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最新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表正式版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表
单位名称(盖章):霍州煤电集团汾源煤业
制定日期:年月日
计划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管理计划封面
管理计划应以书面形式制定并装订成册,封面和正文的排版适用既定格式,封皮可以增加企业标志。加盖企业公章。
(二)基本信息
(1)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单位注册地址、生产设施地址、行业类别与代码、总投资、总产值、企业规模、联系人以及联系方式等。
(2)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危险废物管理部门及负责人、技术人员相关情况、制度制定及落实情况、管理组织框架等。
(1)单位名称:与封面上的单位名称一致;
(2)单位注册地址: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的办公地址;
(3)生产设施地址:产生危险废物的生产设施所在的地址;---各种资料存放在生产设施地点
(4)总产值:计划期限上一年度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5)行业类别与代码: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21);
(6)环保部门负责人:主管环保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姓名;
(7)联系人:主管环保工作的部门负责危险废物管理的人员姓名;
(8)电子信箱:危险废物管理人员的电子邮箱;
(9)单位 本单位用于对外宣传和联系的网页网址;
(10)管理部门:负责危险废物管理的部门名称;
(11)部门负责人:负责危险废物管理的部门的负责人姓名;
(12)废物管理负责人:负责危险废物具体管理工作的负责人;
(13)废物污染防治设施技术负责人及文化程度:负责危险废物贮存、运输、处置等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的负责人姓名,及其文化程度;
(14)管理组织图:危险废物管理部门及人员构成的组织管理框架图。
(三)危险废物产生环节
1.产品生产情况
(1)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量:计划期限上一年度及本年度计划用于生产的主要原辅材料的商品名称或化学名称,及其实际与计划年消耗量;
(2)主要生产设备及数量:用于生产的主要设备名称及其数量;
(3)主要产品及产量:主要产品的商品名称或化学名称,及其年生产量;
(4)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流程图中必须标明所有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并辅以必要的文字说明。
2.危险废物产生情况
包括产生的所有危险废物(包括自行利用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的有关情况
(1)废物名称、废物代码、废物类别: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对应的废物名称、代码和类别填写,如某化工厂在生产四氯化碳过程中产生蒸馏残渣,则废物名称为“四氯化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馏残渣”,废物代码为“261-010-11”,废物类别为“HW11精(蒸)馏残渣”;
(2)有害物质名称: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名称(每种废物可包含多种有害物质);
(3)物理性状:废物在常温、常压下的物理状态,包括固态、半固态、液态、气态等;
(4)危险特性: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中规定的危害特性填写,包括“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
(5)本年度计划产生量:计划期限内的危险废物产生量,计量单位为吨,以升、立方米等体积计量的,应折算成重量吨;以个数作为计量单位的(如桶),除填写个数外,还应折算成重量吨;半固态危险废物(如电镀污泥等),以本厂脱水后的干泥重量计;
(6)上年度产生量:计划期限上一年度的危险废物产生量,计量单位为吨,折算方式同(5);
(7)来源及产生工序:产生该种废物的部门、车间名称及其相应产生工段、工序名称。
3.危险废物源头减量计划和措施
产废单位根据自身产品生产和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在借鉴同行业发展水平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计划,明确改进原料、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应切合本厂实际,切忌照搬其它企业的内容
本年度计划产生量:计划期限内该种危废的年度计划产生量,计量单位为吨,以升、立方米等体积计量的,应折算成重量吨;以个数作为计量单位的,除填写个数外,还应折算成重量吨;半固态危险废物(如电镀污泥等),以脱水后的干泥重量计。
可以考虑结合危险废物的物化特点,危害特征,提出减少危险废物危害性的计划。
可以从改进设计、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改善管理、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提高污染防治水平等方面,提出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的措施。
(四) 危险废物转移环节
(1)贮存措施:明确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现状,包括设施名称、数量、类型、面积及贮存能力,掌握贮存危险废物的类别、名称、数量及贮存原因,提出危险废物贮存过程的污染防治和事故预防措施等内容。
(2)运输措施:危险废物运输应遵守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相关规定,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运输。自行运输危险废物的应描述拟采用运输工具状况,包括工具种类、载重量、使用年限、危险货物运输资质、污染防治和事故预防措施等;委托外单位运输危险废物的,应描述委托运输具体状况,包括委托运输单位、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等。
(3)转移计划:危险废物数量、种类;拟接收危险废物的经营单位的资质和经营范围等。
2.危险废物委托利用处置情况
1、凡计划期限上一年已委托或计划期限内拟委托外单位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包括自行利用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的,需填写此表。
2、委托利用的,在表头的利用下划√;委托处置的,在表头的处置下划√。同时将相应利用处置单位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复印件作为本管理计划表的附件一并装订成册;
3、本表格需要填写上年度委托利用处置量和本年度计划委托处置利用量。如两个年度委托利用处置单位有更换,则应分别填写委托相应单位处理的有关情况。
七)上年度计划实施情况回顾
产废单位应对上年度管理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内容主要包括:
(1)上年度各级环保部门检查、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情况:如实记录各级环保部门对其检查情况,包括时间、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措施;环境监测是否都达标,原因分析;是否公开信息,公开内容等;
(2)危险废物比较分析:上年度危险废物实际产生数量、种类、贮存、利用处置等情况,并与上年度管理计划中预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3)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对是否执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转移审批及联单制度、识别标志标签制度等进行勾选。
表1 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单位注册地址
生产设施地址
法定代表人
行业类别与代码
总投资
总产值
占地面积
职工人数
环保部门负责人
联系人
联系
电子信箱
单位网址
管理部门及人员
管理部门
部门负责人
废物管理负责人
废物污染防治设施技术负责人及文化程度
规章制度
管理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
管理台账
培训制度
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有□无□
有□无□
有□无□
有□无□
有□无□
有□无□
管理组织图
表2产品生产情况
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量
序号
原辅材料名称
上年度消耗量(吨)
序号
原辅材料名称
本年度计划消耗量(吨)
1
6
2
7
3
8
4
9
5
10
主要生产设备及数量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台)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台)
1
6
2
7
3
8
4
9
5
10
产品及产量
序号
产品名称
产量(吨)
序号
产品名称
产量(吨)
1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表3危险废物产生概况(可另增页)
序号
废物名称
废物代码
废物类别
有害物质名称
物理性状
危险特性
本年度计划产生量(吨)
上年度产生量(吨)
来源
及产生工序
1
2
3
4
5
6
合计
—
表4危险废物减量化措施
减少废物产生量的计划
序号
废物名称
本年度计划产生量(吨)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合计
减少危险废物危害性的计划
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
可以包括以下方面:改进设计、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改善管理、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提高污染物防治水平等。
表5危险废物转移情况
贮存措施
1、贮存场所是否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有关要求:是□否□
2、是否按危险废物特性分类收集、贮存:是□否□
3、是否混合贮存未经安全性处置且性质不相容的危险废物:是□否□
4、是否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是□否□
5、是否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否□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现状
设施名称
数量
类型
面积
贮存能力
贮存危险废物情况
名称
类别
拟贮存量(吨)
上年度贮存量(吨)
截止上年度年度累计贮存量(吨)
贮存原因
贮存过程中采取的污染防治和事故预防措施
运输措施
1、 运输过程中是否遵守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是□否□
2、 是否按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运输:是□否□
3、 是否委托运输:是□否□
4、 单位名称:运输资质:
运输过程中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如自行运输危险废物的,还应包括工具种类、载重量、使用年限等)
转移计划
包括拟转移危险废物种类、数量,拟接收危险废物的单位等
表6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措施
设施名称
设施类别(利用处置方式)
设施地址
总投资(万元)
设计能力
设计使用年限
投入运行时间
运行费用
主要设备及数量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效果
是否定期监测污染物排放情况
是□否□
污染物排放
达标情况
达标□不达标□
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情况
序号
自行利用处置废物名称
本年度计划利用处置量(吨)
上年度利用处置量(吨)
1
2
3
合计
自行利用处置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二次环境污染控制和事故预防措施
表7危险废物委托利用、处置措施(可另增页)
序号
利用处置单位名称
许可证编号
危险废物的名称
利用处置方式
本年度计划委托利用处置量(吨)
上年度实际委托利用处置量(吨)
1
2
3
4
5
合计
表8环境监测情况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运行过程相关参数的监测
利用处置设施运行参数监测情况
污染物监测指标及频次
自行监测情况
委托监测情况
表9上年度管理计划回顾
检查、监测和公开
上年度各级环保部门检查、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情况(包括检查时间、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措施;环境监测达标情况和原因分析;信息公开内容)
危险废物比较分析
上年度实际产生的危险废物数量、种类、转移、贮存、利用处置情况,并与上年度管理计划对比分析
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
是否将危险废物委托给有资质单位收集、贮存、利用、处置:是□否□
是否与有资质单位签订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合同/协议:是□否□
是否对危险废物许可证进行审查确认:是□否□
危险废物转移审批制度
转移危险废物是否经过环保部门 是□否□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是否按照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是□否□
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制度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设施场所是否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是□否□
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是否设置危险废物标签:是□否□
危险废物建立台账登记制度
是否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危险废物台账:是□否□
建设项目固废污染防治设施环境影响评价及验收制度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等污染防治设施是否通过环评审批:是□否□
上述危险废物相关污染防治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通过环保验收:是□否□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表
单位名称(盖章):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
制 定 日 期:
计 划 期 限:
表1 单位概况
单位名称
单位注册地址
生产设施地址
法定代表人
注册资金
总投资
产品销售额
占地面积
职工人数
环保部门
负责人
联系人
联系
电子信箱
单位网址
管理部门及人员
管理部门
部门负责人
废物管理
负责人
废物污染防治设施技术负责人及文化程度
规章制度
管理制度
岗位职责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
管理台账
培训制度
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有□无□
有□无□
有□无□
有□无□
有□无□
有□无□
管理组织图
表2产品生产情况
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量
序号
原辅材料名称
上年度消耗量(吨/年)
序号
原辅材料名称
本年度计划消耗量
(吨/年)
主要生产设备及数量
序号
设备名称
上年度数量(台)
序号
设备名称
本年度数量(台)
主要产品及产量
序号
产品名称
上年度产量(吨)
序号
产品名称
本年度计划产量(吨)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表3 危险废物产生概况
序号
废物名称
废物代码
废物类别
有害物质名称
物理性状
危险特性
本年度计划产生量(吨)
上年度产生量(吨)
来源
及产生工序
合计
表4 危险废物减量化计划和措施
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的计划
序号
废物名称
本年度计划产生量(吨)
备注
合计
减少危险废物危害性的计划
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
表5 危险废物转移情况
贮存措施
1、贮存场所是否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有关要求:是□ 否□
2、是否按危险废物特性分类收集、贮存:是□ 否□
3、是否混合贮存未经安全性处置且性质不相容的危险废物:是□ 否□
4、是否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是□ 否□
5、是否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及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 否□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现状
设施名称
数量
类型
面积
贮存能力
贮存危险废物情况
名称
类别
拟贮存量(吨)
上年度贮存量(吨)
截止上年度年底累计贮存量(吨)
贮存原因
贮存过程中采取的污染防治和事故预防措施
运输措施
1、运输过程中是否遵守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是□ 否□
2、 是否按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运输:是□ 否□
3、是否委托运输:是□ 否□
4、单位名称: 运输资质:
运输过程中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如自行运输危险废物的,还应包括工具种类、载重量、使用年限等)
转移计划
包括拟转移危险废物种类、数量、拟接受危险废物的单位等。
表6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措施
设施名称
设施类别
设施地址
总投资(万元)
设计能力
设计使用年限
投入运行时间
运行费用
主要设备及数量
危废利用处置效果
是否定期监测污染物排放情况
是□ 否□
污染物排放
达标情况
达标□ 不达标□
危
废自行利用处置情况
序号
自行利用处置废物名称
本年度计划利用处置量(吨)
上年度实际利用处置量(吨)
1
2
3
4
合计
危废自行利用处置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二次环境污染控制和事故预防措施
表7 危险废物委托利用/处置措施
序号
危险废物委托利用处置单位名称
许可证编号
危险废物的名称
利用处置方式
本年度计划委托利
用处置量(吨)
上年度实际委托利
用处置量(吨)
1
2
3
4
5
合计
表8环境监测情况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运行过程相关参数的监测
利用处置设施运行参数监测情况
污染物监测指示及频次
自行监测情况
委托监测情况
表9 上年度管理计划回顾
检查、监测和公开
上年度环保部门检查、环境监测、信息公开情况(包括检查时间、存在问题、下一步措施;环境监测达标情况和原因分析;信息公开内容)
危险废物比较分析
上年度实际产生危险废物数量、种类、转移、贮存、利用处置情况,并与上年度管理计划对比分析
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
是否将危险废物委托给有资质单位收集、贮存、利用、处置:是□ 否□
是否与有资质单位签订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合同/协议:是□ 否□
是否对危险废物许可证进行审查确认:是□ 否□
危险废物转移审批制度
转移危险废物是否经过环保部门 是□ 否□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是否按照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是□ 否□
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制度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设施场所是否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是□ 否□
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是否设置危险废物标签:是□ 否□
危险废物建立台账登记制度
是否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危险废物台账:是□ 否□
建设项目固废污染防治设施环境影响评价及验收制度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污染防治设施是否通过环评审批:是□ 否□
上述危险废物相关污染防治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通过环保验收:是□ 否□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登记表
备案编号: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法定代表人
行业类型
联系人/方式
邮箱
危险废物产生规模及数量(吨)
□≤1吨/年 □ 1吨/年-10吨/年(含10吨)
□ 10吨/年-100吨/年(含100吨) □ >100吨/年
危险废物名称及类别
计划委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数量(吨)
计划自行利用/处置危险废物数量(吨)
声明:所填写的管理计划内容是完整的,真实的和正确的。
单位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签名:
年 月 日(企业公章)
你单位上报的《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经形式审查,符合要求,予以备案。
年 月 日(环保部门公章)
(范本)
关于提交(公司)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的函
市(区、县)环境保护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特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现提交备案。
法定代表人或代表人(签名):
年 月 日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表
制定单位(盖章):
制定日期: 年 月 日
计划期限: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一、单位概况
单位名称
单位注册地址
生产设施地址
法定代表人
或负责人
注册资金
总投资
产品销售额
占地面积
职工人数
环保部门
负责人
联系人
联系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单位网址
单位业绩
发展规划
上年度管理计划执行情况总结
二、生产概况
主要原辅材
料及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名称
消耗量
主要生产设
备及数量
名称
数量
名称
数量
主要产品
及产量
名称
产量
名称
产量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三、危险废物产生预测
废物名称
废物代码
废物类别
有害物质
名称及含量
物理形态
危险特性
数量
单位
来源及产
生工序
产生工序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四、企业自建危险废物污染治理设施概况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贮存设施名称
贮存设施位置
最大贮存能力
(面积或容积)
贮存容器数量及规格
贮存计划
贮存设施位置图及现状照片
危险废物标识设置情况
贮存设施存在问题及整改计划
注:以上表格可复制,有多个贮存设施应分别填写。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
利用处置设施名称
利用处置设施位置(附图及照片)
总投资
设计运行能力
设计使用年限
投入运行时间
上年度处置
(利用)量
主要设备
及数量
处置(利用)危险废物的名称
处置(利用)
效果
污染治理
达标情况
利用处置计划
利用处置工艺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注:以上表格可复制,有多个利用处置设施应分别填写。
五、危险废物管理体系
管理部门及人员
管理部门
部门
负责人
废物管理
负责人
贮存、运输、处置
设施技术负责人
及文化程度
工作职责
规章制度
管理制度
岗位责任
制度
安全操作
规程
管理台帐
培训制度
意外事故的防范
措施和应急预案
有□无□
有□无□
有□无□
有□无□
有□无□
有□无□
管理组织图
六、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
减少废物产生量
废物名称
上年度产生量(吨)
本年度目标量(吨)
总量
减少废物危害性
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易于降解、便于回收利用的材料计划
减少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
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采用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的措施
七、危险废物分类管理与转移计划
分类收集
分析危险废物分类收集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
分类贮存
分析危险废物分类贮存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
分类运输
分析危险废物分类运输的现状、问题及改进措施。
委外处置单位筛选
分析筛选利用或处置本单位产生的危险废物的有资质单位的筛选原则、过程及内部管理制度。
转移计划
废物名称
废物类别
废物代码
拟转移批次
数量
单位
接收单位名称
许可证号
八、国家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经营许可证制度
是否将危险废物委托给有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收集、贮存、利用、处置
是否对危险废物许可证进行审查确认
转移审批制度
转移危险废物是否经过环保部门批准
是□否□
是□否□
是□否□
转移联单制度
是否按照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识别标志制度
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是否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是否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是□否□
是□否□
是□否□
申报登记制度
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申报登记危险废物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
“三同时”
是□否□
是□否□
是□否□
未执行的管理制度或执行不完善的整改计划和措施
九.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附事故应急预案)
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登记内容说明
一、单位概况
单位名称:是指单位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名称。单位名称应与单位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指单位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登记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单位实际负责人。
单位注册地址:是指单位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的办公地址。
生产设施地址:是指单位产生危险废物的生产设施所在的地址。
注册资金:是指单位法人登记或者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注册的金额。
总投资:是指单位实际累计投资总金额。
占地面积:是指单位占地总面积。
职工人数:是指单位职工的总人数。
产品销售额:是指单位上一年度产品销售资金的总金额。
单位业绩:是指单位成立后产品销售的总量。
发展规划:是指单位今后发展的总体规划。
环保部门负责人:是指单位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负责人的姓名。
联系人:是指单位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负责危险废物管理人员的姓名。
联系 :是指单位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对外联系的 号码。
:是指单位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对外联系的 号码。
邮政编码:是指单位办公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
电子信箱:是指单位主管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或者联系人对外联系的电子信箱地址。
单位 是指单位用于对外宣传和联系的网页网址。
二、生产概况
主要产品:是指生产的主要产品的商品名称或者化学名称。
产量:是指生产主要产品的年生产总量。
注:产量计量单位为重量吨(t)。
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量:是指用于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和辅材料的商品名称或者化学名称及其年实际消耗原辅材料的数量。
注:消耗量计量单位为重量吨(t)。
主要生产设备及数量:是指用于生产产品的主要设备名称及其数量。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是指生产产品的工艺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