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电设备的定检制度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机电设备的定检制度部 门:日 期: 年 月 日文件编号:DY-C71BB编写人:类 型: 审核人:编制单位:1、采掘开队组设备、三班生产的每天必须保证二小时的停产检修时间,在交接班时,还需保证半小时检查维修时间。2、井下机电峒室、大巷及地面生产系统的设备每天必须有2小时的定检时间。3、对平时不能轮换检修的大型固定设备,应作定期的大、中、小修计划。4、元旦、春节、五一、国庆七个假日作为当月固定检修日外,其每月应有一天的停产检修时间,全年共计15个停产检修日。5、每个回采工作面结束后,正、付巷及工作面设备一律上坑检修,不准倒装
2、使用。6、采掘开队组井下机电峒室、大巷、地面生产系统、机电设备的班检,由当班机电工及司机进行,周检及月检由机电队长或包机组长组织和参加,对所检修的设备,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填写,报机电科维运技术员。7、大型固定设备的轮换检修及停产检修,必须由机电科根据日常检修掌握的情况,与周期规程试验、检修周期和停产检修时间编制年度、季度的检修计划,经矿长签署后,报总公司审批,检修计划的编制时间,年度计划应提前三个月,季度计划提前一个月,月检计划提前7天编制。机电设备事故分析追查制度部 门:日 期: 年 月 日文件编号:DY-1D03C编写人:类 型: 审核人:编制单位:一、因管理不善、维修不良、操作不当,在运
3、输安装机电设备过程中不慎而造成机电事故者,或停止运行影响生产30分钟以上,造成影响产量50吨以上或损坏设备价值500元以上者均定为机电事故,对此必须加以追查并处理。 二、根据矿机电设备管理情况,机电事故可分为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两类。 重大事故可分为: 1、因机电事故而造成全矿停产8小时以上或损坏大型机电设备的,例如提升绞车、主排水泵、主扇风机、主变压器等。 2、造成钢丝绳崩断而导致跑车,因开车不慎而造成绞车过卷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坏设备的。 3、因失职造成主扇停止送风15分钟、造成主水泵房进水的、因失职造成全矿停电30分钟以上的、因失职或违章而造成电气设备着火或失爆的、因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电机车碰头
4、追尾的等,以上几种情况均列为重大机电事故。 凡因违章作业,违章操作,工作不慎,管理不善造成电机烧毁损坏,如局扇、调度绞车、干式变电器、小水泵、开关、刮板运输机等较小型的设备均构成一般机电事故。但是一般性的机电事故可根据情节严重性可升级为重大事故。 三、机电事故的统计方法,按“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试行办法”规定的施行细则执行。由矿调度室负责全矿事故次数的统计,并上报事故统计、报告整理单等。 四、当发生机电事故后,首先在调度指挥下进行抢救,尽快恢复生产,并认真追查分析事故原因。 一般性的机电事故,由本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分级追查,写出书面报告,单位负责人签发处理意见上报机电科或设备库,由设备库组织调查事故
5、原因,分析事故性质,做出处理意见后报机电矿长和机电科审批,呈报矿领导进行处理。 对于重大机电事故,由矿安全科出面组织有机电科长参加并结合生产部门、事故单位共同分析追查原因,签署意见,呈报领导进行处理。对于那些严重违犯纪律或故意破坏者,移交公安司法部门处理。 五、事故报告的要求,事故单位必须拿出正规形式的书面报告,并附有事故责任者书面检查,报告中要实事求是,要有对事故性质的认识,有事故原因、分析意见、处理意见、预防措施等,呈报有关部门审批。 六、机电科建立事故统计记录,要经常对全矿设备进行检查,对于发生的事故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并针对事故做出积极防范措施。 七、为了防患于未然,当事故发生后一是要
6、认真分析追查事故,再是对事故的单位负责人和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处理,要总结教训,广泛发动群众,认真学习讨论。在工作中找出差距,制定措施,切实杜绝事故的再次发生。 机电设备安装维修工作票制度部 门:日 期: 年 月 日文件编号:DY-6CB9D编写人:类 型: 审核人:编制单位:为确保全厂安全生产,确保污水达标处理排放,确保全厂工作技经指标完成,确保全厂设备完好率达标,明确机电设备行政技术和管理责任,明确机电设备安装修理责任,明确操作使用保养责任,明确设备配件材料质量采购责任,实行制度化管理和量化考核。 一、工作票的使用: 由科室、各班组操作使用人向生产科捉出维修请求,由生产科长
7、及各专业技术人员提出安装维修技术要求,提出实施安全措施。 二、工作票填写: 根据职能填写:技术负责填写第一栏,维修队长填写第二栏,操作使用部门填写第三栏,设备管理填写第四栏。 三、工作验收: 根据工作量大小,技术复杂程度,视具体情况,由生产科确定修理和验收人员。验收人员:由生产科、维修队、使用部门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设备管理员共同或部分人员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认可有效。 新设备应符合厂家产品要求,旧设备应完好完整,改造要专业技术人员签名认可;记录存档。未经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认可,任何人不准改变原设备装工作的性能。 四、工作责任。 1、生产科长对劳动组织、设备完好率、安全措施实施负责。 2、专技人员对工作技术要求、设备配件、材料数量质量负责,对安全措施编写负责。 3、维修队长对安装、维修、工期负责,对安装维修工艺质量、对设备完好率负责,对执行安全措施负责。 4、维修工作人员对安装维修工艺质量,对人身、设备安全负责。 5、操作使用人员对设备完好、整洁、日常养护负责。 6、采购人员对所采购的备品配件的质量、数量、价格、时效负责。