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茶亭河刚构连续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终稿).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03457 上传时间:2025-04-16 格式:DOC 页数:344 大小:4.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亭河刚构连续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终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4页
茶亭河刚构连续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终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亭河刚构连续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终稿)全套资料 (全套标准方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目录 一、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5 — 1.1 编制依据— 5 — 1.1。1 设计规范— 5 - 1。1。2 施工规范— 5 — 1.1。3 验收标准- 5 - 1。1。4 原材料标准- 6 - 1.1。5材料试验方法- 7 - 1。1。6其他规范- 8 — 其它修改条文通知- 8 - 1。2 编制原则— 9 - 1。3 编制范围— 10 - 二、工程概况— 10 - 2。1工程概况— 10 — 2。2主要工程量- 10 — 2.3地质情况及气候特征- 11 - 2.3.1 地质情况- 11 - 2。4技术指标— 12 — 三、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13 - 3。1 施工管理目标— 13 — 3。1。1 质量目标— 13 - 3。1.2 安全生产目标— 13 - 3.1.3 工期目标- 13 - 3。1。4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 13 — 3。1.5 文明施工目标— 13 - 3.1.6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13 — 3.2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14 — 3.3 施工难点及重点— 14 - 3.4 施工规划- 15 - 3。4。1 施工布置- 15 — 3.4.2 施工队伍— 15 — 3。4.3 施工工艺- 15 — 3。4。4 钢筋加工场地- 16 — 3。4.5 混凝土拌合站— 16 — 3。5 施工组织措施— 16 - 四、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32 - 4。1施工进度计划表- 32 - 五、施工方案— 32 — 5。1基础工程— 32 - 5.1.1 满堂支架地基— 32 — 5.1。2 原地面承载力试验- 32 — 5.1。3 原地面处理— 32 - 5。2 支架搭设— 33 — 5。2。1 13#桥墩至15#桥墩小里程侧支架布置— 33 — 5.2。2 钢管贝雷架门框布置— 33 — 5。2.3底模下纵横梁- 38 — 5。3 模板工程- 39 — 底模- 39 - 5。3。2外模— 39 — 5.3。3模板拼装允许偏差— 39 — 5。4 钢筋工程- 40 — 5。4.1钢筋工程区域设置- 40 — 钢筋的加工与绑扎- 40 — 5.4。3钢筋调直— 40 - 5.4。4钢筋焊接- 40 - 5.4。5钢筋裁切- 41 — 5.4。6钢筋绑扎- 41 — 六、施工工艺- 42 - 6.1永久支座安装— 42 — 6.2 支架预压- 44 - 6.2.1 支架预压目的- 44 - 6.2.2 支架预压方法- 45 — 6.2.3 支架调整— 46 - 6。3钢筋加工、安装施工— 47 - 6.4混凝土施工— 48 - 6。4.1 凝土拌和设备- 48 - 6.4。2 混凝土运输— 48 - 6.4.3 混凝土浇筑- 48 - 6.4.4 支架、模板拆除— 52 - 6。5刚构连续梁桥面附属设施及预埋件- 52 - 七、刚构连续梁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55 - 7.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55 - 7。2 质量检查程序- 55 — 7.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6 - 7。3.1 模板- 56 - 7。3。2 钢筋- 56 — 7.3。3 混凝土施工— 56 — 7.4 其它质量保证措施— 57 — 八、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58 — 8.1安全保证体系- 58 - 8. 2岗位安全制度— 58 - 8。3机动车驾驶员岗位安全制度— 59 — 8。4 安全生产大检查制度— 59 — 8。5包保责任制度- 59 - 8。6事故报告及分析制度- 59 — 8.7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60 — 8。8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60 — 8。9混凝土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61 - 8。10大型及危险机具施工安全措施- 62 — 九、环境保护措施- 63 — 十、进度保证措施- 64 — 十一、夏期、雨期施工措施- 65 - 11。1夏期施工保证措施- 65 - 适用范围— 65 — 11。1。2温度裂缝出现的原因— 65 — 11。1.3 温度控制方案- 65 — 11。1.4混凝土的养护— 68 — 11。1.5 混凝土的拆模- 68 — 11.2雨期施工措施- 69 — 十二、附件— 70 - 一、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1 编制依据 1.1。1 设计规范 ⑴铁建设〔2021〕209号《TB10621—202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 ⑵铁建设函[2005]754号《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设计指南》 ⑶铁建设[2005]157号《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 ⑷TB10002。1-2005《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⑸TB10002。3-200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1。2 施工规范 (1)TZ216—2007《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3)JGJ/T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4)JGJ28—86《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 (5)GBJ146-90《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6)TB10426—2004《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 (7)TZ213-200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8)TB10303—2021《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9)TB10301-2021《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0)JGJ114—2003《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11)JGJ166-2021《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 (12)GB50278-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1.3 验收标准 (1)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2)铁建设[2005]160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3)TB10424-200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4)TB10425—94《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5)JGJ18—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6)GB5 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铁建设[2007]85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8)铁建设[2006]158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 (9)JGJ/T15—2021《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 1.1。4 原材料标准 (1)科技基[2005]101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 (2)科技基[2007]56号《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 (3)NHQZ《宁杭铁路客运专线客运专线桥梁球型支座安装图》 (4)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5)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 (6)GB1499.1-2021《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 (7)GB/T701—202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8)GB/T700—2006《碳素结构钢》 (9)GB/T3077-1999《合金结构钢》 (10)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 (11)GB/T1499.3—2002《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焊接网》 (12)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13)JG163-2004《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 (14)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15)GB/T18736-2002《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16)GB/T18046—202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碴》 (17)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18)JGJ63-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 (19)GB/T19250—2003《聚氨脂防水涂料》 (20)GB/T20221—2006《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硬聚氯乙稀(PVC—U)管材》 (21)JC476—2001《混凝土膨胀剂》 (22)JB/T5067-1999《钢铁铸件粉末渗锌》 (23)TB/T3192-2021《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 (24)JG/T223-200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25)GB8076-2021《混凝土外加剂》 (26)GB/T18684—2002《锌铬涂层技术条件》 (27)TB/T3193—2021《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 1。1.5材料试验方法 (1)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2)GB/T238—2002《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 (3)GB/T232-1999《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4)JGJ/T27-200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5)GB/T230。1—2004《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6)GB/T231。1-2002《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7)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8)GB/T17671—1999《水泥砂胶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9)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10)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11)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12)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13)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14)GBJ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15) TB/T2922.1-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岩相法)》 (16) TB/T2922.3—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砂浆棒法)》 (17)TB/T2922.5—2002《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快速砂浆棒法)》 (18)TB/T3054-2002《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 (19)GB/T16777—1997《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20)GB/T18244-2000《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 (21)GB/T2791-1995《胶粘剂T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22)GB/T176—199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23)GB/T8074-2021《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 (24)GB2420—81《水泥抗硫酸盐侵蚀快速试验方法》 (25)GB/T10125—1997《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26)GB/T4956-2003《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 覆盖层厚度测量 磁性法》 其他规范 (1)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GB/T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3)TB10601-202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4)TB10601—202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条文说明》 1。1。7其它修改条文通知 (1)铁建设〔2007〕104号关于发布《铁路轨道设计规范》等八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 (2)铁建设〔2006〕141号关于发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等九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条文修改的通知 (3)铁建设〔2007〕159号关于发布《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十九项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局部条文修改的通知 (4)铁建设〔2007〕140号关于发布《铁路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等两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条文修改的通知 (5)铁建设〔2007〕150号关于发布《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局部条文修改的通知 (6)铁建设[2021]152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混凝土分项工程原材料标准局部修订条文 1。1.8其它 (1)宁杭客运专线土建工程二标段合同文件; (2)《茶亭河特大桥宁杭客专施图(桥)—25—Ⅱ》第二册 共二册 (3)当地气象、交通运输情况、当地建筑材料分布、临时辅助设施的修建条件,以及水、电、通信等现场施工调查情况; (4)宁杭客运专线NHZQ-2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形象进度图; (5)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6)宁杭客运专线NHZQ-2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7)国家、铁道部、江苏省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 1。2 编制原则 1、遵循合同文件、招标文件、中水四局宁杭2标指导性施组的原则。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指导性施组要求的工期、质量等目标编制技术标文件,使发包人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 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在编制方案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招标设计文件资料,理解设计意图,充分调查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组,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3、全面兑现合同的原则。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装备、一流的质量,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完成承建工程,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 4、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与合理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的安排顺序,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5、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测试方法,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可靠的方法和工艺,依靠产品生产工厂(场)化、施工作业专业化、过程控制系统化、施工管理信息化,优化施工方案,不断地创新、发展,实现质量目标。 6、保证工期的原则。本工程工程规模大,工期紧,质量标准高,专业接口多,相互制约因素多,必须保证足够的技术装备及人员投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充分考虑气候、季节、交叉施工对工期的影响,确保工期. 7、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原则.施工生产活动始终把人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执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真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加强过程控制,落实保证措施,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实现安全生产。 8、坚持文明施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原则。实现文明施工,重视环境保护,合理规划临时用地,节约原材料消耗,按照国家、铁道部及业主对本工程的环境保护要求,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把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使宁杭客运专线建设达到“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要求,创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1.3 编制范围 茶亭河特大桥(DK96+633.00— DK96+770。15)(13#-19#桥墩)跨茶亭河(20.0+4×24。0+20。0)m刚构连续梁。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宁杭高速铁路跨茶亭河特大桥处,结构类型为无砟轨道(20+4×24+20)m双线连续刚构梁,全长137。5m,上部结构采用现浇施工,刚构连续梁与茶亭河斜交,河流与线路大里程夹角为55.77度。本桥采用双线分离式,两线梁体之间缝隙为2cm,梁部截面为带翼缘实体截面,跨中处梁高1.45m,墩顶处梁高2。15m,与刚壁墩连接处设70×250cm梗肋。梁部顶宽12。0m,梁部底宽10。0m。梁顶面设置加高台,距梁端1。45m处铺设泡沫塑料板区域加高台15mm,其它区域加高台高65mm。 设计车速:最高运行速度350km/h; 线路情况:双线,直线,正线线间距5m; 坡度情况:本桥位于直线上; 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一般大气条件下无防护措施的地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1、T2级; 设计使用年限:正常使用条件下梁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 施工方法:现浇法施工; 适用地震烈度:<7度; 地震动峰值:0。1g; 轨道: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2。2主要工程量 茶亭河特大桥刚构连续梁主要工程量见表1。 刚构连续梁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1 序号 工程项目 材料及规格 单位 工程量 备 注 1 梁部 C40混凝土 m³ 2224。10 HPB235钢筋 T 0。80 HRB335钢筋 502。40 2 刚壁、活动墩 C40混凝土 m³ 439.0 HPB235钢筋 T 10。50 HRB335钢筋 104。80 3 支承垫石 C50混凝土 m³ 3。40 HRB335钢筋 T 1。10 4 支座 NHQZ3500ZX-e100 个 4 NHQZ3500DX—e100 4 NHQZ7000ZX-e100 4 NHQZ7000DX—e100 4 2.3地质情况及气候特征 2.3。1 地质情况 本刚构连续梁为长江一、二级阶地,一级阶地主要为灰黄、褐黄色黏土、粉质黏土及粉细砂层,厚度一般为10~35m,局部地段分布灰色、深灰色淤泥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厚度5~25m.二级阶地主要为粉质黏土、黏土(下蜀黏土),层厚为5~20m。局部坳谷区分布淤泥质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间夹腐质物,厚为2~8m。 2。3。2 气候特征 本标段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沿线全年平均气温在15。0℃~18。0℃之间,全年无霜期230 天左右,每年7月~8月气温较高,1月~2月气温较低,极端最高气温38。8℃~43.0℃,极端最低气温—10。1℃~—14。0℃。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27mm~1600mm,山区稍多,年降雨日数在150~160 天,年最大降雨量2356mm,年最小降雨量570mm,年蒸发量1130mm~138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1%,沿线处于南北冷暖气流交汇的场所,季风作用明显。沿线河流5~9 月为主汛期,一般由梅雨及台风雨形成。 2.4技术指标 茶亭河特大桥刚构连续梁现浇筑梁的允许偏差见表2;刚构连续梁梁体外观质量的检验和允许偏差值见表3;梁段模板安装的标准和允许偏差见表4. 刚构连续梁浇筑梁段的允许偏差表 表2 序号 控制要点 允许偏差(mm) 备 注 1 现浇梁段高程 ±10 2 梁段轴线偏差 15 3 梁段顶面高程差 ±10 刚构连续梁梁体外观质量的检验和允许偏差值表 表3 序 号 控制要点 允许偏差(mm) 备 注 1 梁全长 ±20 2 跨度 ±10 3 梁宽 ±10 4 桥面中心位置 10 5 梁高 6 表面垂直度 每米不大于3 7 梁上拱度与设计偏差 ±10 8 桥面高程 ±10 9 桥面宽度 ±10 10 平整度 每米不大于3 梁段模板安装的标准和允许偏差表 表4 序 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备 注 1 底 模 平整度 3 2 支座位置处平整度 1 3 纵向拱度 不大于梁设计拱度±10% 4 侧向弯曲 5 5 梁体高度变化段位置 10 6 底模中心偏离设计位置 10 7 外 模 全梁侧模长 ±10 8 边孔侧模长 ±10 9 模板高度 10 垂直度 每米不大于3 11 平整度 3 12 端 模 端模板高度 13 端模板垂直度 3 14 平整度 3 三、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3.1 施工管理目标 遵循“整体设计、系统建设、优质高效、一次建成”的方针,坚持设计高标准、科技高起点、工程高质量的要求,实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达到“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工程、一流的技术装备、一流的运营管理”的建设目标,建成世界一流的客运专线连续梁工程,实现精品工程、安全工程的目标。 质量目标 工程合格,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确保桥梁100年的使用期要求,竣工验收一次合格率100%。 安全生产目标 消灭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 3。1.3 工期目标 2021年8月1日开工,2021年10月30日施工结束. 3。1。4 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目标 无集体投诉事件,环境监控达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先设计、再施工、再投入使用”. 文明施工目标 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信息准确、生产均衡、创部级文明施工样板及安全标准工地。 3。1.6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严格遵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标准建立本项目职业健康体系,制定实施职业健康等各项制度和措施。保证职工生活及工作场所干净整洁、施工现场粉尘及有害气体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劳动保护符合有关规定;防止食物中毒、区域性传染病扩散、职业病发生. 3。2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详见下.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组 长:李晓光 副组长:代国宏 副组长:徐 斌 工程部周胜利 安质部毛稼祥 计财部冯顺萍 物资部蒋健鑫 综合部尹生宏 桥基队 钢筋班 混凝土班 模板板 木工班 3。3 施工难点及重点 1、本刚构连续梁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混凝土浇筑强度大,需解决好混凝土的组织供应,提前落实好混凝土拌和站。 2、底模与侧模的加工质量,侧模与底模加固措施是保证侧模下部不漏浆。 3、加强对茶亭河的环保工作,防止河道污染; 4、解决好刚构连续梁与简支梁施工工期的相互关系也是本工程的重点. 3。4 施工规划 3.4。1 施工布置 ⑴施工用电:施工用电主要包括施工安全夜间照明、混凝土振捣、钢筋现场焊接作业等施工现场用电及混凝土拌和等用电.混凝土在拌合站统一生产,其电源早已解决.现场用电主要由拌合站电源引接至施工现场。同时配备柴油发电机两台,一台150kw作为现场应急电源,另一台300kw作为拌合站应急电源。施工总体规划详见图一。 ⑵施工用水:混凝土拌和用水采用拌和站内水井供水(已经过检测满足混凝土拌和用水要求),施工现场用水主要用于混凝土养护、浆液现场拌制,采用10t水车拉水提供. ⑶施工道路:施工道路主要利用现有施工便道,作为材料运输通道. 3。4。2 施工队伍 本刚构连续梁由宁杭客运专线2标中水四局第三分项目部桥梁架子队进行施工。 3。4。3 施工工艺 茶亭河特大桥刚构连续梁施工工艺图 施工准备 地基基础处理 碗扣支架、贝雷梁安装 安装方木 支架、贝雷梁预压 安装底模 安装钢筋 测量中线及标高 检查合格 安装外膜 测量中线及标高 检查合格 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等强后拆模板 3。4.4 钢筋加工场地 刚构连续梁钢筋加工场地主要以1#、2#钢筋加工场地为主,详见图一。 3。4.5 混凝土拌合站 混凝土拌和站设在桩号DK93+650处,安装有两台HZS120型混凝土搅拌机,理论生产能力为240m³/h。 3.5 施工组织措施 ⑴施工调查 组织施工调查,进一步获取有关原始数据的第一手数据,为工程施工迅速展开,进行数据搜集,重点收集以下数据: ①该刚构连续梁处地形、地貌、地质等情况及气象、不良地质对施工的影响。 ②该刚构连续梁处地表水、地下水分布情况,并对生活用水和施工用水水源进行规划、水质分析。 ③进一步调查施工环境、交通运输、通讯条件及修建各项临时工程的条件。 ④对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型结构的设计,根据工程结构的特点及拟采取的工程措施收集相关数据。 ⑤在设计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上,为提高地质特征准确度和工程质量,进行必要的补充勘探. ⑵技术准备 ①施工前的图纸会审 在图纸会审中,认真领会工程设计依据、意图和功能要求的说明,全面复核各工程结构尺寸,了解结构物的结构形式,使用材料及设备的品名、规格、质量标准,以及对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要求。然后根据研究图纸的记录及对设计意图的理解,提出对设计图纸的疑问、建议和优化,并与设计人员取得联系,完善设计文件,使设计更加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确保顺利施工、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和按期完成工程任务。 ②编制刚构连续梁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全部掌握设计文件和设计图纸,正确理解设计意图和技术要求,进行详细的施工调查,根据进一步掌握的情况和资料,对投标施组优化,编制实施性施组,以制定出更符合设计与现场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报批后组织实施。 ③搞好施工技术交底 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审批的同时做好设计、施工和施工组织设计“三交底”工作。应详细、逐级进行技术交底:本项目的工程概况、工程规模、工程工期、结构类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操作要求、施工重难点和安全防护、质量目标等,使参建员工心中有数,能预见性指导施工,避免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④做好岗前培训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重难点做好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使参建人员全面、系统地了解连续梁施工各项技术环节,做到心中有数。 ⑶施工资源筹集 ①人员准备 目前,主要的施工管理人员已经全部进场,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及劳动力、设备情况详见表5、表6、表7. 项目部主要施工管理人员一览表 表5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 务 学历 专 业 专业年限 1 李晓光 男 1963.7 项目经理 大专 经济管理 30 2 代国宏 男 1973.7 总工 本科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 13 3 徐斌 男 1977.10 副经理 大专 经济管理 7 4 毛稼祥 男 1979.4 副经理兼安全总监 本科 水利水电工程 12 5 刘建华 男 1982。5 副经理兼安质部主任 本科 水利水电 5 6 周胜利 男 1983。5 副总工 本科 工程管理 5 7 李林成 男 1981.12 技术部副主任 本科 农业水利工程 4 8 冯顺萍 女 1980.2 计财部主任 大专 经济管理 10 9 尹生宏 男 1956.1 综合部主任 大专 文史 25 10 蒋建鑫 男 1962。10 物设部主任 初中 30 11 袁继韩 男 1974。3 桥基队队长 大专 土木工程建筑专业 13 12 张惠钦 男 1972.9 桥基队副队长 大专 水利水电 4 13 曲富强 男 1974.10 拌合站站长 本科 工程管理 14 主要施工人员配置一览表 表6 序 号 工 种 人数(人) 作 业 内 容 备 注 1 队长 1 负责全面工作 2 副队长 2 协助队长 3 技术员 4 技术指导 4 混凝土工 30 混凝土施工、养护 5 钢筋工 30 钢筋加工、绑扎 6 木工 10 模板制作安装 7 起重工 4 吊装 8 电工 2 电力维护 9 混凝土泵司机 6 混凝土浇筑 10 搅拌车司机 16 混凝土搅拌 11 材料员 2 材料领用 12 普工 10 配合各项施工作业 合 计 117 主要施工设备配置一览表 表7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 注 1 混凝土搅拌站 HZS120 座 2 2 混凝土泵车 HJC5170 台 3 3 搅拌运输车 8m³ 辆 6 4 吊车 25T 台 1 5 对焊机 UN1-0 套 1 6 钢筋切割机 HDT5 台 2 7 钢筋弯曲机 GJ2—40 2 8 钢筋调直机 GT4—12 2 9 钢筋切断机 GQ40-1 2 10 电焊机 AXC—400-1 4 11 装载机 ZLC50C 辆 1 12 压路机 22T 台 1 13 挖掘机 PC220 辆 1 14 发电机 150KW、300KW 台 各1台 15 插入式振捣棒 ø50、ø30 台 各30 ②试验仪器准备 茶亭河特大桥刚构连续梁施工试验仪器配置表 表8 序 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使用场所 备 注 1 压力试验机 WAY-2000 1 试验室 2 万能材料试验机 WEW—1000B型 1 试验室 3 活塞式压力计 (1~60)MPa 1 试验室 4 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 FSY—150A 1 试验室 5 水泥胶砂搅拌机 JJ—5 1 试验室 6 水泥流动度测定仪 NLD-3 1 试验室 7 水泥胶砂振实台 ZS-15 1 试验室 8 全自动抗折抗压试验机 WYA-300B 1 试验室 9 震击式标准振筛机 ZBSX-92A 1 试验室 10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压力表) 0~0。25MPa 2 现场 11 振动台 ZT-1*1 2 试验室 12 洛氏硬度计 HR-150A型 1 试验室 13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测试仪 TX-1型 2 试验室 14 自动安平水准仪 DSZ2 4 测量队 15 电子水准仪 DiNi0。3 2 测量队 16 智能全站仪 TC1201 2 测量队 17 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 KBS-2 2 现场 18 净浆标准稠度及凝结时间测定仪 0~70Sm/m 1 试验室 19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 HG-1000 1 试验室 20 压力泌水仪(压力表) 0~6MPa 2 现场 21 砂浆稠度仪 SZ—145 1 试验室 22 压浆流动度仪 1 试验室 23 压碎值测定仪 Φ152mm 1 试验室 24 混凝土坍落度筒 100×200×300 5 现场 25 回弹仪 ZC3—A 2 现场 26 接地电阻测试仪 ZC29B—1 2 现场 27 手摇链条式静力触探仪 CDL—1 1 试验室 28 动力触探仪 DL-10 1 试验室 ⑷原材料检验准备 ⒈水泥 ①首批进场水泥必须进行全项目检验,全检项目为: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烧失量、氧化镁、三氧化硫、碱含量、比表面积、助磨剂名称及掺量、石膏名称及掺量、混合材料名称及掺量、熟料C3A含量、氧化钙含量、氯离子含量,其中碱含量、氯离子含量由指挥部试验室委托铁道部质检中心铁道建筑检验站进行各项指标全检,送样数量为20Kg,水泥供应商还必须提供每批水泥的C3A含量、助磨剂名称及掺量、石膏名称及掺量. ②水泥必须有生产厂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按规定频率抽检合格后才允许使用,水泥储存自出厂日期起超过3个月必须重新鉴定试验,符合该等级质量时方可继续使用。 水泥的主要性能指标 表9 品 种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普 通 硅 酸 盐 水 泥 3d抗压强度等级MPa ≥17。0 28d抗压强度等级MPa ≥42。5 3d抗折强度等级MPa ≥3.5 28d抗折强度等级MPa ≥6.5 烧失量% ≤5.0 氧化镁% ≤5。0 三氧化硫% ≤3。5 细度% 80μm方孔筛筛余≤10。0 初凝时间min ≥ 45 终凝时间min ≤600min 安定性 用沸煮法检验合格 碱含量% ≤0.6 比表面积 m2/kg 300—350 游离氧化钙含量% ≤1。0 CL-含量% ≤0.06 熟料C3A% ≤8 ③梁体采用散装水泥。水泥进场后,由设备物资部、安全质量部共同对进场水泥核查生产厂名、品种、强度等级、重量、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及是否受潮等,作好记录,并由设备物资部委托三分部试验室按规定取样做常规检验,经检验确认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由试验室向设备物资部、安质部提交检验报告单后,方可使用。同时,每批水泥要与减水剂有良好的相容性。 ④水泥试验室常规检验项目为:强度、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 ⑤检验试验方法按《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标准8。1-8.8条的规定执行。 ⑥对于每批水泥,从每个罐车中抽取等量水泥,经混拌均匀后,再从中称取不少于12Kg水泥作为检验试样。不同品种、不同批号水泥要分别存放,先进先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受潮、凝结过慢,立即停止使用,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⑦散装水泥不大于500t或袋装水泥不大于200t的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当散装水泥不足500t或袋装水泥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 ⑧散装水泥采用罐装,袋装水泥入库存放。袋装水泥堆放离墙壁25cm,离地面高度25cm,不同批号的水泥要分别堆放。 ⒉粗骨料 粗骨料检验指标 表10 品种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粗 骨 料 颗粒级配 连续粒级(粒级5-31。5㎜) 岩石抗压强度MPa 母岩抗压强度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之比大2等于2 松散堆积密度kg/m3 宜大于1500 含泥量% ≤0.5 泥块含量% ≤0。1 紧密空隙率% <40 坚固性% ≤5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0。5 CL-含量% <0。02 碱活性(快速砂浆棒膨胀率)% 14d膨胀率≤0.1 压碎值指标% ≤10 吸水率% <2。0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 ≤5.0 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比 ≥2。0 ①首批进场的粗骨料全检项目为:颗粒级配、压碎值指标、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岩石抗压强度、吸水率、紧密空隙率、坚固性、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碱活性。其中碱活性、CL-含量指标试验由制三分部试验室委托铁道部质检中心铁道建筑检验站进行检验,送样数量为20Kg。 ②粗骨料进场后,由物资部先进行外观检验,然后开出试验委托单给试验室,试验室进行常规检验,检验项目为:颗粒级配、压碎值指标、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碎石检验按《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中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合格后,由试验室向物资部、安质部提出检验报告后方可使用,若检验不合格,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加倍复验,若仍不能满足要求,则由试验室向物资、安质部门提交检验报告,安质部门对不合格项进行分析评判,拟定处置意见,经总工审批后责成物资部门作退货处理。 ③储存碎石的场地及拌合楼顶仓采用彩钢瓦做雨棚周边用彩钢瓦封闭,须经常检查有无离析碎石及聚积石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