,这是下列哪一种情感发展的表现?(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好奇心 【答案】 B 140、幼儿鼻中隔是易出血区,该处出血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鼻根部涂紫药水,然后安静休息 B.让幼儿头略低,冷敷前额、鼻部 C.止血后,半小时内不剧烈运动 D.让幼儿仰卧休息 【答案】 B 141、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 A.稳定性比较差 B.范围比较小 C.转移能力有限 D.分配能力较差 【答案】 B 142、1.5~2岁左右的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  )。 A.单词句 B.电报句 C.完整句 D.复合句 【答案】 B 143、幼儿园班级管理可分为三个环节,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幼儿园班级管理环节的是(  )。 A.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的制订 B.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C.幼儿园班级工作的总结与评估 D.班级本学期工作主要目标的制订 【答案】 D 144、关于直立行走动作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无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 B.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有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 C.儿童身体动作发展的趋势是翻身、抬头、坐、站、走 D.行走是本能的动作,无有意运动的成分 【答案】 A 145、贝贝上幼儿园时,看到妈妈走了伤心地哭起来。旁边的几个小朋友也跟着哭了起来。这一现象反映出幼儿的情绪具有()。 A.社会性 B.冲动性 C.传染性 D.深刻性 【答案】 C 146、托运人办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运输手续,应当交付承运人 A.运输证明 B.运输证明副本 C.运输证明正本 D.运输证明复印件 【答案】 B 147、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 B 148、小班幼儿观察植物时,下列哪条目标最符合他们的发展水平() A.能感知到周围植物的多种多样 B.会观察记录植物生长变化过程 C.能察觉到植物外形特征与生存环境的反应关系 D.能发现不同种类植物之间差异 【答案】 A 149、学前儿童能够进行最初的生活自理的年龄阶段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答案】 B 150、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