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沅澧共同体 2025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卷)物 理时量:75 分钟满分:100 分命题单位:常德市二中审题单位:常德市教科院一、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领略建立物理概念、规律的思想方法,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是最有价值的。以下关于物理学史与物理研究的思想方法正确的是:A牛顿的理想实验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得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开普勒第一定律认为,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轨迹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C牛顿准确测定引力常量 G,并于 1687 年发表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中DDxx2 - xt2 -t1DxDtD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 =1,当Dt 0,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时刻t1t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微元法2如图,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光滑的钉子,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吊着一个小球。在钉子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在钉子正下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减速运动B绳子对小球的拉力等于重力C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D小球的运动轨迹是一条倾斜直线3摩擦传动是传动装置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如图所示的两个水平放置的轮盘靠摩擦力传动,其中 O、O分别为两轮盘的轴心,已知两个轮盘的半径比r :r =2:1,且在正常工作时两轮盘不打滑。今在甲乙两轮
3、盘上分别放置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滑块 A、B,两滑块与轮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两滑块距离轴心 O、O的间距RA = 2R。若轮B盘乙由静止开始缓慢地转动起来,且转速逐渐增加,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滑块 A 和 B 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角速度之比为 : =2:1甲乙B滑块 A 和 B 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向心加速度大小的比值为a : a = 9 : 2ABC滑块 A 和 B 在与轮盘相对静止时,线速度之比为 v :v =1:1ABD转速增加后两滑块一起发生滑动4如图甲所示,倾角为q =30的粗糙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 m 的小木块在沿斜面向下的恒力 F 作用下沿斜面下滑,小木块与斜面间的动
4、摩擦因数为 .若取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当恒力 F 取不同数值时,小木块的加速度 a 不同,如图乙所示。取 g =10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木块的质量为 6kgB小木块的质量为 5kgC动摩擦因数 为 0.253D动摩擦因数 为155如图甲所示的发光弹弓飞箭是夏季广场常见的玩具,其利用弹弓将飞箭射向高空。假设质量为 m=0.2 kg 的飞箭从地面以初速度 v0=10m/s竖直向上射出,若运动过程中飞箭受到的空气阻力 f 与其速率 v 成正比,其关系为 f = kv。飞箭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其在t 时刻到达最高点后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 =5m/s,且落地前11飞箭
5、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下列关于飞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k 的值为 0.4 N s/mB飞箭在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于 5 m/sC飞箭射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为 50 m/s 2D飞箭的加速度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都在逐渐增大6如图 a 所示,工人用推车运送石球,到达目的地后,缓慢抬起把手将石球倒出(图b)。若石球与板 OB、OA之间的摩擦不计,AOB60,图 a 中 BO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则在抬起把手使OA变为水平的过程中,石球对OB 板的压力 、对OA板的N1 N压力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2NNA 变小B 变大11C N2 变大D N2 先变小后变大二、选择
6、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的斜面顶端有一压缩的弹簧,弹簧将一个小球弹射出去,若小球从斜面水平抛出的初动能为E ,小球落到斜面上的动能为 E ,小球落到斜面瞬间的速12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行时间 t 与 E1 成正比B 的大小与 E1 大小无关E2 - E1E2 - E1C tanq =tana =D2E1E18如图甲、乙所示,分别用长度均为 1m 的轻质细绳和轻质细杆的一端拴质量均为 1kg的
7、小球 A、B,另一端分别固定在 O、O点,现让 A、B 两小球分别绕 O、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10m/s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球做圆周运动到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 10m/sBB 球做圆周运动到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 10m/sC某次 A、B 两球运动到最高点对绳、杆的作用力大小均为 2N,则此时 A、B 两球经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DA 球在最低点和最高点受到绳的拉力差值大小为 60N9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复兴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假设动车组各车厢质量均相等为m,动
8、车的额定功率为 P,动车组在水平直轨道上运行过程中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某列动车组为由 8 节车厢组成,其中第 1、5 节车厢为动车,其余为拖车,行驶最大速度为vm ,则动车组:A在行驶过程车厢对乘客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 B进站时从关闭发动机到停下来滑行的距离与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vpC保持额定功率行驶,当速度变为 m 时,其加速度为22mvmD若改为 4 节动车带 4 节拖车的动车组最大速度变为 2vm10如图(a)所示,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 P 绕恒星Q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 P 的遮挡,探测器(Q的同步卫星)探测到Q的亮度随时间做如图(b)所示的周期性变化,该周期为 P 绕 Q 公转周
9、期的 2 倍。已知 Q的质量为 M ,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1 -t0GM (t1-t0 )2AP 的公转周期为BP 的轨道半径为324p24t1 -tpCP 的公转角速度的大小为D探测器和 P 的轨道半径之为 4:10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6 分。第 1315 题需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过程。11(6 分)某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气垫导轨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主要实验步骤如下:A将桌面上的气垫导轨调至水平;B测出遮光条的宽度 dC将滑块移至图示位置,测出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 lD由静止释放滑块,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 Dt E.秤出托盘和砝码总质量 m、
10、滑块(含遮光条)的质量 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回答以下问题(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1)本实验中(2)遮光条由静止运动至光电门的过程,系统动能增加了应满足(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 m 远小于 M;若系统机械能守恒,。12(9 分)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列器材测量小车的质量 M ,小车、上端带有定滑轮的平直轨道、垫块、细线、打点计时器、纸带、频率为50Hz 的交流电源、直尺、质量均为 m=100g的 7 个槽码。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 = 9.8m / s2。按图甲安装好实验器材,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一端连接在小车上,另一端悬挂着 7 个槽码。改变轨道的倾角,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在
11、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等间距的点,表明小车沿倾斜轨道匀速下滑;保持轨道倾角不变,取下 1 个槽码(即细线下端悬挂 6 个槽码),让小车拖着纸带沿轨道下滑,根据纸带上打的点迹测出加速度 a ;依次减少细线下端悬挂的码数量,重复步骤;(1)若某次实验取下 2 个槽码获得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已知相邻计数点间均有 4 个点a =未画出,则加速度大小m / s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根据(1)中数据,则小车的质量 M =kg。(3)若细线下端悬挂着 5 个槽码,则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大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mg。13.(12 分)“萝卜快跑”在武汉开始推出无人驾驶叫车业务,面向
12、市民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在某次无人驾驶道路测试时,无人驾驶测试车甲、乙在两平行车道上,甲车有一初速度0,乙车静止,当甲车与乙车并排时开始计时,甲、乙两辆汽车的 v-t 图像如图中、直线所示,两汽车可视为质点,甲车减速到零后不再运动。求: (1)两车再次并排行驶之前,在运动方向上相距的最远距离;(2)两车再次并排时所用时间。14(12 分)人们有时用“打夯”的方式把松散的地面夯实。设某次打夯符合以下模型:两人同时通过绳子对重物各施加一个恒力,力的大小均为 F=500N,方向都与竖直方向成q = 37 ,重物离开地面 H 后人停止施力,最后重物自由下落把地面夯实 h 深度。设重物的质量为 m,与
13、地面的平均冲击力为f=1.0104N,已知 H=50cm,m=50kg,g 取10m / s2。(1)求重物落到地面时的速度 v?(2)求重物夯实的深度 h?15(17 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点、相距 = 1,端点处有一质量 = 1的可视为质点的物块,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1 = 0.2,初始时两者均静止,端点的右侧某一位置固定有轨道,其中段为光滑直轨道,段为光滑的圆弧轨道(为圆弧轨道的圆心,为最低点,图中 = 37 ),为足够长的粗糙直轨道,物块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tan),且22两直轨道分别在点和点与圆弧轨道相切,图中、两点的竖.直高度差 h=5m启动传送带,让传送带以
14、 = 5/2的加速度匀加速传动,已知物块从点16离开传送带后恰沿切线进入轨道且物块在以后的运动中恰未离开轨道,重力加速度 = 10/2,sin37 = 0.6,cos37 = 0.8.求:(1)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2)物块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2;(3)在满足(2)的条件下,若当物块第一次通过点后,立即在处固定一垂直的挡1板,且物块与挡板每次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动能为其碰撞前瞬间动能的 ,则物块在5直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 沅澧共同体 2025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单选题(每小题 4 分,6 小题共 24 分)题号答案123456BCCDAA二、多选题(每
15、题 5 分共 20 分,漏选得 3 分,多选错选得 0 分)题号答案78910BDADBDAC三、非选择题(5 小题共 56 分)1dDt(M + m)()211(6 分)(1)不需要(2 分)(2)(2 分)21dDtmgl=(M + m)()2(3)(2 分)2112(9 分)(1) 1.12 (3 分) (2) 1.281.30 均可(3 分)(3)小于(3 分)3(1) 根据图像可得甲车的初速度 v = 10/,加速度 = 2/ ,(1 分)20乙车的初速度为 0,加速度 = 2/ ,(1 分)2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者在运动方向上的距离最远,由图可知:t1=2.5s 时两车相距最远。(
16、1 分)12在 时间内甲车位移为 = + = 18.75,(1 分)2110 1 112乙车位移为 = = 6.25,(1 分)22 1 = = 12.5。(1 分)12v0aA(2)设甲车经过 时间减速到 0,t = -= 5s (1 分)22v020-在2时间内甲车的位移 x甲=25m(2 分)2aA12在2时间乙车的位移 x乙=a tB 22=25m (2 分)说明甲车速度减小到零时,甲、乙两车刚好再次并排,故所用时间 t=5s(1 分)14(1)从地面提升重物到落到地面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参考答案第 1页,共 3 页#QQABSYgAggCAABAAAAgCEQUCCkOQkgCAA
17、YgOwFAMMAABSRFABAA=# 12F cosq H = mv2 (4 分)2代入数据解得 v=4m/s;方向竖直向下 (2 分)(2)对全过程列动能定理:2FcosH+mgh-fh=0-0 (4 分)代入数据有 h=4.2cm (2 分)15解:(1)设物块从端移动到端经历的时间为,则有12 = 2(1 分)1 = (1 分)11解得 = 1(1 分)12产生的热量 = ( )(1 分)21可解得 = 3(1 分)(2)物块离开端时的速度 = = 2/(1 分)010cos由于物块沿切线进入直轨道,则有 =(1 分)1212物块由到过程有 = 2 2(1 分)12物块第一次沿上滑时
18、有(sin + cos) = (1 分)22设物块第一次沿下滑经过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则有12(sin cos) = 2(1 分)212因物块恰未离开轨道,则有 = (1 分)2联立以上方程可解得2 = 0.25(1 分)(3)因2 = 0.5 tan,可知物块最终将静止在挡板处,联立(2)中物块第一次沿252上滑及下滑的方程可解得1 =m2(sin+2cos)3212 = 22物块与挡板碰撞后第二次沿上滑时有12sin + cos = 222参考答案第 2页,共 3 页#QQABSYgAggCAABAAAAgCEQUCCkOQkgCAAYgOwFAMMAABSRFABAA=# 45 225联立解得2 =12(sin+2cos)12第二次沿下滑时有(sin cos) = 22212 = 22同理可求得物块第三次沿上滑通过的路程223 = 2 = ( )21552则第次有 = ( )1152225故 = 2( + + + + ) = 2 1 + + ( )2+ + ()1123155解得 =125=2.60m48参考答案第 3页,共 3 页#QQABSYgAggCAABAAAAgCEQUCCkOQkgCAAYgOwFAMMAABS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