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表3.2.2 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安全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
工程编号
工程项目名称
责任单位
强制性条文执行表号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1
主变压器系统设备安装
○
●
○
1
主变压器安装
●
○
2
主变压器系统整体附属设备安装
●
○
10
主变压器带电试运
●
○
2
主控及直流设备安装
○
●
○
1
主控制室设备安装
●
○
2
蓄电池组安装
●
○
3
xxxKV配电装置安装
○
●
○
1
主母线及旁路母线安装
●
○
2
电压互感器及避雷器安装
●
○
3
进出线(母联、分段及旁站)间隔安装
●
○
4
铁架构及网门安装
●
○
10
xxxKV配电装置带电运行
●
○
4
xxxKV封闭式组合电器安装
○
●
○
1
封闭式组合电器检查安装
●
○
2
配套设备安装
●
○
3
就地控制设备安装
●
○
10
xxxKV封闭式组合电器带电运行
●
○
5
xxxKV及站用配电装置安装
○
●
○
1
工作变压器安装
●
○
2
备用变压器安装
●
○
3
xxxKV配电柜安装
●
○
4
站用低压配电装置安装
●
○
10
xxKV系统设备带电运行
●
○
6
无功补偿装置安装
○
●
○
1
电抗器安装
●
○
2
电容器间隔安装
●
○
10
电容器组带电运行
●
○
7
全站电缆施工
○
●
○
1
电缆管配制及敷设
●
○
2
电缆架制作及安装
●
○
表3.2.2 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安全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表(续)
工程编号
工程项目名称
责任单位
强制性条文执行表号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
7
3
电缆敷设
●
○
4
电力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制作
●
○
5
控制电缆终端制作及安装
●
○
6
35KV及以上电缆线路施工
●
○
7
电缆防火与阻燃
●
○
8
全站防雷接地装置安装
○
●
○
1
避雷针及引下线安装
●
○
2
接地装置安装
●
○
9
全站照明电气装置安装
○
●
○
1
屋外开关站照明安装
●
○
10.1
屋外开关站照明回路通电检查
●
○
2
屋外道路照明安装
●
○
10.2
屋外道路照明回路通电检查
●
○
10
通信系统设备安装
○
●
○
1
通信系统一次设备安装
●
○
2
微波通信设备安装
●
○
3
通信蓄电池安装
●
○
4
通信系统接地
●
○
11
起重机电气设备安装
○
●
○
1
起重机电气设备安装
●
○
12
旋转电动机施工
○
●
○
1
电动机施工
●
○
13
交接试验
○
●
○
1
交接试验
●
○
14
其他
○
●
○
1
携带式和移动式电气设备接地
●
○
●为该项强制性条文执行的责任主体单位,并负责填写相应表格。
○为该项强制性条文相关责任单位。
注:换流站施工安全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参照执行。
附件4:
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检查记录表
工程项目
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序号
检查
内容
所在
部位
强制性条文规定
标准
编号
检查
方法
执行
情况
检查人
及时间
1
土方开挖
18+631~18+729格梗
有边坡的挖土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3施工过程当中应密切关注作业部位和周边边坡、山体的稳定情况,一旦发现裂痕、滑动、流土等现象,应停止作业、撤出现场作业人员。
检查基坑开挖是否有裂痕、滑动、流土等现象
有专人检查堤坡及堤顶是否有裂痕、滑动、流土等现象
开挖过程中,如出现整体裂缝或滑动迹象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将人员、设备尽快撤离工作面,视开裂或滑动程度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
检查开挖面边坡和堤顶是否出现裂缝或滑动迹象
有专人检查堤坡及堤顶是否有裂痕、滑动、流土等现象
2
模板
18+631~18+729格梗
重要结构物的模板,承重模板,移动式、滑动式、工具式及永久性的模板,均须进行模板设计,并提出对材料、制作、安装、使用及拆除工艺的具体要求。
检查模板制作是否按设计要求
模板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设计
模板拆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已达到的强度及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而定,但应避免在夜间或气温骤降期间拆模。在气温较低季节,当预计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可能超过6~9℃时,应推迟拆模时间;如必须拆模时,应在拆模后立即采取保护措施。
检查模板拆除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模板拆除时间符合要求
低温季节施工时,必须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可靠的措施,以保证混凝土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抗冻、抗裂等各项指标的要求。
检查是否有施工组织设计
有低温季节施工措施
3
砼浇筑
18+631~18+729格梗
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工程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
检查是否有配合比报告单
有配合比报告单
拌制混凝土时,必须严格遵守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
检查拌合现场是否按照配合比报告单进行拌合
商品砼按验证后的配合比进行拌料
浇筑混凝土时,严禁在仓内加水。如发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必须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检查砼入仓后是否加水,如和易性较差要进行加强振捣
砼入仓后未加水
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入仓;已入仓的不合格的混凝土必须清除。
砼入仓前检查一次,入仓后再检查一次
无不合格的砼入仓
混凝土浇筑期间,如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研究减少泌水的措施。仓内的泌水必须及时排除。严禁模板上开孔赶水,带走灰浆。
检查砼表面泌水,如有泌水要及时排除
砼表面无泌水
项目经理(签字):
年 月日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 月日
注1:按分部工程填写执行情况检查记录表。
注2:本表填写各分部工程施工直接涉及的强制性条文。
110kv变电站安全自查表
序号
项目
自查标准
自查情况
整改措施
签 名
一
站用交、直流系统配置及运行
1
站用交流电源使用情况
110kv变电站应配置2台站用变
2
所有交流电源自动投运情况
变电站应配置备自投或ATS装置,当一台站用变退出时,另一台站用变应能自动切换至失压母线继续供电
3
低压脱扣功能参数设置情况
400V备自投为交流控制,断路器脱扣延时时间为:
4
站内重要负荷双电源供电情况
a.采用双电源供电
b.接于不同站用母线上实现自动切换
5
站用直流系统配置
直流系统采用双套冗余高频开关电源充电装置,双电池组,电压为110V,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每段母线设置充电母线。每组蓄电池配一套智能高频开关整流器。
6
蓄电池接入直流母线情况
a.按照运行图纸和规程,核对蓄电池是否正确接入母线;
b.检查是否开展直流母线连续供电试验;
c.是否定期开展蓄电池充放电试验。
7
直流系统馈线回路供电方式
a.直流采用辐射状供电,严禁采用环状供电方式;
b.直流系统对负荷供电,应按电压等级设置分电屏供电方式,不能采用直流小母线供电方式。
8
蓄电池及充电装置运行
a.采用两组蓄电池供电的直流电源系统;
b.每组蓄电池容量应能满足同时带两段直流母线负荷的要求;
c.每台充电装置两路交流输入应取自不同母线且互为备用;
d.现场应定期开展两路电源切换试验。
9
直流系统保护装置配置
a.新建直流系统用断路器应采用具有自动脱扣功能的直流断路器,严禁采用普通交流断路器;
b.蓄电池组保护用电器,应使用熔断器,不得使用断路器。
10
直流系统电缆配置
a.应采用阻燃电缆,两组蓄电池的电缆应分别铺设在各自独立的通道内;
b.在穿越电缆竖井时,两组蓄电池电缆应加装金属套管。
11
交流窜入直流故障防范情况
现场端子箱不能交、直流混装,现场机构箱内应避免交、直流接线出现在同一段或串端子排上
二
运行规程和系统图册在现场校核
1
现场运行规程编制和修订
a.检查是否编制现场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核对规程是否符合变电站设备、运行实际;
b.核查规程是否定期修订,核对规程修订情况以及是否书面通知相关人员。
2
图册编制和修订
a.核查是否有系统图册;
b.核对系统图册是否依据设计图纸、资料和设备厂家图纸、资料;
c.核对系统图册是否符合变电站运行实际。
3
站内工作人员操作管理
a.运行人员在运行、检修操作时应严格执行运行规程、规定;
b.操作前认真核对接线方式,设备状况;
c.操作中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严禁出现跳项、倒项、添项和漏项。
4
现场防误闭锁装置管理
应加强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和维护管理,闭锁装置的解锁钥匙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管理
三
技改项目施工方案落实及现场安全管理
1
技改项目落实施工方案
a.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必须按规定审批或论证,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b.施工过程中必须按施工方案施工,施工方案完成后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2
现场各方安全责任落实情况
建设单位应负全面管理责任,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负责,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项目实行总包的,承包单位应按合同约定,履行建设单位对工程的安全生产责任,建设单位应监督工程总承包单位履行对工程的安全生产责任
3
现场安全管理及考核
应按照“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要求,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严格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严肃“三违”考核
4
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
a.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与其从事岗位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
b.严格审查管理人员资格,确保其能胜任现场工作;
c.加强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新设备新技术特性;
d.做好外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进入作业现场前,应对其进行现场有关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
四
防范电力电缆损坏事故措施落实情况
1
防范电缆绝缘击穿措施落实情况
a.运行在潮湿或浸水环境的110千伏及以上电缆应有纵向阻水功能,电缆附件应密封防潮;
b.主绝缘、单芯电缆的金属屏蔽层、金属护层应有可靠的过电压保护措施;
c.运行部门应加强电缆线路负荷和温度的检(监)测,防止过负荷运行,多条并联电缆应分别进行测量;
d.严禁金属护层不接地运行。
2
防止电缆遭受外力破坏措施落实情况
a.电缆终端场站、重要区域的工井井盖应有安防措施;
b.电缆路径上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
c.敷设于公用通道中的电缆应制定专项管理措施;
d.应及时清理退运的报废缆线,对盗窃易发地区的电缆设施应加强巡视。
3
防止单芯电缆金属护层绝缘故障措施的落实情况
a.应对完整的金属护层接地系统进行交接试验,交叉互联系统导体对地绝缘强度应不低于电缆外护套的绝缘水平;
b.应严格按试验规程规定对电缆金属护层的接地系统开展运行状态监测、试验,以及金属护层接地电流、接地线连接点温度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c.电缆线路发生运行故障后,应检查接地系统是否受损,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
五
安全文明生产情况
1
物品放置及标识情况
a.物品放置规范化和物品可视化;
b.现场无杂物,过道通畅;
c.现场安全、警示标志醒目、规范。
2
安全工器具及消防设施
a.工器具按标准配置齐全,编号规范、清晰,符合使用要求;
b. 安全防护用品及消防设施器材齐全、有效,定置存放、标识清楚。
编制部门:生产准备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